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调查要点分析

PPT
  • 阅读 38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4 页
  • 大小 3.740 MB
  • 2023-07-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食物中毒调查要点分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食物中毒调查要点分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食物中毒调查要点分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食物中毒调查要点分析
食物中毒调查要点分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食物中毒调查要点分析.pptx,共(64)页,3.740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09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所王立斌wlb.@21cn.com食物中毒调查要点▪婚宴放倒数十亲友出事酒店被责成停业▪番禺鞋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百余员工被送医院▪中大附小原校长最终栽了什么是暴发?不同寻常的事件新问题控制不力监测不力◆某一个地区在特定人群中某一时期

内出现比预期数量多的病例或◆两个或更多的相互联系的同样疾病的病例充分的实验室支持-证据▪特异性实验室检测-病原体、暴露因子、传播机制等的最终判定▪常规实验室检测-基础▪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与实验室工作人员-紧密合作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的目的▪通过

调查,及时找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事件发展–控制食源性疾病蔓延、进一步发展–预防今后暴发–提供法律证据–加强区域监测或建立新的监测系统–获取更多的有关食源性疾病的信息,丰富理论基本思路▪简单的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假设–分析▪临床与实验室检验▪复杂的不明原因食源性疾病–人群特征–危险因素和暴露

因素–传播方式–环境决定因素–致病因子现场实际与科学性▪最大限度的科学性–调查目的、设计、结论和建议▪现场限制条件、社会压力和工作责任▪协调各种利益冲突▪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调查步骤▪组织和准备▪核实诊断▪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建立病例定义▪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分析)▪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完善、补充现场调查▪评价、调整控制措施▪开展针对性监测▪报告交流反馈组织和准备▪根据目的和任务▪确定调查人员组成–卫生监督人员、流行病学医师、检验人员组成,必要时调查组可包括政府机关行

政人员、临床医生、新闻媒体工作者、协调人员等▪调查组队长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假设包括–致病因素来源、传播的方式和可疑食物、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高危人群▪假设特征–合理性、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现场的观察、开放的思维、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食源性疾病应急处

理流行病学原则–控制流行–控制扩散、防止复发–探讨病因✓流行病学病因和病原学病因实施控制措施▪消除食源性疾病源头▪减少与可疑食品的接触▪防止进一步暴露▪保护易感/高危人群▪最终达到控制、终止暴发的目的调查与处理-双管齐下▪一开始就不仅要

收集和分析资料,寻求科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应采取公共卫生措施▪采取的措施既不能影响调查结论,又要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只顾调查寻找暴露因子,而不采取措施,会招致公众误解,甚至引起法律诉讼▪现场调查中,采

取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也是不断认识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内容现场调查的要求▪在各种限制条件和利益竞争条件下,使现场调查最大程度提高科学性,控制食源性疾病进一步蔓延–根据公共卫生评价指标(罹患率、发病率、死亡率)和

公众关注热点,提出社区人群中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场调查必须及时予以实施–尽早发现可疑食品、致病源并对其危害作出评价–使用合理的描述性或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因果关系、证据充分)–有因果关系上的充分证据确定可疑食品或加工场所–建立食源性疾病的

适时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What?Who?When?Where?Why?Howtoreact?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实践暴发调查时的特别要求•事件出乎意料•需要快速行动•需要迅速控制•在现场工作系统工程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的步骤▪核实暴发和诊

断▪病例定义和确定病例▪描述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假设▪分析研究、检验,建设专题调查▪执行控制措施▪行政处罚▪交流,包括暴发调查报告暴发?诊断核实?临床+实验室病例之间联系?预期数?侦察常规监测临床/实验室公众媒体0102030405060708090135791113151719212

32527293133353739首例发病首例就诊流行病学确认开始应急报告控制机会发现和确定暴发的过程(I)检测采样0102030405060708090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

39潜在的病例预防首例发病首例就诊开始应对流行病学预警/确认发现和确定暴发的过程(I)检测结果采样确定食源性疾病暴发进一步调查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援助?不明病因(病原/来源/传播)严重病例依然出现的病例公众压力培训机会科学兴趣预防清除/隔离公众警告

卫生措施立即采取控制措施?进一步调查确定食源性疾病暴发卫生监督人员流行病学家微生物学环境专业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新闻官员其他现场暴发调查组?协调流行病学教育临床实验室媒体权威诊断临床样本运送死亡患病暴露监测调查预报卫生人员专业组公众确定基础规则媒介库描述流行病学评估现状调查

可得的信息初步假设?病例定义发现病例卫生监督人员流行病学家微生物学环境专业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新闻官员其他暴发调查组?病例定义▪规范的病例标准确定:如果某人归类为患该病,应列为调查病例▪临床标准:时间、地区、人群▪简单、实用、目的▪监测/现场病例定义不同于诊断标准▪敏感性和特异

性病例定义▪原则–时间、地点、人间分布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信息–简单、易用、客观–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的目的▪早期-–“宽松”敏感性高-发现更多的病例-控制▪中期、后期-–严格、特异性高-病因研究病例定义:分类▪

疑似▪可能▪确诊识别统计病例数获取信息描述流行病学鉴别组医院实验室学校工作组识别信息人口学信息临床详细资料危险因素识别统计病例数获取信息描述流行病学获取信息描述流行病学病例:-时间-地区-人识别统计病例数人群地区时间例病0510152025123456789100200400

600800100012000-4'5-14'15-44'45-64'64+AgeGroup评估信息病原?来源?场所05101520251357911131517190510152013579111315171905101520135791113151719流行曲线点源传播持续性同源传播多

波-人传人或新暴发发展假设比较假设与事实•谁处于发病的危险中?•导致疾病暴发的原因是什么?•可疑食品是什么?•生产加工场在哪里?病例-对照队列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检验特异的假设实施控制措施可以发生在暴发中的任何时间!!预防复发控制可疑食品的

来源阻断交叉污染减少暴露人群实施控制措施▪可疑食品的控制–含致病因子的食品–暴露人群–生产加工处理各环节–隔离和/或治疗中毒者§阻断交叉污染–阻断环境源–控制媒介传播–促进个人卫生§减少暴露人群–可疑食品的可及人群–药物预防调查工作的结束▪准备书写

报告、资料归档▪交流公共卫生信息▪调整公共卫生政策▪评价成绩现场调查方法▪现场调查的基本任务:–1.确定流行的存在–2.确定诊断标准:病例定义–3.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4.描述三间分布–5.确定高危人

群–6.建立并检验假设–7.用事实验证假设–8.使现场调查更系统完善–9.准备书面报告–10.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现场调查方法▪现场调查的基本任务:–1.确定流行的存在▪报告发病数超过预期水平▪可能的人

为原因▪当地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访谈–2.确定诊断标准:根据目的确定病例定义▪实验室确诊▪临床诊断:与临床专家共同确定▪“现场诊断”定义:时间、地点、人–3.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现场调查方法▪现场调查的基本任务:–4.描述三间

分布▪时间▪地点▪人群–5.确定高危人群–6.建立并检验假设▪找出致病危险因素▪审核资料,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假设可能的暴露因素现场调查方法▪现场调查的基本任务:–7.用事实验证假设▪事实必须符合逻辑▪疑似暴露因素、传播途径以及侵袭的人群与该病的特

征是否符合–8.使现场调查更系统完善▪补充调查–进一步研究方案–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分子、分母的质量–复访现场调查方法▪现场调查的基本任务:–9.准备书面报告:简单、明了、有序▪行动文件▪行动记录▪医疗及法律上的文件▪提高调查质量▪作

为流行病学教材–10.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辨证思维▪散发-多起暴发-流行▪散发病例可能存在多种致病原▪不同起暴发的致病原相同的可能性较大▪一起聚集性发病应该只存在一种病因▪一起不明原因疾病的暴发中,不太可能用一种疾病解释所有病例▪只要能用某种诊断能解释大

部分病例,就可以说它就是本次疾病流行的病因总结特点(1)▪发生初期,病因不明,难以预防控制、治疗▪公众恐慌、社会危害严重▪一切从现场出发、复杂性▪调查与处理并举总结特点(2)▪群体、宏观的思维▪基本的流行病学方法▪实验室检测能力-关键▪探索性▪积累经验食源性疾病暴发现场调查处理体会与

思考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政府的职责▪卫生监督部门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职责?分工?协作?现场调查处理三件事听汇报、病人、非病人看病情、病人数量、环境、初步措施落实说初步判断、问题、建议时间地点人群年度别月份别地区场所年龄性别中毒原因原因食品致病

因子加工过程场所年龄•••监测系统描述分析行动食物中毒监测数据时间地点人群原因食品致病原因加工过程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提出假说▪针对暴发原因明确提出一个可供检验的假设▪从三个常见的暴发调查研究设计中选择一种-验证假设▪对研究数据和危险测量进行基

本分析▪明确解释RR值、OR值和可信区间流行病学方法论什么是假设?▪假设是总结可以得到的信息来说明或推测暴发来源▪假设必须建立在研究设计之前▪通常会考虑多种假设假设应该包括▪(危险)因素来源▪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高危人群——建立在事实和实验室的基础上▪能够解释多数现象

▪将时间、地点和人群列表▪寻找超出通常情况的增长▪与实验室数据相联系▪确定类型:时间▪利用监测数据来建立假设检验假设▪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studies)–队列研究(Cohort)–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环境调查(Environmentalinvestigation)▪溯源(Traceback)观察性研究设计时间TimeD+D-患病组Diseased未患病

组Non-diseasedE+E-暴露组Exposed未暴露组Non-exposed被选择人群的发病情况Cohortstudy(prospective)队列研究(前瞻性)时间TimeE+E-D+D-D+

D-Cohortstudy(retrospective)队列研究(回顾性)Time时间E+E-D+D-D+D-Case-controlstudy病例对照研究Time时间D+D-E+E-E+E-Cross-sect

ionalstudy横断面调查Time时间D+D-E+E-谢谢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