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PPT 35页)

PPT
  • 阅读 4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5 页
  • 大小 242.821 KB
  • 2023-07-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管理经济学(PPT 35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管理经济学(PPT 35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管理经济学(PPT 35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管理经济学(PPT 35页)
管理经济学(PPT 35页)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管理经济学(PPT 35页).pptx,共(35)页,242.821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10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MODERNMANAGERIALECONOMICS现代管理经济学讲义1为什么学英文中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怎样管理家庭”。这是因为最初的社会生产都是以家庭,即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为单位的,因此,最早的经济问题也就是研

究家庭的管理问题。经济是和管理相联系的。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经济理论是怎样用于管理实际的。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总纲。总而言之,培养用经济学理论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第一章绪论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现状经

济学发展简史管理学发展简史3第一节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现状管理经济学的含义–管理经济学是一门把经济学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或说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管理和企业的课程。–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延伸而成的一门应用经济学

,或者说是应用的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其理论基础和基本分析方法来自经济学,它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管理问题。4经济学的方法实证的和规范的方法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解释现

实中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经济学不涉及价值判断(ValueJudgement),而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5经济模

型是对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描述,描述的方式——图形,数学方程,文字。由于任何经济现象,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变化多端,任何理论模型,都必须应用抽象的方法,通过假设舍弃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而只包括若干个主要的变量。即使对于同一个问题由于假设不同,也可以建立起许多不同的模型。

不同模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包括哪些变量,舍弃哪些变量。经济理论,观察,对模型的检验6企业的理论模型厂商理论提供了说明企业的一个理论框架,同时该理论模型又决定了管理经济学所应涉及的基本内容。经济学构造了一个从整体上描述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和政府之间关系的模型。7商品和要素的循环流动图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家庭政府企业商品和服务.劳动、资本、土地工资、利息、地租对商品和服务的支付法规管制法规管制8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1、经济

人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所谓经济人,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理性的(Rational),利己的,都是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基本的动力的。9理性无需完全自私自利理性的行为不一定自私自利,更不一定是损人

利己的。因为经济学中的“个人效用”一词,效用是指满足的程度,不仅包括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满足。事实上,有理性的人的行为可以有多种动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人有理想、感情、信仰、荣誉感、正义感等,这些都会驱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因此,理性无需完全自

私自利。102、完全信息假设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例如,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充分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一定商品量给自己带来的消费满足程度,掌握商品价格在不同时

期的变化等等。又如,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准确地掌握产量和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了解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以及在每一个商品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等等。11SDSD生产要素市场企业生产函数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公众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无差异曲线

对产品的需求对产品的供给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产品市场12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缺陷:缺乏灵活性,企业为了长远利益会暂时牺牲当前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是动态的与时间因素有关,企业价值可看作

未来净现金收入的现值。13企业价值可以看作未来净现金收入的现值企业价值TRt为第t年企业的总收入;TCt为第t年企业的总成本;i为利率=+−=nttttiTCTR1)1(14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不足分析企业时,将企业看作一个“黑箱”。没有解释生产是怎样在企业内部组织的

,没有分析企业组织中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假定企业规模既定,因而无法解释企业兼并与分离行为。15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把企业组织问题排除在管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以外,这样管理经济学就不能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实践之间架起桥梁。这是微观经济学在本世纪五十年代的认识

水平所决定的,即当时的经济学还不能够提供分析企业组织的理论模型,还不能打开企业这只黑箱。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统计方法相结合时,只能限于分析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而不能拓展到对于企业组织和企业内部结构问题的分析。16但经济学近二十年富有成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种情况。管理经济学的基本

理论基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就迫使管理经济学拓展其分析领域,这就要求管理经济学不仅要从外部分析企业也要从内部分析企业。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管理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说明这一点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7第二节经济学发展简史亚当斯密(ADA

MSMITH):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亚当斯密、李嘉图(Ricardo)、马尔萨斯(Malthus):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亚当斯密18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代表:形成了消费

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要素价格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无法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马歇尔(Marshall,1842-1924)《ThePrinciplesofEconomics》、瓦尔拉斯(Walras):马歇尔19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

息与货币通论》,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萨谬尔森:本世纪50年代,把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主流学派。萨谬尔森20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进行个量分析以单个经

济主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个人、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进行总量分析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1–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

对交易费用和企业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对信息经济学作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近30年是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各种

新的经济理论不断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挑战,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从主要研究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扩展到研究企业组织。22现代企业理论: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成果的研究领域。已形成四种较为独立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进化论的企

业理论23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着重分析由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利益冲突。企业的很多合约是关系合约,即委托人雇用代理人为其服务。例如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但在很多情况下代理人的利益和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委托人无法确切了解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是否真正按合约的要

求为委托人服务。24在大型企业中进行经营决策的往往不是企业所有者,而是那些有自己独立利益的职业经理。总经理可能付出较大的努力,也可能付出较小努力,他们可能付给自己很高的报酬,为自己准备豪华的办公条件,甚至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的为代价而谋取自己的私利。总经理努力程度的监察成本极高,因此企业所有者很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需要制定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代理人自利行为的实际结果与委托人设定的目标相一致,这就是所谓激励相容问题。这

成为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企业组织设计的中心问题。25交易成本理论科斯指出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用市场或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就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主要包括获取信息的成本,谈判费用及签约成本。而企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企业内,权威

或经理的指导与命令取代了市场,企业减少了交易的次数也使交易成本相应降低。但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在企业内配置和使用资源的管理成本相应增加。于是,由企业规模变动导致的边际交易费用与边际管理成本相等的均衡点决定了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企业的边界。科斯的观点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奠定了交易成本经济学

研究的基础26企业进化论的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理论没有考虑企业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没有考虑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该理论克服了交易成本经济学把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分开考虑,忽略企业是一个生产单元的偏向,从能力或知识的角度分析生产和制度问题,较好地整合了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

的企业理论。企业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对企业进行选择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对企业的获利能力不断选择,也是对企业的惯例、规则和核心能力的选择。27讲授管理经济学的新的理论框架:一九九二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Milgrom和Robert《经济学、组织和管理》一九九六年美国巴尔的摩大学

的Acs和Gerlowski教授的《管理经济学和组织》1994年美国WillianShughart教授的《现代管理经济学》就是三本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讲授管理经济学的教科书。28第三节管理学发展简史一、推动对管理进行研究的两个重要历史事件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在该

书中亚当斯密以制针工厂的劳动力分工为例,说明劳动分工可以给社会带来经济利益。实践的需要29二、管理学的发展简史管理的古典学派–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原则》1914年,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用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的四条管理原则–一般管

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法国矿业工程师法约尔将管理的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建立了现代管理和组织管理的主要框架。30人力资源学派用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管理科学和运筹学学派这一学派主要有助于计划方

面的管理决策,而没有涉及组织、控制和领导问题。20世纪60年代的管理理论倾向于将上述管理学派结合起来,如:–过程管理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31近20年来一些新的管理概念和方法引起关注,如:–全面质量管理–企业重构(Re-

engineering)–精简(downsize)–非固定工(contingentworkers)32三、有关管理的概念管理:是带领一批人完成某项活动或任务的工作和过程。组织: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有系统的安排,是一种有目标的,由人组成的有系统结构的实体。组织有三个共同特征:–有特定的

目标或一组目标–由人组成–有特定的结构和制度管理总是和特定的组织相联系。33第四节本课程内容结构经济学研究的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与选择、激励和协调相联系的问题。因为资源配置是通过人来进行的,人们要对自己活动和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行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人们愿意进行生产交换活动,并使他们的活

动相互协调就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34新古典经济学只揭示了价格机制中的协调激励机制,而忽略了为什么要有企业组织,没有研究企业组织中的协调激励机制问题。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已不限于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经济学已为组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

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围绕选择、激励和协调展开的,这既是管理学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二者是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把握。管理经济学更多的是从经济学出发,帮助企业管理者从更高层次上理解这一问题。35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