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财政学之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pptx,共(38)页,247.055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09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讲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社会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科卫支出)⚫之二:财政投资性支出(基础设施投资\“三农”的支出\财政投融资制度)⚫转移性支出:⚫之一:社会保障支出⚫之二:财政补贴⚫
之三:税收支出《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第三讲之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发展⚫(investmentandeconom
ydevelopment)⚫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features、scopeandcriteriaofgovernmentinvestment)《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
济发展凯恩斯乘数理论马克思投资理论《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1.政府投资的影响因素⚫财政投资就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活动。⚫一国社会总投资从宏观层次上可分为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后者又包
括企业(除国有外)、个人投资。⚫这两部分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经济体制的差异。⚫(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因此,发展中国家像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要比发达国家大一些,因为市场的力
量还不足以承担起全部或大部分社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风险产业。《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2.政府投资的特点(与私人投资看重的效益、来源、领域不同)⚫(1)政府投资的公
共性和基础性。⚫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公共投资(基础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医院)、基础产业)⚫(2)政府投资的开放性和战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高风险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如军工、航天、电信和计算机中的顶尖技术开发,国家每年拨巨资;⚫另一方面是对落后地区投
资⚫西部大开发\西气东送、西电东输\扩招西部地区本研生\环境保护\退耕还林⚫(3)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性⚫投资的分类类:①竞争性项目的投资,包括工业(不含能源)、建筑业和大部分第三产业。②基础性项目的投资.③公益性项目投资,包括
国防建设投资、政府等政权设施、科教文卫等设施。⚫在这三类投资项目中,政府一般以公益性和一部分基础性项目作为重点。而这三类投资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3.政府(财政)投
资的范围⚫我国政府财政投资规模将呈现出增长态势;⚫财政投资即预算内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支农支出;⚫非生产性投资:机关\团体\科文教卫等的办公用房.《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
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二)政府投资(指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1.基本建设投资的分类(1)按投资的费用构成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占50-6-%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其它基建费用土地征用费青苗补偿费搬迁费等(2)按基本建设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建设项目(
3)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为: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建设(4)按投资的最终用途分为:对生产资料的购买对消费资料的购买(5)按投资的资金来源分为:①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家投资1992年4400亿支出,20%用于此②预算外投资—建设单位自筹1992年占55%③银行信贷1
992年占15%④利用外资1992年占1.5%《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2.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3.2-1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3.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资金来源构成表3.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4.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供应方式⚫(1)无偿拨款的方式⚫(2)拨款改贷⚫1979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和项目上试行
了基本建设拨改贷⚫从1985年起,凡是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全部实行拨款制度⚫1986年又重新作出决定,对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实行拨款和贷款两种资金供应体制。⚫(3)基金制从1988年起,国家对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基金制,就是确定基本建设投资的资金来源,由财政部转归国家计委负责分配,并同时组
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6个国家专业投资公司.⚫(4)组建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1994年国务院撤消了6个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和剥离原建设银行所承担的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管理业务,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具体负责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贷款和投资工作。《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三)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投入产出比最大)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资本的技术构成高)就业创造标
准《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thenatureofinfrastructures)⚫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methodsofinfrastructuresprovision)世界银行标志《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公共生产条件⚫公共物品:公用\非独占\不可分割;⚫(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下图)《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产出模型图OKL2KL
1KG2KG3D产出线CBQ3Q1AQ2KL3一般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I1I2I3KG1欧美发达国家:Q1→C→Q2→D→Q3日本、韩国:Q1→A→Q2→B→Q3图3.2-1产出模型图《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二、基础设施投资
的提供方式⚫(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从经济上看,属于混合物品:混合提供方式⚫(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
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
营-转让投资方式)。《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一、必要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promotetheconstructionofnewcountryofsocialism,planforthedevelopme
ntofurbanandruraleconomy)⚫二、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thefeaturesoffinianlinvestmentto"threeruralissue")⚫三、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财政加大投入力度⚫(th
egovernment'spolicyon"threeruralissue",enhancethepublicfinanceinvestment)《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二、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一)“三农”投入的一般特
点⚫(二)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1.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2.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三节财政对农业
的投资⚫三、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财政加大投入力度⚫(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投入的稳定性\水利为核心\农业科技⚫(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十五”以来,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1.深化
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柔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表3.2-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财
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2975亿元)的构成22.30%27.30%3.30%6.40%17.90%4.40%14.50%3.90%农村税费转移支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支
出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扶贫支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其他图3.2-2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2975亿元)的构成《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c
oncept、significanceandfeaturesofFILP)⚫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governmentpolicybankinChina)⚫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improve
mentsinChinesepolicybanksystem)《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一)财政投融资概念⚫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
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
,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财政投融资的意义⚫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特点在
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财
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
.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按照国家的
产业政策或政府的相关决策进行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其放贷支持的主要是商业性银行在初始阶段不愿意进入或涉及不到的领域。⚫国家开
发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和国家需要优先扶持领域,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这些领域的贷款量占其总量的91%。⚫进出口银行则致力于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
。⚫农发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拨付,专司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业务等。⚫(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专栏: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运营特点
以国家信用为背景国家财政提供有力支持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保持合理盈利水平运用新的金融手段《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图3.2-3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四、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主要是:⚫1.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法制化。⚫2.融资渠道多元化。⚫3.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
,促进投资环节的严谨高效。⚫4.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案例:日本政府的财政投融资制度利用国家信用筹集资金,按照政策需要进行投融资活动是日本的传统,但建立庞大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财政投融资制度却
是战后日本的新创造,是日本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的协调,对经济供给过程进行于预的制度保证。日本的财政投融资制度的前身是由邮政储蓄和大藏省存款部构成的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的国家信用制度,1952年则启
动为资金筹集,资金分配和资金运用相结合财政投融资制度,即在国家预算的—般会计和特别会计之外,建立具体由政府进行投融资操作的国家第二预算。其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大藏省的资金存款部改为资金运用部,负责资金分配,通
过为用户提供具有政策优惠的邮政储蓄制度扩大邮政储蓄的规模,以邮政储蓄与产业投资基金资金、年金和保险基金以及政府担保借款作为资金来源,并通过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二行十公库等政府金融机构,按政策性、诱导性、公共性和有偿性相结合的原则
运用这些资金,并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政府对社会间接资本,特别是对产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极大地缓解了产业迅速发展而引起的交通运输设施和用水用地的瓶颈制约,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财政支出
中用于基础设施部分(道路+港湾十废弃物处理+工业用水十铁路)的支出额,1956年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1965年这一比例上到到3.5%以上。2.通过财政投融资,对电力、海运和铁道提供了低利贷款,降低了这些产业的成本。日本的财政投融资的
资金来源属于有偿资金,其运用也按有偿原则进行,但这些资金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利率比商业银行的利率低。据估计,从1961年到1973年的年平均水平看,使用财政低息贷款而降低的利息负担约占整个制造业设备投资额的1%,其中的一些产业又远远高出这一比例。例如,机械工业达5%,
电力工业6%,汽车工业7%,海运业则高达22%。参考资料:《外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主编靳晓黎《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简要分析:日本政府对产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和支持是日本财政制度运行中最成功
的内容,也是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得以维持良好的经济环境的重要原因。概括而言,日本财政投融资的作用有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投融资将通过国家信用筹集的资金按照政策目标统一进行分配和使用,实现资源的直接配置,诱导民间资金按政策方向配置。二是通过财政投融资调节经济周期。日
本的财政投融资同财政预算一样,都是根据经济周期的动向进行编制的,而且比一般预算会计更有弹性,可以压缩或追加。第三,财政投融资的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均按有偿原则进行,既发挥了调节经济的作用,又减轻了财政负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的财政投融资是日本兼顾凯恩斯
有效需求理论维持政府较大的支出规模、又维护其均衡财政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实践,并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尽管如此,日本运用财政手段配合产业政策的实施对经济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即为了维持社会安定等社会目标,日本财政在保
护落后产业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战后财政支出用于补贴的部分,大多数被用于衰退的煤炭工业等,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较大浪费。思考题: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财政投融资来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本章小结⚫【关键词】⚫财政投资性支出基础设施
⚫BOT投资方式财政投融资《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1.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2.政府投资的影响因素?3.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4.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5.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6.试述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
7.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8.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