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PPT
  • 阅读 17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9 页
  • 大小 216.584 KB
  • 2023-07-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财务基础数据估算.pptx,共(69)页,216.584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14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第一节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概述⚫第二节项目计算期和营业收入的估算⚫第三节总成本费用的估算⚫第四节税金的估算⚫第五节利润及其利润分配的估算⚫第六节借款还本付息的估算第一节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概述⚫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含义和内容⚫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原则⚫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程序一、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含义和内容⚫(一)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含义⚫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是指按在项目市场、资源、技术条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项目(或企业)的角度出发,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价

格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有关规定,对一系列有关的财务基础数据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测算,并编制有关的财务基础数据估算表格的工作。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是项目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分析和风险分析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它不仅为上述分析提供必需的数据,而且对其分析的结果、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以及

最后的决策意见,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可行性研究中,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二)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1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筹措的估算⚫2项目生产期的确定⚫3总成本费用估算⚫

4营业收入与税金的估算⚫5利润总额及其分配的估算⚫6贷款还本付息的估算二、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原则⚫1以现行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原则⚫2有无对比的原则⚫3真实性原则⚫4准确性原则三、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程序⚫1熟悉项目概况,制定财务基础数据估算工作计划⚫2收

集资料⚫3进行财务基础数据估算财务基础数据估算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6总成本费用估

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的附表有:⚫①外购原材料费估算表、②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③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④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⑤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第二节项目计算期和营业收入的估算⚫项目计算期的估算⚫营业收入的估算一、项目计算期的估算⚫(一)项目计算期的含义⚫

项目计算期是指资金正式投入开始到项目报废为止的时间。也是在经济评价中为进行动态分析所设定的期限,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生产期)。运营期(生产期)分为投产期和达产期两个阶段。⚫(二)项目计算期的估算⚫项目计算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特性,因此无法对项目计

算期做出统一规定。计算期不宜定得太长,一方面因为按照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把后期的净收益折为现值的数值相对很小,很难对财务分析结论产生有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时间越长,预测的数据越不准确。⚫项目计算期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确定,行业有规定时,

应从其规定。建设期可以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或有关建设工程工期定额确定。运营期一般应以项目主要设备(装置)的经济寿命期确定。⚫计算期较长的项目多以年为单位。二、营业收入的估算(一)营业收入的含义⚫营业收入是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是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的主体也是利润表的主要科目。(二)营业收入的估算⚫营业收入的估算公式如下:⚫营业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产量×分年负荷率×销售单价(三)补贴收入(如政府补贴等也应计入营业收入)第三节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总成本费用的含义及分类⚫总成本费用的估算一、总成本费用的含义

及分类⚫(一)总成本费用的含义⚫总成本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成本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金支出,或者表现为资产的耗费;⚫2、成本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二)总

成本费用的分类⚫1按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发生的费用,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总和。⚫期间费用是指企业一定期间所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费用,包括: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等所

发生的管理费用,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所发生的财务费用,以及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营业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按经济内容分类总成本费用可分为八大费用要素⚫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及动力费用⚫工资

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财务费用⚫其他费用二、总成本费用的估算⚫(一)外购原材料费的估算⚫外购原材料费估算公式如下:⚫原材料费用=全年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注意:式中,全年产量可根据测定的设计生产能力和投产期各年的生产负荷加

以确定;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是依据原材料消耗定额和单价确定的。⚫外购原材料费估算表(二)外购燃料动力费用估算⚫外购燃料动力费用估算公式如下:⚫燃料动力费用=全年产量×单位产品燃料动力成本(三)工资及福利费的估算⚫工资的估算可以采取以下

两种方法:⚫1按项目全部人员年工资的平均数值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年工资费用=项目全部人员数×人均年工资额⚫2按照人员类型和层次分别设定不同的档次进行工资估算。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等。分别估算每一层次职工的工资,然后再进行汇总

。⚫福利费的估算⚫一般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四)固定资产折旧费的估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其价值损失通常是通过提取折旧的方式得以补偿。1、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折旧,需要先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是指项目投产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规定由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2)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由企业自

行确定,或按行业规定。项目评价中一般应按税法明确规定的分类折旧年限,也可按行业规定综合折旧年限。(3)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或按行业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预计净残值率

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特殊情况,预计净残值率低于3%或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4)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确定,一般采用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我国税法也允许对某些机器

设备采用快速折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2、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并不都需要计提折旧。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1)房屋建筑物(无论使用与否);⚫(2)在用的机器

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设备;⚫(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1)年限平均法(平均年限法)⚫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其计算公式如下:⚫年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100-1=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有厂房一幢,原值为1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4.8%100204%-1==)(年折旧率解:年

折旧额=1200000元×4.8%=57600元或预计净残值=1200000元×4%=48000元年折旧额=(1200000-48000)元/20=57600元(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又分两种,一是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二是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总行驶里程预计净残值率)(原值单位里程折旧额-1=⚫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总工作小时预计净残值率)(原值每工作小时折旧额-1=例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值为150000元,预计净

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600000公里,当年行驶里程为60000公里,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为多少?()(元)本年折旧额=公里元=%-解:单位里程折旧额=142502375.000060/2375.06000005115000

0=⚫(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注意:实行双倍

余额递减法的,应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1002=折旧年限年折旧率例某高科技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8000元,求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解:()(

)()元。第五年折旧额:(元)=--第四年折旧额:(元)%=-第三年折旧额:(元)%=-第二年折旧额:(元)%=第一年折旧额:%%=年折旧率=1760017600280002880072000288004048000120000480004080000200000800004

02000004010052(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固定

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0021-+=)(折旧年限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年折旧率例某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计算年折旧额。()()()()()(元)=-第五年折旧额:(元)

=-第四年折旧额:(元)=-第三年折旧额:(元)=-第二年折旧额:(元)=-解:第一年折旧额:320015120005000064001522000500009600153200050000128001542000500

001600015520005000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五)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摊销费的估算⚫按照规定,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一定的年限内摊销,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其他资产的摊销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摊销年限应注意符合税法的要

求。⚫(六)固定资产修理费的估算⚫固定资产修理费是指为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使用效能,对其进行必要修理所发生的费用,按修理范围的大小和修理时间间隔的长短可以分为大修理和中小修理。⚫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可直接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所含的建设期

利息)的一定百分数估算。⚫(七)财务费用的估算⚫按照会计法规,企业为筹集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称为借款费用,又称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在大多数项目的财务分析中,通

常只考虑利息支出。利息支出的估算包括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三部分⚫(八)其他费用的估算⚫其他费用包括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和其他营业费用这三项费用,系指由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

用中分别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以后的其余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和减免税项目按规定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包括在内⚫(九)经营成本的估算⚫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费用,是财务分析的现金流

量分析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作为项目现金流量表中运营期现金流出的主体部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经营成本与融资方案无关。因此在完成建设投资和营业收入的估算后,就可以估算经营成本为项目融资前分析提供数据。⚫经营成本=总

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十)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的估算⚫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将总成本费用分解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产量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可变成本是指随产品产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费用。⚫总成本费用估

算表(生产要素法)第四节税金的估算⚫财务分析涉及的税费主要包括:⚫1、增值税⚫2、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等)⚫3、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4、所得税一

、增值税的估算⚫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其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

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当期应缴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07.87766460007.7337664600171000380)(07.7337617200171600700171550元当月应纳税额=(元)%=当月进项税额=元%=%++%+=

解:商场当月销项税额=−例:某商场(为一般纳税人)月初从某羊绒衫厂购进1000件羊绒衫,单价380元,当月批发给几个个体商店700件,价税合并单价是550元,商场零售200件,价税合并单价是600元,请计算商场当月销售羊

绒衫的应纳税额。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1、消费税⚫2、营业税⚫3、资源税⚫4、城市维护建设税⚫5、教育费附加⚫6、土地增值税(一)消费税的估算⚫消费税是指对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特定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应

税消费品包括烟、酒及酒精、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小汽车、摩托车等11个税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比例税率单位税额+销售额应纳税额=销售数量。薯类白酒采用这种方法只有卷烟、粮食白酒、合计算方法从价定率和

从量定额混升)元升);柴油(元汽油(吨);元-吨);啤酒(元黄酒(单位税额应纳消费税=计税数量从量定额税率应纳消费税=销售额从价定率)3(/1.0/2.0/250220/240)2()1((二)营业税的估算⚫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

销售不动产的营业行为,就其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纳税额=营业额×营业税税率(三)资源税的估算⚫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和盐的单位

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从事应税资源的开采或生产而进行销售或自用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它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四)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估算⚫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一种地方税,是

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城建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负有缴纳“三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

税和营业税之和×适用税率(7、5、1%)(五)教育费附加的估算⚫教育费附加是地方收取的专项费用,计税依据也是纳税人缴纳的“三税”,税率由地方确定,财务分析中应注意当地的规定。⚫应纳教育费附加=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消费税和营业税之和×适用税率(六)土地增值税的估算⚫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有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房地产开发项目应按规定计算土地增值税。⚫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

估算表三、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估算⚫1、房产税⚫2、土地使用税⚫3、印花税⚫4、车船使用税四、所得税的估算⚫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缴的一种税金。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企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第五节利润及其利润分配的估算⚫利润的含义及其构成⚫利润分配的估算一、利润的含义及其构成⚫1、利润的含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

额和净利润。⚫2、利润的构成⚫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净利润=利润

总额—所得税⚫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缴的一种税金。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用公式表示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

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等),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等。⚫企业应

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例某企业2005年收入、费用情况如下:⚫主营业务收入60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120000元⚫投资收益60000元⚫营业外收入3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300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5000元⚫营业费用80000元⚫管

理费用40000元⚫财务费用30000元⚫其他业务支出80000元⚫营业外支出10000元。⚫计算2005年企业的利润总额。⚫解:主营业务利润=600000-300000-15000=285000(元)⚫其他业务利润=1

20000-80000=40000(元)⚫营业利润=285000+40000-80000-40000-30000=175000(元)⚫利润总额=175000+60000+30000-10000=255000(元)二、利润分配的估算⚫1、当期实现

的净利润,加上期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期初未弥补亏损),为可供分配的利润。⚫2、内资企业以当年净利润为基数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0%)。⚫3、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4、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1)应付优先股股利(如有优先股的话)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应付普通股股利⚫(4)经过上述分配后的剩余部分为未分配利润。⚫例以上题为例,企业2005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假设利润总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按净利润的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20000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00000,计算2005年末未分配利润。⚫解:(1)企业应交所得税=255000元×33%=84150元⚫(2)企业净利润=255000元-84150元=170850元⚫(3)可供分配

的利润=170850+30000=200850元⚫(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70850元×10%=17085元⚫(5)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200850元-17085元=183765元⚫(6)提取任意盈余公积=20000元⚫(7)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00000元⚫(8)年末未分配利润=1837

65元-20000元-100000元=63765元第六节借款还本付息的估算⚫借款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还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一、借款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1、利润⚫2、固定资产折旧⚫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摊销费⚫4、其他还

款来源二、还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1、长期借款利息⚫2、流动资金借款利息⚫3、短期借款1、长期借款利息1i)(1)1(n−++=nciiIA(1)等额还款付息方式:式中A—每年还本付息额(等额年金);i—年利率;n—预定的还款期;IC还款

起始年年初的借款余额(含未支付的建设期利息)。cI(2)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设为第t年的还本付息额,则有:tAitInIAcct−−+=)n11(2、流动资金借款利息⚫项目评价中估算的流动资金借款从本质上说应归类为长期借款,按期末偿还、期初再借的方式处理,并按一

年期利率计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年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年初流动资金借款余额×流动资金借款年利率⚫财务分析中对流动资金的借款可以在计算期最后一年偿还,也可在还完长期借款后安排。3、短期借款⚫项目评价中的短期借款系指运营期内由于资金的临时需要而发生的短期借款,短期

借款的数额应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得到反映,其利息应计入总成本费用表的利息支出中。短期借款利息的计算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短期借款的偿还按照随借随还的原则处理,即当年借款尽可能于下年偿还。思考题⚫3.某机器设备原值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率5%,请

分别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4.某企业现在借款1000万元,在5年内以年利率6%还清全部本金和利息,现有四种偿还方式:⚫(1)每年年末还本金200万元,同时偿还到期利息;⚫(2)每年年末只付所欠利息,本金到第5年末一次

还清;⚫(3)在5年中每年年末偿还的本金加利息总额相等,即所谓等额偿还;⚫(4)在第5年末一次偿还全部本金和利息。⚫要求:分别计算:年初所欠金额、年利息额、年终所欠金额、偿还本金、年终付款总额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