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章园林工程项目进度控制2.pptx,共(77)页,2.535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96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园林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网络图的绘制第三节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第四节网络计划的优化第五节园林工程进度控制第一节概述一、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19世纪中叶,美国人甘特发明“横道图”。优点:简单、直观、容易掌握。缺点:⚫不能很好的反映工作间的
逻辑关系;⚫不能很好的反映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不宜采用电子计算机手段;⚫不宜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1991年、1992年颁发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1001—91)》和《网络计划技术》国家标准(GB/T13400.1~3-92)。2.1956年,美国杜邦化学
公司开发了关键线路法(CriticalPathMethod,简称CPM)。3.1958年,美国海军军械局开发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简称PERT20世纪60年代初期,网络计划技术在美国得到
了推广。4.1965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应用统筹法。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网络图根据图中箭线和节点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可将其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箭线+节点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1.单代号网络图2.双代号网络图(1)箭线(工作)在网络图中,相
对于某一项工作(称其为本工作)来讲,紧挨在其前边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挨在其后边的工作称为紧后工作;与本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2)节点前后工作的交点,标志着前面工作结束和允许后面工作的开始,同一事件(除开始和结束外)既是前面终点时间,又是后面开始时间。(3)线路从
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开始,到达终点节点的一系列箭线、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4)逻辑关系在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成为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又分为工艺逻辑关系和组织逻辑关系。三、工程网络计划的分类(一)按网络计划的编制对象划分1.总体网络计划2.单位工程网络
计划3.局部网络计划(二)按网络计划的性质和作用分1.控制性网络计划2.实施性网络计划(三)按网络计划的时间表达方式划分1.无时标网络计划2.时标网络计划(四)按工作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能否肯定划分1.肯定型网络计划2.非肯定型网络计划第二节网络图的绘制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1.正确表达
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之前,要正确制定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并列出工作项目。确定出各工作项目的: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先行工作、后续工作;平行工作。虚工作:是既无工作内容,也不需要时间和资源,仅仅是为使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得
到正确表达而虚设的工作。几种常见的逻辑关系表达方法:(1)A完成后进行B;B完成后进行C。(2)A完成后同时进行B和C。(3)A和B都完成后进行C。(4)A和B都完成后同时进行C和D。(5)A完成后进行C,A和B完成后进行D。(6)H
的紧前工作为A和B,M的紧前工作为B和C。(7)M的紧后工作为A、B和C,N的紧后工作为B、C和D。1253467有循环回路的网络图2.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ijij(a)带有双箭头的连线(b)无箭头的连线箭线的错误画法3.不允许出现带有双向
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ijkijk没有箭尾节点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4.不允许出现没有箭尾节点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b)无箭头节点的箭线(a)无箭尾节点的箭线12435678有多个起点节点和多个终点节点的网络
图5.在一张网络图中,一般只允许出现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12121212127878787878786.当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用母线法绘制1100(a)(b)母线画法369A12B369A127(a)(b)同样代号工作的处理方法
7.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同样代号的多项工作ABABABAB777(a)暗桥法(b)断线法交叉箭线的处理方法8.应尽量避免箭线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暗桥法、断线法等方法表示。二、网络图节点编号规则绘制出完整的网络图之后,要对所有节点进行编号。节点编号原则上来说
,只要不重复、不漏编,每根箭线的箭头节点编号大于箭尾节点的编号即可。但一般的编号方法是,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编号为1,其它节点编号按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连续编排,最后一个节点的编号就是网络图节点的个数。有时也采取不连续编号的方法以留出备用节点号。三、练习绘制网络图工作ABCDEFGH紧前工作--
--A,BCCEED,G工作ABCDEFGHIJK紧前工作----B、EA、C、H--B、EEF、GF、GA、C、I、HF、G例1.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例2.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练习: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工作ABCDEFG紧前工作--------BBCHIJKLMNF、GAEHDJ、K、LI、M绘制网络图,为了计算方便,一般采用水平式网络结构。这种结构整齐、规则、清晰,如图:第三节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一、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及其含义1.工作
的时间参数(1)工作的持续时间(Di-j)(2)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i-j)(3)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4)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5)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6)工作的总时差(TFi-j)(7)工作的自由
时差(FFi-j)DurationEarlyStartFinishLastTotalFree2.节点的时间参数3.网络计划的工期(1)节点的最早时间(ETi)(2)节点的最迟时间(LTi)(1)计算工期(Tc)(2)计划工期(Tp)(3)要求工期(Tr)TimeCal
culatePlanRequire二、按工作计算法计算时间参数(1)最早开始时间受到紧前工作的约束,计算顺序应从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1.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以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0=−jiES(i=1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等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加本工作持续时间。jijijiDESEF−−−+=]max[ihihjiDESES−−−+=(2)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各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max[ihjiEFES−−=(3)计算工期等于以终点节点为完成
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当无要求工期的限制时,取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TP=TC]max[niCEFT−=PniTLF=−2.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1)最迟时间受到紧后工作的约束,故其计
算顺序应从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等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减本工作持续时间。jijijiDLFLS−−−−=]min[kjjiLSLF−−=(2)其他工作的最迟开始
时间等于各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或者其他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减本工作的持续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min[kjkjjiDLFLS−−−−=jijijiESLSTF−−−−=3.总时差的计算(不影响总工期)工作
总时差等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减最早开始时间。4.自由时差的计算(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当工作i-j与其紧后工作j-k之间没有虚工作时。工作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开始时
间,再减本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差的最小值。jijikjjiDESESFF−−−−−−=jikjjiEFESFF−−−−=或ijjiES−jiLS−jiTF−jiEF−jiLF−jiFF−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六时标注法的图上标示方法例题计算过程如下:(1)最早开始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ES1-
2=0EF1-2=ES1-2+D1-2=0+3=3•ES1-3=0EF1-3=ES1-3+D1-3=0+2=2•ES2-6=max[EF1-2]=3EF2-6=3+8=11•ES3-7=max[EF1-3]=
2EF3-7=2+6=8•ES4-5=max[EF1-2,EF1-3]=max[3,2]=3•EF4-5=3+4=7•ES6-8=max[EF2-6,EF4-5]=max[11,7]=11•EF6-8=11+4
=15•ES7-8=max[EF3-7,EF4-5]=max[8,7]=8•EF7-8=8+5=13(2)计划工期•Tp=Tc=max[EF6-8,EF7-8]=15(3)最迟开始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LF6-8=Tp=15LS6-8=15-4=11•LF7-8=Tp
=15LS7-8=15-5=10•LF4-5=min[LS6-8,LS7-8]=10LS4-5=6•LF2-6=min[LS6-8]=11LS2-6=3•LF3-7=10LS3-7=4•LF1-2=min[6,3
]=3LS1-2=0•LF1-3=4LS1-3=2(4)总时差•TF1-2=LS1-2-ES1-2=0-0=0•TF1-3=2-0=0•TF2-6=3-3=0•TF3-7=4-2=2•TF4-5=6-3=3•TF6-8=0•TF7-8=10-8=2(5)自由时差•FF7-8=Tp-EF
7-8=15-13=2•FF6-8=Tp-EF6-8=15-15=0•FF3-7=min[ES7-8]-EF3-7=8-8=0•FF4-5=min[11,8]-EF4-5=8-7=1•FF2-6=11-11=0•FF1-3=2-2=0•FF1-2=3-3
=0三、关键线路的确定1.关键工作与关键线路的概念(1)关键工作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2)关键线路网络计划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2.确定关键线路的方法(1)比较线路长度法(
2)计算时差法232221131练习232221131第四节网络计划的优化网络计划的优化是指在编制阶段,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按既定目标,对网络计划进行不断调整,直到寻找出满意结果为止的过程。一、工期优化1.工期优化的概念工期优化就是通过压缩计算工期,以达到既定工期目标,或在
一定约束条件下,使工期最短的过程。⚫工期优化一般是通过压缩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来满足工期要求的。在优化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将关键线路压缩成非关键线路,当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必须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压缩同一数值。2.工期优化的步骤与方法(1)找出关键线路,求出
计算工期。(2)按要求工期计算应缩短的时间。ΔT=(计算工期)Tc-(要求工期)Tr(3)根据下列诸因素选择应优先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①缩短持续时间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②有充足储备资源的工作。③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工作。(
4)优化时要保持原关键线路不变。(5)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满足工期要求或工期无法再缩短为止。⚫当采用上述步骤和方法后,工期仍不能缩短至要求工期则应采用加快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原施工方案,重新编制进度计划。如果属于工期要求不合理,无法
满足时,应重新确定要求的工期目标。例题括号内是最短持续时间,要求工期为100天,缩短顺序为:B、C、D、E、G、H、I、A,试进行网络优化。解:1.确定出关键线路及计算工期2.求出应缩短的工期ΔT=Tc-Tr=120-100=20天3.根据已知
的条件,现将B缩短至极限工期,找出关键线路。4.增加B到40天,使之仍为关键工作5.根据已知的缩短顺序,将D、G各压缩10天,使工期为100天。二、费用优化1.费用优化的概念⚫一项工程的总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一定范围内,直接费用随工期的
延长而减少,而间接费用则随工期的延长而增加,总费用最低点所对应的工期(Tp)就是费用优化所要追求的最优工期。2.费用优化的步骤例题已知某工程网络计划图如图所示。图中箭线下方括号外为正常持续时间,括号内为最短持续时间;箭线上方括号外为正常持续时间直接费用,括号内为最短持续时间直接费用。工程间接费率
为0.8千元/天,试对其进行费用优化。习题1.根据下列数据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指出关键线路及工期。工序代号ABCDEFGHIJ持续时间54102468433紧后工作B、CE、DF、GH、IH、IIJJJ/2.根据下列资料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指出关键线路和总工期。工序代号ABCDEF
GHIJ持续时间--ABC,LD,NE,SFG,PH,QI紧后工作21022102034214工序代号KLMNOPQRS持续时间JBLMNOF,PMC,R紧后工作01632020103537参考答案关键线路为ACFIJ,工期为27天。123
48101213161718192091114ABMRDNEFOPGHIJKQL567SC15第五节园林工程进度控制一、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内容(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进度控制1.项目施工计划工期目标的确定与分解。2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为保证工程项目实现预期工期目标,而对工程项目寿命周期全过程的各项工作时间进行计划、检查、调整等一系列工作。进度控制人员的确定与分工。制订进度控制工作流程。明确进度控制工作方法。设置进度控制点。3.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资源计划。4.编
制年、季、月、旬施工作业计划。5.制订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1.施工进度的跟踪检查。2.收集、整理和统计有关进度数据。3.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4.分析进度偏差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5.分析是否需要进行进度调整。6.采取进度调整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
施。7.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二)施工阶段进度控制(三)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进度控制1.制订竣工验收阶段工作进度计划。2.定期检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3.整理有关工程进度资料,归类。二、网络进度计划
实施中的控制方法1.标出检查日期2.标出实际进度前锋线3.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是否出现进度偏差4.分析出现的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工期的影响5.分析是否需要做出进度调整6.采取进度调整措施7
.实施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示例:箭线上方为每压缩1天所增加的费用,当进行到95天时,节点(5)前工作全部完成,工程延误了15天。124536910875020(15)35050(40)30040(30)25030(25)20015(10)10020(15)20045(
40)10020(17)15035(30)30060(50)25030(25)42025(20)12020(15)问题:1.试述赶工对象。2.要在以后的时间进行赶工,使合同工期不拖延,问怎样赶工才能使增加的费用最少?提示:工期——费用调整的原则是压缩有潜力的,增加的赶工费最少的关键工作,因
此在节点(5)以后寻找调整对象。解:1.关键线路1-2-4-5-6-9-10,工期为210天。在5-6、6-9、9-10中选择费用最少的,先压缩5-6工作,压缩5天,增加费用1000元;2.压缩6-9工作,平行工作最小总时差为5天,压缩6-9工作5天,增加费用1500元,此时工期总减少了10
天,费用增加为2500元。关键线路增加一条1-2-4-5-6-7-9-10。3.同时压缩6-7、6-9,压缩3天,增加费用1200元,此时工期减少13天,增加总费用3700元。4.压缩9-10工作2天,增加费用840元,此时工期减少1
5天,增加总费用45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