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经营者食品安全刑律责任事例.pptx,共(42)页,195.051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75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奶粉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涉案人员的刑事处理全国特大假奶粉案宣判25人获刑⚫2012年02月23日大众网-齐鲁晚报⚫莱阳法院对公安部直接督办的“12·31”全国特大假冒注册商标制售假奶粉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处被告人孟某、庄某等25人有期徒刑6年至有期徒刑6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其余两人单处罚金。据了
解,此案涉及假冒“贝因美”“飞鹤”等8个厂家22个品牌奶粉、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对收缴的奶粉成分进行化验,发现这些奶粉不存在质量问题,只是以次充好,假冒知名商标销售。蒙牛无条件回收生产日期遭篡改牛奶3000箱⚫2012年8月20日据浙江省工商局
官方网站披露,8月3日,浦江县工商局在浦江一仓库内查获两个批次的问题蒙牛牛奶160箱。经蒙牛公司专业人士现场确认,生产日期系遭他人篡改。⚫经进一步调查,当事人王孙富系蒙牛公司驻义乌市经理,今年5月初从蒙牛公司员工聂立峰处以正价一半的价格购买了3000箱蒙牛纯牛奶,的
,在永康由他人将生产日期2011年12月份涂改为2012年5月19日和6月1日之后,然后以45元/箱的蒙牛正品价格销往浦江、义乌等地。现该案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浦江县检察院审查后认为,两名犯罪嫌疑人将过期牛奶更
改生产日期后再进行销售,销售数额已达5万元以上,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四件毒奶粉案宣判两人制售百吨毒奶粉被判无期2011年4月3日新京报•据新华社电近日,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对违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严重扰乱市场,危及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生命的犯罪行为,务必依法严惩,公开审判。2011年4月2
9日,山西、河北两地法院公开宣判了4件“问题奶粉”案件,14名犯罪分子中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4人被判处10年至15年有期徒刑。1.多次生产销售三鹿退回奶粉⚫2009年5月,河北省承德市御泉乳业公司经理赵春峰将“三鹿奶粉事件”之后,苏
占峰被客户退回的23.425吨三聚氰胺超标奶粉更换包装再销售。2009年8月,御泉乳业公司被责令停产后,赵春峰委托苏占峰和被告人史威加工生产不合格配方奶粉7.35吨。2009年11月,田满将明知三聚氰胺含量
超标的8吨奶粉销售给郭晓利,郭晓利随即将该奶粉转售给赵春峰,在赵春峰授意下,苏占峰将该问题奶粉进行加工并予以销售。赵春峰、苏占峰、史威生产、销售伪劣奶粉,销售金额分别达到68.71万元、62.97万元和17.64万元;郭晓利、田满销售三聚氰胺超标奶粉,销售金额分别达到9.2万元和6.4
万元。⚫河北省围场县法院判决赵春峰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刑15年,并处罚金137.42万元;苏占峰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刑14年,并处罚金125.94万元;郭晓利犯销售有毒食品罪,判刑5年,并处罚金
18.4万元;田满犯销售有毒食品罪,判刑5年,并处罚金12.8万元;史威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5.28万元。2.购来三胺奶粉添加销售⚫齐卫钢自2010年1月多次将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共计11.31吨销售给李宝生。李宝生明知所购奶粉质量
不合格,仍指使石映苗、杨彩荣在奶粉生产过程中进行添加,并授意李赟在未对成品奶粉检测的情况下,出具检验合格报告,供韩金亮销售。截至2010年7月,李宝生所生产、销售的奶粉有120个批次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或理化指标不
合格,共计173.17吨,价值441.5万余元。其中130吨奶粉已被销售,销售金额331.7万余元。⚫山西省晋中市中院一审判决李宝生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齐卫钢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李赟等四人被
判处10年至7年徒刑、罚金10万元至1万元不等。宣判后,各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山西省高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3.转手倒卖被退回的三鹿奶粉⚫2010年5月,代文明将“三鹿奶粉事件”后被退回的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的38
吨奶粉销售给孙学丰,孙学丰向代文明支付货款42.56万元后,将该奶粉以62.51万元的价格转售给他人。⚫河北省张北县法院判决代文明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刑7年,并处罚金85.12万元;孙学丰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刑10年,并处罚金125
.02万元。4.藏匿三胺奶粉抵顶货款⚫被告单位石家庄裕康乳业公司在“三鹿奶粉事件”清查过程中藏匿30吨奶粉。2009年11月,该公司总经理杨恒珠将该奶粉用于抵顶该公司拖欠的20余万元货款。经检测,该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河北省赵县法院判决被告单位石家庄裕康乳业有限公司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罚金40万元;杨恒珠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刑6年,处罚金20万元。三鹿问题奶粉案一审宣判名单及刑律-1姓名身份罪名一审判决田文华原三鹿董事长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万余元。王玉良原三鹿副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有期徒刑15年杭志奇原三鹿高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有期徒刑8
年吴聚生原三鹿高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有期徒刑5年张玉军奶贩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死刑张彦章奶贩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无期徒刑高俊杰劣质奶生产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死刑、缓期两年2009年01月22新华网快讯: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三鹿问题奶粉系列刑事案件中被告单位三鹿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做出一审判决。三鹿集团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罚金4937万多元。三鹿问题奶粉案一审宣判名单及刑律-2姓名身份罪名一审判决薛建忠行唐县化工试剂店店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无期徒刑张彦军劣质奶生产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有期徒刑15年肖玉劣质奶生产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有期徒刑5年耿金
平正定金河奶源基地负责人生产、销售有毒食品死刑耿金珠金河奶源基地送奶司机生产、销售有毒食品有期徒刑8年张合社生产、销售有毒食品张太珍生产、销售有毒食品杨京敏生产、销售有毒食品谷国平生产、销售有毒食品董少英生产、销售有毒食品董英霞生产、销售有毒食品宇文对生产、销售有
毒食品赵胜茂生产、销售有毒食品卞更顺生产、销售有毒食品三鹿奶粉事件主要被问责官员一览⚫李长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2008年9月22日辞职⚫吴显国(石家庄市委书记)2008年9月22日免辞⚫冀纯堂(石家庄市
长)2008年9月17日辞职⚫张发旺(石家庄副市长)2008年9月16日免职⚫田文华(石家庄三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文华)2008年9月16/17日免职/刑拘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涉案者刑拘45人,批捕5人2004-05-09来源:法律教育网记者从阜阳市检察院获悉,阜阳
市检察院对全市“劣质奶粉事件”涉案人员,已采取刑事拘留的45人,批捕5人,立案共计38起。2005年01月07日来源:中安网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因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奶粉的被告人池长板,近日被阜阳市颍东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5万元。同案
4名销售商李纯霞、张学杰、黄丙印、韩东风分别被判4至8年有期徒刑。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监管部门责任人的处分2004年6月16日新华社记者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获悉,安徽省监局对本系统涉及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5名责任人进行严
肃处理。何涛,阜阳市质监局局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朱兰英,阜阳市质监局分管行政执法工作的副局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蒋仁,阜阳市质监局颍州分局局长,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责令辞职;汝坤,阜阳市质监局颍州分局分管执法打假工作的副局长,给予行政撤
职处分;吕芳,阜阳市质监局颍州分局分管质量监督工作的副局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2004年06月10日⚫监察部通报对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责任人处理,共9名政府要员对200多名受害婴儿负责。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是一
起官员群体失责的典型案件。这次事件中,1名市长、两名副市长、1名市政府副秘书长、5名处级干部受到处理。其中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杨树新涉嫌徇私枉法,被移送检察机关;3名领导干部被责令辞职。此次处理,没有延续前段时间安全事故处理中有
关官员引咎辞职的做法,是直接责令责任人辞职。瘦肉精食品安全事件涉案人员的刑事处理2012年03月01日中国日报网站中国日报网讯,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震惊全国的首例“新型瘦肉精(苯乙醇胺A)案”。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被告单位龙海市海新饲料预混有限公司罚金一百万元;以非
法经营罪判处蔡某、黄某等5人各十二年至二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追缴被告单位龙海市海新饲料预混有限公司违法所得一百六十三万元,上缴国库。2011年03月31日新华网据湖南在线3月30日报道,娄底市双峰县人民法院近日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依法判处养殖户贺某有期
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五千元。2011年04月27日《经济与法》湖南省警方近日又破获一起特大制、售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案件,涉案价值达3000多万元,涉及全国16个省市。2011年,罗凡、陈秋良等16名本案涉
案人员陆续被抓获。2011年8月,罗凡被湖南邵阳市北塔区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万元;陈秋良以同样罪名被判处12年,并处罚金50万元。2013年05月22日,协助生产销售“瘦肉精”的两被告张某、林某,经宁波奉化法院审判,分获1年和14个月徒刑,各
自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来源:现代金报)河南瘦肉精系列案全部审结113人获刑⚫2007年年初,刘襄与奚中杰为牟取暴利,各投资5万元生产销售“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肖兵和陈玉伟将这些“瘦肉精”出售给收猪经纪人使用。截至2011年3月,刘襄共生产、销售“瘦肉精”2700余公斤,销售金额6
40余万元。5名被告人生产、销售的“瘦肉精”被8个省市的生猪养殖户用于饲养生猪,是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等地养猪场违禁添加瘦肉精的来源。大量含有“瘦肉精”的猪肉流入市场。双汇集团因此事件已损失121亿元。⚫2011
年11月26日东方网公诉部门起诉114人,检察院撤回起诉1案1人(1名养殖户),其余均作出判决。⚫与此案关联的17个国家工作人员以失职、渎职量刑。河南瘦肉精案动物检疫员渎职案⚫王二团、杨哲、王利明作为河南省沁阳市柏香动物防疫检疫中心站工作人员,违反防疫法和河南省有关规定,对出县境
生猪应当检疫而未检疫,运输工具应当消毒而未消毒,且未进行“瘦肉精”检测的情况下,违规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及“三证”,致使3.8万头未经检测的生猪运往部分省市,其中部分生猪系使用“瘦肉精”饲养的生猪。法院审理认为,3被告人均已构成玩忽职守罪,分别判处王
二团、杨哲、王利明有期徒刑6年、5年和5年。2011年7月25日,刘襄、奚中杰、肖兵、陈玉伟、刘鸿林(前排从右至左)5名被告在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庭审。主犯刘襄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主犯奚中杰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主犯肖兵被依法判处15年,剥夺
政治权利5年;主犯陈玉伟被依法判处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从犯刘鸿林被依法判处9年。5名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收缴,犯罪使用财务予以没收。广州5人生产销售瘦肉精一审被判刑2010年03月26日新华网26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对廖基志、肖红洋、谭乐元、陈青、
谢拥军等5人涉“瘦肉精”被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廖基志犯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谭乐元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
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陈青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肖红洋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谢拥军犯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广东河源“瘦肉精”中毒案终审林清源坐牢
4年2002年06月21日南方网今年4月28日,造成数百余名市民及学生食肉中毒的广东中洋饲料有限公司(下称中洋公司)非法经营“瘦肉精”一案,经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法院一审,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中洋公司罚金15万元,以非法经营罪
判处林清源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一审宣判后,中洋公司及其经理林清源不服,向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19日由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终审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判。地沟油食品安全事件涉案人员的
刑事处理浙江金华特大新型地沟油专案2012年04月03日新华网、新京报3月21日,浙江、安徽、上海、江苏、重庆、山东六省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现场统一指挥下,集中对浙江金华特大新型地沟油专案实施收网行动。此次行动从收购加工到销售全环节摧毁了特大新型跨省地沟油犯罪网
络,捣毁炼制新型地沟油工厂、黑窝点13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现场查获新型地沟油成品、半成品及油渣3200余吨。本案尚未见法律处理后续报道。江西地沟油制售团伙潜伏三年数百吨地沟油入市2012年02月06日法
制日报“南昌环宇公司”自2011年6月以来,从江西各地收购“地沟油”,大量生产饲料混合油约1700余吨,其中1600余吨销往广东东莞,大部分销给了东莞市麻涌镇川胜辉饲料制品经营部张某,另100余吨在
江西进行散装销售。据参与此案侦破的民警介绍,涉及“地沟油”制售的多个环节的行政监管均未能到位,以致该案“地沟油”制售团伙潜伏3年多,数百吨“地沟油”流入市场。本案尚未见刑处报道。60余家企业卷入地沟油案地沟油源头是惠康20
11年09月14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窝点6个,抓获柳立国、袁一等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据称,2010年4月,柳立国投资1000多万元兴
建了济南市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格林公司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了生物柴油、油酸、脂肪酸等工业产品的生产经营范围。2011年5月,格林公司开始用餐厨废弃油试生产生物柴油,由于技术不成熟、市场需求方面存在困
难,同年6月开始,柳立国按照饲料油的标准生产出成品油(超范围经营),并以饲料油名义通过油脂经销商销售给饲料加工企业和制药企业。河南惠康油脂公司明知故犯,铤而走险,将从格林公司所购的劣质成品油勾兑入正常食用油,然后以正常豆油名义销售给制药
和饲料等60多家下游企业。本案尚未见刑处报道。浙江温岭毒猪油生产商获刑2年2007年01月20日新华网浙江省温岭市繁昌油脂厂因生产大量有毒猪油,曾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该事件当事人繁昌油脂厂厂长应福明有投案自首情节,19日被温岭市人民法院
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8万元。2006年8月初,台州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查封了繁昌油脂厂。经检测发现,该厂生产的成品精炼猪油样本中的“酸价”检验结果为17.305毫克/克,高出正常标准10倍,属有毒有害食品。至
被查封时,繁昌油脂厂已累计生产销出100多吨有毒猪油。酒类食品安全事件涉案人员的刑事处理各地酒类假冒伪类案⚫2012年12月14日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晋江公安捣毁一假酒窝点,共查获假冒多种台湾金门高粱酒400多箱,涉案价值达一百多万元。何
某及其妻子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警方刑拘。本案未见刑处报道。⚫2012-08-14来源:南方日报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伍某珍在南海大沥芦村新铺111号经营某酒类批发部,在明知买进的剑南春、五粮液、茅台酒、茅台王子酒、郎酒、长城干红葡萄酒、国窖1
573等白酒系假酒的情形下,依然公开销售。今年4月27日,大沥派出所联合广东省市场管理部门,在伍某珍租用的大沥镇芦村北区某仓库内查获假冒上述注册商标的白酒,共9864瓶。经鉴定,数额达人民币931816元。同年5月17日,公安机关将伍某珍抓获。本案已经庭审,未见判决报道。晋江假酒窝点灌装假
洋酒销往三市酒吧⚫2012-07-17来源:闽南网晋江人何某山等4人的假酒窝点,先买来低档酒,再灌装成“高级”白酒和洋酒,销售至晋江、龙岩、厦门等地的酒行和酒吧。日前被晋江警方一举查获,当场缴获700多瓶伪劣洋酒和白酒,涉案价值200多万元。至案发前,该窝点共获利50多万元。昨
日,何某山等3名嫌犯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已被正式起诉。本案刑处结果未见报道。福建省晋江市假冒伪酒类食品案件2007-2-25来源:新华网福建省晋江市警方近日在该市苏内村东阳自然村查获一个制造假酒窝点,谢某娟等人雇了几名工人,并向她哥
借了场地,然后向人购买回收的“五粮液”“剑南春”“劲酒”等酒瓶以及商标、瓶盖、防伪标志、外包装等物,再用劣质的散装酒注入,用开瓶器压好瓶盖,自己印刷纸箱进行包装。从2月10日开始,他们连续“生产”4天,已“生产”“五粮液”320瓶、“剑南春”357瓶,以及8000多瓶“劲酒”。目前
,犯罪嫌疑人谢某娟等人已被刑事拘留。本案后续刑处未见报道。广州毒酒案首犯终审获死刑⚫2004年5月21日新华网自11日以来已导致11人死亡、50多人中毒的广州“毒酒”案,公安机关经过7天侦查,日前已基本告破。截至18日,涉案的23名犯罪嫌疑人中已有19人被刑事拘留,其中制造和销售毒酒的6名疑
犯(包括4个酿酒老板和2名甲醇供应商)已被广州市白云区检察院批准逮捕。⚫2006年11月30日新华网2004年的广州“5·11”毒酒案,30日上午在广州终审宣判。这宗共造成14人死亡、41人不同程度受伤案件的首犯程才明,被广东省高院终审维持一审的死
刑判决;本案的其余1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判处1年半至1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均被驳回上诉请求,维持原判。湖南假酒团伙落网记⚫2004年10月21日央视《东方时空》据了解,湖南的这个制售假酒犯罪团伙,作案时间已
有三年多,销售网络涉及湖南、浙江、广东、湖北、重庆等十多个省市区,涉案人员达100多名。据湖南公安总队长介绍:这一假酒团伙在被查获之前,查实的假酒已经卖了至少800多件,盈利50多万,没有查实的连他们自
己都已经计算不清了那就更多了。查案现场缴获的商标、包装物,假酒瓶盖,货物案值达一百多万。本案未见刑处报道。其他食品安全事件涉案人员的刑事处理上海染色馒头案三责任人获刑2011-09-26来源:新民网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维禄为提高销量,在明知蒸煮类糕点使用“柠檬黄”
不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情况下,仍安排生产主管、被告人谢维铣组织工人大量生产添加“柠檬黄”的玉米馒头。盛禄公司销售经理、被告人徐剑明将馒头销往多家超市。法院审理认为,3被告人均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叶维禄、徐剑明、谢
维铣有期徒刑9年、5年、5年,并分处罚金65万元、20万元和20万元。咯咯哒鸡蛋被检出含三聚氰胺事件责任人获刑3年2009年02月28日辽一网华商晨报⚫据沈阳电视台报道,昨日,新民市人民法院对新民市明兴饲料厂责任人
进行宣判,被告人高兴涛是该厂法人代表,获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据调查,高兴涛于2008年7月分两次购进主要成分为“三聚氰胺”的生物蛋白添加剂45吨,这些三无产品添加剂在没有进行任何检测的情况下,被用到了生产流程中。2008年9月10日和17日,高兴涛把用蛋白添加剂生产的近200吨
饲料成品玉米酒精糟销往辽宁大连、旅顺和海城等地,这些饲料进入大连韩伟公司用于蛋鸡饲养。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案件查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人发言2011年01月13日新华网◆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今后,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决不姑息;对有关地方和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等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要想切实解决食品安全和食品非法违规添加的问题,关键在于各级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如何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国务院追查问题奶粉系列案191名官员被追究责任2011年01月13日新华网2010年7月以来,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
会的统一部署下,截至2010年12月31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共出动执法监管人员330万人次,公安机关出动警力10余万人次;共发现涉案问题乳粉2131.87吨,全部为2008年问题乳粉和使用2008年问题乳粉生产的原料乳粉;有关部门和地方集中查办了40起非法使用2008年问题乳粉生
产、销售原料乳粉和乳制品案件,共抓获96名犯罪嫌疑人;已对查明负有责任的191名领导干部和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行政问责和诫勉谈话。《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对严惩食品安全犯罪行为非常重视,在问题乳粉
案件查办期间,专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对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立案、侦破、起诉、审判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定罪量刑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从严惩处问题乳粉案件涉案人员
提供了法律政策依据。备注:《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立法,当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述通知是遏制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补充法律。《刑法修正案(八)》⚫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
料的食品的,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消费者因食品安全事件而受伤后的民事权益•2008年03月15日新京报北京福寿螺案无发票顾客获赔台湾消
费者杨仿仿因2006年6月23日晚,与家人及朋友在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劲松店食用“凉拌螺肉”而患上“广州管圆线虫病”,并于2006年12月6日向朝阳法院提起诉讼,向蜀国演义索赔30余万元,但因就餐后没有索要发票,无法证明其在蜀国演义酒楼患病,该案持续审理了1年多。最后,朝阳法院根据杨仿仿
提供的就餐照片、就诊证明、蜀国演义酒楼函件,认定了患病与就餐有因果关系,判决蜀国演义酒楼向杨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