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SIC-徐长明

PPT
  • 阅读 2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0 页
  • 大小 2.338 MB
  • 2023-07-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国汽车市场-SIC-徐长明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国汽车市场-SIC-徐长明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国汽车市场-SIC-徐长明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国汽车市场-SIC-徐长明
中国汽车市场-SIC-徐长明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国汽车市场-SIC-徐长明.pptx,共(90)页,2.338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17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1—2012年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2011年12月18日北京汽车市场展望2内容一、2011年汽车市场分析二、2012年汽车市场预测三、十二五产业环境与特征汽车市场展望3一、2011年汽车市场分析(1)总体市场(2)细分市场(3

)动态特征汽车市场展望4(1)总体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全面大幅度滑坡,增速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来源:中汽协2.6%8.6%-9.8%16821639-5.9%4基本特点101711052282063953712010年1-112011年1-11商用车(万辆)微

客(万辆)乘用车(万辆)汽车市场展望5汽车内需总量1521621641872102383334465095777008439021367183016827.0%51.6%33.9%2.6%20.4%1.2%3.0%21.3%6.6%33.9%14.1%13.4%39

.9%13.3%12.3%14.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11汽车国内需求总量(万辆)增长率(

%)汽车市场展望6乘用车内需增长率比去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增长率低于现阶段的潜在水平6068861402311634305325708641187116633225.4%8.9%37.4%52.0%14.6%29.5%23.7%7.2%26.1%13.8%65.6%62.9%1999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11乘用车内需(万台)同比增速(%)汽车市场展望7商用车销量(批发量)增长率比去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增长率显著低于现阶段的潜在水平87869610410713317817820

4249262331371143430-5.9%-2.8%29.9%10.9%26.7%5.2%22.2%-1.0%24.5%0.0%14.1%8.1%24.5%2.8%8.3%1997199819992

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117类商用车销量(万台)同比增速(%)汽车市场展望8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原因:主因素有两个◼鼓励政策集体淡出8◼货币紧缩政策、经济增速下降•车购税优惠•养路费取消•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

力度大幅度缩减)汽车市场展望9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008-01-2515.02008-03-2515.52008-04-2516.02008-05-2016.52008-06-1517.02008-06-2517.52008-10-1517.02008-12-0516.02008-12-2515.

52010-01-1816.02010-02-2516.52010-05-1017.02010-11-1617.52010-11-2918.02010-12-2018.52011-01-2019.02011-02-2419.52011-03-2520.0201

1-04-2120.52011-05-1821.02011-06-2021.5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002-02-211.982004-10-292.252006-08-192.522007-03-182.792

007-05-193.062007-07-213.332007-08-223.602007-09-153.872007-12-214.142008-10-093.872008-10-303.602008-11-272.522008-

12-232.252010-10-202.502010-12-262.752011-02-093.002011-04-063.252011-07-073.50利率调整时间表准备金率调整时间表9汽车市场展望102011年GDP增长率逐季下降9.

89.59.79.76.611.48.211.910.39.69.18.92009Q1Q2Q3Q42010Q1Q2Q3Q42011Q1Q2Q3Q4F汽车市场展望112011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呈逐月下降的趋势2

0092010201113.919.218.117.816.513.713.413.913.313.113.313.514.914.813.413.315.114.013.513.813.212.412.818.512.310.810.78.38.911.07.316.1234

5678910111223456789101112234567891011汽车市场展望122010年年底会预测2011年年底会预计2010F2011F增长率20102011F增长率乘用车1200133010.8%118513009.7%微客250200-20.0%2472

23-9.7%商用车4004000.0%400370-7.5%总计185019304.3%183218933.3%2011年汽车内需预计(万辆,%)汽车市场展望13虽然我国汽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全球地位仍在高位上升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

汽车总销量的比重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9全球销量55615897606763726577685673277053609877615825中国销量

238333446509577700843902136718301413全球增速-5%6%3%5%3%4%7%-4%-14%27%4%中国增速13%40%34%14%13%21%20%7%52%34%4%5.7%8.7%10.1%11.5%12.

8%23.6%24.2%22.4%7.4%4.3%8.1%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9汽车市场展望14分级别销量增长率注:内需口径,2004年不包含进口2011.1-112004年(2)结构:高级

别车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形势,低级别车发展受阻。这是与以往调控年份不一样的结构特征。14-12%4%12%11%23%A00A0ABC级及以上15.4%12.0%-0.9%-1.7%28.2%A00A0ABC级及以上汽车市场展望15注:内需口径,2004不包含进口2011.1-11

2004年分价位乘用车销量增长率1537.1%39.9%13.3%2.0%-5.1%-3.2%-1.6%<5万5_10万10_15万15_20万20_25万25_30万>=30万-6%9%1%10%9%29%44%<5万5_10万10_15万15_20万20

_25万25_30万>=30万汽车市场展望16分进口与国产增长率2011.1-112004年注:内需口径,2004年不包含进口7.4%31.0%国产进口14.1%8.7%国产进口汽车市场展望172011.

1-112004年注:内需口径,2004年不包含进口分普通品牌与豪华品牌增长率7.0%37.0%普通乘用车豪华车14.7%1.4%普通乘用车豪华车汽车市场展望182011.1-11注:内需口径,2004年不包含进口国产车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增长率0.7%10.5%自主品

牌合资品牌汽车市场展望19负面因素低端车高端车鼓励政策淡出✓货币收紧与GDP增速下滑✓✓小因素叠加(油价上涨、费用上涨、总量控制等)✓低级别增速下降快、高级别增速下降慢的原因:自主品牌增速下降快,还有三个长期因素

:•A.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优势,合资大于自主;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自主大于合资;•B.合资公司上自主品牌,进一步带来成本优势;•C.综合费用上涨,如油价、费用、限量等汽车市场展望84.890.8133.8116.699.993.3100.493.699.4117.5110.1121.011

7.2115.4104.1106.7109.490.891.096.6104.875.581.502040608010012014016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820092010201120202020乘用车内需月度数据(万辆)增速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

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9-10.722.27.334.242.650.069.186.882.373.097.886.92010120.454.869.143.137.824.220.923.424.231.331.117.3201122.47.911.33.42.

610.510.39.510.25.83.2(3)动态特征:从动态看,二季度形势最严峻,三季度回升,四季度又有所回落20汽车市场展望21217种商用车合计销量月度走势增速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9-3

7%26%-5%1%7%8%42%58%59%58%86%98%2010178%22%39%38%36%37%18%8%9%20%19%15%20115%12%2%-8%-14%-12%-12%-5.7%-5.4%-9.4%-12.9%2136

.530.048.141.034.032.730.431.232.726.328.6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920102011汽车市场展望22如何看待4季度的同比增长速度重新下降?第一,基数原因,去年8月下旬开

始实施节能惠民政策后,销量直线上升。汽车市场展望232011年各月剔除季节和突发因素的环比增速第二,10月以来市场确有一定下滑,这可以从环比增速下滑得到体现。汽车市场展望(1)规律(2)经济(3)政策241.乘用车市场24二、2012年汽车市场预测乘用车全国市场波动多数年

份是由经济波动引起的,区域市场波动政策的作用也是比较的。汽车市场展望25(1)规律:2020年之前乘用车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增长率相当于GDP增长率的1.5倍左右,在时间分布上呈前高后低千人保有量20辆第一个高速增长期◼持续5年左右◼销量年均增长30%◼千人保有量=5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持续1

0年左右◼销量年均增长20%◼千人保有量=130孕育期销量平均增速日本1960-196435.8%韩国1981-198525.0%中国2001-200830.4%(25%)普及期销量平均增速日本1965-197322.2%韩国1986-199720.0%中国2009-

202312—14%25汽车市场展望2626第一高速期第二高速期3.95.48.313.6526273859711012313614816021.026.917.110.66.94.434.843200

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F2014F2016F2018F2020F乘用车千人保有量汽车市场展望272727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速度19-20%17

-18%15-16%13-14%11-12%9-10%7-8%乘用车需求潜在增长率276068861402311634305325708641187116633225.4%8.9%37.4%52.0%14.6%29.5

%23.7%7.2%26.1%13.8%65.6%62.9%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11乘用车内需(万台)同比增速(%)汽车市场展望28(2)经济发展•当经济处于景气上升期时,乘用车需求

增长率高于长期潜在水平•当经济处于景气下降期时,乘用车需求增长率低于长期潜在水平•当经济处于平稳时期,乘用车需求与长期潜在增长水平最接近汽车市场展望296068861402311634305325708641187116633225.4%8.

9%37.4%52.0%14.6%29.5%23.7%7.2%26.1%13.8%65.6%62.9%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11乘用车内需(万台)同

比增速(%)汽车市场展望302012年正向和负向力量共同作用,导致2012年经济增长略低于长期潜在水平(十二五,9%),预计8.5%。因此,从经济角度讲,2012年乘用车市场接近长期潜在增长率,但略低于这一水平的概率更大。主要机构预测值预测机构预测时间2012年

IMFSep-119世界银行Nov-118.4亚洲开发银行Sep-119.1高盛Dec-118.6瑞银证券Nov-118中金Sep-118.4均值8.6汽车市场展望31(3)汽车方面的政策全局性的鼓励和限制总量的政策都不会出台,可能会有局部性的负面政策。主要是部分城市治理交通拥堵。当然

也可能有局部的有力政策,如2012年要扩大内需,汽车是现阶段的主要消费品。•车购税减半•汽车下乡•养路费取消•以旧换新2009年1月•节能惠民2010年8月•燃油限值•扩大消费2012年汽车市场展望32出口增长率月度变化2008200921.119.2-17.

5-25.7-17.1-22.6-26.4-21.4-23.0-23.4-15.2-13.8-1.217.721.530.626.726.36.528.117.626.9-2.2-2.8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汽车市

场展望33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月度变化200820098.25.77.38.910.710.812.313.916.119.218.55.416.017.816.015.714.712.811.411.08.334567891011122345678910111

2汽车市场展望34理论解释2012年常态运行家庭户数家庭年收入购车收入临界点2008年收入分布2009年收入分布汽车市场展望35按长期趋势线(黄色曲线)来看,2012年乘用车内需增长率在16%左右,但2012年的经济环境和消费环境处于相对不利状态,因

此预计乘用车增长率在12%左右(蓝线)。金融危机政策拉动政策退出干扰短期表现与潜在趋势对比分析2012年将向自主潜在增长回归说明:短期表现做了数据平滑。汽车市场展望36时间分布上看,由于GDP增长率20

12年是由低到高的过程,所以汽车市场也极有可能出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建议各个企业按照低方案(10%)来排产,但要对高方案做适当准备。这样主动些,不会有太大误差。如果欧债危机较快地解决,可能实现高方案。汽车市场展望372.商用车市场(1)规律-长期潜在

增长率(2)经济形势(3)汽车产业的政策汽车市场展望38◼未来10年我国商用车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在9%左右。重卡市场速度仍将高于商用车总体平均增长速度。◼今年的滑坡是过去两年超高速增长的回调与宏观调控叠加的结果,是暂时的现象。未

来10年我国商用车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依据:(1)规律-长期潜在增长率汽车市场展望6000014000020102020FGDP总量(亿美元)39GDP年均增长率:8.5%39依据一: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年均8.5%左右的增长速度汽车市场展望68.4%23.0%8

.6%东部中部西部60.9%26.9%12.2%4040依据二:运输强度依然很高:主要是由资源分布和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决定的。资源分布越不均匀,运输强度越高,而我国是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的国家2008年东中西部原煤产量比例20

08年东中西部钢材产量比例3.39亿吨16.99亿吨7.50亿吨3.98亿吨1.34亿吨0.50亿吨汽车市场展望4141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36.2%37.8%39.0%40.5%41.5%41.2%40.4%40.5%40.9%41.9%41.8%43.4%

43.0%46.2%45.8%45.9%45.2%44.8%46.0%46.2%47.4%47.9%47.3%47.4%46.2%46.9%17.6%16.5%15.1%14.4%13.7%12.8%13.4%12.1%11.1%1

0.8%10.7%10.3%10.2%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汽车市场展望42理论上这个图的形状未来几年不会有大的变化:◼从国内来看,2020年前我国仍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靠重工

业和化学工业拉动经济增长,靠住行拉动消费增长。◼从国际来看,在全球分工中,中国还会较长时间内靠低附加值产品在全球竞争(大学教育比例,收入制度)影响未来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果真转变了,对商用车特别是重卡市场

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过去10年商用车特别是重卡高速增长恰恰得益于粗放的发展方式。所谓粗放就是指依然靠消耗大量资源、能源来支撑经济发展,并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汽车市场展望432000-2010年年均增速4310.5%8.2%1

1.8%15.9%0%5%10%15%20%GDP原煤发电量钢汽车市场展望4444煤炭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钢铁消费量(万吨)水泥消费量(百万吨)发电量(亿千瓦时)GDP(万亿美元)总量世界总量3,303.7119,537

2,857181,840581,415中国1,406.345,1601,46734,33449,855美国5659,75010042,390141,190日本128.77,6405711,34050,690占比美国17.1%8.2%3.5%23.3%23.4%日本3.9

%6.4%2.0%6.2%8.0%中国42.6%37.8%51.3%18.8%7.4%汽车市场展望45单位GDP消耗45煤炭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亿美元)钢铁消费量(万吨/亿美元)水泥消费量(百万吨/亿美元)发电量(千瓦时/

美元)综合能耗(2005年不变价购买力平价美元/千克石油当量)世界总量56.82,05649.13,127.55.4中国282.19,058.3294.36,886.83.5美国40.0690.67.13,002.35.6日本25.41,507.211.22,237.17.9汽车市场展望

46碳排放46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的比例(2007)21.3%19.0%5.3%5.0%4.1%0%5%10%15%20%25%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汽车市场展望47污染物排放47主要国家一氧化氮排放占全球的比例(2005)15.0%12.0%7.9

%7.9%3.0%0%2%4%6%8%10%12%14%16%中国美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展望48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才带来了对商用车的巨大需求主要国家中重卡需求与GDP总量(2009)国家中重卡(辆)GDP(万亿美元)俄罗斯4

4,70012,318.9欧盟160,088163,745.3美国199,686141,190.0巴西77,40015,734.1印度197,47513,101.7中国888,74249,854.6汽车市场展望4949中央已经意识到这种发展模式的严重性:-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

月3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他一连50次使用“加快”的字眼来强调问题的迫切性。这说明旧的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汽车市场展望505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198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十条方针。◼“九五”(1996-2000)

计划时期,中央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五”(2001-2005)计划又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规定为五年经济发展的“主线”;◼“十一五”(2006-2010)规划更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这一时期的战略重点。但从转变的效果来看,收效并不明显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基本的原因有两个:汽车市场展望5151第一,与旧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配套的体制基础还顽固地在起作用。比如:◼各级政府仍然掌握着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仍然将产值的增长速度作为各级官员政绩优劣的

主要标志;◼在财税体制中,各级政府的收入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直接挂钩;◼大部分生产要素仍然由行政定价并采取低价政策,导致价格信号的严重扭曲。汽车市场展望52第二,还没有能够建立起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政治环境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创新能力已经大大增强,许多技术发明已经进入世界前沿。但是由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不够完善,这些技术发明往往由于受到制度的压抑而难于顺利地实现产业化。52汽车市场展望535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能否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关键在于能

否真正推进改革;没有体制与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发展方式的转变依然会举步维艰,更谈不上加快根本性的转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极其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

建立起一个规范的法治化的市场体系,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汽车市场展望54◼必须以改革来推动转型,同时以转型来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下大的决心和力气。启示:——上述两条实现起来都很难。汽车市场展望5555依据三:公路承担的份

额基本稳定或略有上升不同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卡车时限&服务7918公路发展规划铁路/水路/管道汽车市场展望5656铁路公路水运民航200231.5%13.7%54.7%0.1%200329.3%12.6%58.0%0.1%200427.5%11.5%60.9%0.1%200526.7%10.

9%62.3%0.1%200625.6%11.3%63.0%0.1%200724.4%11.6%63.9%0.1%200824.3%12.6%63.0%0.1%200921.2%30.5%48.2%0.1%201020.5%31

.8%47.6%0.1%四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占比汽车市场展望5757东部平均半小时上高速中部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平均2小时上高速“7918”网7射9纵18横8.5万公里连接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人口10多亿东部90%中部83%西部70%覆盖地区GDP占全国85%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200

4年187万3.4万2010年230万5.5万2016年-------7.5万2020年300万8.5万货运中转站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汽车市场展望5858◼重卡发展速度仍将高于商用车总体(重化工业化阶段),但速度差不会象过去10年这么大。◼原因是从2004年治

理超限超载和实施计重收费政策以来,出现两个变化:•一是重卡对中卡形成了明显的替代,目前这种替代已经基本完成。重卡单车运输效率下降。•二是单车年运输量下降。•另外,养路费取消后带来最近一轮的提前集中更新汽车市场展望59(2)经济:基本

支持商用车长期潜在增长率(3)政策:负面政策不明显,正面政策——校车综合考虑,商用车2012年略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与过去两年不同,主要投向民生领域,同样投资带来的商用车需求要小于基础领域投资。汽车市场展望60商用车总体说明:短期表现做了

数据平滑。趋势增速12%预计增速7%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Jan-05Mar-05May-05Jul-05Sep-05Nov-05Jan-06Mar-06May-

06Jul-06Sep-06Nov-06Jan-07Mar-07May-07Jul-07Sep-07Nov-07Jan-08Mar-08May-08Jul-08Sep-08Nov-08Jan-09Mar-09May-09Jul-09Sep-09Nov-09Jan-10Mar-10May-10Jul

-10Sep-10Nov-10Jan-11Mar-11May-11Jul-11Sep-11Nov-11Jan-12Mar-12May-12Jul-12Sep-12Nov-12短期表现潜在趋势汽车市场展望61微客短期表现与潜在趋势对比分析说明:短期表现做了数据平滑。趋势增速11%预计

增速6%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Jan-05Mar-05May-05Jul-05Sep-05Nov-05Jan-06Mar-06May-06Jul-06Sep-06Nov-06Jan-07Mar-07Ma

y-07Jul-07Sep-07Nov-07Jan-08Mar-08May-08Jul-08Sep-08Nov-08Jan-09Mar-09May-09Jul-09Sep-09Nov-09Jan-10Mar-10May-10Jul-10Sep-

10Nov-10Jan-11Mar-11May-11Jul-11Sep-11Nov-11Jan-12Mar-12May-12Jul-12Sep-12Nov-12短期表现潜在趋势汽车市场展望622011预计2012预测增长率乘用车13001

45612%微型客车2232344.9%商用车3703905.4%总计189320809.9%综合考虑,2012年汽车内需预测值(万辆)汽车市场展望631.供求关系2.区域市场3.主要挑战4.产品结构三、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环境与趋势汽车市场展望646464千人保有量20

辆第一个高速增长期◼持续5年左右◼销量年均增长30%千人保有量=5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持续10年左右◼销量年均增长20%千人保有量=130孕育期销量平均增速日本1960-196435.8%韩国1981-198525.0%中国2001-200

830.4%(25%)普及期销量平均增速日本1965-197322.2%韩国1986-199720.0%中国2009-202312—14%需求:乘用车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但增长率相对过去十年有明显下降1.供求关系与竞争格局汽车市场展望韩国孕育期:1981-1985年日本-孕育期:

1960-1964年35.8%起飞期:1965-1973年22.2%起飞期:1986-1997年20.0%日本、韩国:两个高速期的增长率中国孕育期:2001-2008年起飞期:2009-2023年25.0%汽车市场展望66

供给:受最近两年膨胀式需求的影响,已经和即将形成的能力将大量释放。一是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导致产能不断大幅度扩张。几乎所有跨国公司的共同理念——赢得中国才能赢得世界。通用大众日产现代本田丰田全球839714408574356842

本国221104659265220中国2351921021096685中国占比28.0%26.9%25.0%19.0%18.5%10.1%2010年主要跨国公司销量数据(万辆)汽车市场展望67主要跨国公司普遍制定了宏伟得中国目标➢二是国

内大集团计划庞大(一汽、东风、上汽、北汽、长安、广汽)➢三是国内自主企业雄心勃勃(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四是一批企业等待进入竞争激烈带来的变化: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因此:保持利润稳定、提高市场份额、做强显的重要。必须及早作出这样的战略准备和安排。过

去强调规模扩张的合资和部分自主厂商基本都胜出了,未来必须在规模与做强之间寻求平衡点才能胜出。汽车市场展望32.8%30.8%30.7%39.9%39.9%40.2%24.7%27.3%29.3%29.1%35.7%39.6%200720082

00920103线2线1线68681-3线城市市场份额变化:量变到质变汽车市场的西移与下沉是长期大趋势2.区域格局汽车市场展望69692010年不同级别城市的千人保有量水平1线2线3线1)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决定的12486483516121级

市场2级市场3级市场4级市场5级市场6级市场汽车市场展望7070➢二三线市场将成为未来全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三线市场在迅速启动,已经出现攀比消费。总人口比例2009乘用车需求量比例62.9%29.1%25.9%40.2%11.2%

30.7%1线2线3线汽车市场展望71712)产业向二三线城市的加速转移促进二三线经济发展➢二三线市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不同级别城市GDP总量份额变化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按SIC分级城市汇总28

.4%28.3%27.9%27.5%26.9%26.7%26.3%25.9%39.2%36.7%37.3%37.0%38.7%39.2%39.2%36.6%36.6%35.8%36.7%33.8%32.9%32.5%37.5%32.3%20032004200520062

00720082009F2010F1线城市2线城市3线城市汽车市场展望➢产业转移是促成二三线经济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东部产业转出的压力很大: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1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各省市人均GDP水平及适宜发展的制造业结构劳

动密集型产业主导区域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导区域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区域2010人均GDP(美元)上海11,320北京10,298天津9,295浙江6,583江苏6,438广东5,862内蒙古5,467山东5,263辽宁5,014福建4,854吉林3,

798河北3,605湖北3,233黑龙江3,166河南3,090山西3,047陕西3,005重庆2,965宁夏2,880湖南2,838新疆2,803海南2,751青海2,690四川2,535安徽2,443广西2,431江西2,334西藏2,242

云南2,007甘肃1,889贵州1,351汽车市场展望7373劳动力因素:2009年各地一产就业人员数***一产就业人数(万人)********************************-三线市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备较好的条件:劳动力等04008001,20

01,6002,0002,4002,800汽车市场展望7474产业转移典型例子——富士康集团富士康集团由深圳搬迁至河南新郑,未来将带动30万人的就业•受制于成本压力,富士康将停止在深圳的招工,使其当地代工群体由40万减到10万,并将30万产业工人整体搬迁至劳工输出大省河南。上图

:众多应聘者在富士康招聘台前咨询应聘(图片来自于新华社)汽车市场展望7575-政策方面:政府也将给予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支持。积极引导沿海企业和资金向其他地区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和就业机会⚫利好地区:集中在三线市场中部地

区在政策引导下,将发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优势,属于政策最大利好区域,其次是西部和东北国家的区域产业布局战略转变⚫从过去的“迁移人口”转变为“转移岗位”⚫从过去的“资金移动劳动力”转变为“劳动力移动资金”汽车市场展望7676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河南省:新乡

市焦作市湖南省:郴州市山西省:太原市江西省:南昌市赣州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湖北省:武汉市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市湖北省:宜昌市、襄樊市湖南省:岳阳市、永州市、益阳市江西省:吉安市、上饶市山西省:候马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省:安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钦州市海南省:海口市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重庆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西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08年商务部确定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汽车市场展望77不能只在营销环节上重

视三线市场,而必须把发展三线市场上升到战略高度,产品规划、产能布局等各个环节配套进行。汽车市场展望78»产品•外观气派(大)•内部空间宽敞(轴距长)•看得见的配置全•质量较高(皮实耐用)•品牌(知名度高)»价格•售价低•使用成本低(维修便宜包括配件和人工、油耗

低)牺牲:看不见的性能,降低技术含量汽车市场展望79单店销量低,盈亏平衡点要低,降低标准,或2S»渠道•跨国公司集团(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国内大集团联合(虽然有难度,因为外方控制,但是仍可以

有所作为,如长安超市)•经销商集团区域覆盖(更小区域网络特别是售后服务)汽车市场展望汽车市场展望81•广告模式•公关模式»促销汽车市场展望828282国内原油产量和进口量进口依存度7.6%33.8%43.9%48.2%50.5%51.3%52.5%54.5%3.主要挑战——能源、环保、交通13

83115005163001813518477186321897318949203007563673702712681145171631717888203792393119901995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国内生

产量进口量汽车市场展望8383汽车总保有量和需求量将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汽车需求量(万辆)汽车保有量(万辆)182635002010年需求量需求饱和点7802450002010年保有量保有饱和点汽车市场展望84乘用车年均行驶里程(万公里)而且,中国具有行驶年里程

长、车型大(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大、重、纯)的特点840.91.51.71.71.72.0日本巴西意大利德国中国美国汽车市场展望85注:汽车保有量为2009年数据;石油消费量为2010年数据,来自《BP能源报告(2010)》858.54.31.22.01.2

1.10.3合计2020=2.6亿辆1.12.04.01.11.22.02.34.50.30.1南非韩国德国巴西日本中国美国国产量(亿吨)进口量(亿吨)0.10.20.40.30.70.82.5汽车保有量(亿辆)汽车市场展望86基于这种形势,政府未来一定在传统汽

车节油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采取比以往更有力度的措施,比其他国家力度更大。否则即使有需求,中国汽车产业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想长期占居竞争优势,一是不断地提高节油技术、开发新产品,继续在传统汽车节油型方面占据优势,二

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至少与行业同步。汽车市场展望874.产品结构政策调整对象十二五十三五产业内政策供给者(厂商)✓✓产业外政策需求者(消费者)✓未来10年,汽车方面的政策将有两个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汽车市

场展望88而中国市场事情的最大特点是不到迫不得已是很难调整的,特别是政府行为。因此,未来5年内汽车产业的政策更多局限在产业内部,调整供给方的行为为主。力度不足够大,因此车型结构将主要按消费者的自然需求来变化。而十三五

期间,政策将同时调整供给者和需求者双方的行为,汽车产业外的政策力度将明显加大。汽车市场展望89(1)SUV增长快(偏好性需求与购买力增长)(2)高级别车继续快速增长(消费升级)(3)豪华车继续高速增长,高于乘用车总体

速度(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消费观念,换车人群)(4)进口车比例保持稳定,绝对量快速增长(豪华与个性)按照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意向,未来5年的产品结构特点将基本延续现有发展态势汽车市场展望90谢谢大家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