【文档说明】园林景观设计资料《屋顶绿化规范》屋顶花园资料.pptx,共(47)页,1004.604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00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屋顶绿化规范宣讲ReportofCodeforRoofgreening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BeijingInstituteofLandscape&Gardening编制说明一、目的及意义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城市水面的减少、建筑与设施和人工热源不断增多,北京城市同其周边相比局部气温明显升高,城市热岛效应强烈,尤其是城市中心区愈发显著,导致城市人居环境的恶化。研究表明,城市屋顶绿化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缓解
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动、植物宝贵的生息、发育空间,丰富城市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对北京城市屋顶绿化的技术指导,提高北京城市屋顶绿化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负责组织制订,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具体起草。二、工作概况编写组在起草前,有针对性地进行
了深入的调研,通过多方渠道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起草过程中,主要依据为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地区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指导书》(北京市
园林局2004.1.1公布),前后经过了六轮专家讨论,反复斟酌修改,力图使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三、必要性和先进性当前北京城市屋顶绿化主要依据北京市建委发布的DBJ01-93-2004《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中“种植屋面防水施工”部分的有关章节及依靠传统经验开展,由于行
业的差别,建筑屋面防水方面的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屋顶绿化,虽然有些内容是交叉的,但涉及面很小,且相当一部分的重要内容不在其内,例如建筑荷载要求、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种植基质要求、排水材料选择、隔根层处理等。因此使得屋顶绿化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很多具体问题无统一规范可循,进而不断出现
一些无序和不规范的行为。为进一步提高屋顶绿化的质量,制定具有北京特色的《屋顶绿化规范》地方标准非常必要。屋顶绿化具有投资相对较大;绿化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其相关技术包括建筑屋顶荷载、防水层、防止植物根系穿透的隔根层、绿化的排蓄水系统、人工基质过滤层、减
轻屋顶荷载的人工种植基质、植物生长灌溉系统、植物固定技术、植物种类选择标准、绿化养护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标准制定和实施,促使本地区的屋顶绿化建设迈入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推动屋顶绿化健康发展。屋顶应视为被抬高的平地,屋顶绿化的技术较为复杂。种植基质土层的厚度要
根据植物种类确定,基质配比、是否设蓄水排水层等,都必须依据具体工程而定,根据人们不同的喜好,屋顶绿化的设计也各有不同。如果忽略了技术要求,往往造成损失。因此,必须根据北京气候条件,学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整合以往系列科技成果,并针对新的问题专门开展研究。本规范就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酝酿
产生的。前言为了规范北京城市屋顶绿化技术,提高北京城市屋顶绿化质量和水平,依据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DBJ01-93-2004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J11/T213-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和《北京地区地
下设施覆土绿化指导书》(北京市园林局2004.1.1公布),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负责技术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屋顶绿化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屋顶绿化基本要求、类型、种植设计与
植物选择和屋顶绿化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建筑物、构筑物平顶的屋顶绿化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DBJ01-93-200
4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J11/T213-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屋顶绿化roofgreening在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的绿化。3.2花园式屋顶
绿化intensiveroofgreening根据屋顶具体条件,选择小型乔木、低矮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植物配置,设置园路、座椅和园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览和休憩活动空间的复杂绿化。3.3简单式屋顶绿化extensiveroofgr
eening利用低矮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不设置园林小品等设施,一般不允许非维修人员活动的简单绿化。3.4屋顶荷载roofload通过屋顶的楼盖梁板传递到墙、柱及基础上的荷载(包括活荷载和静荷载)。3.5活荷载(临时荷载)temporaryload由
积雪和雨水回流,以及建筑物修缮、维护等工作产生的屋面荷载。3.6静荷载(有效荷载)payload由屋面构造层、屋顶绿化构造层和植被层等产生的屋面荷载。3.7防水层waterprooflayer为了防止雨水和灌溉用水等进入屋面而设的材料层。一般包括柔性防水层、刚性防水层和
涂膜防水层三种类型。3.8柔性防水层floppywaterprooflayer由油毡或PEC高分子防水卷材粘贴而成的防水层。3.9刚性防水层rigidwaterprooflayer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搀5%防水粉抹面而成的防水层。3.10涂膜防水
层membranewaterprooflayer用聚胺脂等油性化工涂料,涂刷成一定厚度的防水膜而成的防水层。4基本要求4.1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不同类型的屋顶绿化应有不同的设计内容,屋顶绿化要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应有相宜的面积
指标作保证。屋顶绿化的建议性指标见表1。表1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花园式屋顶绿化绿化屋顶面积占屋顶总面积≥60%绿化种植面积占绿化屋顶面积≥85%铺装园路面积占绿化屋顶面积≤12%园林小品面积占绿化屋顶面积≤3%简单式屋顶
绿化绿化屋顶面积占屋顶总面积≥80%绿化种植面积占绿化屋顶面积≥90%4.2屋顶承重安全屋顶绿化应预先全面调查建筑的相关指标和技术资料,根据屋顶的承重,准确核算各项施工材料的重量和一次容纳游人的数量。4.3屋顶防护安全屋顶绿化应设置独立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必要时应设置专门
的疏散楼梯。为防止高空物体坠落和保证游人安全,还应在屋顶周边设置高度在80cm以上的防护围栏。同时要注重植物和设施的固定安全。5屋顶绿化类型5.1花园式屋顶绿化5.1.1新建建筑原则上应采用花园式屋顶绿化,在建筑设计时统筹考虑,
以满足不同绿化形式对于屋顶荷载和防水的不同要求。5.1.1现状建筑根据允许荷载和防水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进行花园式屋顶绿化。5.1.2建筑静荷载应大于等于250kg/m2。乔木、园亭、花架、山石等较重的物体应设计在建筑
承重墙、柱、梁的位置。5.1.3以植物造景为主,应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植物配植方式,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花园式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参见表1。5.2简单式屋顶绿化5.2.1建筑受屋面本身荷载或其他因素的限制,不能进行花园式屋顶绿化时,可进行简单式屋顶绿化。5.2.2建筑静荷载应大于
等于100kg/m2,建议性指标参见表1。5.2.3主要绿化形式a)覆盖式绿化根据建筑荷载较小的特点,利用耐旱草坪、地被、灌木或可匍匐的攀援植物进行屋顶覆盖绿化。b)固定种植池绿化根据建筑周边圈梁位置荷载较大的特点,在屋顶
周边女儿墙一侧固定种植池,利用植物直立、悬垂或匍匐的特性,种植低矮灌木或攀援植物。c)可移动容器绿化根据屋顶荷载和使用要求,以容器组合形式在屋顶上布置观赏植物,可根据季节不同随时变化组合。6种植设计与植物选择6.1种植设计6.1.1花园式屋顶绿化6.1.1.1种植
设计的一般规定可参照CJJ48-92中第6.1.2条,第6.1.3条要求执行。6.1.1.2以突出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原则,根据不同植物对基质厚度的要求,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或种植池栽植进行绿化。屋顶绿化植物基质厚度要求见表2。表2屋顶绿化植物基质厚度要求植物类型规格(
m)基质厚度(cm)小型乔木H=2.0~2.5≥60大灌木H=1.5~2.050~60小灌木H=1.0~1.530~50草本、地被植物H=0.2~1.010~306.1.1.3利用丰富的植物色彩来渲染建筑环境,适当增加色彩明快的植物种类,丰富建筑整体景观。6.
1.1.4植物配置以复层结构为主,由小型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组成。本地常用和引种成功的植物应占绿化植物的80%以上。6.1.2简单式屋顶绿化6.1.2.1绿化以低成本、低养护为原则,所用植物的滞尘和控温能力要强。6.1.2.2根据建筑自身条件,尽量
达到植物种类多样,绿化层次丰富,生态效益突出的效果。6.2植物选择原则6.2.1遵循植物多样性和共生性原则,以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相对稳定、滞尘控温能力较强的本地常用和引种成功的植物为主。6.2.2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等为主,原则上不用大型乔木
,有条件时可少量种植耐旱小型乔木。6.2.3应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建筑防水层。6.2.4选择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长缓慢的植物。6.2.5选择抗风、耐旱、耐高温的植物。6.2.6选择抗污性强,可耐受、吸收、滞留有害气体或污染物质的植
物。6.2.7北京地区屋顶绿化部分植物种类参考见表3。6.1.8推荐北京地区屋顶绿化部分植物种类见表3.表3推荐北京地区屋顶绿化部分植物种类乔木油松、华山松、西安桧、白皮松、龙柏*、桧柏、龙爪槐、银杏、栾树、小叶椴树*、玉兰*、望春玉兰*、合欢*、紫叶李、柿树、七叶树*、君迁子、鸡爪
槭*、樱花、西府海棠、山楂、钻石海棠等灌木小桧柏(球、篱)、大(小)叶黄杨(球、高干型、篱)、凤尾丝兰、金叶女贞(球、篱)、红叶小檗(球、篱)、矮紫杉*、粉柏*、连翘、榆叶梅、紫叶矮樱、碧桃、迎春、紫薇、金银
木、郁李*、寿星桃、丁香类、棣棠、红瑞木、月季类(丰花、地被类)、木槿、腊梅、黄刺玫、猬实、大花绣球*、珍珠梅、天目琼花、果石榴、紫荆、平枝栒子、海仙花*、绣线菊*、黄栌、红王子锦带、牡丹*、流苏*、海州常山等草本花卉萱草类、玉簪类、马蔺、大花秋葵、早小菊、鸢尾类、芍药*、石竹
类、随意草、铃兰*等地被植物荚果蕨*、白三叶、小叶扶芳藤、京8常春藤*(匍匐栽植)、五叶地锦(匍匐栽植)、苔尔曼忍冬*、景天类(八宝景天、松塔景天、佛甲草等)、冷季型草、砂地柏等攀援植物金银花、地锦、五叶地锦、
扶芳藤、紫藤、藤本月季等注:加“*”为在屋顶需一定小气候条件下栽植的植物7屋顶绿化技术7.1屋顶绿化相关材料荷重参考值7.1.1植物材料平均荷重和种植荷载参考见表4。表4植物材料平均荷重和种植荷载参考表植物类型规格(m)植
物平均荷重(kg)种植荷载(㎏/m2)乔木(带土球)H=2.0~2.580~120250~300大灌木H=1.5~2.060~80150~250小灌木H=1.0~1.530~60100~150地被植物H=0.2~1.015~3050~100草坪1m210~15
50~100注:选择植物应考虑植物生长产生的活荷载变化。种植荷载包括种植区构造层自然状态下的整体荷载。7.1.2其他相关材料密度参考值见表5。材料密度(kg/m3)人工种植基质450~1300(湿容重)混凝
土2500水泥砂浆2350河卵石1700豆石1800青石板2500木质材料1200钢质材料7800表5其他相关材料密度参考值一览表7.2屋顶绿化施工操作程序7.2.1花园式屋顶绿化花园式屋顶绿化施工流程见图1。图1花园式屋顶绿化施工流程示意图7.2.2简
单式屋顶绿化简单式屋顶绿化施工流程见图2。图2简单式屋顶绿化施工流程示意图7.3屋顶绿化种植区构造层种植区构造层由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等组成。构造剖面示意见图3。图3屋顶绿化结构层剖面构造示意图7.3.1
植被层通过移栽、铺设植生带和播种等形式种植的各种植物,包括小型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植物、攀援植物等。屋顶绿化植物种植方法见图4-1、图4-2。图4-1屋顶绿化植物种植池处理方法示意图图4-2屋顶绿化植物种植微地形处理方法示意
图7.3.2基质层是指满足植物生长条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蓄水能力和空间稳定性的轻质材料层。7.3.2.1基质理化性状要求基质理化性状要求见表6。表6基质理化性状要求湿容重<1300kg/m3非毛管孔隙度>10%PH值7.0~8.5
含盐量<0.12%全氮量>1.0g/kg全磷量>0.6g/kg全钾量>17g/kg7.3.2.2基质主要包括改良土和超轻量基质两种类型。改良土由田园土、排水材料、轻质骨料和肥料混合而成;超轻量基质由表面覆盖层、栽植育成层和排水保水层三部分组成。目前常用的改良土与超轻量基质的理化性状见表
7。表7常用改良土与超轻量基质理化性状理化指标改良土超轻量基质容重(kg/m3)干容重550~900120~150湿容重780~1300450~650导热系数0.50.35内部孔隙度5%20%总孔隙度49%70%有效水分25%37%排水速率(mm/h
)42587.3.2.3基质配制屋顶绿化基质荷重应根据湿容重进行核算,不应超过1300kg/m3。常用的基质类型和配制比例参见表8,可在建筑荷载和基质荷重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实际酌情配比。基质类型主要配比材料配制比例湿容重(kg/m3)改良土田园土,轻质骨料1:11200腐叶土,蛭石,沙土7:2:1
780~1000田园土,草炭,(蛭石和肥)4:3:11100~1300田园土,草炭,松针土,珍珠岩1:1:1:1780~1100田园土,草炭,松针土3:4:3780~950轻砂壤土,腐殖土,珍珠岩,蛭
石2.5:5:2:0.51100轻砂壤土,腐殖土,蛭石5:3:21100~1300超轻量基质无机介质--450~650注:沙土是指由80%以上的沙和20%以下的粘土混合而成的土壤;砂壤土是指沙质的土壤。基质湿容重一般为干容重的1.2倍~1.5倍。表8屋顶绿化常
用的种植基质类型和配制比例7.3.3隔离过滤层7.3.3.1一般采用既能透水又能过滤的聚酯纤维无纺布等材料,用于阻止基质进入排水层。7.3.3.2隔离过滤层铺设在基质层下,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cm~20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cm处。
7.3.4排(蓄)水层7.3.4.1一般包括排(蓄)水板、陶砾(荷载允许时使用)和排水管(屋顶排水坡度较大时使用)等不同的排(蓄)水形式,用于改善基质的通气状况,迅速排出多余水分,有效缓解瞬时压力,并可蓄存少量水分。7.3.4
.2排(蓄)水层铺设在过滤层下。应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cm处。铺设方法见图5。图5屋顶绿化排(蓄)水板铺设方法示意图7.3.4.3施工时应根据排水口设置排水观察井,并定期检查屋顶排水系统的通畅情况。及时清理枯枝落叶
,防止排水口堵塞造成壅水倒流。7.3.5隔根层7.3.5.1一般有合金、橡胶、PE(聚乙烯)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类型,用于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层。7.3.5.2隔根层铺设在排(蓄)水层下,搭接宽度不小于100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15cm~20cm。7.3.6分
离滑动层7.3.6.1一般采用玻纤布或无纺布等材料,用于防止隔根层与防水层材料之间产生粘连现象。7.3.6.2柔性防水层表面应设置分离滑动层;刚性防水层或有刚性保护层的柔性防水层表面,分离滑动层可省略不铺。7.3.6.3分离滑动层铺设在隔根层下。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cm~20cm
,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15cm~20cm。7.3.7屋面防水层7.3.7.1屋顶绿化防水做法应符合DBJ01-93-2004要求,达到二级建筑防水标准。7.3.7.2绿化施工前应进行防水检测并及时补漏,必要时做二次防水处
理。7.3.7.3宜优先选择耐植物根系穿刺的防水材料。7.3.7.4铺设防水材料应向建筑侧墙面延伸,应高于基质表面15cm以上。7.4园林小品7.4.1为提供游憩设施和丰富屋顶绿化景观,必要时可根据屋顶荷载和使用要求,适当设置园亭、花架等园林小品。7.4.1.1园林小品设计要与周围
环境和建筑物本体风格相协调,适当控制尺度。7.4.1.2材料选择应质轻、牢固、安全,并注意选择好建筑承重位置。7.4.1.3与屋顶楼板的衔接和防水处理,应在建筑结构设计时统一考虑,或单独做防水处理。7.4.2水池7.4.2.1屋顶绿化原则上不提倡设
置水池,必要时应根据屋顶面积和荷载要求,确定水池的大小和水深。7.4.2.2水池的荷重可根据水池面积、池壁的重量和高度进行核算。池壁重量可根据使用材料的密度计算。7.4.3景石7.4.3.1优先选择塑石等人工轻
质材料。7.4.3.2采用天然石材要准确计算其荷重,并应根据建筑层面荷载情况,布置在楼体承重柱、梁之上。7.5园路铺装7.5.1设计手法应简洁大方,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追求自然朴素的艺术效果。7.5.2材料选择以轻型、生态、环保、防滑材质为宜。7.6照明系
统7.6.1花园式屋顶绿化可根据使用功能和要求,适当设置夜间照明系统。7.6.2简单式屋顶绿化原则上不设置夜间照明系统。7.6.3屋顶照明系统应采取特殊的防水、防漏电措施。7.7植物防风固定技术7.7.1种植高于2m的植物应采用防风固定技术。7.7.2植物的防风固定
方法主要包括地上支撑法和地下固定法,见图6-1、图6-2。图6-1屋顶绿化植物常用固定技术示意图(地上支撑法)图6-2屋顶绿化植物常用固定技术示意图(地下固定法)7.8养护管理技术7.8.1浇水7.8.1.1花园式屋顶绿化养护管理除参照DBJ11/T213-2003执行外,灌溉间隔
一般控制在10天~15天。7.8.1.2简单式屋顶绿化一般基质较薄,应根据植物种类和季节不同,适当增加灌溉次数。7.8.2施肥7.8.2.1应采取控制水肥的方法或生长抑制技术,防止植物生长过旺而加大建筑荷载和维护成本。7.8.2.2植物生长较差时,可在植物生长期内按照30g/m2~50g/m
2的比例,每年施1次~2次长效N、P、K复合肥。7.8.3修剪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定期整形修剪和除草,并及时清理落叶。7.8.4病虫害防治应采用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防治措施,如人工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环保型农药防治等
措施。7.8.5防风防寒应根据植物抗风性和耐寒性的不同,采取搭风障、支防寒罩和包裹树干等措施进行防风防寒处理。使用材料应具备耐火、坚固、美观的特点。7.8.6灌溉设施7.8.6.1宜选择滴灌、微喷、渗灌等灌溉系统。7.8.6.2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建立屋顶
雨水和空调冷凝水的收集回灌系统。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