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讲义

PPT
  • 阅读 4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2 页
  • 大小 165.024 KB
  • 2023-07-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讲义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讲义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讲义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讲义
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讲义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讲义.pptx,共(32)页,165.024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10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3章.研究与开发◼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动机◼研究与开发竞争的动态性◼公共政策13.1研究开发(R&D)的涵义◼OECD:将科学研究活动(R&D)分为✓基础研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发电原理)✓应用研究:西门子制成励磁电机,可以发电,但尚

不能应用✓开发研究:爱迪生制成电机,建成电厂,建立电力技术体系,迎来电世界◼产业组织角度:企业为了获得未来收益,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科研,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产品或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世界上研究与开发投入最多的企业企业亿美元销售额%企业亿美元销

售额%GM79.74.9NTT24.63.7FordMotors61.64.1Volkswagen23.83.9Siemens44.07.6Intel22.99.4IBM41.95.5Hoechst21.67.7Hitachi37.65.9Bayer21.47.2Toyo

ta33.83.7Sony21.15.2Matsushita32.55.7NorthernTele20.813.9Daimler-Benz30.64.6BellCanada19.88.8Hewlett-Packard29.97.2Philips1955.3EricssonTele

fon29.814.5Roche19.415.5LucentTech.29.411.5HondaMotors18.74.7Motorola26.79.2Pfizer18.715.8Fujitsu26.47.8Microsoft18.716.9NEC26.17.0Boeing18.74.2

DuPont25.35.8GlaxoWellcome18.414.4Toshiba24.86.1RobertBosch17.67.02006年中国电子产业研发投入◼海尔集团67亿◼华为59亿(18.9%)◼中兴28亿(12.3%)◼联想28亿19950.4520011

.3119960.6920021.2819970.7520031.0919980.8620041.0519990.8620051.0720001.1120061.10中国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中国制造业(37个行业)2005年R&D强度均值为0.591

3.2市场结构及研究开发(R&D)动机◼从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最优的市场结构是将市场势力最小化◼完全竞争,或在非完全竞争状态下,由政府采取管制措施降低其市场势力。➢转移效应➢分配无效率➢生产无效率➢寻租什么样的市场结构能够

最大限度地刺激企业的R&D投入呢?❑存在垄断的行业❑分散行业13.2.1熊彼特(Schumpeter)假说◼“创新”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在191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熊

彼特建立了以创新理论为核心的动态发展理论◼提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得潜在的利润的过程,包括五种情况:①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的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

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一旦我们开始进入细节并且研究那些技术进步最为明显的单个企业时,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在相对自由的竞争环境下生存的公司,而是那些大型康采恩。▪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是最优的,不是一个完美效率的模型.—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大型垄断企业是R&D的主要投入者,因为其有更多的资源。◼大型垄断企业是R&D的主要投入者,因为✓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资源优势,资金和人才✓规模经济优势✓多元化优势13.2.2更新效应◼在竞争产业中的企

业会有更强烈的动机投资于研究与开发。◼假定R&D可以使成本从C1下降到C2.◼垄断企业的创新收益A◼竞争企业获得的创新收益为A+B◼由于创新前的垄断利润,垄断企业存在惰性.而在竞争市场中,这种创新前利润是不存在的.这被称之为更新

效应(replacementeffect)◼更新效应意味着企业的市场势力大,创新动机会低。ppMpCc1c2qMqCABD图1.垄断和竞争条件下从成本下降中得到的收益C◼熊彼特假说:强调的是研发投入的能力,大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R&D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更新效应:强调研发投入的动机,一家没有市场势力的小企业通过创新能够将零利润转变为有利润.◼如果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各家企业都在某家企业创新后模仿创新者,创新者的努力只能获得极少的补偿.熊彼特假说与更新效应是否矛盾呢?◼熊彼特的观点认为,最

优的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而是具有一定垄断力量的动态竞争—竞争并非来自在位企业,而是来自于新产品、新流程的潜在竞争。◼最优的经济系统是一种动态竞争:短期中存在市场势力,但只是暂时的市场势力。熊彼特假说与更新效应是否矛盾呢

?◼一个产业当中企业的R&D激励还会受下游产业的影响。◼例子:中国的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在出口导向的产业部门发展中,下游最终需求部门不断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在促进自身部门迅速成长同时,造成了对上游本土装备制造部门市场空间的挤压和替代效

应。◼由于本土装备制造部门长期缺乏足够的市场份额的支撑,资金不足,因此难以实现"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上升—研发投入增加"的正向循环。参考:陈爱贞,刘志彪,吴福象.下游动态技术引进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市场约

束———基于我国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2008.2.□13.3R&D竞争的动态性大企业(领先者)小企业(跟随者)◼谁更倾向于投资R&D?◼R&D能帮助小企业赶超大企业吗?◼R&D能使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企业进一步强化优势,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吗?产业◼一个在位者(垄断企业)和一个潜在竞争者◼

一个R&D实验中心完成一项创新并申请专利,欲将其卖给出价最高的企业◼如果垄断企业获得专利,其将继续保持垄断利润RM.◼如果对手企业获得专利,进入市场与垄断企业竞争,二家企业均获利RD.◼垄断企业愿购买专利的最高支出:RM-RD◼对手企业愿购买

专利的最高支出:RD◼垄断企业买到专利的条件:RM-RD>RDRM>2RD◼双寡头垄断时的利润肯定低于垄断时的利润.垄断者对研发投入的动机比潜在进入者更高.◼市场结构会朝着产业利润增加的方向发展(垄断),这一特征称为效率效应.13.3.1效率效应和垄断的持续性▪19

60年代,施乐发明了静电复印技术。▪为了保持其近乎垄断的地位,施乐不仅将静电复印工艺注册了专利,而且将其复印机技术的任何视觉特征都申请了专利。▪自己不使用的发明也不容许他人使用。这种“睡觉专利”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阻止竞争对手

发明一种与施乐类似的技术。▪1972年,IBM和Litton进入这一市场时,施乐控告它们侵犯了上百种专利。IBM超过25%的预算都是用于专利诉讼,而不是研究与开发。▪联邦贸易委员会最终责令施乐以微不足道的费用将专利转让给所有进入市场的企业。▪在几年之内,光纸复印机的价格降低了一

半,施乐的市场份额由1972年的100%降低到1977年的不足50%。施乐的光纸复印机◼竞争对手不参加专利竞价的可能性为p,垄断企业并不清楚竞争对手是否参与竟价。◼如果垄断者投标并且获得专利,则仍可获得垄断利润RM。如果竞争对手购买专

利,则两者获得双寡头垄断利润RD。◼垄断者愿意的最高投标价格为:RM–[(1-p)RD+pRM)]◼=(1-p)(RM-RD)◼竞争对手不对垄断者形成制约的可能性为p,因此,获得专利给垄断企业带来的利益有限。◼垄断者只不过是用新产品的垄断利润RM去替代

起初了垄断利润RM。◼垄断企业只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垄断利润。13.3.2更新效应和创造性毁灭▪1980年代,任天堂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索尼和尼桑。其主要产品是8位游戏机和超级玛莉系列游戏。▪尽管世嘉的历史更悠久,但市场份额低很多,处于第二位。▪从1980年代末开始,任天堂就在开发一种更快的

16位游戏机,但其并不急于推出这款新产品:“任天堂的哲学是我们还没有最大限度赚够8位游戏机的钱呢!”▪20世纪80年代末,任天堂的8位游戏机达到销售的顶峰,推出16位机型会明显侵吞8位机型的市场。▪世嘉不用担心产品替代。1988年10月,推出16位家庭游戏机系统。20世

纪1990年代初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1991年2月,任天堂也推出了自己的16位机型。二家展开激烈的价格战,市场份额各一半。世嘉和任天堂◼渐进式创新(gradualinnovation):创新产品没有取代现有产

品。◼激进式创新(drasticinnovation):新产品将使现有产品立刻退出市场。◼如果竞争企业获得专利进入市场,垄断者的利润将变为0。但竞争企业同样有P的可能性不投标。◼垄断者愿意的最高投标价格为:RM–[(1-p)0+pRM

)]◼=(1-p)RM◼竞争对手愿意的最高投标价格为RM。◼垄断企业愿意为激进式创新所支付的金额比竞争企业要少。◼行业当中的大型在位企业更愿意从事渐进式创新,而不是激进式创新相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在位企业具有

很大的积极性从事渐进式研究与开发。然而,如果存在进入威胁的不确定性,或者创新导致了情况的急剧变化,那么,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新进入者可能具有更强烈的研发动机。◼R&D研发战略:✓低风险战略:成功率高,创新价值低.✓高风险战略:成功率低,创新价值高◼

在研发竞争中,市场领先者主要采用小的改进型创新.而小型企业和潜在的进入者则主要采用大型根本性创新.13.3.3风险选择13.4针对R&D的公共政策◼专利制度需要权衡两个方面:(1)专利能够增加企业从事R&D的动力,促

进经济的长期增长.(2)专利能够增加市场势力,导致垄断,降低经济效率13.4.1专利◼专利保护的两个维度:(1)时间的长短(2)专利的宽度(力度)专利所授权的垄断程度ppMpLcqMqLACD图2.专利保护力度与专利价值EB专利保护力度下降

后:•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变化不大◼从创新后的价值来考虑,社会从一个弱化的专利系统中所得到的利益要高于专利持有者所失去的利益.◼专利持有者从长期专利保护中得到的利益与社会所遭受的损失相等.◼一个最优的专利系统应当是长期而相对弱化的.中国:发明专利20年实

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10年◼企业之间往往通过研究与开发协议,合作进行研究与开发。◼当研发活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时,企业之间的研发协议可以缓解与公共物品有关的搭便车问题。13.4.2研究与开发协议◼当研发活动的溢出效应很小时,企业1增加研发投入会加大其率先创新的可能性,但同时降低企业2率先创新的可

能性。◼当企业1与2将研发预算联合起来,其投入的研发费用会减少。◼公共政策对于企业之间的研究与开发协议的限制还是要比企业之间的其他协议宽松。1.美国的专利保护期是17年,欧洲和中国是20年,为什么各国要把专利保护期设置的这么长。作业2

.假定两家企业进行伯特兰竞争。市场上有10000个消费者,每人至多愿意支付10元钱购买1单位商品。目前两家企业的边际成本均为5.(1)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多少,企业的利润是多少。(2)假设其中一家企业能够采用1项新技术使其边际成

本降至3,不考虑生产能力约束,现在的市场均衡是什么,该企业愿意出多少钱购买这项新技术。(3)假设两家企业都能获得这项新技术,购买技术的成本为10000,博弈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企业需要同时作出是否购买

新技术的决定,第二阶段,两家企业同时制定价格,并且每家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能够知道对方是否获得了新技术。该博弈的均衡结果是什么。根据这个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