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劳动密集型企业责任人消防培训XXXX01

PPT
  • 阅读 3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4 页
  • 大小 5.697 MB
  • 2023-07-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81劳动密集型企业责任人消防培训XXXX0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81劳动密集型企业责任人消防培训XXXX0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81劳动密集型企业责任人消防培训XXXX0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81劳动密集型企业责任人消防培训XXXX01
81劳动密集型企业责任人消防培训XXXX01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8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81劳动密集型企业责任人消防培训XXXX01.pptx,共(84)页,5.697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56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山区2015年劳动密集型企业责任人消防培训•主讲韩光辉培训提纲➢一、当前我国火灾形势严峻劳动密集型企业伤亡惨重➢二、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的社会危害性➢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火灾危险性➢四、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做好消防安全➢一、当前我国火灾

形势严峻劳动密集型企业伤亡惨重➢20130603吉林德惠市宝源丰禽业公司特大火灾121死76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火灾发生前的生产场面)20130910,广州市白云区鹅掌坦增宝仓库爆炸事故8死36伤➢201

31122,中石化青岛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致62死136伤。➢20131211,深圳市光明新区荣健农批市场火灾致16死5伤。➢20140114,浙江温岭台州大东鞋业有限公司火灾,致使16人遇难,5人受伤。➢20140326,广东普宁市军埠镇一个生产内衣的家庭作坊发生火灾,致

11死6伤。该镇曾多次发生家庭作坊火灾。全国最严重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致23死48伤的特大爆炸事故也曾在2011年发生于该镇。➢20140630,中石油大连分公司输油管爆裂泄漏引发大火并爆炸。紧急疏散2万多居民。(5年内发生7次

火灾)➢20140802,江苏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粉尘爆炸致69人死180伤(含166名危重伤员)。伤者多为爆震伤。➢20141116,山东省寿光市龙源食品厂火灾致18死13伤。省长郭树清赶赴现场处置。20141231,佛山顺德区广东富华机械制造公司厂房发生

爆燃事故造成17人死亡33人受伤。二、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的社会危害性➢群死群伤火灾极大地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上海教师高层公寓特大火灾57死100多人受伤令亲人痛不欲生)⚫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央视新址大楼特大火灾)➢经

济损失1.6亿元数万人围观国内外造成极坏影响➢重特大火灾事故频发致使群众对政府工作强烈不满从而引发社会动荡➢激烈的事故赔偿和责任追究的群体诉求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大批干部因火灾而受到责任追究➢上海教师高层公寓

特大火灾副市长沈俊行政记大过➢吉林大火对官员追责达到了空前程度。吉林省副省长及长春市市长受行政加大过处分。➢江苏昆山“8.2”粉尘爆炸事故,副省长和苏州市市长受行政记过处分此外,一大批责任人受到刑事追究➢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事故,

特别是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高发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下决心、出重拳进行整治。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火灾危险性➢(一)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什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称为劳动集约型企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企业,即产品成本中活劳动量消耗占

比重较大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装备不高,比如纺织业、服务企业、食品企业、日用百货等轻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者占用固定资产的数额较低,在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较大。因而,它具有投资省,单位投资能吸收较多劳动力,技术操作

要求较低,资金周转快的特点。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金短缺,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的主要产业构成形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认定➢我国各地因经济发

展程度不同,认定标准略有差异➢可参照县一级的标准:➢工业企业认定标准是:年平均人数5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工资含量5%以上。➢客运企业认定标准是:年平均人数20人以上、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年营业收

入工资含量15%以上。➢(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火灾危险性➢1、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场所和员工宿舍为法律所界定的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高。消防法第73条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

,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2、员工。现阶段,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构成主要为农民工。与高科技企业员工相比,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水平

、安全防范技能和维权意识还存在较大差距。发生事故的几率高,同时事故中伤亡的惨烈程度也较高。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命安全更值得重视。➢3、企业管理层面。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土地和用工成本的上升,此类企业大量向城乡结合部和村镇转移,并普遍存在

安全意识淡薄、消防投入不足、消防管理混乱、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违规用火用电、消防设施缺失、疏散通道不畅、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不到位等突出问题,集聚了大量的火灾隐患。➢4、政府层面。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稳增长、保就业,

往往极力呵护这类企业。如,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给与“就业补贴”;融资渠道方面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包括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甚至放宽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准入条件。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政府对其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却往往是“网

开一面”,直至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才急于弥补。(吉林大火的典型案例)➢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大火121死76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不仅未保住增长也未保住就业,还招来巨大数额的事故赔偿和责任追究。➢发生在我市的“葵涌11.19特大火灾”就是在检查组发现并提出13项整改要

求的情况下,葵涌镇政府大打“保护牌”,仅完成6项整治就为企业拿回了合格证,直至火灾发生。造成87死45伤的惨剧。该事故直接催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三)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全部纳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消防安

全重点单位➢消防法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广东省对应列为消防安全

重点单位的规定如下:从事服装、鞋帽、玩具、电子等行业,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消防专项治理范围的区别:总体一致,但具体治理时略有区别。国务院此次对劳动密集型场所消防安全治理的范围是:凡现有同一时间容

纳30人以上,从事制鞋、制衣、玩具、肉食蔬菜水果等食品加工、家具木材加工、物流仓储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经营储存场所和员工集体宿舍,均列为此次专项治理范围。四、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做好消防安全(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消防工作的根本大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新《消防法》”),经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二)依法依规是做好消防安全的制度性保障➢总规定——根本性规定➢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

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单位全面负责是核心中的核心)➢一般性规定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

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正确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

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

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国家九个部局联合发出第109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旅游局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第109号令➢单位的消防安全培训单位的消防演练➢第二章火灾预防➢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

列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七)法律、法规规定

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专门性规定➢第十七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

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第十八条➢同一建筑物有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同一管理。➢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

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上海大火的教训)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深圳舞王俱乐部火灾的教训)➢➢(三)具体工作在八个重点环节上下功夫➢1、

违法搭建。厂房、库房员工宿舍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建或装修或隔热(含彩钢板)。➢2、防火间距、防火分区符合国家规范。➢3、消防设施完好。➢4、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5、电器、燃气管线设计安装符合要求。➢

6、杜绝“三合一”场所出现。➢7、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8、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完成“四个能力”建设。➢违法使用可燃材料搭建的库房在火灾中倾刻间被烧毁➢用可燃材料搭建的员工宿舍在火灾中被烧毁➢违法搭建、占用防火间距➢不按规定设置防火分区致使火灾迅速蔓延➢建筑防

火分区的完整性被破坏,火灾得以蔓延➢常闭式防火门被人为开启,失去隔绝功能常开式消防水阀被关闭➢(四)“一个突破口”解决群死群伤问题➢“一畅两会”是解决单个火灾造成群死群伤最简捷的办法。➢所谓“一畅”:就是社会各单位,必须畅

通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所谓“两会”:就是社会各单位从业人员会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一畅两会”——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的初级目标➢“四个能力”——社会单位消防工作的高级目标➢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社会单位应达到自身消防安全能自查,一般火灾隐患能

自除。➢2、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扑救,人人会报告火灾警情,个个能使用消防设施。➢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做到领导会组织疏散逃生,员工会引导疏散逃生,人人会困境自救逃生。➢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做到有消防宣传人员,有消防宣传标识,有全员培训机制。消防常识普及

化,消防设施标识化。➢(五)逃生自救(最后的无奈的选择)迅速逃离无疑是最佳选择(逃离建筑物)有准备的逃生为上策有准备还要有胆识学会躲避高温浓烟的伤害跳楼不可取开辟新的逃生路径逃向天台不一定是活路大声呼救等待救援➢利用消防云梯逃生火场逃生四大误区错误一:从进来之原路逃生这是人们最常见之火灾逃生行为

。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之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习惯沿着进来之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进入一幢新之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之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之了解与熟悉,以防万一。在火灾发生而自己又

不熟悉环境时,应迅速寻找疏散指示标识,按其指示逃生。万万不可抢占电梯(人们往往习惯于电梯进电梯出)。错误二:盲目向光亮处逃生错误三:盲目跟着别人逃生错误四、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听天由命➢火场逃生四原则➢(上海高层大火之经验总结)➢向下不

向上➢向梯不向窗➢防护不能少➢心中不惊慌火灾伤亡的主要因素ABCDA.吸入有毒气体B.缺氧C.意外跌落及踩踏D.高温灼伤踩踏,人员密集场所逃生最大的敌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谢谢!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