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全生产月.pptx,共(44)页,131.029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82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基础管理”专业考评要点北京中机爱生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赵嗣祺联系电话:63568747,13910006192电子邮箱:zhongjiaisheng@yahoo.cn基础管理部分的考评原则▪1、系统化管理的原则▪2、制度化管理的原则▪3、有效管理的原则1、系统化管理的原
则:形成“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人-机系统中,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包括:(1)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行为失误设备缺陷或防护失灵(2)间接原因: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工艺、技术落后或不安全设计
生产组织混乱或不合理因此,企业安全管理必须树立系统化管理的思想,从人(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机(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料(物品、材料)、法(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环(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2、制度化管理的原则:▪是以企业制度的形式,明确各项管理
工作的责任单位、参加单位、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自律性管理。▪人为式管理的弊端:形式化、运动式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以突击检查落实上级要求。3、有效性管理
的原则:▪从现场、现物和现时的角度,考评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如检查各种记录、现场提问、组织安全知识测试等。▪要求做到事先有依据、事后有证据、工作有要求、质量有考核。基础管理部分的考评指标▪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规划和年度计划▪机构和人员▪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事故管理▪“三同时”管理▪班组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救援预案▪危险源管理▪安全健康档案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1、定义:明确各级人员、各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是实现“分级管理
、分线负责”的安全系统化管理、转变“管生产的管安全”、“安保科管安全”、“安全员管安全”的根本保证。▪2、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范围包括:“各级人员”: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和员工“相关单位”:生产计划和调度
、设备动力、技术和工艺、人力资源、安全保卫、物流供应、财务、企业管理、工会等。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1、组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3、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投入▪4
、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5、组织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演习,储备应急救援物资▪6、及时、如实报告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事故不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安全生产
责任▪1、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建立安全管理网络,配备车间和班组两级安全管理人员▪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在计划、布置、检查、评比和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评比和总结安全工作▪4、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
,及时解决事故隐患▪5、组织车间和班组两级安全生产教育活动▪6、发生事故及时上报,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班组长(工段长)安全生产责任▪1、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配备班组安全管理人员▪3、召开班组安全会议,做到
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4、组织班组安全生产检查和危险源预知活动,及时解决或上报事故隐患▪5、组织班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6、发生事故及时上报,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员工安全生产职责▪1
、了解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2、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艺纪律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3、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了解应急逃生知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和逃生技能▪4、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5、了解职工的安全合法权益安保部门
安全生产职责▪1、安全生产管理职能▪2、安全生产监督职能1、安全生产管理职能▪1)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工作▪2)组织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4)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
,及危险源预知活动▪5)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工作▪6)负责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参加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7)组织先进经验交流和新技术推广活动▪8)组织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救援演习2、安全生产监督职能▪1)
日常巡视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及时处理或上报▪2)负责安全生产考核评比工作考核指标应由“事故考核”变成“管理考核”,应包:(1)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2)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情况(3)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情况(4)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情况(5)事故隐患整改情况(6)安全
技术措施项目完成情况▪3)参加“三同时”项目审批生产计划、调度部门安全生产职责▪1、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在计划、布置、检查、评比和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评比和总结安全工作▪2、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做到均衡生产、文明
生产和定置管理▪3、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的情况,及时解决事故隐患▪4、发生事故及时上报,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设备、动力部门安全生产职责▪1、按照“本质安全”的原则,组织对各种生产设备设施、工具、器具等进行评价和改造▪2、负责各种生产设备,
包括特种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强检计量装置、防毒防尘设备的安全检查、定期送检和维修,保持设备完好及良好的安全状态▪3、组织设备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改设备设施中存在的事故隐患▪4、负责编制和修订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技术、工
艺部门安全生产职责▪1、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代替传统技术和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职业伤害▪2、按照安全生产和人机工程的要求,组织对现有生产技术和工艺进行评价和改造▪3、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必须符合“三同时”要求▪4、开展安全技术研究,用技术和工艺手段代替管理手段,
从本质上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人力资源部门安全生产职责▪1、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2、实行安全生产否决权▪3、设置安全管理网络,保证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4、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对有“禁忌症”从事特种工种、危险工种的人员及时调离原岗位(109页)▪5、在签订用工合同时,保证从业人员
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并负责伤残人员的保险理赔工作▪6、进厂实习、代培人员和雇用临时工、短期合同工,必须符合“相关方安全管理”理要求计划、财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各项安全生产费用的支出,做到及时拨付,专款专用,定期核算安全生产费用包括:▪1)安全技术措施费用▪2)劳动保护用品费用▪3)有毒有
害作业人员补助▪4)防暑降温费用▪5)职工体检费用▪6)特种设备安全检测费用供应(物流)销售部门安全生产职责▪1、保证购入的各种生产物资的质量,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2、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购入,保管,保证产品质量,并按标准进行发放▪3、负责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和发放▪4、保
证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的技术供应▪5、负责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保持良好的车辆状况,确保安全行驶工会安全生产职责▪1、维护职工的安全合法权益,发现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及
时改进▪2、认真听取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反映职工意见突出的安全生产问题▪3、组织班组安全建设▪4、参加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和处理,维护伤残职工的安全合法权益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考评▪1、管理制度的定义:是以企业制度的形式,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单位、参加单位
、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自律性管理,克服形式化、运动式管理。▪2、管理制度考评的重点:(1)管理范围是否清晰(2)责任单位是否明确(3)各责任单位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是否默契(4)系统性文件是否严密(5)程序性文件是否有操作性主要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1、安全生
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2、伤亡事故及职业病管理制度▪3、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及培训制度▪4、“三同时”管理制度▪5、特种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防尘防毒设备管理规定▪6、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7、危险作业审批制度▪8、临时线审
批制度▪9、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10、安全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11、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12、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1、检查形式:应包括综合性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和基层组织的检查▪2、检查周期:不同检查形式、不同层次应有不
同规定▪3、检查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情况、设备设施安全状态、作业环境情况等▪4、责任单位及分工:各种检查都应有牵头单位、参加单位,并明确各自的分工▪5、有事故隐患记录、整理,以及整改工作的规定▪6、《事故隐患整改
通知单》要有检查内容、送达单位签字,以及整改完成情况反馈伤亡事故及职业病管理考评▪1、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定义、范围和分类▪2、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报告要求符合2007年国务院493号令:(1)报告时限: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应在1小时内上报地方政府安监部门。(2)报告内容:
事故单位概况,事故时间、地点及现场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伤亡人数、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控制措施(3)事故罚款:企业罚10-20万,负责人罚年薪30%▪3、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组的组成▪4、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从事故出发,分析事故原因,
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及培训考评▪1、安全健康教育与培训的形式应包括▪2、企业负责人教育内容应包括▪3、特种作业、危险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政府或上级单位培训▪5、其它教
育培训符合国家安监总局2006年3号文件要求,要有教育培训计划,有教育内容和学时要求,有考核成绩或效果评价1、安全健康教育与培训的形式应包括▪(1)新职工、包括实习、代培人员“三级安全教育”▪(2)特种作业、危险作业人员培训▪(3)全员安全教育▪(4)中层以上干部教育▪(5)班组长
教育▪(6)转换工种、离岗3个月人员,以及“四新”人员教育▪(7)安全管理人员培训▪(8)违章人员岗前教育▪(9)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和演练▪(10)相关方人员安全教育2、企业负责人教育内容应包括▪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
准▪2、安全生产知识▪3、危险源识别与管理▪4、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有关规定▪5、职业危害措施▪6、国外安全先进管理经验▪7、事故案例等“三同时”管理考评▪1、“三同时”管理的范围应包括:(1)新建、扩建、改建工程(2)大型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项目(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
料(4)在用设备维修、厂房维修项目等▪2、“三同时”管理的重点:解决“安全欠账”问题(1)设计阶段的安全性预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专篇》(2)安全验收评价特种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防尘防毒设备管理考评▪1
、特种设备的管理范围:包括厂内机动车辆▪2、特种设备在检验周期内使用:(1)电梯、厂内机动车辆每年检验(2)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每两年检验一次▪3、安全防护装置、防尘防毒设备应有管理责任单位、台帐、编号、检修记录等相关方安全管理考评▪1、相关方管理的范围:(1)建筑施工单位(2
)实习、代培的派遣单位(3)临时工、短期合同工的服务中介(4)临时进厂取、送物品的物流公司(5)租用厂房、设备的单位▪2、与相关方签订的《安全责任承包协议书》要求(1)内容应包括:双方的安全责任、安全教育、安全检查、设备安全使用等(2)符合《合同法》和《安全生产法》▪3、属地监管责任包
括:资料备案、安全教育、安全检查、违章罚款、风险抵押等《危险作业审批制度》▪1、“危险作业”与“危险工种”的区别▪2、危险作业的管理范围:▪高空作业、石棉瓦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带电作业、动火、爆破作业等▪3、危险作业必须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必须经由主管部门、安保部门审批,明
确作业负责人、现场负责人,以及采取的监护措施《临时线审批制度》▪1、区分“临时线”与“固定线路”的区别▪2、临时线使用期限:最多不超过30天,或按施工周期使用▪3、架设临时线必须经过动力部门审批▪4、临时线敷设的安全要求:架空敷设在室内高于2.5米,室外高于4.5米,
跨越道路时应高于6米,不得与门、窗和水管接触,电气开关应由漏电保护器《安全生产奖惩及责任追求制度》▪1、安全生产奖惩的条件:不仅有事故指标,还应包括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情况、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情况
、安全技术措施完成情况、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等管理方面的要求▪2、安全生产奖惩应有明确的金额,不能只罚不奖,或无法操作▪3、通过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4、明确安保、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在制度执行中的责任和分工,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劳动保护用品管
理制度》▪1、明确劳动保护用品的制订发放标准、采购、保管、发放、使用,以及监督检查各个环节的责任单位和其所负责任▪2、《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应符合作业岗位的安全健康需要▪3、特种防护用品应建立领用卡片,厂级、车间级领取数量和签字应有记录《安全生产“五
同时”制度》▪1、“五同时”的概念:在计划、布置、检查、评比和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评比和总结安全工作▪2、安全生产会议包括:(1)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2)生产计划、调度会(3)安全生产例会(4)车间安全生产会议(5)班组安全会议▪3、有会议制度规定,会议记录
完整,有以往工作总结、有工作任务布置、有完成时间和责任要求、有参会人签字等规划与年度计划考评▪1、企业长远规划中有安全生产工作规划▪2、年度工作计划中有安全生产指标考核▪考核指标:不仅有控制指标,还应该有控制措施▪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1)建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
常态化机制,有制度文本,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表,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投入(2)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应符合规定:A、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费用,包括教材、电教设备等B、安全防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装置C、改善劳动条件设施D
、安全警示标志等(3)做到及时拨付,专款专用,定期核算机构与人员考核▪1、安全生产你委员会:有成员名单、职责、权限和工作制度▪2、安全管理网络:应涵盖主要职能部门和车间安全管理人员,覆盖生产各环节▪3
、安全管理监督机构:有独立编制、能独立履行职能、有独立考核权▪4、安全管理人员:(1)人数符合规定:300人以上企业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包括环保人员、劳保发放人员和交通管理人员(2)人员素质符合要求:文化、专业、年龄、身体状况、注册工程师比例等,不能成为“安置科”、“残疾科”班组安全建设
考评▪1、考评范围:一线生产班组和辅助班组▪2、班组应配备安全员▪3、班组安全会议,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4、班组安全活动,包括安全生产检查和危险源预知活动,及时解决或上报事故隐患▪5、班
组安全生产教育▪6、企业组织合格班组验收,形成自律式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安全操作规程考评▪1、“本质安全”的概念:通过采用技术和工艺手段,以及设备改造措施,做到在人的行为出现失误、设备设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安全,从而在本质上实现安全生产▪2、安全操作
规程应覆盖全部有职业危险的生产岗位▪3、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包括:(1)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2)安全操作要求和严禁事项(3)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和逃生措施▪4、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和考核情
况应急救援预案考评▪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负责人、现场指挥人、职责、联络方式等▪2、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救援人员名单、救援人员培训、员工应急响应培训、应急演练▪3、应急救援方案:国家安监总局行业标准AO/T9002-2006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全厂性)、专项应急预案(某
种事故类别)和现场处置(某个部位)方案内容有危险目标确定、人员紧急疏散方案、救援措施、紧急救护等▪4、应急救援物资:包括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以及对应急救援物资的维护、保养等▪5、应急救援演习:包括演习计划、演习预案、演习记录、演习评估等危险源管理考评▪1、危险源识别
、分级标准:(1)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2)不安全行为▪2、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的概念:生产、使用或搬运危险物质,包括易燃易爆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等,数量超过临界量重大危险源识别方法:物质的危险特性和数量重大危险源管理:按政府要
求上报和进行控制▪3、重要和一般危险源管理:(1)实行分级管理(2)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为措施进行控制▪4、建立危险源识别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安全健康档案考评▪1、主要档案包括:(1)工伤事故及职业病档案(2)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3)安全奖惩及责任追究档案(4)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档案(5)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档案(6)特种设备、危险设备、防尘防毒设备档案(7)特种作业、危险作业、有毒有害人员健康档案▪(8)有毒有害作业点监测档案▪2、档案要求:真实、完整,符合规范化管理要求。除新厂外,存档
时间在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