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基础知识概述.pptx,共(63)页,209.947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94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容提要⚫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法⚫相关法律⚫相关条例及规定1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基础知识1.1安全生产立法意义和执法原则1.2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及范畴1.1安全生产立法意义和执法原则1.1.1安全生产立法意义1.是在安全生产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2.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
3.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4.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需要5.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熟悉1.1安全生产立法意义和执法原则1.1.2安全生产执法的基本原则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2.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3.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联合执法的原则
5.依据事实、尊重科学原则熟悉1.2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及范畴⚫目前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范畴1.2.1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一个包含多种法律形式和法律层次的综合性系统,从法律规范的形式和特点来讲,既包括作为整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的宪法
,也包括行政法律规范、技术性法律规范、程序性法律规范。按法律地位及效力同等原则,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分为七个门类。熟悉(一)宪法《宪法》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框架的最高层级。(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1.基础法如:《安全生产法》2.专门法律如:《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
通安全法》等。3.相关法律安全生产专门法律以外的其他涵盖有安全生产内容的法律。如:《劳动法》,《建筑法》,《煤炭法》,《铁路法》,《工会法》等。(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条例等。如:《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四)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是由法律授权制定的,是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补充和完善。如目前我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制定了《劳动保护条例》或《劳动安
全卫生条例》等。(五)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而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六)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大致分为:⑴设计规范类;⑵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⑶
生产工艺安全卫生类;⑷防护用品类。(七)我国已批准的国际劳工安全公约目前我国政府已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有23个,其中4个是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的。1.2.2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范畴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比较复杂,它覆盖整个安全生产领域,包含多种法律形式。可以从涵盖内容不同分成8个类别。1
.综合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2.矿山类安全法律法规3.危险物品类安全法律法规4.建筑业安全法律法规了解1.2.2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范畴5.交通运输安全法律法规6.公共聚集场所及消防安全法律法规7.其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石化、电力、机械
、建材、造船、冶金、轻纺、军工、商贸等。8.国际劳工安全卫生标准2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提出立法建议到出台,经历了21年的历程。《安全生产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制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入了一
个新阶段。《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次常务委员会通过,同年11月1日颁布施行。《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主要内容有: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2.1总则2.1.1《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熟悉2.1.2《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时间效力:2002年
11月1日起施行。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一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都应遵守《安全生产法》的各项规定,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追究。掌握2.1.3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是指生产、效益、安全等之间的关系,当它们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即“安全优先”原则。预防为主是指安全生产工作要以事故前的预防为主。即“预防为主”原则。熟悉2.1.4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主体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
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有关部门要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这些标准。熟悉2.1.5《安全生产法》调整的对象《安全生产法》是专门调整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关系的法律,其适宜的范围只限定在生产经营领域。“
生产经营活动”既包括资源的开采活动、各种产品的加工和制作活动;也包括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经营活动。了解2.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2.2.1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掌握2.2.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2.2.2.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含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是公司董事长和经理;对于非公司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等企业行
政“第一把手”、在决策层有决策权的领导人。了解2.2.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2.2.2.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投入和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
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熟悉2.2.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设立安
全生产管理机构要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等因素来确定。详见《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掌握2.2.4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职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任职要求见《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掌握2.2.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的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并及时准确上
报。熟悉2.2.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熟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2.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安全投入⚫建
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建设项目的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劳动保护用品⚫工伤保险熟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2.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设备的安全管理⚫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
的安全管理⚫安全出口的管理⚫爆破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租赁承包的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检查熟悉2.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2.3.1从业人员的权利1.事故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3.安全管理的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4.拒绝违章作业和强令
冒险作业权;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掌握2.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2.3.1从业人员的义务1.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义务;2.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掌握2.4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2.4.1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和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熟悉2.4.2安全生产监督的
举报制度⚫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第63条规定⚫社会群体对安全生产事项的报告权和举报权,第64和65条。熟悉2.4.3监察部门的监察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
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监察机关的监察是“对监督者的监督”。熟悉2.4.4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1.社会公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监督;2.中介机构的监督;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监督;4.新闻媒体的监督。熟悉2.4.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职权2.4.5.1各级政府在安
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是组织作用和领导作用。了解2.4.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职权2.4.5.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职权1.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批准、验收;2.进入生产经营单位检查以及了解有关情况;3.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理权;4.对事故隐患的处理权;5.
对有关设施、设备、器材的处理权。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掌握2.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2.5.1应急救援体系1.应急救援指挥系统2.应急救援日常值班系统3.应急救援信息系统4.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5.应
急救援组织及经费保障了解2.5.2应急救援组织建立的主体各生产经营单位是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主体。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了解2.5.3地方政府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有关地
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了解2.5.4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见P1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见P15熟悉2.5.5事故调
查处理的依据和要求事故调查处理应当事实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1.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34号,1989年3月29日2.企业职工伤亡事
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75号,1991年3月1日掌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5.6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中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掌握3相关法律3.1劳动法3.2职业病防治法3.3矿山安全法
3.4消防法3.5道路交通安全法3.1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5年5月1日起施行。⚫用人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及劳动防护用品要求⚫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劳
动者的职业培训⚫劳动者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权利和义务3.2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闭会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上获得表决通过,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这部
法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3.2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等7章,共79条,于20
02年5月1日起施行。3.3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于1992年第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1993年5月1日实施,相关的《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于1996年10月30日由原劳动部发布施行。《矿山安全法》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
,促进采矿业的发展的重要专业安全生产法律。《矿山安全法》也是我国在矿业生产领域最高层次的安全生产专业法律。3.4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1998年4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通过,1998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火灾预防;第三章消防组织;第四章灭火救援;第五章法律责任;第6章附则。消防法3.5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1
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3.5道路交通安全法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第三章道路通行条件;第四章道路通行规定;第五章交通事故处理;第六章执法监督;第七
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共124条。4主要相关条例及规定4.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2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4.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4.4煤矿安全监察条例4.5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4.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4.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
全生产管理条例》于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令第393号。《条例》分总则,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监督管理,生产安
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共8章71条。4.2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于1984年1月6日,1984年1月6日起正式实施。《条例》分为总则、爆破器材的生产
、爆破器材的储存、爆破器材的销售和购买、爆破器材的运输、爆破器材的使用、黑火药、烟火剂、民用信号弹和烟花爆竹、惩处,共9章45条。4.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于2002年1月26日颁布,2002年3月15日正式实施。国务院令第344号。《
条例》分为总则、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与事故应急救援、法律责任、附则,共7章74条。4.4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于2000年11月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0年12月1日施行。国务院令第296号。《
条例》共5章,50条,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即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条例、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条例、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及煤矿安全监察监督的约束制度。4.5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共6章78
条。为了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工作,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进行安全生产,根据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4.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于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共24条,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令第397号
。它的核心是依法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从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入手,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生产企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企业实施安全准入制度。5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煤监局煤安监政法字[200
1]81号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GB16426-19963《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1996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1999年版)5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5《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GB50161-926《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897《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程》GB50089-1998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6安全评价通则、导则1《安全评价通则》2《安全
预评价导则》3《安全验收评价导则》4《安全现状评价导则》5《煤矿安全评价导则》6《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6安全评价通则、导则7《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10《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
全评价导则(试行)》11《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评价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