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华谋略智慧与现代商战周培玉(一).pptx,共(81)页,364.121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17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华谋略智慧与现代商战主讲人:周培玉教授中华谋略智慧与现代商战主讲人:周培玉教授课程主题——经营者做人做事的智慧谋略智慧——中国古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商战——西方文明,市场经济的产物,不流血的战争。讲座内容:上篇:谋略——管理的内力一、中国谋略智慧
研究二、谋略大家思想解读下篇:商战——心智的较量三、现代经营谋略思维四、谋略智慧商战运用谋略篇一、中国谋略智慧研究谋略是高超的智慧,中国式管理功夫,内核是正合奇胜。胆略胆:胆量、勇气、魄力略:谋略、计策、智慧胆——承受的能力(困
难、困苦、恐惧)略——应变的能力(应对、变通、突破)“略”的经典案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胆略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据此可将经营者分成以下4种类型:有胆无略:即有勇无谋(冲锋陷阵型)无胆有略:即有谋无勇(参谋智囊型)有胆有略:即有勇有谋(领导精英型)无胆无略:即无勇无谋(能力平庸型)中
国企业界的“谋略家”代表:——张瑞敏、柳传志(第一代)史玉柱、潘石屹(第二代)第三代财富新贵:马化腾、江南春交叉型企业家代表——马云马云,1964年生,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之后任教于杭州电子工学院。1995年,出访美国时
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加入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1999年,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领域。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上贸易平台。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16个销售和服务中
心,在香港和美国设有分公司。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3500名专职雇员。成为全球首家拥有超过8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遍布220个国家和地区,每日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810万条商业供求信息,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
迎的B2B网站”。胆、略结合的典范:张瑞敏——国际化,零成本扩展柳传志——贸工技,蛇吞象史玉柱——以小搏大,无中生有潘石屹——领先一步,快乐经营马云——传统行业,信息交易企业家重胆略、更重时势时势——时机、机遇、机会;形势、趋势、造
势。时——识别、把握时机的能力;势——驾驭、运用大势的能力。中国式的成功学:胆略+时势小成功凭胆略,大事业靠时势!胆略:内在素质(天生+修炼)时势:外在条件(顺应+运用)谋略不当的“典型企业”:1、马胜利与石家庄造纸厂2、牟其中与南德集团3、赵新先与三九集团4、唐万新与德隆集团5、顾雏军与格林柯
尔6、戴国芳与江苏铁本中国企业家在谋略方面最易犯的错误:战略冒进——被胜利冲昏头脑,错把昨天当今天。战略保守——因循守旧,过于谨慎,错把明天当今天。古人强调:谋定而后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清·陈澹然企业成功的秘诀——产品经济时代: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三分管理+七分策划(谋略)策划(谋略)为什么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策划的经济,没有策划就没有新产品、新市场,当然也就没有新作为。策划同于谋略,谋略藏于兵法,兵法用于战争。商
战是不流血的战争,与战争具有同样的性质!企业之间的竞争(商战)与战争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必须制定、实施正确的战略战术。今天的企业必须懂得如何策划,要策划必须学习和运用谋略!策划需要博古,创新需要继承!谋
略使企业经营大放异彩,谋略使企业家才华飞扬!什么是谋略?计谋、策略。就是竞争的制胜方式。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谋略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艺术,是中国智慧的重要组织部分。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以小搏大、以弱胜强、化危为安的能力
。司马光砸缸——辨析判断的能力毕升活字印刷——发明创造的能力曹冲木船称象——以小搏大的能力诸葛亮空城计——以弱胜强的能力阿凡提“早死两天”——化危为安的能力中国智慧=中国功夫(武术、中医、书画、烹饪、京剧、谋略)武术——南拳北腿,出神入化中医——望闻问切,银针擒魔书画——徽墨宣纸,独有艺术烹
饪——八大菜系,香飘世界京剧——四大名旦,人间绝唱谋略——四两千斤,借刀杀人(二桃杀三士)谋略=策划(中国智慧最突出部分)策划:同“策画”。策,古代赶马用的一种棍子,一端有尖刺。策划含有筹划、谋划、计划、计策
、对策等意思。现代释义:策划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针对未来的构想、谋划,制定计划、决策和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是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改变现状的实施过程。1、谋略的来源:谋略来源于战争。《围魏救赵》最有代表性: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
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救赵。但军事家孙膑没有率军奔赴赵国,而是直扑魏国国都大梁,迫使魏军返回应战,结果没费一兵一卒解了赵国之危。为什么围魏可以救赵?原因是魏国以精锐部队攻赵,国内必然空虚,所以齐国发兵大梁,令魏王心惊胆跳,岂能不赶紧撤回部队?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产生了
许多兵法大家,推动了谋略的发展和应用,其中以孙子的影响最大。2、谋略的兴起和特征:兴起的原因:中国历代开明、有为的统治者,大都注意招贤纳士。而精于谋划、料事如神的军师、谋士是聪明和智慧的象征。这是谋士和谋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运用谋略最早的是殷商时期,兴旺
昌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激烈的军事斗争,频繁的外交活动,促使大量的以谋略为职业的食客、谋臣和策士产生。四君子(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各有食客3000,毛遂是其中的一个。食客就是今天的智囊。孟尝君
位居齐国宰相几十年,风平浪静,没有任何灾祸,全凭食客冯谖的“狡兔三窟策略”:第一窟:买义第二窟:游说第三窟:建宗庙“狡兔三窟”对经营者的启示:第一,要懂得适时“买义”,人生总会有不测风云,买义就是提前为自己买路;第二,要学会借第三方营销自我,口碑胜过奖杯;第三,有能力要做一点公
益,架桥防止自己落水。谋略的特征:君主谋略:自行谋划,刚性强,主观意志,个人价值观的体现。谋略得当典型:秦始皇的“四统一”、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谋略不当典型:宋襄公的“敌军过河作战”、刘备的“为关羽报仇”。谋士谋略:揣摩主
人意图、投其所好,否则难以为谋,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如田丰在官渡之战前献谋于袁绍:“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矣!”袁绍大怒,杖击田丰。后袁绍兵败,有人对田丰说,你的话灵验了,今后必然会得到君主的器重。天丰凄然笑道:“若军有利,吾必全
;今军败,吾死矣。”结果确如田丰所言。谋略经典案例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西汉)2、吕不韦与秦始皇(战国)中国谋略发展的六个阶段1、原始社会时期——以谋捕兽,黄帝成祖2、奴隶社会时期——分封土地,太公辅周3、春秋战国时期——七雄逐鹿
,诸子百家4、封建社会时期——三分天下,隆中定局5、新民主革命时期——四渡赤水,长征神话6、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商务策划思考与训练:现实生活、经营中谋略无处不在,试为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或故事。二、谋略大家思想解读谋略思想博大精深,诸子百家照亮世人,它是中国式管理思想的源泉.
中国古代谋略大家(代表人物):世界上第一个哲学思想家——老子世界上第一个教育思想家——孔子世界上第一个管理思想家——韩非子世界上第一个战略思想家——孙子四位先贤对后人的巨大影响:老子、孔子——做人(指路明灯)韩非子、孙子——做事(成功宝典)中国
式管理思想与智慧主要来源:老子、孔子、韩非子、孙子(道家、儒家、法家、兵家)老子的哲学思想——宇宙大局观:老子,姓李,名聃,楚国苦县人(河南鹿邑或安徽涡阳)。道家创始人,曾任周王朝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晚年,周王朝衰败不堪,老子决定到秦国、西域去,
途经“函谷关”(河南灵宝县,后移至新安县)。一日,关令尹喜看到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知有圣人到此,留下不放,要求写点著作方可签证放行。几天后,一部举世无双的《道德经》问世。《道德经》,81章,5000余字。上篇《道经》37章,讲述宇宙
的根本,道出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起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下篇《德经》44章,讲述处世方略。起首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老子宇宙大局观的体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第33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根本体现——无为(不妄为、顺乎自然!)道家谋略思想解读:谋略智慧:无为而治,以柔克刚,顺其自
然。(洞察人世间一系列利害转化关系)主要体现:无为而无不为(心智心术)得道——修身积德,内得神明道用——得道后的具体施用(静:静观其变;虚:淡化名利;一:万事之本;守:以守为攻。)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如何无为而无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1、君逸臣劳,君无为而臣有为;2、凡事从大处着眼,小
事糊涂;3、求贤有所为,用人有所不为。你是怎样考察人才的?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九征”。1、远使之而观其忠;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2、近使之而观其敬;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3、烦使之而观其能;8、醉之以酒而观其态;4、卒然问焉而观其知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5、急与之期而观
其信;测测自己:你是哪一类管理者?老子的四种管理境界——“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17章)第一类管理者:员工感觉不到老板存在第二类管理者:员工爱戴、赞誉老板第三类管理者:员
工惧怕老板第四类管理者:员工侮辱老板孔子的教育思想——人格理想观:(公元前552—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儒家学派的创建者,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20篇,1万2千余字,记录孔子及其
学生的言语行事。核心概念是“仁”。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第1篇《学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第12篇《颜渊》)根本体现:仁爱(仁政);
修身养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1篇《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第2篇《为政》)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第20篇《尧曰》)曾子《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经营自我齐家——经营家庭治国、平天下——经营事业儒家谋略思想解读:谋略智慧:仁义道德主要
体现:仁、义、礼、智、信仁、义——理想人格礼——行为规范智、信——道德标准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为政以德,修己治人(人治、法治、德治)柔性与和谐——企业管理之“九段”“仁”是中国式管理的
境界“和”是企业管理最宝贵的要素“礼”是超越制度的自觉性“为政以德”是实现团队合作的基础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法术势实效观:战国末韩国人,出身贵族世家,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法家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全书20卷。主要内容:为巩固君主专制统治,如何运用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和主张,以及讲求实际的哲学思想。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有度》)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二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术者,因任而
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定法》)势——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
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难势》)法家谋略思想解读:谋略智慧:依法行事,因时变法。主要体现:法、术、势的综合运用。代表人物: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现代企业如何运用法术势?法——主动变革,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市场环境变化,推出新的管理制
度。术——通过股权、期权设计以及文化培植,变传统责权利为中高层相互激励、监督和制约。势——借国家提倡环保、节能、民生之势,发展新兴产业。法家对管理者的提醒:1、警惕内部的结党营私;控制下属要用权与术。(为君之道)2、进言要顾及领导之私;下级不要自以为有
功。(为臣之道)3、制度使人不能为非作歹;趋利避害系人之常情。(管理之道)孙子的战略思想——竞争制胜观: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今山东淄博)人,与孔子同时代。齐国内乱,出奔吴国。中国古代军事家,吴国将军。《孙子兵法》
,13篇,5000余字。《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五事:道、天、地、将、法。道——政治上要取得民众认同和拥护(企业价值观)天——天时气候(外部环境、政策和经济趋势)地——
战场地形、地势(市场特点、地缘优势)将——智、信、仁、勇、严(经营者的素质)法——组织编制、规章制度、物资供应(组织结构、绩效考核与物流渠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种,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七计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
,破卒为之;全武为上,破武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知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
,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势篇)诸葛亮的职业操守——死而后已观: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兄弟三人皆有盛名,各在一国。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
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隆中对》: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
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此,则大业可成,汉室可
兴矣!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益州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特点:全方位谋划,准确定位,
注重操作《隆中对》堪称战略范文,谋划既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战略分析透彻、准确——首先是分清敌我,其次是比较各自实力;第二,战略目标明确、具体——近期占荆州、中期占益州、远期是光复汉室;第三,策略措施正确、到位——对外伐交(孙权
、少数民族),对内强化治理,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兵家谋略思想解读:谋略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代表人物:孙子、孙膑兵家谋略对现代企业经营的作用: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五事为大,正合奇胜。经营者人生之道:进则儒,行
则法,攻则谋,守则道(儒、法、兵、道)进则儒——君子风范、修已安人做正人君子,要读《论语》树人格,立大志行则法——制度为先、奖罚分明经商办企业,要读《韩非子》胸怀权术,学会用势、造势。攻则谋——上兵伐谋、正合奇胜掌握主动权,要读《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知天知地,
不战而胜。守则道——乘势而为、不妄为不为物所累,要读《道德经》,明大理,内心淡定,进退有道。中国文化的精髓:勇——代表作《西游记》谋——代表作《三国演义》情——代表作《红楼梦》义——代表作《水浒传》讨论与训练:谈谈对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孔子的“为政以德”、韩非子的
“法、术、势”、孙子的“正合奇胜”等古代大家思想的认识,这些思想对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有何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