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XXXX园林树木学.pptx,共(117)页,8.627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96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国光园林事业部艾宗奎1350128116715528699518园林树木基础知识目录1.园林树木分类2.树木器官的结构与发育4.园林树木生态习性3.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第一章园林树木分类❖园林树木是指适于各种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以及室内盆栽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具
有一定绿化、美化净化与防护功能的乔木、灌木和藤木。国外有“装饰树木”、“造园树木”、“园景树”、“绿化树木”、“观赏乔灌木”。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及其特点1种类多仅高等植物约3万种,其中乔灌木8000多种,西部更多,西南山区
已形成世界著名的园林植物分布中心之一。2我国是世界上公认“植物的宝库”。山茶(Camellia),丁香(Syrfnga),溲疏(Deutzia)、杜鹃(Rhododenron)、槭(Acer)、椴(Tilia)、徇子(Cotoneaster)、绣线菊(Spfraea)
等都以中国为其世界分布中心。高山杜鹃山茶丁香锈线菊2特有科属种多,且多具有观赏价值又被栽培利用。科:银杏科、杜仲科、珙桐科、水清树科等属:金钱松属、银杉属、水杉属、水松属、腊梅属、梧桐属种:银杏、银杉、水杉、水松、穗花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海南粗榧巨柏银杏(原生种)
百祖山冷杉梵净山冷杉元宝山冷杉资源冷杉银杉白皮云杉康定云杉南方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水松水杉秃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伯乐树(钟萼木)膝柄木狭叶坡垒坡垒毛叶坡垒望天树铁力木大树杜鹃金丝李银叶桂降香黄檀格木绒毛皂荚珙桐光叶珙桐香果树黄菠罗(
黄檗)海南紫荆木猪血木蚬木珙桐香果树铁力木银杏杜仲水杉水松银杏❖水杉秃杉金钱松3丰富多彩奇花异草,美树嘉木,种质资源丰富。我国的资源在月季、山茶、杜鹃的育种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没有中国的植物便不能成为花园。北美从我国引进的乔灌木达到1500种以
上。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有中国植物1527种及变种。大花杜鹃金花茶山茶红豆杉1.乔木类高度分:大乔木:>20m油松,云杉毛白杨中乔木:11~20m槐树,旱柳,栾树小乔木:6~10m山桃,樱花,红叶李生长速度
:慢生:银杏油松、桂花、紫薇、冷杉、云杉、铁杉、紫杉、落叶松等高山暗针叶林类,栎、栲、槠等硬阔叶林类中生:栾树柿树速生:北方的落叶松、杨树、泡桐、刺槐;南方的杉木、柳杉、水杉、马尾松、檫树、桉树、竹类是否落叶:落叶乔木:悬
铃木、泡桐、喜树常绿乔木:香樟、广玉兰、深山含笑、红花木莲、金合欢、棕榈、雪松、柳杉、龙柏等。柳杉悬铃木落羽杉金合欢栾树樱花2、灌木类:树体矮小<6m,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落叶灌木类:蜡梅、月季、紫荆、木槿、海棠等。❖
常绿灌木类:南天竹、山茶、火棘、黄杨、夹竹桃、桅子花、金叶女贞、海桐、十大功劳、金丝桃等。黄杨茉莉灌木-蓝果杜鹃金丝桃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依生长特点:绞杀类、吸附类(爬山虎、凌霄
)、卷须类(葡萄)、蔓条类(蔷薇)❖落叶藤本类:紫藤、葡萄、爬山虎❖常绿藤本类:常春藤、金银花4、匍地类:干枝均匍地而生,如铺地柏、菲白竹赏竹类:禾本科,枝叶秀丽,幽雅别致,四季常青紫藤铺地柏金银花树木的分类学地位❖木本植物包括
木本蕨类植物与木本种子植物两类。❖蕨类植物多为草本植物,木本种类中国有l科3属,即桫椤属Alsophila、白桫椤属Spjaerppteris和黑桫椤属Gymnosphaera,产热带和亚热带,北方不产。❖种子植物门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分为4纲9目12科71属约800种。我
国有4纲8目11科41属236种47变种,其中引种1科7属51种2变种。有苏铁纲、银杏纲、松杉纲和盖子植纲。❖被子植物300至400多科,1万多属,20-25万种在我国分布有2700多属,3万多种。其中乔灌木有7000多种,有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裸子植物
与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对比表根系的结构树根的分布一、根根的生理功能树根的生长动态二、茎三、叶四、树木生长发育的整体性第二章树木器官结构与发育1-1.根系的结构❖植物的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1)直根系:主根长而粗,侧根比较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区别的根系,乔木
。❖(2)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停止生长,而是在胚轴上和茎基部重新生出大量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灌木。❖根系的结构:主根侧根须根根瘤——根瘤细菌刺激皮层产生。固氮。eg:桤木属、杨梅属、胡颓子属、木麻黄属。菌根——内生菌
根外生菌根内外生菌根❖菌根: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某些真菌所形成的共生复合体。增强吸收能力、固氮、产生维生素和水解酶等。❖菌根的主要类型有:❖外生菌根(ectotrophicmycorrhiza)——真菌的菌丝包在幼根的外
面,形成鞘状的菌丝体结构,仅有少数菌丝侵入到皮层的细胞间隙中。例如:松属、栎属、杨属。❖内生菌根(endotrophicmycorrhiza)——真菌的菌丝侵入到皮层细胞内和细胞间隙中,具有根毛。例如,兰科、杜鹃花科。❖内外生
菌根(ectendotrophicmycorrhiza)——例如,桦木属,柳属。根尖:指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是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区域,特别是根毛区。根尖的组成❖由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保护根尖❖位于根冠内方的顶端分生组
织,分裂细胞细胞分裂逐渐停止,根伸长最快的地方。❖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多已分化成熟,表皮常产生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部分。根毛:是根的表皮细胞外壁向外延伸的管状结构,为根特有的结构,具吸收和固着作用。根的组织结构❖根的组织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三部分组成❖植物体内养份的运输❖养分
横向运输:养分由根表皮经皮层、内皮层到中柱层(导管)的运输过程。木质部附近活的薄壁细胞向韧皮部转移。❖养分纵向运输:养分在木质部的极性运输或者韧皮部内的双向运输。A木质部运输:液流受蒸腾作用和根压影响向上移动。B韧皮部运输:双向转运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
向库运输,向需要养分的地方运输,主要运输有机物,同时能以无机养分得以重新分配和再利用。主动运输,不受蒸腾影响。有机物的运输❖短距离运输:细胞内与细胞间的运输,距离仅几个微米,主要靠物质本身的扩散,原生质主动的吸收
与分泌来完成。可分为共质体运输(自由扩散)、质外体运输(胞间连丝)、交替运输(转移细胞)❖长距离运输:发生在器官间的运输,其距离为几厘米以上,主要通过特化的组织—输导系统(韧皮部)来实现影响有机物质运输的因素❖一、温度——影响有机物的运输速度与方
向糖的运输速率在20—30℃时最快。温度升降会使有机物运输速度降低影响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当土温>气温,有机物向根运输;气温>土温,则有利于有机物向地上部顶端运输❖二、矿质元素氮不利于有机物运输磷参与光合、氧化磷酸化过程,促进有机物的运输钾促进库内糖转变成淀粉,利于叶片有
机物向籽实运输硼能与糖结合成复合物,促进糖的吸收和运输❖三、植物激素除乙烯外,其它内源激素均促进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例如,用6-BA处理根部促进同化物由地上部运向地下部1-2根系的分布园林植物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植被类型分布深
度(cm)草本花卉30地被植物35小灌木45大灌木60浅根乔木90深根乔木200e、树体有机养分:(树体的有机养分与内源激素的积累状况是根系生长的内因)土地条件好时,根的总量取决于树体有机养分的多少。其他:土地类型、土地厚度、母岩分化状况
、地下水位高低等1-5.根对养护的意义一株正常生长的树木,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其地上部与地下部,存在一定比例的平衡关系。尤其是根系与土壤的密切结合,使树体的养分和水分代谢的平衡得以维持。植株一经挖(掘)
起,大量的吸收根常因此而损失,根系与地上部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关系,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破坏。因此对于园林上移栽的树木:❖植株本身虽有关闭气孔等减少蒸腾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很有限。❖根损伤后,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长出新根,但需
经一定的时间,才能长出足够的根系以真正恢复新的平衡。❖维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可见,如何使移植的树在移植过程中少伤根系和少受风干失水,并促使迅速发生新根与新的环境建立起良好的联系是最为重要的。苗木的失水与栽植成活率二、茎茎的结构茎的生
理功能芽的特性枝干的生长特性2-1茎的结构有机养料的输导(双向)支持作用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单向)支持作用2-2.茎的生理功能❖支持作用——茎的维管束(韧皮纤维和木纤维)❖输导作用: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导管(根部吸收向上运输)直插瓶和输液袋、大树杀虫剂(直插瓶)有机养料的输导——筛
管(双向运输)环剥,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3芽、枝干特性芽是枝、干和生殖器官的基础,只有健壮的芽,才有健壮生长和发育❖芽的特性:早熟性芽:当年生长季早期形成立即萌发抽梢,如月季,紫薇夹竹桃,可反复多次展叶开花。晚熟性芽:头年秋冬季形成,经过较长时间低温才萌发,发育速度慢,如梧桐,松属和原
产温带的落叶阔叶树,南移没有适当低温很难开花。芽的异质性——修剪依据潜伏芽——萌芽期仍以原形隐伏而不萌发的芽。处于低部位细弱短枝基部的芽,或位于脆弱叶腋间的芽,发育不良,多为隐而不发的潜伏芽。休眠期较长——如樱桃、杏、梨、无花果、腊梅潜伏芽经充实,在适宜条件下即可萌发,转为生长芽。解除顶端优势及加
强水肥供应,有利于潜伏芽转化为生长芽。1、乔木类①具长寿潜伏芽可多次更新eg樱桃、杏、梨、无花果、腊梅②具潜伏芽但寿命短的树种,难以向心更新。Eg桃③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离心秃裸,而无向心更新。Eg松属许多树种④具潜伏芽无侧芽的树种,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生
枝的离心秃裸,也就无向心更新。eg棕榈⑤有些乔木除靠潜伏芽更新外,还可靠根蘖更新。2、灌木类以从茎基部及根上发生萌蘖更新为主。3、藤木类❖有的似乔木,有的似灌木,有的介于两者之间。枝干生长特性:增粗生长——形成层细胞分裂加长生长——枝、茎尖生长点向前延伸a.干性:树木中
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如雪松、水杉、广玉兰干性强;梅、桃、灌木树干性弱。干性与根性相关。b.层性: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在幼树期历年重现;顶端优势强而成枝力弱树种层性明显;层性明显的树种:黑松、马尾松、银杏、广玉兰、枇杷
、灯台树几乎一年一层,可作为测定树木树龄的依据之一。三、叶❖叶的组织结构❖叶的生理功能❖叶的生长动态叶脉支撑叶片接受阳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可透光不透水,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机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1.叶的组
织结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保卫细胞维管束3-2.叶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叶绿素利用光和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糖,转化成各种有机物质,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用于形成器官,多余的被储存。❖蒸腾作用——被动吸水,蒸腾拉力,帮助根系吸水。➢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促进植物对土壤营养
的吸收和树体营养的运输➢能够降低植物叶片的温度❖吸收、繁殖作用——叶面施肥的基础叶背大量的气孔,是正面的2-3倍,气体交换与吸收,叶面施肥喷施背部,低浓度肥液-国光叶面肥❖贮藏作用❖呼吸作用3-3.叶的生长动态❖落叶树寿命短,也在冬春全部脱落,当年生新枝着生新叶,叶色变化(季相
变化)先花后叶先叶后花花叶同放❖常绿树一般2-3年,有超过十年,新叶集中在2-3年枝条上。四.观赏树木生长发育的整体性一、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间的关系:促进,协调,以水分,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双向供求为纽带联系。“本固则枝荣”地上部
分为地下部分提供光合产物和维生素B1等,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提供水分、矿质盐、部分氨基酸、生物碱、植物激素等二、主茎与分枝的相关性顶端优势:植物主茎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许多乔木、针叶树种比灌木、落叶树种顶端优势明显,生长末期会减弱。可通过摘心,去芽,修
剪,截根等措施控制。四.观赏树木生长发育的整体性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促进,抑制四、树高生长与直径生长:前者先生长,顶端优势的影响第三章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生长---植物通过细胞分裂、
分化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量变)营养生长发育---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质变)生殖生长❖二者的关系生长是发育的基础,生长永恒,发育伴随生长,密不可分,二者均不可
逆。营养生长、生殖发育。❖树木的寿命:最长的是乔木,其次是灌木和藤本。乔木中因种类不同,寿命长短差异很大。❖一般针叶树的寿命比阔叶树长。松、云杉、落叶松寿命长250~4400年,红松达3000年,巨杉达4000年以上;栎树达400—500年,山杨、桦木通常为80~100年。❖乔木年龄的测定用数
木质部年轮来确定。有些树种也可从树皮年轮测定。热带常绿树不形成年轮,测定年龄较困难。一、树木生命周期❖植物器官或一年生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到最高速度后又减慢以至停止的整个生长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grandper
iodgrowth)❖不同树木在一生中生长高峰出现的早晚及延续期限不同。❖一般阳性树,如油松、马尾松、落叶松、杉木、加杨、毛白杨、旱柳、垂柳等,其生长最快的时期多在15年前后出现,以后则逐渐减慢;❖耐荫树种,如红松、华山松、云杉、紫杉等,其生长高峰出现较晚,多在50年以后,且延续期较长。❖生
命周期:从胚形成种子、生长、开花、结果、死亡全过程。种子期(胚胎期):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种子、萌发种子。休眠(生理休眠、短期休眠)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最强。幼年期:苗木繁育到开花结实。对环境适应力强,形状不稳定,可塑性较大,引种栽培、驯化、定向培育。该期长短因植物种类而异。
紫薇、月季一年;桃3李4杏5年;银杏20-30年。成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到树木生长发育开始衰退。A、植株各方面已经成熟,花果性状稳定,开花结实数量多,达到生产最高峰。B、观赏盛期,经济效益最高,对不良环境的抗性较强
。遗传保守性很强,不易动摇。C、采种、采花最佳时期。D、加强水肥管理,防止早衰,控制花果数量,延长成年期衰老期:从树木生长发育显著衰退到死亡,离心秃裸,光合作用以及根的吸收功能下降,抗逆性差,复壮更新。树木生命周期变化的规律性A.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离心生长-
--以根茎为中心,根向地性,地上芽背地性,由根颈向二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离心秃裸---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根冠的“自然打枝”B.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向心更新——因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枝端重心外移
、下垂,生长点离中心越来越远,运输距离大,生长势慢。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潜伏芽地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称“向心更新”向心枯亡——长寿潜伏芽树种在主枝弯曲高处长徒长枝,树冠更新“树
上长树”。由外向内,慢慢回缩,优势部位下移。这种更新和枯亡的发生,一般都是由(冠)外向内(膛),由上(顶部)而下(部),直至根颈部进行的,故称为“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离心秃裸的快慢,向心更新的特点因树种、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等
有关。a.具长寿潜伏芽的树种可更新,如国槐、柿、桑b.潜伏芽寿命短的树较难更新,如桃c.无潜伏芽的,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而无向心更新,如松属d.只具顶芽而无侧芽的,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生枝的离心秃裸。也就无向心更新,如棕榈e、萌蘖更新:如国槐、枣、
楸树;竹子f、灌木:离心生长时间短,部份灌木可向心更新,多数从茎枝部份及根上发生萌蘖更新。如:黄杨、海桐、g、藤本类如:紫藤先端离心生长快,主蔓部分易光秃。不同类别树木更新特点二、园林树木的年周期❖年周期--树木在一年中呈现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变化❖物侯——树木各器官随气候变
化而发生的形态变化。❖落叶树的年周期1.休眠转入生长期标志:芽开始膨大。树液开始流动。根系开始活动抗寒力开始下降。萌动的芽、树干西南面易受伤害。修剪应早于此期。核桃、葡萄等会出现“伤流”。2.生长初期:萌芽至发叶基本结束。抗寒力减弱。1)萌芽取决于
从休眠到萌芽所需的积温和萌芽前3~4周的日平均气温。积温要求低,萌芽期早,要求高者则萌芽期晚。2)萌芽树木开始生长的标志。3)萌芽发叶早晚与树种特性,外界条件有关。4)大多数在3-5℃萌芽5)南树北移萌芽期延后6)树木开始新叶形成以及根系枝梢的加长生长(防倒春寒)3.
生长旺期:树木发生新叶结束至枝梢生长量开始下降为止叶面积达到最大,叶色浓绿,含叶绿素最高枝干加长加粗生长明显防干旱注意水肥管理生长旺期不宜移栽。4.生长末期:生长量大幅下降到停止生长为止体内营养储存态,常绿树叶片
角质化蜡质化加重,落叶树叶片变色脱落。浅层休眠,切忌大量肥水使其回转生长状态,遇冻害。适量磷钾增强抗寒力。5.休眠期:停止生长到萌芽,叶片停止生长。原因:①抵御严寒②必须通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萌芽生长。温带0~10℃的累计时数;暖温带5~15℃的累计时数。❖北
树南移,常因冬季低温不足表现为花芽少,新梢节间短,叶呈莲座状等现象。❖新陈代谢微弱,施基肥有利于来年开花生长。对外界环境抗性最强,适宜移栽和修剪。常绿树年周期不明显第四章园林树木生态习性❖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对树木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由于树木长期生长在
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了对该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称之为生态学特性。❖❖树木与环境的关系:❖a综合作用;b主导因子;c生存条件的不可替代性;d生存条件的可调性;❖树木生活的地面和空间称为环境。构成树木生活环境的
因子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通常有下列5类:❖气候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及土壤理化质和土壤微生物。❖地形因子:包括山岳、平原和坡向、坡度等。❖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人为因子:包括人对树
木资源的利用、发展、保护与破坏等作用一、气候因子(一)光光影响植物的形态.判断树木耐荫性的方法有生理指标法和形态指标法两种。耐荫生理指标光补偿点(lux)光饱和点(lux)耐荫树100—3005000—10000阳性树100050000以上耐荫的
形态指标项目喜光性(阳性树)形态耐荫性(耐荫树)形态树冠伞形、枝叶稀疏、透光圆锥形枝紧密者、透光度小树干下部侧枝早枯落,自然整枝良好不易脱落而繁茂,自然整枝不良树皮、叶树皮通常较厚,叶大而薄叶色深、叶厚常绿树叶幕区稀疏透光,叶片色浅且叶薄,寿命短叶幕区紧密,叶色深、叶厚,寿命长
常绿针叶树叶针状多阳性树;叶扁平或鳞片状而表背区别明显者为耐荫树。阔叶树常绿阔叶树多为耐荫树落叶阔叶树多为阳性树或中性树林下更新不良,常为单层林良好,常为复层林❖喜光树种:要求较强的光照,不耐蔽荫。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70%以上的光
强,在自然植物群落中,常为上层乔木。❖耐荫树种:在阳光充足下正常生长,也能忍受隐蔽.❖阴性树种: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下生长良好。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的5%-20%,不能忍受过强的光照,在自然植物群落中常
处于中、下层,或生长在潮湿背阴处。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喜光v落叶松属、杨属、柳属、臭椿、刺槐、泡桐、银杏、雪松、悬铃木、马尾松、合欢、枣树、苦楝、毛白杨、火炬树等耐荫v七叶树、侧柏、榆叶梅、紫藤、丁香、罗汉松、竹柏、山楂、锻、栾。阴性v
冷杉属、云杉属、段树属、八仙花属、杜鹃属。光照时间长日照植物:唐菖莆中间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长短均能开花:月季、扶桑、天竺葵、美人蕉等(二)温度各个树种芽的萌动、生长、休眠、发叶、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都要求一定的温度条件,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谚语说“樟不过长江”、“杉不过淮河”
就是这个道理。各树种因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异。❖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生物学零度: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能开始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1。温度与树木的分布气候带年均温℃最冷月℃最热月
℃≥10℃的积温生物学零度生态类型植被区域寒温带-2.2~-5.5-28~-3816~20《1100<5最耐寒树种针叶林温带2-8-10~-2821~241100~17005耐寒树种针阔混交林暖温带9-14-2~-13.824~281600~320010中温树种落叶阔叶林亚热带14-222.2~
-1328~293200~450015喜温树种常绿阔叶林热带22-26.516~2126~294500~800018喜高温树种雨林和季雨林表1温度与树木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
5.5℃)山地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更替着不同的植被带,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模拟热带高山)———冰川(终年积雪带)寒温带——高山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温带——高山灌丛带——亚高山针叶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热带亚热带雨林带热带海洋图1植被垂直
分布模式图❖最喜温树种:生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5℃以下受冻害或者死亡,不能忍受霜雪.eg橡胶树、椰子、槟榔、可可团花等;热带亚热带原生树种。❖喜温树种:亚热带树种,在-10℃低温受害.eg杉木、马尾松、毛竹、油桐、茶、苦楝、樟树等;暖温带原生树种。2。以温度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
态类型:❖耐寒树种:温带树种,在-20℃受冻害,夏季高温也要影响.eg油松、毛白杨、刺槐、侧柏、榆、枣树、胡桃等;❖最耐寒树种:寒带树种,能忍受-30℃以下的严寒,在温热环境生长不良或者不能生长如落叶松、樟子松、冷杉
属、白桦、蒙古栎等。❖研究树种的耐热性,耐寒性对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树种引进有极重要的意义。减少日灼与冻害的发生。❖A、催延花期抑制花期:桂花,国庆。促成栽培: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春节。B、引种驯化引种:驯化:南树北移(解决越冬问题)北树南移(解决越夏的问题)❖3。温度因子与园林树木的应
用4.温度对植物的伤害❖高温伤害——日灼❖低温伤害——寒害、冻害寒害指气温在0℃以上植物遭受的伤害,寒害多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冻害指气温低于0℃时导致的植物伤害。❖当然,冻害的为害程度视极端低温值、低温持续的天数、降温速度而异,也与植物的抗性大小有关。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降
温速度越快,植物受伤害越严重,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受伤害的程度越大。❖土壤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也较大5。防护低温与高温危害的技术措施1)选育抗寒品种——最为积极有效的方法。2)在较多发生冻害地区,应建造防护林带、风障,改善局、部地区的环境,避免或减轻低温危害。3)在寒流来临之前
,于绿地里设置加热器,采取篝火、焚烟等来抵御寒流,增高地区气温。4)利用温室、温床、塑料大棚、尤以盆栽树木为多。5)在树干上涂白,包扎草席或其他物体,以覆盖树体,或把枝干埋入泥土中〈攀缘植物〉6)寒冻来临前,
对植株增施养分,冬灌,贮藏球根。7)对高温危害方面,采取树干涂白,多留树干下部侧枝,以利遮荫,设置荫棚,或喷水、点水。(三)水分植物要进行正常的生长,原生质必须处于水分饱和状态。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都必须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分布与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1、水
对树木的生态作用1)土壤含水量❖在潮湿的土壤中,多为浅根性植物;❖在土壤干燥的地区,多属深根性植物。❖植物插条时需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60~90%。❖植物要求最适土壤含水量。过干,萎蔫;过湿,烂根。2)空气湿度❖附生植物❖气插生根
的植物要求100%空气湿度。❖是引种中限制树木生长的主要因子,如竹子,南树北移和高海拔引到低海拔。2、以水分因子为主导因子的树木的生态类型❖1)旱生树种: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的树种,具极强的耐旱能力。❖特征:根系通
常极为发达:如骆驼刺叶常退化为膜质鞘状或叶面具发达的角质层、蜡质及绒毛,如梭梭树、沙拐枣、木麻黄及相思树等;2)湿生树种:为需要生长在潮润多湿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的或中生的环境下常致死或生长不良,这类树种的根系短而浅,在长期淹水
条件下,树干基部膨大,具有呼吸根,如水松、落羽杉及红树等;阳性湿生,如:落羽杉、池杉、水松。阴性湿生,如:秋海棠、蕨类。3)中生树种:介于上两者之间,绝大多数树木都属此类,这类树种多生于湿润的土壤上,如油松、麻栎、杉
木及枫杨等。❖不少树种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如旱柳、柽柳、紫穗槐及沙柳,在干旱与低温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另一些树种如杉木、白玉兰等则既不耐干旱又不耐水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为严格。树种对水分的要求耐旱力强白皮松、黑松、侧柏、圆柏、旱柳、榔榆、构树、合欢、梧桐、紫薇柿树、丁香、千头柏、紫
穗槐、木槿、黄杨、夹竹桃、枸骨、火炬树梭梭树、沙拐枣、木麻黄及相思树耐旱力中等紫玉兰、绣球、海桐、樱花、海棠、梅花、杜仲、金丝桃、女贞、连翘、金钟花、锦带花、鸡爪槭、紫荆耐湿力弱白玉兰、紫玉兰、马尾松、柳杉、枇杷、桂花、海桐、石楠、大叶黄杨、女贞、无
花果、蜡梅、刺槐、木槿、泡桐、花椒、核桃、合欢、梅花、桃耐湿力中等侧柏、圆柏、水杉、广玉兰、国槐、臭椿、丝棉木、卫矛、迎春耐湿力强落羽杉、池杉、水松、垂柳、旱柳、榔榆、枫杨、柽柳紫穗槐等(四)空气抗二氧化硫树种:银杏、侧柏、
日本黑松、构、皂英、臭椿、沙枣、榆、旱柳、刺槐、海州常山等。抗氯化氢树种:合欢、五叶地锦、黄檗、伞花胡颓子、构、榆、接骨木、紫荆、槐、紫藤、紫穗槐、木槿、杠柳等。抗氟化氢树种:白皮松、侧柏、杜松、构、榆、槐、丝棉木、黄檗、伞花胡颓子、紫荆、紫穗槐、臭椿、泡桐、悬铃木、
山楂等。土壤的水分、肥力、空气、温度及微生物等条件,都影响着树木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1、土壤性质1)土壤物理性质:指质地、结构、孔隙度等状况。砂土:保水性不好,透气性好。壤土:团粒结构,保水肥能力最好。粘土:透气性不好。2)土壤化学性质:(1)酸碱度(p
H):(2)土壤矿质营养:大量元素(N、P、K、Ca、Mg、S、Fe)和微量元素(B、Cu、Mo、Zn等)。二、土壤因素❖瘠土树种:能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可做荒山或沙漠造林的先锋树种,如马尾松、油松、樟子松及云南松、豆科的植物、鼠李、金老梅.❖肥土树种:要求在深厚、湿润、肥沃的
土壤上才能生长良好,如白蜡树属,冷杉属、红豆杉属、银杏、楠木属、紫金牛属、水青冈属等。2.树种对肥力的需求➢酸性土树种:pH值4.0-6.5,如马尾松、杜鹃等这类树种在盐碱土或钙质土上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钙质
树种:pH值6.5-7.5常见于石灰岩山地,如侧柏、柏木及青檀等;➢盐碱土树种:pH值7.2以上,如柽柳、紫穗槐、棱梭树及胡杨等;➢随遇树种: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如若楝、乌柏、黄连木、刺槐及木麻黄等,它们既能较
好地生长在酸性土壤上,也能较好地在中性土、钙质土及轻盐碱土上生长。3.树种对酸碱性土的适应性树种对土壤的要求酸性马尾松、池杉、红松、山茶、油茶、杜鹃、栀子、含笑钙土侧柏、柏木、青檀、榉树、榔榆、花椒、黄连木等碱性柽柳、紫穗槐、白蜡、铅笔柏、火炬树、臭椿、胡颓子、乌
桕耐盐碱乔木铅笔柏、苦楝、绒毛白蜡、白榆、旱柳、臭椿、皂荚、侧柏、水杉、榔榆刺槐、栾树、加杨、桑树、泡桐、小叶杨、梓树、榉树、乌桕、国槐、合欢、枣树、夹竹桃、柽柳、耐盐碱灌木文冠果、枸杞、火炬树、柽柳、迎春、海桐、榆叶梅、紫穗槐、胡颓子、
丁香。4.耐盐碱植物❖1)盐碱对植物的危害:引起植物生理干旱伤害植物组织影响植物正常营养影响植物气孔关闭2)提高盐碱地树木成活率的措施A土壤改良:❖——物理改良主要是对土层的整改:有平整地面、深耕晒垡、客土抬高地面、微区改土,大穴整地等方法。——水利改良有蓄淡压盐、灌水洗盐、
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化学改良是对盐碱土增施过磷酸钙,使pH值降低,同时磷素能提高树木的抗性。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土效果。施用大量有机质,如:腐叶土、松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B选盐碱地
适生树种❖聚盐植物:渗透压一般在40个大气压以上,能在盐分高的土壤中繁茂的生长,如盐角,滨藜等。❖泌盐植物:通过茎、叶表面的分泌腺,把盐分排出体外,如柽柳、海边红叶、红砂、胡颓子等❖不透盐性植物:只生长在盐渍化程度较轻的土壤上。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
性非常小,几乎不吸收。如田菁等。盐碱地适生植物一览表❖常绿树种有:雪松、柽柳、黑松、水腊、金叶女贞、金边黄杨、龟甲冬青、小叶女贞、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小龙柏、夹竹桃、法桐、丰花月季、
杜鹃等。❖落叶树种有:意大利杨、金合欢、栾树、水杉、臭椿、国槐、白蜡、木槿、芙蓉、紫薇、紫穗槐、金丝桃、紫叶李、紫荆等。❖地被植物有:白三叶、紫花苜蓿、葱兰、扶芳藤、天堂草、矮生地被菊、马尼拉草等。❖C后期养护:较普通绿地标准更高、周期更长。树
种下后一个月,第一次浇足氨浆水,第二次浇保养水,一个月三天一小浇,七天一大浇。最初几个月要浇淡水,逐渐在淡水中添加当地地表水三、地形因素❖地形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坡度、山脉河流走向及地形起伏等。海拔:对树木分布与生长有直接影响。如以安徽省黄山为例,海拔700m以下分布马尾松,700m以上
为黄山松。“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坡向影响日照的时间和强度,同一山体的南北坡:❖北坡——日照时间短,温度低,湿度较大,一般多生长耐荫湿的树种❖南坡——日照时间长,温度高,湿度较小,多生长阳性旱生
的树种如华北低山地区油松多分布在阴坡或半阴坡,而阳坡仅生长一些耐干旱的灌木。树木和其它动、植物、微生物生长在一起,相互问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微生物对树木的分布、生长、繁殖发生着有益或有害的影响。不同树种之间常因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与适应能
力不同而发生相互抑制或促进的作用(相克、相生),林业生产中树种混交类型、造林密度、抚育采伐、育苗措施的确定都以树种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基础。四、生物因素1、相克(1)黑胡桃(Juglansnigra)不能与松树、苹果、马铃薯、番茄、紫花苜蓿及各种草本植物栽植
在一起,而能与悬钩子共生。(2)苹果树行间种马铃薯、芹菜、胡麻、燕麦、苜蓿等植物,苹果树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因为马铃薯的分泌物能降低苹果根部和枝条的含氧量,使其发育受阻;但苹果园种南瓜可使南瓜增产。(3)刺槐、丁香、薄荷、月桂等能分泌大量的芳香物质,对某些邻近植物有抑制作用
。(4)榆树与栎树、白桦不能间种。(5)松树与云杉不能间种。(6)银华幼苗根部如与壮龄树接触,幼苗死亡。(7)风信子、稠李抑制某些植物的生长。(8)丁香与铃兰、水仙与铃兰、丁香与紫罗兰不能混种。(9)甘蓝与芹菜不能混种。(10)如果把果树种在各种花卉旁边,各种花就会凋谢
。(11)桃树与茶树不能间种,否则茶树枝叶枯萎,桃树周围亦不能种植杉树,否则不能成材。(12)松树不能与接骨木生长在一起。❖2、相生(1)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系分布扩展有利。(2)皂荚、白蜡树与七里香在一起,可促进种间结合。(3)黑果红瑞木与白蜡树在一起有促进作用。(4)葡萄园种紫罗兰,结出的葡萄香味
更浓。(5)桃核与山楂间种可以互相促进,山楂的产量比单种高。(6)牡丹与芍药间种,能明显促进牡丹生长。五、人为因子人类是造林和毁林的最重要的因子。总结:树木移栽的影响因子❖移栽的生境❖树木自身的生理特征、生态习性❖品种易成活:柳、白杨、梧桐、银杏、楝、刺槐、法桐较易:玉兰、厚朴、桂花、樱
花、广玉兰较难:紫杉、马尾松、柏类、山茶、樟更难:云杉、冷杉、金钱松、胡桃总结:树木移栽的影响因子栽树先识树顺其性,予其需,才能事半功!!!❖移栽的生境❖树木自身的生理特征、生态习性❖品种易成活:柳、白杨、梧桐、银杏、楝、刺槐、法桐较易:玉兰、厚朴、桂花、樱花、广玉
兰较难:紫杉、马尾松、柏类、山茶、樟更难:云杉、冷杉、金钱松、胡桃❖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包括近似生境原理和树势平衡原理。❖近似生境原理:移植后的生境优于原生生境,移植成功率较高。树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整体,主要指
光、气、热等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如果把生长在高山上的大树移入平地,把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的大树移入碱性土壤,其生态差异太大,移植成功率会比较低。因此,定植地生境最好与原植地类似。移植前,需要对大树原植地和定植地的土壤条件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改善定
植地的土壤条件,以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树势平衡原理:树势平衡是指乔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须保持平衡。移植大树时,如对根系造成伤害,就必须根据其根系分布的情况,对地上部分进行修剪,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基本保持平衡。因为,供给根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地上部分,对
枝叶修剪过多不但会影响树木的景观,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如果地上部分所留比例超过地下部分所留比例,可通过人工养护弥补这种不平衡性,如遮阴减少水分蒸发,叶面施肥,对树干进行包扎阻止树体水分散发等。http://4071438
99.qzone.qq.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