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树种规划培训课件.pptx,共(37)页,108.924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96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园林树木学》◼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臧德奎第六章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树种规划内容提要◼第一节树种调查规划简史-意义◼第二节树种调查◼第三节树种规划◼有关文献◼讨论:◼(1)园林树种调查与树种规划的意义◼(2)树种调查和树种规划的方法一、我国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简史◼195
9年。吴中伦提出—城市园林树种与规划—四旁—用材林、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等树种选择—引种驯化。◼20世纪60年代。王其超,武汉乔木树种选择-园艺学报-1965。陈俊愉,西安树种规划。◼1979年。国家城建总
局“城市园林树种调查-引种和选种”,21城市开展。–1979年起。中国园艺学会、园林学会组织讨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一、我国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简史◼1980年。吴征镒—《中国植被》—“中国植被区划”—宏观背景。◼1983年。建设部“中国城市园林树种区域规划”。199
3陈有民完成。◼20世纪80-90年代。各主要大中城市进行了树种调查和规划。◼近年,国际上以及我国提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大地园林化和生物多样性联系;城市生物多样性问题;城市林业-城市森林。◼许多城市都重新调整了树种规划。二、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1树种的选择与规划◼绿地规
划必不可少的部分。◼园林绿化的速度-质量-艺术水平-综合效益,主要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规划。◼园林树种规划是在园林树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认真调查-科学分析和评价-搞好树种规划-指导园林绿化建设。◼调查是手段-基础;规划是成果-目的。二、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2树种规划要解决的问
题◼一,调查基础上,生态学-园林-群落学-风景美学-城市规划学理论指导;选择适合本市-满足园林多功能-丰富景观的植物。◼二,丰富造景形式,提高景观质量。◼三,通过树种规划,有目的指导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工作—苗圃生产—育苗计划,保证园林绿化以植物材料造园为主总方针的实施,最大限度
地发挥园林植物的多种效益。第二节树种的调查◼一、准备工作◼二、外业◼三、内业一、准备工作◼1资料的查阅、收集——◼地图——地形地貌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气候及灾害-土壤-水资源◼自然植被——植物志、树木志、植被
◼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城市发展历史、传说;地方志、有关专业书籍论文、地方规章◼社会经济——经济实力、支柱产业、经济走势◼城市综合状况——综合分析报告。一、准备工作◼2路线的确定◼地图—踏查路线—详查路线地
点[代表性];如泰安◼3人员的组织◼人员组织(园林部门—城建系统—高校);培训—分工◼4工具的准备◼标本采集—树木测量—土壤等样品采集(相机)---有关表格(各类野外调查表)二、外业◼(一)调查范围◼(二)调查内容◼(三)调
查方法(一)调查范围◼(1)依据城市规划中城市结构布局◼以城区为中心,根据城市的远景布局结构,辐射附近县区、乡镇。◼(2)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的划分◼六大类绿地:公共-防护-生产-专用-附属-减灾绿地。◼典型
性、代表性——绿地基础较好—一般—较差(一)调查范围◼(3)依据不同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相同植物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生长表现有差异。不同环境和立地条件下的绿地进行调查。◼城市环境—环境污染、建筑物、道路、地形地势、土壤的影响。◼(4)城市附近的自然植被和植物种类◼北京西山;泰安泰山;深圳
鼎湖山;杭州西湖周围◼调查范围:以泰安为例调查范围:以泰安为例◼泰城中心组团为主,并相邻组团的几个单位,根据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绿地类型,可选择几个重点解剖地点。◼1泰城◼公共绿地:泰山广场、岱宗游园、虎山公园等。◼道路绿地:东岳大街
-岱宗大街-泰山大街-虎山路-龙潭路。◼生产绿地:园林处苗圃、林业局苗圃、付家庄苗圃等。调查范围:以泰安为例◼1泰城◼学校绿地:农大—医学院—科大;一中、二中——南实小。◼医院绿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机关单位绿地:市政府机关大院等。◼工厂企业绿地:泰
煤机厂、发电厂等。◼居住区绿地:利民小区、迎春小区、凤台小区等◼2泰山——中下部◼3附近乡镇(二)调查内容◼树木种类的调查◼标本的采集;◼调查记载项目;◼树种配植的调查◼配置方法;◼树种搭配;◼典型地点的解剖调查树木种类的调查记载◼调查的树种——露地越冬◼树种类别:◼乔木、灌木、藤本及竹类——
◼常绿针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针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常绿针叶灌木-常绿(落叶)阔叶灌木;◼常绿藤本-落叶藤本、竹类。◼整体性状:冠形—冠幅—干形;树高—胸径;长势—抗病虫害程度—推算树龄等。树木种类的调查记载◼调查的树种——露地越冬◼园林用途:行道树-庭荫树-花木-果木
-垂直绿化-地被……◼栽植方式:片林、丛植、列植、孤植、……◼生态适应性:耐寒——耐旱——耐水湿——耐荫性……◼抗污染能力:二氧化硫……——粉尘……◼生长环境:环境概况—土壤—ph值——水源—其他◼标本采集(照片拍摄):编号,复份标本(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测高仪—树木的高度;◼钢卷尺-皮
尺—树木胸径和花灌木球径等。◼根据树木的生长状态、枝叶的繁茂程度——评价树木的适应性、抗性表现等。◼来源——通过查阅绿化档案和访问知情群众。◼树龄估算:生长锥实测不同胸径树——推算;查阅有关资料-访问知情群众。◼解剖地点调查——逐棵清点数量,观察立地条件及抗
性、生长势、生长量等情况——统计出各种树木的数量,以及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种、株数比。三、内业◼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1树种的鉴定——◼编制当地树种名录-分类检索表◼2树种比例的统计:◼几种主要的比例关系——◼常绿/落叶—乔木/灌木—针
叶/阔叶—速生/慢生◼3树种生长表现的统计◼树种评价——各类抗性树种三、内业◼4各类绿地调查结果分析◼公共绿地园林树种—专用绿地—街道绿地◼5几类树种的分析◼乡土树种—引进树种—边缘树种◼6优势和不足,发展方向◼泰安:乡土树种应用不够—花
灌木与观叶种数多但广泛利用的少—攀援和地被植物—绿篱材料单调。今后应着力发展方向。第三节树种规划◼因地制宜的确定城市园林树种及主要比例。◼指导思想:适地适树原则——植被自然规律;特色表现:城市性质特征——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规划;绿化现状
—调查结果◼(一)理论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内容(一)理论依据◼1城市生态学理论◼(1)把城市作为生物特定环境;◼(2)把城市作为人类种群生态系统;◼(3)把城市作为特殊的有机整体。◼因此,规划时必须全面考虑:◼人的活动与环境要素
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建筑物布局、空间容量与绿地的合理比例;◼污染物质的转化与排放能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树种,污染严重区域着重考虑抗污染树种。◼2生态园林理论◼人口增加-工业发展,城市环境地受到破坏。◼园林的作用向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高
度发展和转化。◼生态园林——生态学原理,综合规划,城市绿化和大环境绿化结合。◼植物材料造景造园—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树种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植物生态原理选择植物,模拟自然,使之生态上合理。(一)理论依据◼3植物群落学理论◼植物群落——特
定气候带的产物。不同区系成分—不同的层次结构。◼华北:◼落叶阔叶林区域。森林群落的层次一般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活地被层)。◼在城市园林中广泛模拟和利用,能反映本区域植被特色。◼4风景美学的理论◼观赏价值及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色彩、形态、风韵、季相变化的特色。(一)理论依据(二)规划
原则◼树种规划的主要任务◼科学确定本地重点树种(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及各类树种的比例关系。◼树种规划遵循原则◼1符合本区域森林植被自然规律◼结合本地植被,根据城市园林要求,在自然规律指导下改造自然
、再现自然。◼如泰安—暖温带阔叶林区。落叶阔叶树种占统治地位;常绿树尤其是常绿阔叶树种极少。绿化必须以落叶树种为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增加常绿树种。◼2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驯化的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土生土长的树种或者是经长
期引种完全能够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最能体现地方特色—最适宜本地风土,最抗灾害性气候—最经济节约。◼外来树种:已适应或基本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外来树种。丰富城市植物景观,提高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二)规划原则◼3选择抗性树种◼基调树种和骨
干树种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特别是选择没有毁灭性病虫害——又抗污染、滞尘、隔音能力强,能起到遮荫、降温、改善环境等作用的树种。(二)规划原则◼4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形成城市园林绿地的骨架;同时做到乔、灌、藤、花、草全面合理的安排◼乔木树种——景观构成(骨架),生态作用最
大。◼灌木树种——种类繁多,展现丰富多彩。◼藤本、地被植物——与乔灌木结合组成垂直复层混交、相对稳定人工植被群落,提高绿化的整体综合效益。(二)规划原则◼5要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确定树种规划的期限。◼一般近期为5年内,远期10年
内。◼6贯彻“适地适树”原则◼在选择城市园林树种时,既要因地选树又要因树选地。(二)规划原则(三)规划内容◼1树种比例关系的确定◼两个因素——自然环境+绿化现状。◼山东城市,一般而言,◼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1:3-5[目前常绿针叶偏多]◼乔木与灌木比例—1:1-1.5(乔木偏多)◼针叶与阔叶树种
比例—1:5-7(针叶偏多)◼快慢树种比例近期:根据具体情况,如◼公共绿地—街道绿地—厂矿机关:1:1-1:3(三)规划内容◼2树木种类的确定◼(1)基调树种◼基调树种——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并普遍应用的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普遍见于各类绿地,如公园、游园、街道、庭院、居民区和风景
区。◼原则:普遍种植、历史长的乡土乔木树种——一般选1-4种。◼华北—国槐、毛白杨、紫薇、油松、柳。◼(2)骨干树种◼骨干树种——根据不同功能类型的绿地,选用具有不同使用和景观价值的树种,并在不同的园林类型中起骨干作用。◼根据不同绿地类型,在不排除基调树种的
同时,选择骨干树种,一般由5-12种树种组成。◼行道树——◼国槐、法桐、银杏、合欢、毛白杨、垂柳、毛白腊、若楝、臭椿、五角枫、柿树。(三)规划内容◼(2)骨干树种◼绿篱——叶黄杨-黄杨-小叶女贞-龙柏-红
叶小檗-侧柏-枸桔-金叶女贞-桧柏。◼花灌木—石榴-月季-迎春-贴梗海棠-连翘-木槿、紫荆-海棠。◼垂直绿化—爬山虎-五叶地锦-蔷薇-凌宵-常春藤-金银花-扶芳藤-紫藤-葡萄-猕猴桃。◼木本地被—铺地柏-迎春-扶芳藤-葛藤-金银花(三)规划内容◼(2
)骨干树种◼防护林带—毛白杨-白腊-旱柳-枫杨-臭椿-剌槐-白榆-泡桐-黑松-油松-女贞-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紫穗槐。◼有毒污染区—臭椿-合欢-构树-悬铃木-泡桐-银杏-剌槐-卫矛-桧柏-侧柏-桑树-女贞。◼排放粉尘区—毛白杨-悬铃
木-泡桐-构树-核桃。◼●其他—根据不同绿地性质-立地条件-水源条件-局部小气候条件选用各自的骨干树种,增加景观效果。(三)规划内容◼(3)一般树种◼按照生态学理论-多样性原则,绿化树种要求的数量以丰富为好。◼在突出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的同时,只要条件许可,尽量多采用一般树种。◼
在注重乡土树种-充分利用当地树种资源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绿地类型,引种部分边缘树种,进一步丰富植物景观。(三)规划内容有关文献◼生态园林与园林生态学中国园林93◼生态园林-二十一世纪城市园林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99◼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王浩南
林大学报00◼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刍议生态经济97◼对区域性生态园林建设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园林00◼用生态园林的观战规划城市绿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00◼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地区特色与艺术个性,中国园林99◼初谈生态园林,生态科学1999◼加速城市园林绿
化发展城市生态园林,中国园林1997◼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探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增加生物多样性是建设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中国园林1999◼城市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2◼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点和任务。中国园林1998◼论城市林
业刘德良。湖南林业◼城市森林与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科技2001发展研究2001◼城市森林-21世纪城市绿化的新选择。上海建设科技1999有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