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民经济的衡量与总量平衡2

PPT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252.699 KB
  • 2023-07-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七章 国民经济的衡量与总量平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七章 国民经济的衡量与总量平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七章 国民经济的衡量与总量平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七章 国民经济的衡量与总量平衡2
第七章 国民经济的衡量与总量平衡2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七章 国民经济的衡量与总量平衡2.pptx,共(26)页,252.699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08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一、总供给与总需求◼(一)总供给的含义与衡量◼总供给(AS):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由社会生产部门利用现有经济资源所生产出来的可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包括劳务)的总和(或总生产额)。◼总量指标:国民收入、社会最终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

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ASGDP=全部消费品价值总额+总投资品价值+(出口品价值-进口品价值)=全部消费品价值总额+重置投资品价值总额+净投资品价值总额+(出口品价值-进口品价值)总需求(AD):是指在一定时期在一定的支付能力条

件下社会对各种产品(包括劳务)的有效需求的总和。◼总量指标:国民收入、社会最终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ADGDP=消费品需求+总投资品需求(重置投资品需求+净投

资品需求)+(出口需求-进口需求)=消费品需求+总投资品需求+净出口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净出口支出=消费+投资+净出口支出(二)总需求的含义与衡量(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决定因素◼1.总供给的决定因素: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状

况◼(1)物质资本的积累规模与结构;◼(2)人力资本的积累规模与结构;◼(3)中间产品的供应状况:原材料◼(4)人力资本利用率;◼(5)物质资本利用率:设施、厂房、机器设备◼(6)生产效率◼(7)管理水平◼2.总需求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决定支出的因素必然是决定总需求

的因素◼(1)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2)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的储蓄倾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及预期;商品供应状况◼(3)决定投资需求的因素:民间和政府投资需求◼影响企业投资需求的因素:◼①企业投资权益的保障程度◼②企业预算约束的性质。◼③投资扩张同企

业投资决策者经济利益的关系。◼④预期投资收益率。◼⑤投资风险程度。◼⑥企业投资所需资金供应状况和成本的高低。◼⑦政府对企业的投资管制◼影响政府投资需求的因素:◼(1)政府所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2)政府建

设基础设施的规模。◼(3)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和趋势的判断。◼(4)国内及国际出现的灾害以及各种突发事件。◼(5)政府预算约束的性质和程度。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一)含义◼国民经济总量平衡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在实际上的平衡,即AS=AD◼(1)总量平衡是同一衡量范

围、同一衡量层次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总量平衡是同一时间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3)总量平衡不是一般价格水平发生变化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ASGDP=ADGDP即:全部消费品供给+总投资品供给+净出口品供给=全部消费品需求+总投资品需求+

净出口需求或:全部消费品供给+总投资品供给+净出口品供给=私人消费需求+私人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净出口需求=私人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支出(二)总量平衡的标志◼1.一般物价水平(通常用物价总指数来衡量):AS=AD,则一般物价水平将保持稳定。◼2.商品的

供应状况:商品供应充分,库存保持正常增长,表明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平衡的。◼在总量平衡的条件下,生产者能够按照正常的价格销售其产品,消费者能按正常价格购买到其所需产品,社会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或者扩大再生产)能够正常地进行,资

本利用率维持正常水平,国民经济保持正常增长。三、国民经济的总量失衡◼(一)含义: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不相等)达到一定的程度,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的总供求失衡。◼(二)分类◼一般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AS>AD

,即总需求不足(或者总供给过剩)型的总量失衡◼2.AD>AS,即总需求过度(或者总供给不足)型的总量失衡◼还可以根据其他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根据程度:轻度、中度的、严重的总量失衡◼根据产生原因:货币性、财政性、分配性、结构性的总量失衡等。◼(三)国民经济总量失衡的表现◼1.

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1)AS>AD:一般物价水平下降的幅度越大,表明AS>AD的总量失衡状态越严重。(2)AD>AS: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幅度越大,表明通货膨胀越严重,意味着AD>AS的总量失衡状态越严重。◼2.

商品的供应状况◼总量失衡或者出现普通的商品过剩,或者出现普遍的商品短缺。◼(1)AS>AD:普遍的商品过剩◼(2)AD>AS:商品的供应就会变得紧张,出现普遍的商品短缺◼不能仅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来判别总量失衡与否,在价格不受

管制的条件下,应该从商品供应状况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两方面来判断是否出现了总量失衡,只有通货膨胀与商品短缺并存才表明出现了AD>AS的总量失衡,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与普遍的商品过剩并存才表明出现了AS>AD的总量失衡。◼(四)国民经济总量失衡产生的原因◼导致总需求过度型的总量失衡的因素◼1.名义分

配总量或者所分配的名义收入总量超过产品的实际生产总量◼2.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导致消费需求膨胀和投资需求膨胀的因素◼(1)消费基金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2)投资需求膨胀◼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和政府具有强烈的投资意愿二是企业和政府能够获得投资资金◼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意愿:◼①

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政绩驱动。◼②地方政府领导人追求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驱动。◼③财政收入的驱动。◼④就业压力。◼⑤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压力。◼中央政府强烈的投资意愿:◼①经济高速增长是领导政绩的重要反映;◼②我国经济很落后,同经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只有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才能赶超经济发达国家

;◼③只有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才能增加;◼④只有经济高速增长,才能解决我国严重的就业问题。而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必须使投资高速增长。◼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中央政府的投资意愿会因为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而出现波动。◼(五)总量失衡的经济后果◼1

.AS>AD即总需求不足型总量失衡的经济后果生产者:商品价格下降,或者企业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很困难,企业利润下降,削减生产,减少进货甚至停止进货,削减投资支出,整个产出增长减缓。消费者:减少当期购买量,推迟购买的行为倾向增强,储蓄倾向增强,

更进一步加剧商品的过剩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企业削减生产和投资会导致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下降,人力资本的利用率下降。总之,出现了总需求不足型的总量失衡,会使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经济资源或者生产能力的闲置增加。综上所述,出现了总需求不足型的总

量失衡,会造成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经济增长下降。◼2.AD>AS即总需求过度型总量失衡的经济后果◼总需求过度型总量失衡所引起的具体的经济后果同总需求不足型总量失衡所引起的具体经济后果正好相反。如果经济中出现了总需求过度型的的总量失衡,会导致经济的过度增长,包括引起通货膨胀

,导致固定资产补偿不足,生产成本递增,经济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损害技术进步。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实现◼(一)总量失衡到总量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1.价格的变化。如果AS>AD,商品价格会出现下降,这会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从而而有助于缩小需求缺口;如果AD>AS,商品价格会上涨,这会使商品需

求量减少,而刺激供给增加,同时价格上涨会吸收一部分超额需求,从而会缩小供给缺口。◼2.投资机会成本的变化。如果AS>AD,投资的机会成本会下降,从而可以刺激投资,增加投资需求;如果AD>AS,投资的机

会成本会上升,这会抑制投资,减少投资需求。◼3.出口需求的变化。如果AS>AD,商品价格会出现下降,在本币汇率不变或者下降的情况下,出口需求会增长;如果AD>AS,商品价格会上涨,在本币汇率不变或者上升的情况下,出口需求会下降。出口需求的变化可以起到缓解总量失衡的作用。◼(二)总量失衡

的自动调节机制的局限性1.自发调节发挥作用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2.自发调节的有效性具有不确定性。3.自发调节都是事后调节◼(三)政府解决总量失衡的政策◼由于在短期总供给变化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政府调节总供求关系的重点对象是总需求,也就是说,政府要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解决总量失衡问题。政府调节总需

求的政策工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汇率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外资政策。政府调节总供求的一般原则是,如果AS>AD,则采取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同时辅之以减少总供给的政策;如果AD>AS,则采取减少总需求的政策,同时辅之以增加总供给的政策。◼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2008.1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

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

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

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

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

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思考题◼1.什么是总供给、

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分别是由哪些因素所决定的?◼2.什么是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总量平衡的标志是什么?◼3.什么是国民经济的总量失衡?它有哪两种基本类型?各自的表现是什么?◼4.为什么会出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失衡?总量失衡会产生哪些经济后果?◼5.为什么发生了总量失衡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进行调节?政府可以

运用哪些种类的经济政策进行调节?如何运用这些政策手段进行调节?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