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部分)专升本适用

PPT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9 页
  • 大小 268.096 KB
  • 2023-07-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部分)专升本适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部分)专升本适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部分)专升本适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部分)专升本适用
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部分)专升本适用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7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部分)专升本适用.pptx,共(79)页,268.096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06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一、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中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注意点:最终产品,指现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虽然也是现期生产的但进入了其他产品和劳务的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是指用市场价格

计算出来的价值量。二手商品的市场价值和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值不包括在内非法的地下经济活动所涉及到的产品和劳务也外排除在。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一、产品流动法或支出法➢也称产品支出法,是指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加起来,计算

出一年内生产出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在美国的国民经济统计中,支出法将国民生产总值分为四个部分:GDP=C+I+G+(X—M)➢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是由家庭和非盈利性机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以及他们自己提供自己消费的商品和劳务折合收入。包括耐用品、非耐用品、劳务➢个人国内投资支出总额

I固定支出和存货投资;固定投资指非居民购买的新生产的建筑和耐用生产设备的市场价值总额加上居民购买的新建造的住房市场价值。存货投资是指厂商持有存货价值的变动。➢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G;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主要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

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但不包括转移支付。➢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X-M。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价值减去商品和劳务的进口价值的差额。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所得或收入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收入加起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即工资金、地租、利

息、利润。➢工资和其他补助雇主支付给工人的全部收入➢净利息个人在国内所得的全部利息➢租金收入房屋租金、专利和版权的收入➢利润➢公司利润非公司利润企业税资本折旧误差➢三、部门法或生产法➢对各生产阶段创造的价值加总来核算GDP。比如汽车,在使用生产法时,

一般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公共事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和劳务部门,把这些部门创造的价值加上政府税收,就得到GDP。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1.国民生产净值(N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内

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额。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资本消耗。是私人消费支出总额、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和私人国内净投资支出的总和。2.国民收入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现期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收入总额。分为

五个部分:雇员收入工资、薪金、雇主在养老金和社会保障中的支出公司利润对存货价值和资本消耗价值调整所得财产所有者收入非公司制企业的收入,如合伙制企业经营收入,也对存货价值和资本消耗价值进行调整个人租金收入指那些不是主要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有的租金收入,如自有住房隐含的租金

收入,专利收入等净利息厂商支付的利息减去厂商获得利息的差额,再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净利息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3、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可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利润、净利息、社会保障支出,再加上政府对

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的利息收入、个人股利收入、企业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包括个人支出和个人储蓄,个人支出包括个人消费支出、对厂商的利息支出和个人国外有净转移支付。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付。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本国

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凡是本国国民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其生产的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本国领土上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以领土为统计标准。GNP=GDP+

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五、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不仅与一定时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有关,也与价格水平有关。而价格分为不变价格和当年价格,不变价格是指选择

某一年的价格水平为标准,这年叫基年,基年的价格水平就是不变价格。用不这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GDP叫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而用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一般每个国家过几年都重新确定一个基年,假如价格水平一直上升,名义GD

P就会大于实际GD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除当年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国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和纠正➢一.缺陷➢1.有些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2.不能反映出人们在生产所得到的福利情况➢3.统计方法不同,可比性差➢二.校正➢北京联合

大学大学师院第八章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研究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潜在国民收入。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假设:➢潜在国民收入不变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价格水平不变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一节储蓄、消费

和投资➢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当代经济学以为储蓄是由居民进行的,投资是由厂商进行的。➢决定储蓄的动机和因素是收入、财富的积累和预防未来➢决定投资的因素是利润率的高低➢二、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

变量之间的关系。决定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包括居民的节俭偏好、收入和利率等,但主要是收入。我们可以用方程来描述消费函数,C=f(Y)C表示实际的消费支出,Y表示实际的国民收入,消费与收入同向变动。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占收入中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MPC

:指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增加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短期内,消费与收入关系有1.消费与收入相等。APC=12.消费大于储蓄,负储蓄,3.消费小于储蓄。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4.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增加且消费增加幅度

小于收入的增加短期消费函数C=a+bYa是参数,表示收入Y为0的消费,叫自发消费。bY是随Y变化而变化的消费,叫引致消费,b为gufq消费倾向。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C➢在长期中➢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长期消费倾向等于边际消费倾向。➢长期消费函数为C=kY➢k为长期消

费倾向,也约等于边际消费倾向。C=Y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三、储蓄函数➢是表示居民的储蓄与决定储蓄变量之间的关系,➢S=f(Y)➢Y表示收入,S储蓄,➢平均储蓄倾向:APS=S/Y,储蓄占收入中占的比例➢边际储蓄倾向:MPS=dS/dY,增加的收入

中所增加的储蓄。➢APC+APS=1,MPC+MPS=1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二节两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两部门经济:只有居民和厂商➢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为图➢从总需求上➢总

产出(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C+投资I➢Y=C+I➢从总供给上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是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可以用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来表示,即利润、利息、工资、地租。它们最终表现为消费和储蓄➢总产出Y

=消费C+储蓄S➢Y=C+S➢二、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总需求=总供给C+S=C+I➢I=S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当S>I时,称国民收入收缩➢当S<I时,称国民收入扩张➢在两部门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的投资和储蓄➢储蓄作为一种漏出

W,对国民收入有收缩作用➢投资作为一种注入J,对国民收入有扩张作用➢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漏出W=扩张J➢当W>J时,称国民收入收缩➢当W<J时,称国民收入扩张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1)消费+投资法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E表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均衡国民

收入OH,在E之左,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国民收入会增加。在E之右,正好相反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2)储蓄+投资法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在E点,S=I时,决定了均衡国民收入为OH,➢在E点之左。➢国民收入小于OH,➢S

<I,国民收入会增加。➢在E点之右,则相反➢在两部门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的力量是投资和储蓄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三节、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三部门经济:居民、厂商、政府➢政府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发生作用。政府支出包含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税收包含直接税和间接税➢流量循环模型见图➢从

总需求国民收入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Y=C+I+G➢总供给➢国民收入Y=消费C+储蓄S+税收T➢Y=C+S+T➢均衡的国民收入: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得到I+G=S+T➢当I+G<S+T时,称国民收入收缩➢当I+G>S+T时,称国民收

入扩张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三、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居民、厂商、政府、国外部门➢国外部门向本国提供商品和劳务,向本国进行购买,出口➢总需求总产出Y=消费+投资+政府购买G+出口X➢Y=C+I+G+X➢总供给总产出Y=消费+储蓄+税收+进口M➢Y=

C+S+T+M➢均衡的国民收入的条件是I+G+X=S+T+M➢当I+G+X<S+T+M时,称国民收入收缩➢当I+G+X>S+T+M时,称国民收入扩张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九章国民收入的变动➢第一节国民收入

的变动与调节➢一、国民收入的变动➢1.注入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增加注入,国民收入会增加➢通过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增加出口,来增加注入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2)漏出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漏出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向变动,漏出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增加储蓄、税收、进

口就会增加漏出。➢节约的悖论➢节俭,储蓄增加漏出,使国民收入减少。消费,支出增加注入,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国民收入的调节➢以三部门经济为例➢当C+I+G=C+S+T时,即I+G=S+T时,也就是➢I—S=T—G时,国

民收入达到均衡➢I—S称为投资储蓄差额,T—G称为政府收支差额➢通过两个差额的调节可以调节国民收入例题如书上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二节乘数理论一、乘数的概念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注入量变动之间的比值叫乘数,分为投资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等。二、乘数公式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

院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第一节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一、古典经济学观点充分就业是一种永存的倾向,市场经济本身通过自身的调节,能解决失业问题,这种失业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摩擦性失业,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出现暂时或局

部的难以避免摩擦而引起的失业。另一类是自愿性失业,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就业者不愿意继续工作而产生的失业。二、萨伊定律供给能创造其本身的需求。不存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三、储蓄永远等于投资储蓄代表货币的供给,投资代表货币的需求。,由于利息率的调节作用,储蓄就永远等于投资。四、工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传

统经济学以为工资工资金取决于两条原则:一是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二是工资的效用等于劳动的负效用。工人劳动边际产量是下降的,工资也会下降,就业增加,直到充分就业。传统经济学以为萨伊定理、利息率自动调节作用、工资决定论,使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稳定的,不可能产生过剩的危机。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二节凯恩

斯主义的就业理论➢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决定就业量的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是指全部厂商雇佣一定量工人进行生产时所要求得到的产品总量的最低

限度的卖价。➢总需求价格是指全部厂商雇佣一定量工人进行生产时预期社会对产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厂商就会扩大生产,雇佣工人,相反,就会解雇工人。➢有效需求是由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

总供给函数是表示总供给价格和就业量之间的关系。➢Z=ø(N)Z表示总供给价格,N就业量➢总需求函数是总需求价格与就业量之间的关系➢D=f(N)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总供给价格Z和总需求价格D并不是时时相等,当

D大于Z时,厂商以为有利可图,就会增加工人,和生产要素,使z提高,直到和D相等。就业量就是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的交点。D在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的交点时称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也是投资和储蓄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总需求可分为消费的需求D1和投资的需求D2,D=D1+D2,在均衡时,总需

求价格等于总供给都等于国民收入Y,D=Z=Y,而Y=C+S,也就是D=S+C,D—C=S,也就是D—D1=D2,而D2就是投资,可以用I表示,所以有投资等于储蓄。S=I。也就是有效需求就是投资等于储蓄时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的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的,或者是投资等于储蓄时的国民收入。➢有效需求不一定能保证实现充分就业,有效需求可能大于、等于、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均衡的国民收入就不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当均衡的国收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

时,实际的有效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存在紧缩缺口,存在失业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当均衡的国收收入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时,存在过度需求,产生膨胀缺口,存在通货膨胀。➢凯恩斯以为➢当国民收入没有达到充分就业和均衡时,总需求的增加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弥补紧缩缺口增

加就业而不会引起价格的上升当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时再增加总需求就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只会形成过度需求,形成膨胀缺口从而引起价格上涨,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三、失业的存在及根源➢凯恩斯以为,失业的出现是由于有效

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大规律造成的:➢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部分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产生了对消费品的需求是不足的。➢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也就是投资者心理上对资产未来的收益预期越来越小,资本边际效率

是指投资者增加投资时预期的利润率。是由重置成本与预期收益决定的。资本边际效率与重置成本成反向变动,与预期收益成同向变动。任何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都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减小。这是由于资本增加,会使资本的需求增加,使重置成

本增加,使产品价格下降,使预期收益下降。➢3.流动偏好。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一部分财富的欲望。是由于交易动机(应付日常支出)、预防动机(应付意外支出)、投机动机(出现投机机会)。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供给,而货币的供

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货币数量的增加会降低利息率,但流动偏好使利息率降低有一个限度。低于这一限度,储蓄就会减少。➢这就是凯恩斯主义对失业根源的解释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练习:➢1、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求➢(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若投资增加至100,求

增加的收入➢(3)消费函数C=100+0.9Y,投资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2、储蓄函籾为S=-1000+0.25Y,投资从300增加到500时,均衡收入为多少?➢1、由Y=AD➢AD=C+I➢C=a+bY➢I=I0➢得Y=(a+I)/(1-

b)=(100+50)/(1-0.8)=750➢C=100+0.8*750=700➢S=Y-C=750-700=50➢2、S=-1000+0.25Y,Y=(1000+300)/0.25=5200➢S为500时,Y=(1000+500)/0.25=5200=6000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三节商品市场

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研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均衡水平。IS-LM模型最早是凯恩斯提出的,两市场相互影响:产品中收入的变化影响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的变化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特别是私人部门投资。投资的支

出的变化又影响到产品市场的供求。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一、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1.IS曲线及含义➢IS曲线,表示利率与国民收入间的函数关系➢当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也就是储蓄等于投资,S=I。把所有满足投资等于储蓄的点连接起来就是IS曲线,说明商品市场达到了均衡。➢假设(1)投资I是利息率的

减函数。I=I0—dR。I0为自发投资。d为利息率弹性,R为利息率。➢(2)消费函数是C=a-bY。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国民收入。➢(3)储蓄为国民收入的增函数,S=Y—C➢利息率下降,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所以,国民收入与利息

率成反射变动。IS曲线是斜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2、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均衡的一条曲线➢二部门经济的IS曲线➢所以均衡国民收入Y由三个因素决定➢(1)计划投资I0,Y和I0正向变动➢(2)自发消费a,和Y正向变动

➢(3)边际消费倾向b,与Y反向变动。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三部门经济(参考)YdtbdGeTTRbaRGGdReItYTTTRTYbaCGICY)1(1)()(0000−−−++−+==−=+=+−+=++=北

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这就是IS曲线,表示利率与国民收入间的函数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IS曲线上对应点的组合是市场均衡时的组合,在上方,总供给过剩,在下方,

总需求过度。➢IS曲线截距和斜率决定了位置,如果影响截距的因素变化而斜率不变,曲线会平行➢移动,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1)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自发消费增加、或者自发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或者税收减少,使截距上升,斜率不变,所以IS曲线向上平行移动。反之向下平行移动➢(2)其他条件不

变的条件下,税率上升,IS曲线斜率绝对值变大。IS曲线变得更陡直,税率上升,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相应地减少。➢(3)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边际消费倾向减少,IS曲线斜率绝对值变大。IS曲线变得更陡直,➢(4)利率对IS曲线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上

升,IS曲线斜率截距会就会变化,当利率在较高水平时,总需求的截距下降比较大。当利率在较低水平时,总需求的截距下降比较小,最终使得IS曲线变得比较平,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LM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的曲线,货币需求

等于货币供给➢L=M,➢2。货币的需求➢人们需要货币主要三个原因➢1、交易性需求指人们正常性交易所需求的货币量,它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11YfYkL==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2)投机性货币需求指人们用于购买

债券或者股票或项目投资进行投机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总需求MRaYaLLM2121−=+=)(2RfL=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3、货币的供给➢我们先假定名义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单方面决定的,是一个既定的

量,与利率无关,用M0表示,若价格为P,则实际货币供给就是M0/P,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就是➢用坐标表示时,0MM=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四、LM曲线的推导➢L表示货币的供给,M表示货币的需求,均衡时M=M。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这种描述利率

和国民收入的函数关系就是LM曲线,反映的是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LM曲线是一条斜向上倾斜的曲线,含义是国民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所有LM曲线上的点表示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LM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货币需求过度(简称EDM)➢LM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货币

供给过度(ESM)➢LM曲线是由截距和斜率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M0增加,或者价格水平下降,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向上移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收入弹性k上升,则曲线的斜率上升,曲线就得陡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弹性l就大,则截距和斜率都变小。北京联合大学大学

师院➢三、IS-LM模型➢就是IS和LM曲线联立方程组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四、IS和LM分析的意义➢除E点外,其他任意一点,都不能使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当两个市场不能同时达到均衡时,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很难调节,必须借助政府调

节。➢1.利用IS曲线进行调节,利用财政政策,扩大投资,剌激消费,减少税收。使IS曲线右上方移动。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2.利用LM曲线调节,使用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量,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思考题:➢简述我国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宏观经济

形势下,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练习➢1、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求IS和LM曲线和均衡的利率和收入(Y=C+I=125

0-30R,Y=750+20R;R=10,Y=950)➢2、消费函数C=0.8(1-t)Y,税率为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

500,求IS和LM曲线和均衡的利率和收入(Y=4250-125R;Y=200+250R;R=6;Y=3500)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十一章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概况➢一、经济周期含义➢经济周期就是经济周而复始的运行,在繁荣之后就是衰退,衰退过后就会经过复苏,再次达到繁

荣。经济周期的核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并带动失业率、利率、物价的波动➢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规律➢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经济周期的阶段➢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北京联合大学大学

师院➢三、经济周期分类➢长周期:从长时间考察经济周期➢从世界经济中考察,如美国80年出现一次大的经济危机,1845年,1927年。2008年➢中周期:从一个较长时间考察➢一般为10年➢短周期➢一般为5年北

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四、经济周期的理论概述➢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1、纯货币理论经济周期是一种货币现象,是银行体系中交替地进行信用扩张和收缩造成的2、投资过度论生产资料投资过多造成的3、创新理论技术创新引起繁荣,创新普及引起衰退4、消费不足论经济出现萧条是由于消费不足,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赶不上消

费品本身的增长,消费不足又在于储蓄过度。5、心理理论和太阳黑子理论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二节乘数加速理论➢一、加速原理投资和收入影响是相互的,投资影响收入,收入也影响投资。1.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自发投资是指由人口中、技术、资源、政策等外生因素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引致投资是指由国民收

入或者消费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2.资本-产量比率和加速系数资本-产量比率是指生产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等于资本量除以产量。加速系数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资本量。等于投资除以收入增量。3.净投资。是指新增加的投资,取决于收入变动4.重

置投资。就是折旧。用以补偿设备损耗的投资,取决于原有设备的资本数量、使用年限、构成。总投资就是净投资加重置投资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加速原理的含义➢1.投资不是产量的绝对量的函数,而产量变动率的函数,

投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2.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3.要使投资增长率不下降,必须保持产量持续按一定比例增长。➢4.产量增长时,投资增长是加速的,产量停止增长或者下降时,投资减少也是加速的➢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结合➢解释经济周期➢假定自发投资、加速系数和边际消费

倾向都是不变的,经济就会形成周期性波动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来干预波动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剌激自发投资鼓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加速系数鼓励消费,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十二章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概况➢一.经济增长的含义:GNP的增加,更准确地说是人均GNP的增加➢二、

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1、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心理论是储蓄—投资分析,说明短期内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主要有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新剑桥模型。➢2、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数量与结构研究:以为经济增长包含三个方面:生产能力、技术和社会制度的进步。➢3

、经济成长阶段论:从历史阶段研究经济发展的过程。把经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4、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进行数量分析和国别比较,研究经济增长的途径➢5、零经济增长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带来了”滞胀“、环境污染,社会风尚败坏等问题,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反对经济继续增长速度,主张实现零增长。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一、哈罗德-多马模型基本公式➢模型都是根据凯恩斯

的投资等于储蓄推导而来,只是凯恩斯是静态分析,多马模型是动态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经济增长的条件➢当既定的合意的储蓄率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所决定的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经济就可以实现稳定的增长。

因为在这种增长率下,厂商预期的投资需求,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厂商预期下一期需要的增加资本,等于他们手中增加的设备和存货,实现了长期的投资等于储蓄。经济得以长期稳定增长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三、经济短期波动的原因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三节经济增长因素

分析➢一、肯德里克对全部生产要素的分析➢他用美国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分析经济增长生产谐振提高和投入量增加所占的比例。以考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全要素生产率概念,产量与全部要素的比例。他强调了生产率对产量提高的

重要性,分析了影响生产率的提高的因素。➢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他归纳了经济增长因素,并分为7个,三大类。也就是资金,劳动,和生产率。并做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四节零经济增长理论➢一、增长极限论➢基本观点:假定世界上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那么,世

界粮食短缺、资源消耗、污染严重,世界人口和生产能力将崩溃。为了防止这种崩溃,必须停止工业投资,达到零增长也实现均衡发展。➢二、增长价值的怀疑论➢其主要论点是经济增长是应该不应该。是否值得增长。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太高了:➢经济增长使人们失去了许

多美好的享受,如闲暇、清闲空气,田园式的生活。➢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享受增加,物质享受并不是唯一幸福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目标与经济政策工具➢一、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政策工具:➢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对外经济贸易政策➢需求管理主要是调节总需求,来达到均衡,主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供给管理是对总供给进行调节,主要有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增长政策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一节宏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三个选择:

➢开支政策➢税收政策➢赤字政策➢二、财政政策内容与运用➢1、内容:➢(1)支出: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2)税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2、运用➢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总需求,来剌激

经济增长。相反,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张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总需求,来减缓经济过热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工具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称为自动稳定器,主要是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其主要机制在于,当经济萧条时,收入减少,税收也会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相反,经济增长过快时,收入增长,税收增长,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三、赤字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政府为了剌激经济增长,必然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从而使政府的支出

大于收入,使政府财政出现赤字。➢赤字财政政策是发行公债实行的,公债发行对象是银行,而不是公众。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三节宏观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1、货币的概念➢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功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

贮藏手段➢2、货币的类型➢纸币,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其价值在于其购买力➢铸币,也称硬币纸币和铸币统称为现金或通货➢存款货币或信用货币,指银行活期存款,可转换为支票进行流通支付➢准货币:定期存款,其他储蓄机构的储蓄存款➢货币替代物:信用卡等➢二、经济学

中的货币➢M1就是狭义货币,通货+银行活期存折➢M2,广义货币,M1+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基础货币,又叫高能货币是指现金和商业银行以现金形式持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三、西方国家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职能分离,中央银行政策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商业银行盈

利企业组织➢四、银行创造货币机制➢法定存准备金是创造货币机制相关➢货币乘数,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倍数➢五、公开市场➢各种信用工具交易的场所,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来调整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主要工具是:银行票据、国债回购北京联合大学大学

师院➢六、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机制➢货币供应量可以调节利率,利率变动影响总需求,当利率下降时,会降低贷款人的利息,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的收益,同时使利率下降,使人们更多地购买股票,使股票价格上涨,从而剌激投资,利率下降也会剌激消费。相反,利率上升,会减少投资和消费

。➢2、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是控制经济中的名义货币供给量,利用政策工具来调节,具体包括:➢(1)、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国债市场公开买卖国债,金融票据,来调节货币供应量。➢(2)、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货款的利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货款的成本,其利率

降低,商业银行增加货款,➢其次,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公告牌和睛雨表,显示货币政策的走势。➢(3)、法定准备金率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3、货币政策的运用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利用扩张货币政策,在

公开市场上,买加票据、国债等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降低存款资金准备金率,向市场投放货币,剌激总需求。繁荣时,则相反。七、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交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货币量增加,资产的价格会上涨,从而剌激投资,进一步增加国民收入

,使整个价格上升。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不属于需求管理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一、相机抉择➢指政府百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应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有

自己特点:➢猛烈程度不一样:政府支出和法定存款准备率比较猛烈。➢快慢程度不一样:税收和政府支出比较缓慢,货币政策要快➢影响范围不一样:政府支出影响面大,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面小➢受到阻力也不样:财政政策阻力大,货币政策阻力小➢不同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政策配合➢经济严重衰退

时,要紧急增加政府支出,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经济出现衰退苗头时,采用缓慢的政策,降低税收,收购债券增加货币供应量➢政策要配合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菲利浦斯曲线用应用➢是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相互交替关系的一条

曲线。当失业者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物价上涨率就较高,相反,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较低,物价增长率也较低,通货膨胀率就较低。➢在利用➢菲利浦斯曲线制定政策时,首先要确定社会临界点。就是政府对失

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的理解在临界点之内,没有必要采取措施超过了临界点之外,则要采取必要的政策进行调节。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近年来,菲利溥斯曲线发生了变化——菲利溥斯曲线恶化➢1.菲利溥斯曲线向右移动。只能提高临

界点➢2.菲利溥斯曲线变成了一条垂线。➢3.菲利溥斯曲线变成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十四章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一节如何划分西方经济学流派➢一、划分西方经济学流派标准➢理论观点一致➢分析方法一致➢政策主张一致➢二、划分西方经济学流派标准分歧➢把阶级立

场和世界观作为划分标准,低估其分歧➢把政策主张作为划分标准,过于简单化➢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划分标准,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二节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一、新古典经济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新古典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其观点崇尚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通过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

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的研究。➢二、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分化➢三十年代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的市场经济的缺陷,由此凯恩斯主义得以产生,论证了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了失业,重点研究了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及对其的政策调节。➢二战后,凯

恩斯迅速发展,将其短期化静态研究发展成动态和长期的研究。出现了后凯恩斯主义。主要理论有➢(1)与凯的消费是收入绝对量函数的不同,强调了个人可支配收入,收入相对水平、预期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2)研究了收入对投资的反作用,提出了乘数与加速原理➢(3)研究了长期投资与储蓄问题,提出了经济经济增

长理论➢50年代到60年代,凯顺民斯主义又分化成两个学派:➢把凯恩斯与新古典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把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完全割断,形成了新剑桥学派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三、新自由主义各流派➢凯恩斯主义主

z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与其对应的就是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放任自由的学派。➢1.现代货币主义。最早是20世纪30年代奈特和西蒙斯提出的传统的货币数量论。50年代拂里德曼在此基础上,强调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巨大影响。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物

价变动和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主张以自由放任为根本政策,辅之以政府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7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政策导致了“滞胀”,现代货币主义有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学派。➢2.新自由主义学派。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

表的新自由主义和以西德弗莱堡大学为中心的西德新自由主义。前者主张通过自由竞争达到资源最有效地配置,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后者是一种社会的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为主,国家干预为辅,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活动,而为企业提供自由竞争的平台北京联

合大学大学师院➢3.新制度学派➢凯恩斯主义及新发展新古典综合派,一直是经济学的正统学派。而以反对正统经济学自居的异端就是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未20世纪初出现的。二战后有了重大的发展,其理论是以结构分析或制度分析来说明社会经济问题和发展

趋势。以为资本主义制度结构不协调,进行制度改革的必要性,➢4.瑞典学派➢自成体系的学派,是在瑞典这个小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形成的。有瑞典国家的特色。其理论主要有采用储蓄投资分析法考察经济变动,建立动态经济理论体系;解释国际间通货膨胀传递的小国开放模型,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并付诸实践。➢当代西方经济学最主

要的学派是:➢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剑桥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新制度学派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三节西方经济学各学派发展趋势➢一、当代凯恩斯的正宗——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学派之所以占据当代甚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是由于它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能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提供理论指导

和政策依据。而它发挥作用也需要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环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市场体制。同时,新古典经济学也在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不断地改进和修改,以便更适合经济出现的新情况的要求。从而巩固了其正规地位。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二、新自由主义和新制度学派有进一步发展,但难成为主流学派。因为:➢

1.垄断资本主义不会被告自由资本主义代替,用自由市场机制取代国家干预驻以实现。➢2.当前仍然是国家干预为主,市场调节为辅3.某些理论政策主第实施过程中,不能解决主要问题。➢三、西方经济学各流派有合流的趋势➢新古典和现代货币主义合流趋势比较

明显,新古典综合学派强调货币对经济的重要影响作用,也重视自由经济和市场调节的重要性。货币主义也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产生了目前的“新宏观经济学”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十五章新古典综合派➢第一节新古典综合

派的形成➢凯恩斯主义产生对西方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国都宣传,解释,运用于本国,其中,汉森和希克斯提出了IS-LM模型,萨缪尔森提出了乘数加速原理,汉森提出了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凯恩斯主义就开始发展成了新古

典综合派。其观点为:➢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混合经济➢二、新古典综合是为混合经济服务的经济➢三、并报古典综合是以均衡分析方法。投资——储蓄分析作为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手段,价格分析作为微观经济理论分析手段,用微观补充宏观。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二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一、IS—LM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二、对滞胀问题的解释➢三、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理论➢四、新古典综合派对微观政策目标的协调➢第三节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一、五十年代的政策主张: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六十年代政策主张:充分就业的经济政策➢

三、七二年代政策主张:多种政策综合运用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十六章新剑桥学派➢一、新剑桥学派的理论观点➢1.分配理论。➢(1)研究国民收入分配中工资金和利润占比问题。(2)分配理论要以价值政府为基础,不能以边际生产力为基础。(

3)价值研究应该以客观为基础➢2.经济增长理论。以多马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3.滞胀理论。从不同商品市场类型和不同类别的经济部门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市场操纵理论。➢二、政策主张➢1.反对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2.收入分配的政策主张北京联

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十七章现代货币主义➢一、现代货币主义主要理论观点➢1.现代货币数量论。从分析货币需求出发,研究货币数量均衡。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2.名义收入货币论。说明了货币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对产量和物价都有影响,并说明了货币量变动对经济的传导机制。➢3.通货膨胀理论。强调了货币供应量是

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二、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1.自由放任➢2.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3.浮动汇率制度➢4.负所得税方案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第四节对外经济政策➢一、对外贸易政策➢1、关税政策:普通关税、惩罚性关税➢2、非关税壁垒:限额、补贴、进口特许、进口商品技术性的壁垒➢二、

汇率政策➢1、汇率贬值政策➢2、汇率管制政策➢三、对外投资政策➢通过国家对外经济援助和政治军事手段,对外投资开辟道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支持私人对外投资。➢对私人对外投资进行担保和保险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师院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