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某发电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宣讲.pptx,共(47)页,175.435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77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发电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宣讲班××发电厂安生部二0一七年六月华能电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主讲人:•集团公司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背景、目的及要求•一、背景•为了规范和指导华能集团公司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总
体战略,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确保电厂长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华能集团公司组织制定了以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和生产运营为主体的;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二、目的•促进华能集团公司电厂安全生产管理
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标准化,全面提升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实现设备无缺陷、人员无违章、管理无漏洞的安全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切实推动华能集团公司企业宗旨与战略目标的实现。•三、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华能集团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
的要求,结合电厂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和实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电厂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管理标准编写的一般要求•(1)明确需求,即编制该项管理活动的目的和范围;•(2)识别该项活动所应满足的法律法规要求;•(3)识别该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控
制点及存在的风险;•(4)确定描述该项管理活动的5W1H,即“做什么(What)、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由谁做(Who)、为何做(Why)、如何做(How)”;•(5)描述该项活动的控制要求和控制措施,要求尽可能量化,注重管理
内容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6)明确该项活动的考核办法;•(7)确定执行该项活动所形成的报告和记录。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方针与目标•第二部分组织•第三部分策划•第四部分考核与总结•第五部分建立的标准•第六部分术语和定义•第一部分方针与
目标•建立并保持《方针与目标管理标准》。•电厂最高管理者在严格遵循集团公司企业宗旨、战略目标等有关基本理念、承诺和原则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电厂的自身特点与实际需求,征询员工意见,制定电厂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有效贯彻其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上
级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应制定并实施本电厂及其内部相关职能与层次的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和目标(指标)。•计划和目标(指标)应该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符合事故前期预防与控制的原则,逐级规定年度内各职能与层次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或结果,确保能够测
量并能够实现;•(2)符合电厂技术和经营上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与实际,对相关职能与层次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3)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传达到本单位所有相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4)对目标(指标)的检查与考核,应有助于促进预防型、参与型企业文化的建设。•第二
部分组织•1机构与职责•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管理标准》,确保建立健全包括职能部门及安全生产委员会等在内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规定各组织、各职能部门与层次的职责分工。•建立并保持《岗位工作标准》,规
定各岗位的人员能力要求与工作职责。•2培训•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标准》,确保全体员工都具备与自身职责和能力要求以及所面临风险/环境影响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3员工参与•有关员工安全健康事项的决策应通过安全生产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
活动方式听取员工意见。•建立并保持《班组管理标准》,通过将班组危险预知活动、合理化建议、现场巡检以及不安全事件分析与整改等融入班组日常工作活动的方式,促进班组自主性安全生产活动,提高一线员工对所面临风险/环境影响的感知力、注意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的热情,并保证员工有时间和资源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组织、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等活动。•4文件•按照本要求及《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编制导则》的要求,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体系文件,并通过建立
和保持《文件控制管理标准》和《记录控制管理标准》,确保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满足下列要求:•(1)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确保其适宜性;•(2)传达到所有相关人员,并方便他们获取。•2计划•结合实际和特点,建立并保
持《综合计划管理标准》,明确各项计划的制定、实施、评审和修订,保障以综合计划为核心的管理过程的有效实施,确保年度各项目标的实现。•3实施与运行•识别与所认定的风险/环境影响有关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和活动,按照法律法规、集团公司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运营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按以下分类建立相应的标准。•4.安全、健康与环保•4.1安全管理•为使安全管理工作在守法的前提下对风险较大的作业进行有效控制,做到全面管理、重点防范,建立并保持:•(1)工作票与操作票管理标准;•(2)安全工器具管理标准;•(3)安全技术劳动
保护措施与反事故技术措施管理标准;•(4)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5)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标准;•(6)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标准;•(7)临时电源管理标准;•(8)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9)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标志管理标准。•(10)外包
工程安全管理标准;•(11)外来人员安全管理标准;•(12)交通安全管理标准;•(13)文明生产管理标准。•4.2消防管理•为消除火险隐患,防止火灾发生,实现以防为主、防消结合,应建立并保持:•(1)消防安全管理标准;•(2)消防器械及设备管理标准。•4.3环境保护
•为做好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使电厂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和电厂的环境保护水平,应建立并保持:•(1)粉煤灰治理管理标准;•(2)废弃物管理标准;•(3)脱硫副产品治理管理标准。•4.4职业危害管理•为减少和控制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职
业危害,杜绝职业病的发生,使员工在保证安全和健康的条件下工作,建立并保持:•(1)职业病危害管理标准;•(2)职工健康监护管理标准。•5生产运营•5.1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使设备
的运行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建立并保持:•(1)设备划分管理标准;•(2)设备检修管理标准;•(3)设备缺陷管理标准;•(4)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5)设备评级管理标准;•(6)防磨防爆管理标准;•(7)设备技术台账
管理标准;•(8)设备异动管理标准;•(9)设备停用、退役管理标准。•5.2技术监督管理•为了确保对设备及生产过程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使之符合法
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应建立并保持:•(1)绝缘监督管理标准;•(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管理标准;•(3)励磁监督管理标准;•(4)电能质量监督管理标准;•(5)电测监督管理标准;•(6)化学监督管理标准;•(7)节能监督管理标准;•(8)环
保监督管理标准;•(9)热工监督管理标准;•(10)计量监督管理标准;•(11)金属监督管理标准;•(12)汽轮机(水轮机)监督管理标准;•(13)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标准;•(14)监控自动化监督管理标准(水电适用)
;•(15)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16)水工监督管理标准。•5.3运行管理•为确保电厂发电运行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规定发电运行过程的安全、质量控制要求,从而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应建立并保持:•(1)运行管理标准;•(2)运行交接班管理标准;•(3)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管理标准;•(4)发
电设备巡回检查管理标准;•(5)水工建筑物管理标准(水电适用);•(6)防汛管理标准(水电适用)。•5.4燃料管理•为规范电厂燃料供应、储存和使用管理工作,确保燃料采购、调运、验收、储存、结算等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结合电厂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应建立并保持《燃料供应
管理标准》和《燃料管理标准》。•5.5物资管理•为规范电厂物资的采购、储运、保管、领用等管理工作,明确应遵循的标准和程序,有效控制产品的采购过程,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根据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重新确定选择和评价供方的准则,结合电厂实际和特点,应建立并保持《物资管理标准》和《供应商管理标准
》。•5.6资本性支出项目管理•为规范电厂资本性支出项目管理,确保更新改造及小型基建项目符合上级公司有关制度的要求,结合电厂实际和特点,应建立并保持:•(1)更新改造项目管理标准;•(2)小型基建项目管理标准;•(3)零星购置项目管理标准。•5.7信息管理•为了规范电厂信息化管理,合理利用
信息资源,提高电厂经营管理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厂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应建立并保持:•(1)信息化工作管理标准;•(2)网络管理标准;•(3)应用系统管理标准;•(4)数据管理标准;•(5)机房管理标
准。•6应急管理•为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和事故造成的损害,保证人身、财产、电网、环境和社会安全,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并保持《应急管理标准》及相关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应急
预案至少要考虑以下可能发生的情况:•——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及破坏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群体性事件。•7检查与整改•7.1检查与分析•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检查管理标准》、《安全生产分析管理标准》和《综合统计管理标准》,以确保
对各项安全生产绩效进行主动和被动的测量、分析,并为进一步改进识别及控制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所需的决策提供依据。•主动的测量、分析和评价应主要针对下列事项开展:•(1)本单位的方针、目标以及所制定各项计划、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2)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3)各类风险/环境影响是否得到控制。•被动的测量、分析应确保对下列事项进行统计、分析:•(1)所有事故、事件及不符合;•(2)不良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绩效及体系失效情况。•7.3事
故、事件及不符合的处置•建立并保持《事故、事件及不符合管理标准》,确保对事故、事件以及在检查、自我评价、管理评审和集团确认等工作中所发现的不符合事项的处置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明确规定在事故、事件及不符合
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中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对事故、事件及不符合原因(包括潜在原因)的调查应识别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管理性原因;•(3)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风险评价,避免产生新的风险;•(4)纠正和预防措施应严格落实,并检查其实施的有效性,确保事故、事
件及不符合不再重复发生;•(5)对责任人员和单位(部门)按有关考核标准给予适当的处理;•(6)事故、事件及不符合的处置全过程应保留所有材料,并按《文件控制管理标准》和《记录控制管理标准》的要求存档。•7.4自我评价•建立并保持《自我评价管理标准》,以确定所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达到下列要求:•
(1)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和电厂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有效地满足本厂的方针和目标;•(4)有效地促进全体员工的参与;•(5)对前次自我评价和上级确认的结果加以改进。第四部分考核与总结•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考核
管理标准》、《工作总结管理标准》,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目标责任制的有效落实。•不断适应电力企业所面临新情况、新要求,总结、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第五部分建立标准•按照以上集团公司的要求共应建立82项标准,根据我厂实际情
况,我们从中采纳了73项标准,有9项没有采纳,没有采纳的标准为:•《粉煤灰治理管理标准》•《脱硫副产品治理管理标准》•《监控自动化监督管理标准》(水电适用)。•《水工监督管理标准》(水电适用)。•《水工建筑物管理标准》(水电适用)。•《防汛管理标准》•《综合统计管
理标准》•《燃料供应管理标准》•《应用系统管理标准》•参照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我厂实际情况我们体系编写小组在采纳73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厂管理经验与实际状况增加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标准》•《定置管理标准》•现暂确定为75项标准•以下是我厂编制的体系标准及标准代码汇流
河电厂安全生产体系企业标准代码一览表•基础标准•1方针与目标管理标准Q/HN-0-2600-HD-001-2010•2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管理标准Q/HN-0-2600-HD-002-2010•3安全生产培训管理标准Q/HN-0-2600-HD-003-2010•4安全生
产检查管理标准Q/HN-0-2600-HD-004-2010•5安全生产分析管理标准Q/HN-0-2600-HD-005-2010•6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标准Q/HN-0-2600-HD-006-2010•7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标准Q/HN-0-2600-HD
-007-2010•8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标志管理标准•Q/HN-0-2600-HD-008-2010•9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标准Q/HN-0-2600-HD-009-2010•10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管理标准Q/HN-0-2600-HD-010-2010•11文明生产管
理标准Q/HN-0-2600-HD-011-2010•12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标准Q/HN-0-2600-HD-012-2010•1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标准Q/HN-0-2600-HD-013-2010•14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标准•Q/HN-0
-2600-HD-014-2010•15适用法律法规识别、获取与传达管理标准•Q/HN-0-2600-HD-015-2010•16综合计划管理标准Q/HN-0-2600-HD-016-2010•17文件控制管理标准Q/HN-0-
2600-HD-017-2010•18记录控制管理标准Q/HN-0-2600-HD-018-2010•19工作票与操作票管理标准Q/HN-0-2600-HD-019-2010•20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与反事故技术措施管理标准•Q/HN-0-
2600-HD-020-2010•21班组管理标准Q/HN-0-2600-HD-021-2010•22自我评价管理标准Q/HN-0-2600-HD-022-2010•23工作总结管理标准Q/HN-0-2600-HD-023-2010•技术标准•24设备划分管理标准Q/HN-1-2
600-HD-001-2010•25安全工器具管理标准Q/HN-1-2600-HD-002-2010•26设备定点定修管理标准Q/HN-1-2600-HD-003-2010•27设备停用退役管理标准Q/HN-
1-2600-HD-004-2010•28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Q/HN-1-2600-HD-005-2010•29设备检修管理标准Q/HN-1-2600-HD-006-2010•30设备缺陷管理标准Q/HN-1-2600-HD-007-2010•31设备
评级管理标准Q/HN-1-2600-HD-008-2010•32防磨防爆管理标准Q/HN-1-2600-HD-009-2010•33设备技术台帐管理标准Q/HN-1-2600-HD-010-201034绝缘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1-20
1035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2-2010•36励磁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3-2010•37电能质量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4-2010•38电测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5-2
010•39化学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6-2010•40节能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7-2010•41环保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8-2010•
42热工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19-2010•43计量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20-2010•44金属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21-2010•45锅炉压
力容器监督标准Q/HN-1-2600-HD-022-2010•46汽轮机监督管理标准Q/HN-1-2600-HD-023-2010•管理标准•47设备异动管理标准Q/HN-2-2600-HD-001-2010•48应急管理标准Q/H
N-2-2600-HD-002-2010•49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Q/HN-2-2600-HD-003-2010•50运行管理标准Q/HN-2-2600-HD-004-2010•51运行交接班管理标准Q/HN-2-2
600-HD-005-2010•52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管理标准•Q/HN-2-2600-HD-006-2010•53设备巡回检查管理标准Q/HN-2-2600-HD-007-2010•54废弃物管理标准Q/HN-2-2600-HD-008-2010•55外来人员安全管理标准Q/HN-
2-2600-HD-009-2010•56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标准Q/HN-2-2600-HD-010-2010•57临时电源管理标准Q/HN-2-2600-HD-011-2010•58交通安全管理标准Q/HN-2-260
0-HD-012-2010•59燃料管理标准Q/HN-2-2600-HD-013-2010•60物资管理标准Q/HN-2-2600-HD-014-2010•61供应商管理标准Q/HN-2-2600-HD-015-2010•62小型基建项目管理标准Q/HN-2-2600-
HD-016-2010•63零星购置项目管理标准Q/HN-2-2600-HD-017-2010•64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管理标准•Q/HN-2-2600-HD-018-2010•65更新改造项目管理标准Q/HN-2-2600-HD-019-2010•66消防安全管理标准Q/HN-2-2
600-HD-020-2010•67消防器械及设备管理标准•Q/HN-2-2600-HD-021-2010•68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Q/HN-2-2600-HD-022-2010•69职业病危害管理标准Q/HN-2-2600-HD-023-2010•
70机房管理标准Q/HN-2-2600-HD-024-2010•71数据管理标准Q/HN-2-2600-HD-025-2010•72网络管理标准Q/HN-2-2600-HD-026-2010•73信息化工作管理标准Q/HN-2-2600-HD-027-20
10•74定置管理标准Q/HN-2-2600-HD-028-2010•工作标准•75岗位工作标准Q/HN-3-2600-HD-000-2010•第六部分术语和定义•1方针•由最高管理者针对本单位的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生产运营等理念与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
意图和方向。•2目标•根据上级要求以及自身安全生产绩效所规定的总体目的。•3指标•为实现目标,对各部门与层次所规定的具体安全生产绩效要求。•4风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可容许风险是指电厂根据其法律义务和方针已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风险。•5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
地由电厂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6危险预知活动•指班组内的员工相互收集、讨论并共享危险的相关信息,确定危险重点和行动目标,使之强烈地冲击作业人员的潜意识,提高其对危险的感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文件•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生产运营等管理的信息及其承载媒介。•8识别•确认危险源/
环境因素/生产运营过程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9评价•评估风险/环境影响的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的全部过程。•10危险源(隐患)•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
或状态。•11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12健康监护•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实施职业健康检查、健康监护
档案管理等活动。•13事故•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环境破坏、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14事件(未遂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环境破坏、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不安全情况,包括二类障碍、异常等。•15不符合•未满足要求。•16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7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18自我评价•电厂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其对《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19持续改进•不断强化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工作,以全面改进电厂安全生产绩效的循环过程。本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