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WTO反倾销规则与案例

PPT
  • 阅读 3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5 页
  • 大小 457.652 KB
  • 2023-07-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04WTO反倾销规则与案例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04WTO反倾销规则与案例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04WTO反倾销规则与案例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04WTO反倾销规则与案例
04WTO反倾销规则与案例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04WTO反倾销规则与案例.pptx,共(65)页,457.652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24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WTO反倾销规则与案例1引言❖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三大贸易保护措施,以反倾销采用最普遍❖自1979年欧共体首开对华反倾销调查以来,迄今为止已700多起,损失上百亿美元,且逐年增加,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并成为国际反

倾销的最大受害者❖无论是对华倾销还是对华反倾销,对我国经济的危害已初见端倪,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学习掌握世贸组织反倾销等有关规则和程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利益23内容提要一、倾销与反倾销概述二、《反倾销协定》的主要内容三、国外对中国

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四、中国在实施《反倾销协定》方面的承诺五、中国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4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倾销的判定标准➢熟悉倾销调查程序和反倾销措施➢理解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及特点➢怎样应对反倾销5全球反倾销现状1995~2006年全球反倾销立案调查数(单

位:起)➢*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6月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案件数157225243257354292364312232213191862009年预计250起6➢2013年,中国共遭遇19个国家和地

区发起的92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12年增长了18%,其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案件约占2/3。2014年一季度,中国又遭遇1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27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长23%,其中美国对中国多个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71995~

2006年全球反倾销立案调查情况81980~2006年全球启动的反倾销调查数9倾销与反倾销概述--反倾销原理➢市场竞争与价格差异(歧视)⚫从经济学角度看——比较(comparative)优势?⚫从道德与法律角度看——公

平(fair)竞争?➢自由贸易与滥用自由⚫MFN与国民待遇下的自由贸易与公平竞争➢反倾销与反补贴税的政策基点⚫参照国内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10倾销与反倾销概述—倾销的定义➢美雅葛布·温纳尔(Jacob

Viner)⚫倾销是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以不同价格出售所形成的价格歧视,即同一种产品在出口国或原产国市场上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在进口国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出口国价格>进口国价格11倾销与反倾销概述—倾销的定义➢GATT⚫当一国产品向另一国出口时的价格低于国内消费

的正常价值⚫低价销售给进口国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12倾销与反倾销概述—倾销的定义➢WTO⚫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对进口国国内产业或相似产品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或阻碍⚫倾销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13倾销与反倾销概述—倾

销的定义发生时间的持续性持久性倾销persistentdumping偶发性倾销sporadicdumping短期性倾销Short-termdumping在一个相当持久的期限内,出口商连续低价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原因:•国内市场饱和•长期得

到政府的出口补贴在一段时间内,出口商以控制、占领、掠夺海外市场为最终目的而连续以低价销售产品又称之为掠夺性倾销14倾销的经济影响➢对进口国产业的损害➢对出口国经济的损害➢对第三国的损害15对进口国产业的损害➢直接损害➢间接损害⚫无直接竞争产业的损害⚫消费倾销产品的产业的损害

⚫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产业的损害(潜在损害)16对出口国经济的损害➢造成出口国资源的错误分配➢挤占出口国相关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损害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17对第三国的损害➢导致进口国对第三国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第三国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减少18反倾销的历

史回顾➢1904年加拿大反倾销法:针对美国钢铁低价进口➢1906年澳大利亚:损害➢1916年美国反倾销法:GATT第6条的模本➢1947GATT第6条:国际反倾销法的“宪法性条款”(依然有效)➢GATT1967年反倾销协

议发展和充实➢GATT1979年反倾销协议全面修订➢WTO反倾销协议——现行国际反倾销法缔约方为了抵消或防止倾销,可以对倾销产品征收数量不超过这一产品倾销差额的反倾销税19《反倾销协定》的主要内容➢倾销的确定⚫如

一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正常价值出口价格•产业损害•因果关系国界20价格、成本与费用国界内陆运费等原料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

用佣金内销价格关税、通关费用海运费、保险费佣金内陆运费销售费用外销价格售后服务21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出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第三国价格➢结构价格“同类产品”相同的产品“同类产品”是用于国内消费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不低于向进口国出口数量的5%

指同类产品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向第三国出口的具有代表性的可比价格不存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的可比价格或由于特殊原因得不到该价格属于同类产品该同类产品的最大进口国具可比性5%销售价格不低于生产成本22出口价格的确定➢出口商将产品出售给进口商的价格,以进口商实际支

付价格或应付价格为准➢可以根据交易发票或有关的会计文件确定➢须对两种价格进行调整,使之具有可比性。23倾销的认定➢根据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之间的差额确定倾销幅度。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的差额越大,倾销幅度越大。24损害的确定

➢国内产业的认定➢损害的定义⚫损害的确定•数量•价格•生产商⚫损害威胁⚫损害阻碍➢累积评估原则➢与倾销有关的因素指同类产品的国内生产者全体,或总产量构成同类产品国内总产量主要部分的国内生产者•大幅度增长率•增加出口的能力•价格•被调查产品的库存情况•每个国家的进口产品的倾销幅度都大于2%•从其中

一个国家进口倾销产品的数量占进口方国内市场同类产品数量的3%;或从单个国家进口数量不足3%,但从几个国家进口数量之和超过7%•竞争条件基本相同25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进口方境内某一产业出现衰退,并不意味着必然存在有关商品的进口倾销➢即使同时存在产

业损害和进口倾销,这两种存在之间也并非必然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对该产业造成损害:如市场需求减少、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国内同行业低价竞争、技术进步、非倾销产品的进口等。➢必须证明产业的损害是由相关

倾销产品直接26对反倾销法规的错误观念例举➢没告到我就不用反应?➢在美国销售产品的价格高于美国同业价格就不是倾销?➢在美国销售之价格高于成本就不是倾销?➢在两国市场以相同总价格销售就不是倾销?➢在两国市场销售的净价

格相同就不是倾销?27在美国销售价格高于成本就不是倾销?美国价格实际成本推定价格售价106原料成本4040直接人工3030制造费用2020管理费用4.5(5%)9(10%)利润5.67(6%)9.9(10%)100.171

08.9倾销差额:(108.9-106))/106=2.74%28中国美国总价500500保险费010业务员薪资[5]0佣金05净价500485倾销差额:15/500=3%在两国市场销售的总价格相同就不是倾销?29反倾销调查程序申请提起调查裁定行政复审司法审查公告3

0申请人的资格➢由受到倾销影响的国内生产厂商提起申请⚫申请人的集体产量必须达到该产品国内全部产量的25%以上⚫申请人的集体产量必须达到支持或反对该申请的国内生产商产量的50%以上➢由反倾销调查当局自主决定进行反倾销调查31下列情况下调查应停

止:➢证据不足➢倾销幅度小——不到该产品出口价格的2%;➢倾销产品的数量不到该产品总进口量的3%32补充:欧盟的调查程序➢立案􀃎审查问卷(市场经济地位问卷和反倾销调查问卷)􀃎实地核查􀃎决定是否给予市场经济地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采取最终反倾

销措施http://training.mofcom.gov.cn/art.asp?ClassID=63&ClassName=反倾销调查问卷&action=http://training.mofcom.gov.cn/art.a

sp?ClassID=64&ClassName=非市场经济问卷&action=33美国反倾销案调查程序➢美国产业申请调查⚫代表美国产业⚫向商务部及ITC提诉➢开始调查⚫商务部决定是否调查⚫收件后20日内决定➢ITC产业损害初判⚫ITC

发送问卷,于其指定期限内完成填答⚫ITC于控诉收件后45日内初步裁决美国产业有无受到损害34美国反倾销案调查程序➢商务部问卷⚫调查范围至少应及于该国所有业者销美总数量之60﹪⚫问卷涵盖之销售及成本资料,多指调查控诉前最近四季(二季)之内销及销美资料➢向商务部提交资料⚫于收受问

卷30—45日内填答35美国反倾销案调查程序➢商务部之初步裁决⚫原则上于控诉收件后160日内为之⚫课征被告临时反倾销税,被告应供相当之担保金➢实地查证➢商务部对倾销之终局裁决⚫于初步裁决后75日内为之⚫应本于查证所得之资料为裁定,如资料不实者则用现有资料(FactsAv

ailable)36美国反倾销案调查程序➢中止调查协议⚫出口商具结承诺加价或销除倾销所生之产业损害效果⚫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产业损害之终局裁决⚫应于商务部终局裁定后45日为之⚫商务部应于ITC终局裁决后,发正式命令课征反倾销税,不

得以保证金代之。➢行政复查⚫届满一年利害关系人可申请⚫于反倾销税命令课征每届满一年时,皆可申请复查。⚫如复查结果与原终局裁定有异者,则已缴之税额应多退少补。37美国反倾销案调查程序➢法院诉讼⚫国际贸易法庭起诉⚫向联邦巡回法院及最高法院上诉38➢欧盟自1988年12月2日开始对中国彩电进行反

倾销限制。2002年8月,经过多次谈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及厦华、海尔、海信、康佳、长虹、创维、TCL七家彩电企业与欧盟签署免征反倾销关税协议。该协议对中国彩电出口价格和数量做出限制,并规定,中国企业必须允许欧盟派官员进行核查。2005年9月,欧盟对中国机电进

出口商会和两家中国企业提出核查要求,但被康佳拒绝。2006年3月31日,欧盟发表官方公报,宣布从即日起对中国7家彩电企业恢复征收44.6%的反倾销税。康佳认为,协议已是一纸空文,而形成39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包括以下形式:➢临时反倾销措施: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最终反倾销措施:征收进口反倾销

税➢追溯征税:反倾销税追溯到能够适用临时措施的时候开始计征➢价格承诺:提高出口价格➢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是临时反倾销措施和最终反倾销措施40临时反倾销措施TemporaryAnti-dumpingMeasures➢在反倾销调查中,初步认定了存在倾销、产业损害及因果关系后,进口方可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以便防止在调查期间有关产业可能会受到的更严重损害。➢临时反倾销措施可以采取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方式(支付现金或证券保证金,我国目前采取现金保证金,一般不采取临时反倾销税),但收取的金额不得超过初步认定的倾销幅度➢临时反倾销措施只能在开始调查之后的

60天以后采取,实施期一般不超过4个月,最长9个月41最终反倾销措施FinallyAnti-dumpingMeasures➢最终反倾销措施是征收反倾销税➢如果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存在倾销、产业损害及其因果关系,

并确定了倾销幅度,进口方即可对倾销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的征收额可以等于或小于倾销幅度,但绝不能大于倾销幅度➢反倾销税的征收应自决定征收之日起不超过5年42追溯征收反倾销税➢在作出倾销造成产业损害的最终裁定时,如果判定因在此之前未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而使倾销产品在调查期间继续对进口方产

业造成损害,则最终确定的反倾销税可以溯及到能够适用临时措施的时候(即反倾销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后的60天)开始计征。➢如果已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最终反倾销税高于临时反倾销税时差额不再征收,低于临时反倾销税时差额应予以退还。43价格承诺PriceUndertaking➢在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倾销存在后

,如果出口商主动承诺提高有关商品的出口价格,且进口方反倾销调查当局对出口商的承诺满意,反倾销调查应暂时或完全中止而不采取任何临时反倾销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价格承诺的建议可以由反倾销调查当局或出口商提出,但反倾销调查当局不可以

强迫出口商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也可以接受或不接受出口商主动提出的价格承诺建议。➢对于出口商而言,价格承诺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条件的维持一部分市场份额。http://intl.ce.cn/zhuanti/fqx/yw/200604/05/t20060405_6609785.s

html44国外对华反倾销情况451995~2006年全球、印度和欧盟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发展趋势461995年~2005年6月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前10名的国家(地区)序号国家(地区)案件数1中国4692韩国2183美国1624台澎金

马单独关税区1605日本1256印度尼西亚1217印度1208泰国1119俄罗斯9710巴西84注:至2006年底,中国实际累计遭遇反倾销调查计500起。471995~2006年全球反倾销立案和对华反倾销立案情况年

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全球反倾销案立案数量(起)157225243257354292364312232213191172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起

)204333284043535152495762全球(1995年的立案数=100)100143155164225186232199148136122110中国(1995年的立案数=100)10021516514020021526525526024528531048国外对华反倾销趋势➢对华

反倾销立案调查逐年增加➢反倾销案涉及的商品领域不断扩大➢反倾销案件涉及金额日趋增大➢对我出口商品提起反倾销的国家越来越多➢国外对华反倾销具有连锁反应效应➢我国成为反倾销主要对象和最大受害者49全球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情况50我国频频遭反倾销

的原因➢我国出口产品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原因是多方面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规则化的直接反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直接反映▪我国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的反映▪贸易秩序混乱,低价争销▪企业不积极应诉鼓励了对华反倾销51国外对华反倾销对我国的危害➢间接危害是国内产业。由于出口萎缩,影响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

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劳动力就业。2000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是23.1%,即我国出口产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4,可以设想,如果这些出口产品不出口,将影响多少劳动力就业。➢直接危害是丢失市场,出口萎缩。一种涉案产品被某国征反倾销税,有时不仅意味着该国市场

的丢失,甚至产生多国反倾销调查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该产品出口大门完全关闭。52我国应诉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前遭反倾销调查相对较少,损失较少,反倾销应诉还没有得到重视,当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专门人才组织应诉,应诉率不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出口产品遭国

外反倾销的案件迅速增加,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对华反倾销案件也没有应诉。➢近年来我国政府组建了专门的反倾销职能机构,制定了反倾销应诉的法律法规,加大了反倾销应诉的工作力度,应诉比例逐年增加。531、涉案企业不积极参加反倾销应诉的原因➢对反倾销不了解,运

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把反倾销调查混同于司法诉讼➢不愿承担律师费➢不重视受到调查的市场➢对国际行情不了解,担心败诉➢生产商和出口商不能联手应诉542、不积极参加反倾销应诉的后果➢不战而败➢连锁反应➢挤出市场➢失去复审机会553、充分认识反倾销应诉的重要性➢首先,积极做好反

倾销应诉是保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需要➢其次,积极做好反倾销应诉是保证扩大出口,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再次,积极做好反倾销应诉是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564、积极应诉是唯一选择面

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以往我们有很多的教训,也有应诉成功的经验。不应诉就意味着放弃争辩和维护自己权益的机会,将丢失已开拓的市场,而应诉就有可能胜利,应诉得力可能柳暗花明。因此,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积极应诉是唯一的选择。只有积极应诉,才可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判断反倾销

应诉是否取胜不应以零税率为标准,而应以降低反倾销税率和保住了出口市场为标准。而且积极应诉将会在较大程度上遏止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急剧上升的趋势。57如何应对对华反倾销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外国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不但

将存在,而且可能居高不下,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从治标的角度看,企业应该积极应诉,并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但最根本的是必须充分意识到反倾销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有应对国

外对华反倾销的长期策略。企业要提高成本意识,在财务方面加快与国际接轨,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581、政府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策略❖反倾销不是针对某一企业进行的,而是针对某一或某些国家进行。作为政府,特别是对外贸易的主管部门,

除在国外对华反倾销发生时,指导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反倾销应诉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整顿外贸秩序,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对国外市场进行监控,防止或减少国外对华反倾销发生592、企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对策❖在

国外对华反倾销越来越盛行的形势下,遭受反倾销起诉是任何一家出口企业都有可能遇到的事。如何防止或尽量减少遭受反倾销起诉,或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如何运用WTO反倾销相关规则和我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是我国企业应该关注的重大课题。60我反倾销应诉主要障碍➢目前,非市场经济

地位和替代国做法是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获胜的最大障碍。➢在我国入世谈判中,美国政府主观的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坚持将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写入中美达成的关于中国加入WTO协议中,即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美国对华反倾销仍可以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6

1原因62➢http://intl.ce.cn/zhuanti/fqx/index.shtml➢http://tech.163.com/special/a/antisale.html63美中彩电反倾销案进程回顾➢2004年5月15日美国最终裁定中国彩电存在倾销➢2004年4月14日美国商

务部终裁中国彩电反倾销案➢2004年3月22日中国企业发出应诉倡议书➢2003年10月25日美再次推迟彩电倾销裁决➢2003年10月中美国商务部作出倾销成立的初裁➢2003年6月美国商务部到中国实地调查

➢2003年5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结果➢2003年5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是否接受起诉书➢2003年5月2日原告方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起诉书64裁定税率对比初裁终裁厦华31.70%4.35%长虹45.87%24.48%TCL31.35%22.

36%康佳27.94%11.36%海尔、海信、创维、苏州菲利浦、上广电等九企业最高40.84%21.49%其他27.94%-78.45%65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