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创建《园林城市》.pptx,共(51)页,453.242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96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一、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动态(一)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起始上世纪末,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在普遍绿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至1991年底,全国479个城市统计,共有绿地38.8万公顷,园
林绿化专业队伍共有21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为20.1%,全国城市每个居民占有公共绿地4.1平方米);在法制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务院发布《城市绿化条例》,确立了城市绿化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国家在立法
上明确提出城市人民政府应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了城市绿化的管理体制和地位。园林学术界提出了“生态园林”的概念,指出城市园林绿化在普遍绿化的的同时,还要在提高城市总体素质上发挥作用。受“山水城市”的启示,建设部启动了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向城市生态化迈出了
第一步。2005年二月国家建设部印发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城[2005]43号)。附件:1、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2、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二00五年二月二十五日2006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的通知(建城函[2006
]4号)。附件:1、国家园林县城标准2、国家园林县城评选办法▪(二)国家园林城市(区)一览表国家建设部自1992年以来,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分别为:第一批(1992年)北京市、合肥市、珠海市。第二批(1994年)杭州市、深圳市。第三批(1996年)马鞍山市、威海市、中山市。第四批(1997年)(共4
个)大连市、南京市、厦门市、南宁市。第五批(1999年)(共8个)青岛市、濮阳市、十堰市、佛山市、三明市、秦皇岛市、烟台市、上海浦东区(国家园林城区)。第六批(2001年)(共17个)江门市、惠州市、茂名市、肇庆市、海口市、三亚市、襄樊市、石河子市、常熟市
、长春市、蛾眉山市、济南市、常德市、葫芦岛市、洛阳市、漯河市、上海闵行区(国家园林城区)、上海市金山区(国家园林城区)、重庆市北碚区(国家园林区城区)。第七批(2003年)(共17个)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唐山市、吉林市、无锡市
、扬州市、苏州市、绍兴市、桂林市、绵阳市、荣成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富阳市、开平市、都江堰市。第八批(2005年)(共31个)武汉市、郑州市、邯郸市、廊坊市、长治市、晋城市、包头市、伊春市、日照市、淄博市、寿光市、新泰市、胶南
市、徐州市、镇江市、吴江市、宜兴市、安庆市、嘉庆市、泉州市、漳州市、许昌市、南阳市、宜昌市、岳阳市、湛江市、安宁市、遵义市、乐山市、宝鸡市、库尔勒市。第九批(2006.09.26)(共14个)成都市、焦作市、黄山市、淮北市、湖州市、广市安青州市、偃师市、太仓市、诸暨市、临海市、桐乡市
、宜春市、景德镇市第十批(2008年)(36个)石家庄市、迁安市(冀)新乡市、登封市、济源市舞钢市(豫)黄石市(鄂)株洲市(湘)广州市、东莞市、潮州市(粤)贵阳市(黔)银川市(宁夏)克拉玛依市、昌吉市、奎屯市(新疆)、沈阳市、调兵山市(辽)、四平市(吉)常州市、南通市、江阴市(苏)衢
州市、义乌市(淅)淮南市、铜陵市(徽)永安市(闽)南昌市、新余市(赣)莱芜市、胶州市、乳山市、文登市(鲁)重庆市渝北区、南岸区、天津市塘沽区。第十一批(2008年)(共8个)敦化市、淮安市、上虞市、赣州市、长沙市、宜都市、南充市、西宁市。第十二批(20
09)(共41个)重庆市(渝)、承德市、武安市(冀)、太原市、潞城市、侯马市(晋)、铁岭市、开原市(辽)、宿迁市、泰州市、金坛市(苏)、台州市、平湖市、海宁市(淅)、池州市(徽)、萍乡市、吉安市(赣)、潍坊市、临沂市、泰安
市、章丘市、肥城市(鲁)、三门峡市、安阳市、商丘市、平顶山市、巩义市(豫)、鄂州市(鄂)、湘潭市(湘)、韶关市、梅州市、汕头市(粤)、柳州市(桂)、遂宁市(川)、昆明市、玉溪市、景洪市(滇)、西安市(陕)、青铜峡市(宁夏)、哈密市、伊宁市(新疆)。国
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园林城镇2007年第一批密云县(北京)蓟县(天津)大足县(重庆)壶关县(晋)通化(吉)嘉荫县(黑)射阳(苏)宝应县(苏)沛县(苏)绍兴县(淅)嘉善县(淅)凤台县(皖)惠安县(闽)武宁县(
赣)邹平(鲁)新县(豫)兴山县(鄂)保亭黎族自治区(海南省)且末县(新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修订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均公共绿地(m2/人)秦岭淮河以南6.578秦岭淮河以北66.57.5绿地率
(%)秦岭淮河以南303234秦岭淮河以北283032绿化覆盖率(%)秦岭淮河以南353739秦岭淮河以北333537一、组织管理(10分)1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2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创建
活动动员有力,组织保障、政策资金落实;3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措施有力;4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5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完善,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6管理法规和制度健全、配套;7执法管理落实、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
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8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显著。二、规划设计(10分)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获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规划,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2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
形成有机的完善系统;3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4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城市园林的设计、建设、养护管理达到先进水平,景观效果好。三、景观保护(8分)1、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2、城市布局合理,建筑
和谐,容貌美观;3、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责任落实,措施有力;4、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四、绿化建设(30分)(一)指标管理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最近五年逐年增长;2、经遥感技术鉴
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达到基本指标;3、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内。(二)道路绿化1、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
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2、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3、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美化具有本地区特点。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三)居住区绿化1、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
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改造旧居住区绿化面积也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2、全市园林式居住区占60%以上;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护完整。(四)单位绿化1、市
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开展“园林式单位”评选活动,标准科学合理,制度严格,成效显著;2、达标单位占70%以上,先进单位占20%以上;3、各单位和居民个人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及认养绿地等绿化美化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苗圃建设1、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并且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栽植工程需要;3、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出一批适应当地
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优良品种。(六)城市全民义务植树城市全民义务植树每年完成,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七)立体绿化垂直绿化普遍开展,积极推广屋顶绿化,景观效果好。五、园林
建设(12分)1、城市建设精品多,标志性设施有特色,水平高;2、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设施齐全,维护良好,特色鲜明;3、公园设计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为的70%以上,绿化种植植物群落富有特色,维护管理良好;4、推行按绿地生物量考核绿地质量,
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绿地维护管理良好;5、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配置要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六、生态建设(15分)1、城市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形成城市独有
的独特自然、文化风貌;2、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3、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5、污水处理率35%以上;6、城市大气污染指数
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7、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湖、渠全面整治改造,形成城市园林景观,效果显著;七、市政建设(15分)1、燃气普及率80%以上;2、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达10辆(标台)以上;3、实施城
市亮化工程,效果明显,城市主次干道灯光亮灯率97%以上;4、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以上;5、用水普及率98%以上;6、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八、特别条款1、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达不到基本指标,不予验收;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未编制,或未按规定获批准纳入城市
总体规划的,暂缓验收;3、连续发生重大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暂缓验收;4、城市园林绿化单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加1分;5、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每高出2个百分点或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高于1平方米加1分;最高加5分;6、城市园林绿化基本指标最近
五年逐年增加低于0.5%或0.5平方米,倒扣1分;7、城市生产绿地总面积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5%的,倒扣1分;8、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不完善,行业管理职能不到位以及管理体制未理顺的,倒扣2分;9、有严重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视情况倒扣分。★关于修订《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
测试要求》的通知建城园函[2010]150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天津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营房部工程局:为更客观、科学地反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在总结国家园林城市遥感测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修订后的《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10]125号),我们对《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试行)》(建城园函[2003]95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印发给你们。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与住
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联系。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试行)》(建城园函[2003]95号)和《关于调整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的通知》(建城园函[2009]89号)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二0一0年九月十九日附件:国家园林城
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一、测试范围本要求适用于应用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的遥感测试。国家园林城市遥感测试范围为城市建成区。二、基础材料报送程序与要求城市园林绿化遥感测试基础材料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建城[2010]
125号)的要求报送。三、指标测试内容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内所有植被
的垂直投影面积/建成区面积)×100%2、建成区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其他绿地,建成区绿地率为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之和/建成区面积)×100%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园绿地总面积之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居民人均占有公园绿地的面积。计算方法: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总面积/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4、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
值未设区城市按建成区绿地率测试。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城区各类城市绿地面积/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面积)×100%5、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未设区城市按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测试。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建成区内各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建城区内各城区人口6、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是对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计算覆盖居住用地的百分比(%);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对面积1000平方米
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300米的服务半径计算。计算方法: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居住用地总面积)×100%7、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新建、改建居住区应为2002年(含2002年)以后建成或改造的居住区(小区)。计算方法: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
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面积/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总面积)×100%8、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防护绿地规划面积应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的现状建成区内的防护绿地面积,已建成防护绿地面积应以现状建成区内的防护绿地面积为准。计算方法: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
%)=(已建成的城市防护绿地面积/城市防护绿地规划总面积)×100%9、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计算方法: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生产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100%10、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应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
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1.2中对道路绿地率的要求,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支路)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可不计入评统计范围。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应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3.1.2中对道路绿地率的要求,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支路)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可不计入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城市道路总长度
)×100%11、河道绿化普及率计算方法:河道绿化普及率(%)=(单侧绿地宽度大于等于12米的河道滨河绿带长度/河道岸线总长度)×100%12、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受损弃置地指因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自然地形和植被受到破坏,并且废弃或不能
使用的宕口、露天开采用地、窑坑、塌陷地等。计算方法: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经过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受损弃置地面积/受损弃置地总面积)×100%四、绿地测算基本方法采用空间分辨率大于1米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城市绿地进行测
算,测算基本方法如下:1、带状绿地最小测算面积为0.01公顷,块状绿地面积最小测算面积为0.02公顷。2、公园面积严格按照《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关于绿化占地比例≥65%的规定进行计算,符合规定的公园面积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
不符合规定的公园按照实际绿化面积计入公园绿地面积。未建成的公园不得计入公园绿地面积,可按实际绿化情况计入其他类型绿地的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3、为加强对城市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兼顾不同城市自然地貌的客观现状,城市建成区内的水面在特定条件下
可纳入绿地范畴,具体按以下几种情况统计:(1)公园内符合《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园内用地比例要求(绿化用地比例≥65%)的水面,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2)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绿化带宽度〈30米,水面不计入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3)城市内部
河流,沿岸(单岸)种植植物形成宽度≥30米的滨水公园绿地,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按滨水绿地面积的5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4)城市内部湖泊,沿岸种植植物形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滨水
公园绿地,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按滨水绿地面积的5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4、道路绿化指标的计算
以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现状绿地面积为准。5、公园以外的各类运动场地,不计入绿地率,按照实际绿化情况计入绿化覆盖率。高尔夫球场除外,既不计入绿地率,也不计入绿化覆盖率。6、立体绿化不计入绿地率,按照植被垂直投影面积计入绿化覆盖率。7、对于遥感影像中被遮挡的绿地,经现场核实补测后计入相应类型绿地的面积,并
注明实际情况。五、遥感测试成果1、遥感测试技术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城市园林绿化遥感测试基本情况(2)城市园林绿化遥感测试技术与方法(3)城市园林绿化遥感测试指标测算与分析(4)城市园林绿化遥感测试结论2、遥感测试成果图件包括以下内容:(1)城市卫星遥感影像图(2)城市建成区绿
地现状图(3)城市建成区现状各类绿地分布图二、关于《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国家标准)为规范城、完善城市园林绿化标准评价体系,全面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引导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会调发展,构建和谐、
安全、健康、舒适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出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国家标准)。(一)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的基本规定。五大类指标综合管理、各类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建设等。四个等级城市园林绿化从高到低分成Ⅰ级、Ⅱ级、Ⅲ
级、Ⅳ级四个标准等级。55条标准必备项(Ⅰ级40,Ⅱ级30,Ⅲ级14,Ⅳ级7)、可选项(Ⅰ级20,Ⅱ级30,Ⅲ级46,Ⅳ级53)。附加项(15条)。1.以设市城市的园林绿化综合水平、各类绿地建设管理水平、城
市园林绿化相关的生态环境水平和市政设施建设水平为评价对象。2.各项评价指标统计限定于城市行政区域内的相关范围,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不包括市辖县(市)。3.城市园林绿评价指标体系由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等四大类指标组
成。4.各项指标的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应符合本评价体系所设制的相关表格内容的规定。5.城市园林绿化评级从高到低分成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标准等级,各等级的特征如下(1)城市园林绿化Ⅰ级:园林绿化管理机
构健全、管理机制有效;规划编制全面并得到实施;园林绿地总量高、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绿地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园林绿地建设中积极保护并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继承了城市传统风貌;园林绿化建设具有节约型和可持续型特征;城市生态环境良好。(2)城市园林绿化Ⅱ
级: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健全、管理机制有效;规划编制较为全面并得到有效实施;园林绿地总量较高、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完备,绿地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园林绿地建设中保护和利用了自然资源;园林绿化建设引入了节约型园林技术;
城市生态环境较为良好。(3)城市园林绿化Ⅲ级: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基本完备;规划编制基本全面;园林绿地总量不高、布局基本合理,绿地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园林绿地建设中部分引入了节约型园林技术。(4)城市园林绿化Ⅳ级: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基
本具备;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园林绿地总量较低、布局不尽合理、绿地景观价值不高;园林绿地建设较少使用节约型园林技术。6.各类指标根据不同的等级分为必备项和可选项。各等级的必备项指标为本等级中必须满足的指标标,可选项指标为本等级中可以选择满足的指标。7.附加项指标为在无法满足本级优选
项指标数量时选择。8.各等级按照满足必备项和可选项指标的数量和内容进行划分,各等级要求满足的必备项和可选项数量应符合本评价体系评价等级的规定。(二)有关术语。城市化(urbanization)指“人口向
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或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农业人口转变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百科全书·地理学》)。表现为: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不断提高了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市域城市行政
管辖的全部地域。建成区指我国城市中的城市化区域。由于我国的市并不是地理学上的城市化区域,而是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管辖以一个集中连片或者若干个分散的城市化区域为中心,大量非城市化区域围绕的大区域。所以市的面积并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区域即地理学意
义上城市的面积。我国统计部门用建成区来反映一个市的城市化区域的大小。从广义上讲,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范围内,实际建成或正在建成的、相对集中分布的地区。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城
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包含的三个层次:1.城市建成区。这一范围内用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安排和控制各项城市设施的新建和改建,进行现有用地的合理调
整和再开发。2.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区(或中心城市)远期发展用地范围。这部分包括建成区以外的独立地段,水源及其防护用地,机场及其控制区,无线电台站保护区,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迹地区等。3.城市郊区。它的开发建设同城市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对这一区
域内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各项建设的规划及其用地范围进行控制。三、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一)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评价指标内容及评价过程要求。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Ⅰ、Ⅱ、Ⅲ、Ⅳ级必选)各级城市均需满足:1..按照各级政府职能
分工的要求,设立相应的机构;2.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有效行使的行政管职能。对照各级政府下发相关文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评价。城市规划区以评价期的适时状态为准。2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Ⅰ级必选)城市园林绿化I级应满足:1)具有以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成果推广和科普宣
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研究机构;2)近三年(含评价期当年度)具有获省部级或以上奖励、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的园林科研项目。城市园林绿化Ⅱ级应满足::近三年(含评价期当年度)具有获省部级或以上奖励、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的园林科研项目。城市园林绿
化Ⅲ级,Ⅳ级应满足。具有针对本地的园林绿化科研项目和成果,并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应用。查阅园林科研单位的机构设置文件,科研项目评定证书、获奖证书。1)设区城市的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2)不设区城市的园林科研项目。以评价期的适时状态为准。3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Ⅰ、Ⅱ级必选)城市
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支出指政府为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的日常维修养护(包括大中修工程和小修工程),以及用于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的各种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更新改造支出和维护支出。查阅城市报送的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
金支出项,并对照绿化养护和建设标准,按照实际的绿地维护面积核算。城市规划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Ⅰ、Ⅱ、Ⅲ、Ⅳ级必选)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具有相关规划资质的单位
编制,经政府批推实施。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指标和总体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1)查阅《城币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相关批复文件。2)规划期限低于评价期视为没满足城市规划区评价期适时评价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
评价时效5绿线管理已划定绿线,绿线管理符合《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的规定。查阅城市绿线规划图。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评价。6蓝线管理已划定蓝线,蓝线管理符合《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5号)的规定。查阅览室城市蓝线规是图。城市规划区评价期适时评价7制度建设:1.城市园林绿化公
示制度制定公示制度,与城市园林绿化相关的制度和规划成果向社会公示。查阅相关公示制度文件,检查公示示展示平台。城市规划区2.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等规
范的相关要求。查阅各部门项目工程管理制度,抽查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文件和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城市规划区评价期适时评价3.大树移栽制度与措施制定控制大树移栽的制度与措施。查阅控制大树移植相关制度文件。1)城市规划区。2)保护性的移植活动
不列入评价评价期适时评价。8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化技术1建立城市园林绿化资源库。2城市园林绿化引入信息化管理。检查各项管理软硬件设施。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评价9公众对城市园林绿的满意度(%)指被抽查的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含基本满意)的人数占被抽查公众人数的百分比。注:指被抽查的公
众不少于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按照附表A表A.0.1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研,查验相关结果.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评价,以不早于评价期一年之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准(二)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评价要符合下表要求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1建成
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内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建成区面积)×100%审核城市建成区面积及
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城市建成区。相关数据采集以不早于评价期一年内的卫星遥感图片为准。2建成区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其他绿地,建成区绿地率为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地率(%)=(建成
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之和/建成区面积)×100%审核城市建成区面积及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城市建成区。相关数据采集以不早于评价期一年内的卫星遥感图片为准。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园绿地总面积之和。城市人均
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居民人均占有公园绿地的面积。计算方法: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总面积/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1)审核城市建成区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2)根据上报的城市人口数字进行计算。城市建成区。相关数据采集以
不早于评价期一年内的卫星遥感图片为准。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5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未设区城市按建成区绿地率测试。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城
区各类城市绿地面积/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面积×100%6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人)未设区城市按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测试。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建成区内各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建城区内各城区人口1)审核城市建成区卫星遥感图
片采集数据。2)计算各城区绿地率后进行选择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7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是对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计算覆盖居住用地的百分比(%);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对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
公园绿地按照300米的服务半径计算。计算方法: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居住用地总面积)×100%1)审核城市建成区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2)结合城市现状居住用地分布情况进行分析。1)城市建成区。2)不含建成区内的历史街区。评价期适时评价。
8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个/万人)指建成区内每万人城市人口拥有大干10ha2综合公园的个数。应按下式计算:建成区万人拥有综合公园个数=建成区综合公园的总数(个)/城市人口(万人)(4.0。2-4)根据上报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
度末的数据为准。9道路绿化普及率(%)指城市道路两旁栽种行道树(包括灌木)的长度(米)占道路总长度的百分比。1不含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支路)和历史街区。1根据上报统计数据进行计算。1对现
扬进行实地调研城市规划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10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新建、改建居住区应为2002年(含2002年)以后建成或改造的居住区(小区)。计算方法: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
的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面积/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总面积)×100%1)审核城市建成区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2)对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11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12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指符
合《城市绿地统规划》相关要求的防护绿地面积(km2)占总防护绿地面积(km2)的百分比。1)查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规划内容,并依据现状数据计算。2)对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城市规划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
度末的数据为准。13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1)计算方法: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生产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100%。2)生产绿地面积统计包括城市规划区内为城市绿化服务,能为城市提供苗木、草坪、花卉
和种子的各类圃地。审核城市建成区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城市市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14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应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1.2中对道路绿地率的要求,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支路)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可不
计入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城市道路总长度)×100%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1515大于40hm2的植物园数量(个)16林荫停车场推广率(%)17河道绿化普及率(%)河道绿化普及率(%)
=(单侧绿地宽度大于等于12米的河道滨河绿带长度/河道岸线总长度)×100%18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受损弃置地指因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自然地形和植被受到破坏,并且废弃或不能使用的宕口、露天开采用地、窑坑、塌陷地等。计算方法: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经
过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受损弃置地面积/受损弃置地总面积)×100%(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控评价要符合下表的要求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1城市绿化综合性评价值按照附录A表A.0.2评价表进行评价,查验相关结果.由评
价部门选择园林行业专业人员评价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评价。2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按照附录A表A.0.3评价表进行评价,查验相关结果.由评价部门选择园林行业专业人员评价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评价。3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4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55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指符合国家与地方相关绿
地养护标准要求的公园绿地面积(hm2)占道路绿地总面积(hm2)的百分比。依据相关标准条款对相关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评价。6公园绿地规范化率(%)指符合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中强制性条款要求的公园绿地数量(个)占公园绿地总量数量(个
)的百分比。依据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相关条款对相关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评价。6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1、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2、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
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3、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美化具有本地区特点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7古树名木保护率(%)指城市规划区内年存活的古树名木数量(株)
占当年建档的古树名木数量(株)的百分比。指城市规划区内建档符合《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要求的古树名木的数量(株)占所有古树名木总量(株)的百分比。查阅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文件并现场核实。城市规划
区评价期适时评价。8节约型绿地建设率(%)1)根据上报统计数字进行计算。2)对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年度末的数据为准。9立体绿化推广10城市“其他绿地”控制11生物防治推广率(%)指病虫害防治中利用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面
积(hm2)占公园绿地、道路绿地总面积(hm2)的百分比。查阅地方对生物防治推广及应用相关文档。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末的数据为准。12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13水体岸线自然化率(%)查阅《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相关条款对相关区域迸行实地调研
。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评价。14城市历史风貌保护15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四)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要符合下表的要求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1年空气污染指数≥100天数(天)空气污染指数(API)为城市建成区内认证点位每日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
,其计算方法按照《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范》HJ/T193一2005执行。每日API指数按认证点位的均值计算。查阅环境质量公报或监测点数据。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2城市规划内的地表水四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计指
城市规划区内地表水体中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及以上标准的监测断面数量占总监测断面数量的百分比。查阅环境质量公报或监测点数据城规划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指城市建成区
内经认证的环境噪声网格监测的等效声级算术平均值。查阅环境质量公报或监测点数据。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4城市热岛效应(°C)城市热岛效应程度采用城市建成区与区域腹地(郊区、农村)的年均最低气温差值表示。1审核TM卫星图片采集数据,利用遥感手段检测城市热力场变化
及热岛效应程度。1对三年卫星图片的数据进行对比判读。城市规划区以评价期四年内(含评价期当年)数据统计为准。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1)本地植物包括:①在本地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种及其衍生品种;③归化种(非本
地原生,但已逸生)及其衍生品种;③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注:标本国、种质资源圃、科研引种试验的植物种类除外。3)纳入本地植物种类统计的每种本地植物应符合在本市建成区种植数量不应小于50株或100m2。4)本地植
物物种总数应符合以下条件:①西北,东北地区不应低于80种。②其它地区不应低于150种。3)没有进行统计的视为不满足指标。1i阅本地物种指数统计资料。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6生物多样性保护7城市湿地
资源保存率(%)1)指城市规划区内现状湿地的面积与基准年湿地面积的百分比。2)以本地城市规划区内完成湿地资源统计的年份为基准年。3)没有进行统计的视为不满足指标。审核城市规划区卫星遥感图片采集数据,并对照基准年数据。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
五)城市市政设施评价要符合下表的要求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1城市容貌评价值2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指管网水达到一类自来水公司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合格程度。查阅
统计资料。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指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万吨)占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万吨)的百分比。1
)查阅统计资料。2)对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城规划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市区生活垃圾处理量(万吨)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万吨)的百分比。2)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三种符合垃圾无害化处理标难的乸方法。卫生填埋、焚烧、堆肥以及经分选、消毒、加工利用的生活垃圾量,均计算为生活垃圾无害处理量.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必须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所规定的排放限值和排放要求;不达标的,
不得认定为无害化处理。1)查阅统计资料。2)对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评价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范围评价时效5城市道路完好率(%)1)城市道路完好率指城市
建成区内道路完好面积(m’)占城市道总面积(m’)的百分比。2)道路路面完好是指路面没有破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并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1)查阅统计资料。2)对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城市建成区评价期适时
评价6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km/h)主干道乎峰期平均车速指在非节假日中任一日10:00~11:30对主干道路所测得车速的平均值。查阅统计资料。城市建成区以评价期上一年度的数据统计为准。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表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分值推荐权重评价维权总
分很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8.0~8.9分满意7.0~7.9分不满意6.0~6.9分很不满意<6分1绿地数量您对本市的绿地面积和数量是否满意0.252绿地质量您对本市的绿地景观是否满意0.253绿地使用您对本市的公园服务设施是否满意0.08您对本市的公园
的方便性面积和数量是否满意0.09您对本市的公园管理是否满意0.084环境质量您对本市的空气质量是否满意0.08您对本市的水体质量是否满意0.09您对本市的城市市容是否满意0.08评价指数评价指数=绿地数量维权总分+绿地质量维权总分+绿地使用评
价维权总分+环境质量评价维权总分1城市园林绿化综合性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分值推荐权重评价维权总分很好9.0~10.0分较好8.0~8.9分一般7.0~7.9分较差6.0~6.9分差<6分1规划水平主要评价绿地的总量和绿地的布局0.42
设计水平植物的配置、景观设计实施后的景观效果0.33施工管理水平主要指绿地的施工质量、工艺水平和养护管理水平0.3评价指数评价指数=规划评价维权总分+设计评价维权总分+施工管理维权总分1城市园林绿化等级评价表基本情况城市自评等级所在省份行政级别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国家或
省级园林城市获得时间历史文化名城(城区)获得时间自评情况评价类型序号评价内容自评结果综合管理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2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3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5城市绿线管理6城市蓝线管理7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8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
技术应9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评价类型序号评价内容自评结果绿地建设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建成区绿地率(%)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5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6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人)7公园绿地服务半
径覆盖率(%)8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个/万人)9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10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11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12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13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14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15大于40hm2的植物园
数量(个)16林荫停车场推广率(%)17河道绿化普及率(%)18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评价类型序号评价内容自评结果建设管控1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2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3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4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5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6
公园管理规范化率(%)7古树名木保护率(%)8节约型绿地建设率(%)9立体绿化推广10城市“其他绿地”控制11生物防治推广率(%)12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13水体岸线自然化率(%)14城市历史风貌保护15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注
:1、定性项目的自评结果填“满足”或“不满足”,“满足”表示符合相应的等级标准要求;定量项目的自评结果直接填写数据。2、“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城市道路绿
化评价值、城市容貌评价值”等指标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由专家组评价时,专家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并至少含1位市政专家;专家组成员按照《标准》要求独立打分,结果取平均值。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公章)年
月日评价类型序号评价内容自评结果生态环境1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天)2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4城市热岛效应强度(℃)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6生物多样性保
护7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市政基础设施1城市容貌评价值2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3城市污水处理率(%)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城市道路完好率(%)6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