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法硕真题试卷.doc,共(15)页,116.000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94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刑法学(75分)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下列犯罪中,应当认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是(c)。A.甲乘坐外国轮船从中国港口出发,当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B.乙乘坐
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失手致中国公民落水而亡C.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与同行的旅客斗殴,致其重伤,该旅客被送入中国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D.丁在其本国境内打猎,致正在该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死亡2.《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
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d)。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3.下列关于犯
罪客体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A.犯罪同类客体是建立刑法分则体系的主要依据B.犯罪直接客体就是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人或物C.犯罪直接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D.一个犯罪可以同时侵犯数个直接客体4.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b)。A.甲过失致
陈某重伤后拒不送医,致其死亡B.乙对严重残疾的儿子拒绝抚养,致其冻饿身亡C.丙对自己负责维修的锅炉不维修,致锅炉爆炸D.丁过失引起火险后,不予扑灭,酿成火灾5.在抢劫犯罪中,犯罪时间(d)。A.是抢劫罪的必要
要件B.是抢劫罪的选择要件C.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D.与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无关6.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A.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B.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不包括几个自
然人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C.高等院校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对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是既处罚单位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7.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a)。A.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B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因素不同C.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积极追求D.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知情8.甲在教育自己的小孩时,因方法粗暴致其重伤。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这种认识属于(b)。A.对象认识错误B.法律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认识错误D.手段认
识错误9.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A.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出现了不法侵害以外的危险B.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C.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保护的利益D.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体范围一致10.下列关于犯罪既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对犯罪既遂,按照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处罚B.犯罪既遂的法律标准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C.行为人没有实现犯罪的预期目的,也可以成立犯罪既遂D.只要出现犯罪结果就构成犯罪既遂11.下列行为中,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是(c)。A.甲为劫财而将受
害人骗到预定地点B.乙为劫财而埋伏在阴暗处等候被害人出现C.丙为劫财而在被害人饮料中投放麻醉药D.丁为劫财而购买了一把匕首12.下列关于无期徒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A.对不满16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无
期徒刑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判决执行以前的羁押时间不得折抵刑期C.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适用假释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0年以上13.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犯罪过程中B.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着手
实行犯罪以后C.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前D.出现了损害结果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14.甲、乙二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商场内行窃,各自盗窃财物数额较大。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d)。A.甲
、乙二人是共同实行犯B.甲、乙二人互为片面共犯C.甲、乙二人互为间接正犯D.甲、乙二人不构成盗窃罪共犯15.甲、乙二人共同盗窃一辆价值20万元的汽车销赃得款6万元,甲分得5万元,乙分得l万元。关于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对甲
、乙均应按照盗窃20万元处罚B.对甲、乙均应按照盗窃6万元处罚C.对甲按照盗窃6万元、乙按照盗窃l万元处罚D.对甲按照盗窃5万元、乙按照盗窃1万元处罚16.甲教唆乙杀文某,并指使丙为乙提供枪支,乙、丙按甲的要求实施了相应的行为。甲、乙、丙的犯罪属于(d)。A.必要共同犯罪B.特殊共
同犯罪C.简单共同犯罪D.复杂共同犯罪17.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继续犯的是(b)。A.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5万元后逃匿B.乙非法剥夺武某人身自由10天C.丙一夜之间盗窃同一住宅楼3户人家财物共5万元D.丁在实施抢劫过程中致
受害人重伤且久治不愈18.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电缆致通讯中断,既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也符合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犯罪构成。甲的犯罪属于(b)。A.吸收犯B_连续犯C.牵连犯D.想象竞合犯19.下列关于没收财产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没收财产前犯罪分
子所负的任何债务都不能以没收的财产偿还B.对犯罪分子非法取得的财产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C.在判处没收财产刑时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D.对犯罪分子在犯罪中使用的本人财物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20.下列有关寻衅滋事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A.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
衅,无事生非,起哄闹事的行为B.因寻衅滋事而致人轻伤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0处罚C.因寻衅滋事而致人重伤的,以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D.因寻衅滋事而致人死亡的,以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二、多项选择题(2l—2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1.对犯罪客体按照其范围大小可划分为(abc)。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22.下列关于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A.危害结
果是某些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B.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既遂的必备要件C.行为犯的既遂不要求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D.危险犯的既遂不要求实际危害结果的发生23.下列犯罪行为中,应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是(abd)。A.盗窃信用卡后冒名使用的B.盗窃毒品
后自己食用的C.盗窃商业秘密后出卖的D.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出卖的24.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犯罪的有(acd)。A.贪污罪B.非法行医罪C.私放在押人员罪D.滥用职权罪25.下列情形中,应以共犯论处的有(acd)。
A.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运输方便的B.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C.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D.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三、简答题(26-2
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27.简述行贿罪的成立条件。四、辨析题(28小题,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请根据有关刑法原理和规定,对“无罪过就无犯罪”
这一说法进行辨析。五、法条分析题(29小题,j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9.《刑法》第213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
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试说明:(1)本条的罪名和罪状的描述类型。(2)应如何理解本条中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3)以本条所规定的方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应如何进行处理?简要说明理由
。六、案例分析题(3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猎人甲因与同村妇女乙通奸而打算离婚,其妻丙坚决不同意,扬言如果甲提出离婚,将与甲同归于尽。甲无奈,只得一方面佯装与丙和好如初,另一方面告知乙准备杀害丙而与之结婚,并让乙购买毒鼠强
用于毒杀丙,但乙多次寻购而无处购买。此计不成后,甲又请巫婆丁施法术咒死丙。一日,甲正在擦猎枪(注:甲系合法持有该枪支,并接受过严格的枪支安全使用培训),丙赶集回来,兴致勃勃地站在甲身旁向甲介绍在集市的所见所闻。由于甲在擦枪时没有将枪中子
弹退出,也没有关上保险,无意中触碰扳机走火致丙死亡。案发后,甲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但辩称自己没有想到枪支会走火。阅读以上材料后,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分析:(1)应如何认定甲、乙、丁行为的性质?为什么?(2)应如何处罚甲、
乙、丁?民法学(75分)七、单项选择题(31-5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31.胡某花了1.5万元找刘某算命,后觉得刘某算得不准,将刘某告上
法院索要算命款。对胡某与刘某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之间形成合同关系B.二者之间形成不当得利关系C.二者之间形成侵权关系D.二者之间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32.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的条件是()。A.征得被监护人同意B.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C.征得其他监
护人同意D.征得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村)委会同意33.甲、乙、丙三人平均出资,自愿合伙成立了一个采石组,约定三人共同劳动、按劳取酬,并推举甲为采石组负责人,主要负责劳动安全。在一次爆破作业中,乙违章操作致左眼受伤
,花去治疗费5千余元。此损害应当()。A.由甲、丙共同承相B.由甲、乙、丙共同承担C.由甲全部承担D.由乙自行承担34.某医院与危重病人家属签订医疗协议。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约定,其中有一免责条款:“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任何伤亡情况,医院概不负责。”根据合同法规定,该协
议的效力为()。A.无效B.有效C.效力待定D.部分有效,部分无效35.下列行为中,可以构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小张在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B.小王与小李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双方到房产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后
,房屋所有权转移”C.甲公司与乙公司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待甲所建大楼落成时租给乙工作室两间”D.小明的爷爷与小明约定“小明获得游泳冠军后,给小明买1台电脑”36.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A.代人书写起诉状B
.代人办理企业登记C.代人整理资料D.代人看管小孩37.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物权可分为()。A.完全物权与限定物权B.主物权与从物权C.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D.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38.甲将从上游水源流下的水截留在自己的土地,土地位于下游的乙要求甲停止截留。根据民法规定,乙所
行使的权利为()。A.使用权B.地上权C.地役权D.相邻权39.2006年9月,董某到某银行取款时,意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多了50万元存款。经查,是银行误将一个与董某同名同姓人的存款存入董某的卡里。此种情形可构成()。A.意外事件B.不当得利C.赠与行为D.侵权行为40.20
07年5月10日,甲用自己的一台汽车作抵押,向朋友乙借款7万元,并进行了抵押登记。6月1日,甲又将该汽车抵押给银行,从银行借款8万元,也进行了抵押登记。现两笔债务均过履行期,甲均未清偿。乙和银行对甲的汽车都主张优先受偿权。经拍卖,该汽车卖得13万元。根据物权法规定,对
此款项的受偿应该是()。A.乙优先受偿B.银行优先受偿C.乙与银行按比例受偿D.乙与银行平均受偿41.某旅游者与旅行社签订一份由旅行社提供的旅游合同。在该合同履行过程中,旅行社和旋游者对合同中“名胜古迹”含义的理解发生分歧。旅游者认为某建筑属于名胜古迹
,旅行社应当安排游览,而旅行社持相反观点。根据合同法规定,对此条款的解释应按照().A.通常理解进行解释B.公平原则进行解释C.旅游习惯进行解释D.对旅行社不利原则进行解释42.甲、乙签订了一份货款为1千万元的钢材供应合同。甲为供方,乙为需方。合同约
定,乙预付200万元定金,违约金为合同总额的5%。事后,乙交付了定金。后甲违约。对此()。A.乙只能要求适用定金条款B.乙只能要求适用违约金条款C.乙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者定金条款D.乙可以要求违约金条款和定金条款同时适用43.根据合同法规定,因赠与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
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种责任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推定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44.2003年7月,洪某在高考中以两分之差未能进入重点大学录取范围。洪某在高中学习阶段,曾荣获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按当年高
考政策,获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考生可以享受加10分的奖励。市教委在整理审核学生档案时,将洪某的“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改为不享受此奖励的“市三好学生”称号,致洪某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市教委侵犯了洪某的()。A.名誉权B.荣誉权C.姓名权D.信用权45.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主体是()。A
.商标注册人B.商标设计人C.商标制作人D.商标使用人46.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对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A.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B.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和妻
所有的财产清偿C.债权人不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D.无论债权人是否知道该约定,都以夫和妻所有的财产清偿47.甲立有遗嘱,其内容为自己死后遗产全部由独生子乙继承。在一次车祸中甲乙同时遇难,甲当场死亡,乙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乙的
儿子丙依甲的遗嘱继承了甲的全部遗产。丙继承甲遗产的方式是()。A.代位继承B.转继承C.第一顺序法定继承D.第二顺序法定继承48.2006年7月27日,某农用航空服务站为某村进行飞行防治病虫害作业,多次超低空
飞经个体养鸡户张某的鸡舍上空。飞机飞行的噪音使张某的鸡群受到惊吓,鸡陆续死亡,累计2千余只。此种侵权行为属于()。A.一般侵权B.高度危险作业侵权C.环境污染侵权D.产品缺陷侵权49.甲被恶狗追咬,为避免被咬伤,夺过从其旁边经过的乙的名贵手提包,向
狗打去。狗被打伤,乙的手提包也被损坏。甲的行为构成()。A.正当防卫B.自助行为C.侵权行为D.紧急避险50.村民方某将自己饲养的马拴在树上。同村村民何某出来遛狗,狗见到马嗷嗷乱叫,并向马咬去。马受惊挣断缰绳,疯狂往公路上跑,将正在公路上练习骑
摩托车的赵某撞倒,花去医疗费共2万余元。根据民法规定,此责任由()。A.方某承担B.何某承担C.方某和何某共同承担D.方某、何某和赵某共同承担八、多项选择题(51-5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
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51.下列共有关系中,属于共同共有关系的有()A.居住在同一幢楼的居民对共同乘坐的电梯形成的共有关系B.甲乙对各出资800元购买的洗衣机形成的共有关系C.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
方无特别约定,夫妻对一方所得的稿酬形成的共有关系D.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对被继承人遗留的没有分割的遗产形成的共有关系52.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A.出让B.转让C.划拨D.先占53.甲商场与乙公司签订了购买800辆自行车的书面合同。
合同约定:乙公司分三次发货,甲商场见货付款。第一批200辆自行车到货后,甲商场见销路不好,便以书面形式向乙公司提出取消后两批货物订购,乙公司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本案中涉及的民事法律事实有()。A.订立合同的行为B.履行合同的行为C.变更合同的行为D.解除合同的行为54.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邻接权的具体类型包括()。A.出版者的权利B.表演者的权利C.录音制作者的权利D.播放者的权利55.下列情形中,权利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有()。A.某医院将甲之子与乙之子抱错,10年后发现B.某扩印部将丙丁结婚照的底片丢失C.某公司使用知名企业戊的名称促销自己的产品D.某人冒用明星
庚的姓名演出获利九、简答题(56-57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56.简述法人成立的条件。57.简述保证的含义和特征。十、辨析题(58小题,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58.我国民间
有一种说法:“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请运用债的一般原理及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对其加以辨析。十一、法条分析题(59小题,lO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5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3条第1款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
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请分析此条法律规定(包括该条文所规定权利的含义、行使条件及行使方式)。十二、案例分析题(6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60.2006年8月8日下午5时,某村刮起8级大风。该村村民王某在回家途中,路
经村委会在建的办公楼时,大风将用于建筑的脚手架刮倒。脚手架在倒塌过程中将一根电线砸断。电线正巧落在由此路过的王某身上,王某不幸触电身亡。王某的丈夫向法院起诉,要求村委会和供电公司对王某的死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村委
会辩称:脚手架是大风刮倒的,击中王某的输电线路属于供电公司,村委会对王某的死亡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供电公司辩称:供电线路是被脚手架砸断的,脚手架是村委会盖办公楼时使用的,供电公司对王某的死亡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院审理还查明,村委会用于盖建
办公楼的脚手架在当年7月2日搭建完毕。击中王某的输电线路归供电公司所有,该线路不属于高压线。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1)村委会对王某的死亡是否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什么?(2)供电公司对王某的死亡是否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什么?(3)两被告主张的抗辩事由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2009
年法律硕士考研综合课试题(150分)一、单项选择题(1-45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下列法律概念中,属于客体概念的是(c)。A.原告B.人民法院C.动产D.不可抗力2.下列关于英美
法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c)。A.英美法系又可以称为法典法系B.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属于英美法系C.英美法系国家中,有些国家实行不成文宪法制D.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源于罗马法3.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的这一特性是指(a)。A.法律的
规范性B.法律的普遍性C.法律的确定性D.法律的统一性4.法学上,将法律实际施行的状态和程度称为(b)。A.法律实施B.法律实效C.法律适用D.法律实现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执政党政策的共同点在于(b)A.表现形式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稳定性程度相同D.实施途径相同6.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模
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a)。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7.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一规定属于法律构成要素中的(c)。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
C.法律规则D.技术性规定8.下列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d)。A.资本主义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B.资本主义法律都是在直接继承封建制法律的基础上产生的C.资本主义法律具有超阶级性和超历史性D.资本主义法律的核心作用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维护阶级
统治作用的是(b)。A.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B.调整统治阶级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C.保护全体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D.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身安全10.下列关于法律的强制性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d)。A.公法具有强制性,而私
法不具有强制性B.人们遵守法律主要是基于对法律强制性的恐惧C.法律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没有强制性D.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11.依据人的认知阶段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c)。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
与社会法律意识C.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D.职业法律意识与非职业法律意识12.法律与道德相比较而言,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是(d)。A.法律的要求更高B.法律规范的产生更早C.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D.法律规范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明确13.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审
计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c)A.审计监督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B.审计监督检察监督的一种方式C.审计监督是一种专门的行政监督D.审计监督在本质上属于社会监督14.下列关于关于我国法的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
是(d)A.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的原则B.行政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C.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的原则D.法治的一般要求是新法不具有溯及力15.下列关于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b)A.社会成
员对法及法律现象的共同看法不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B.法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法律调整所达到的水平C.法律文化包括现行法律实践中一切因偶然因素而变化的成分D.法律文化的多样性阻碍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16.在资本主义宪法原则中,处于核
心和主导地位的是(a)。A.人民主权原则B.基本人权原则C.法治原则D.权力制衡原则17.最早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国家是(b)。A.英国B.美国C.德国D.中国18.按照法国思想家西哀耶士的观点,制宪权的主体是(a)。A.国民B.立法机关C.制宪会议D.宪法
起草机关19.在宪政实践中,由特定机关对立法进行审查并处理的制度是(d)。A.行政诉讼制度B.审判监督制度C.法律监督制度D.违宪审查制度20.根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是(c)。A.人权保障制度B.劳动保障制度C.社会保
障制度D.文化保障制度21.与西方议会制度比较,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的是(c)。A.两院制B.代表的专职制C.人民代表大会的全权性D.代表任期的限任制22.在政党关系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为对民主党
派的(b)。A.政治指导B.政治领导C.组织领导D.思想领导23.下列关于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a)。A.我国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组成的统一国家B.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了权力的横向配置关系C.我国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
形式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我国的各个地方行政单位享有的权力属于“剩余权力”2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民政部2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
县三级,这一规定始于(a)。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26.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属于(b)。A.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有B.国家所有C.个人所有D.法人所有2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高原则是(b
)。A.工人阶级的领导B.工农联盟C.民主主体的广泛性D.统一战线28.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是(c)A.坚持依宪治国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9.选民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的意见应当
作出处理决定的期限是(c)。A.2日内B.3日内C.5日内D.10日内3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的兵役制度是(c)。A.志愿兵役制B.义务兵役制C.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以义务兵役制为主D.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
结合,以志愿兵役制为主31.1997年10月我国政府签署的国际人权公约是(b)A.《世界人权宣言》B.《联合国宪草》C.《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32.颁布《重法地
法》的朝代是(a)。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33.按唐律规定,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唐朝管辖的地域内相犯,审判时应依据的法律是()。A.唐律B.原告所属国法律C.被告所属国法律D.在当事人所属国法律和唐律中选择其一34.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a)。A.
傅别B.契券C.质剂D.出举35.中国古代婚姻法律中的“三不去”制度是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b)。A.丈夫B.公婆C.自己的父母D.夫家的祖辈36.《唐律疏议》编纂工作的主持者是(a)。A.长孙无忌B.魏征。C.陈
群D.武则天37.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d)。A.惯犯B.偶犯C.故意D.过失3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c)。A.《开皇律》B.《大明律》C.《宋刑统》D.《开元律》39.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司法机
关判案的成例是(d)。A.决事比B.封诊式C.指挥D.廷行事40.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a)。A.大理院B.大理寺C.法部D.刑部41.下列选项中,规定实行地方自治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是(c)。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D.《钦定宪法大纲》42.在汉文帝十三年的刑制改革中,用以替代黥刑的刑罚是(d)。A.笞三百B.笞五百C.弃市D.髡钳城旦舂43.按照唐律中有关“共犯罪”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般处罚标准是(b)。A.与首犯同等处罚B.减首犯一等处罚C.减首
犯二等处罚D.减首犯三等处罚44.元朝法律规定的强奸幼女罪中,“幼女”的年龄是(b)。A.八岁以下B.十岁以下C.十二岁以下D.十四岁以下45.明确提出“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这一刑事法律原则的文件是(d)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二、多项选择题(46-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46.与司法活动相比,执法活动的特征有(ab)。A.主动性B.单方面性C.终极性D.中立性47.下列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或情况的有(abd)。A.时效免责B
.不诉免责C.正当防卫免责D.自首立功免责48.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主要区别有(ac)。A.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B.承认经济以外因素对法律的影响C.认为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D.否认新法与旧法之间
的继承性49.下列关于法律与国家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cd)。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B.法律决定国家的性质C.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D.法律确认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50.下列关于法律解释
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acd)。A.法律解释一般由待处理的案件引起B.法律解释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不具有价值取向性C.并不是所有的法律解释都具有法律效力D.法律解释有时可以起到弥补立法不足的作用51.下列
关于法理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ab)。A.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B.法理学为部门法学的研究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C.法理学属于应用法学和国内法学D.法理学只研究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52.在我国现行宪法中,既表现为权利又表现为义务的有(bc)。A.平等权B.劳动权C.
受教育权D.言论自由53.下列关于我国居民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有(ad)。A.居民委员会对居民会议负责B.居民委员会受上级政权机关的领导C.居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机关D.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5至9人组成54.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强调实质平等,具体体现为(ab)
。A.农村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每一个少数民族至少有一名代表C.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D.精神病患者也享有选举权55.公民甲因涉嫌犯罪,有关机关欲搜查其住所。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应当遵循的
法定程序包括(acd)。A.由公安机关执行B.经人民法院批准C.有相关的证人在场D.工作人员应出示搜查证件5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务院的法规制定权表现为(bcd)。A.制定法律B.规定行政措施C.制定行政法规D.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57.根据我
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罢免案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有(acd)。A.只能针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免的人选范围B.必须有10名代表联名C.必须说明罢免的理由D.采用书面形式5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对宗教信
仰自由的限制表现为(abcd)。A.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B.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损害公民身体健康的活动C.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D.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59.我国全面提高倾斜适用的方式有(ac)A.法律途径保护B.政治庇护C.外交途径保护D.经济手段保
护60.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篇目的有(abd)A.职制B.贼盗C.捕断D.户婚61.下列选项中,属于涌进法律规定的罪名的有(abc)。A.阿党附益B.见知故纵C.酎金D.奸党62.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ac)。A.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B.
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C.以临时中央审判所作为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机关D.以英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63.《大清新刑律》附加的《暂行章程》规定的内容包括(abcd)。A.无夫妇女犯奸构成犯罪B.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C.加重卑幼
对尊长、妻对夫杀伤等罪的处罚D.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处罚三、简答题(64-66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64.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65.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6
6.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四、分析题(67-69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67.材料1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
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劫持,经常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努力为人民服务。——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2: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监督。——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材料
3: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
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请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反映了我国法的适用中的哪一项基本原则?(2)该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3)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正确适用这一原则?68.2004年1月,某村民委员会进行换
届选举。投票结束后,39名村民以有候选人在选举前给他们发钱为由,向县政府反映此次选举涉嫌贿选,要求调查。县政府据此派出联合调查组,经调查后出具书面答复,认为该村换届选举不存在贿选,确认选举结果合法有效。请结合宪法学的知识和原理,以及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1)县政府关于选举结
果的确认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2)村民如果认为村民委员会选举有问题,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69.朝审原于明天顺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但有该决重囚,三法司会同公、侯、伯从实审录。秋审亦原于明之奏决单,冬至前会审决之。顺治元年,刑部左侍郎党崇雅奏言:“旧制凡刑狱重犯,自大逆、大盗决不待
时外,余俱监候处决。在京有热审、朝审之便,每至霜降后方请旨处决。在外直省,亦有三司秋审之例,未尝一丽死刑辄弃于市。望照例区别,以昭钦恤。”此有清言秋、朝审之始。嗣后逐渐举行,而法益加密。初制分情实、缓决、矜、疑,然疑狱不经见。雍正以后,加入
留养承祀,区为五类。——《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四《刑法三》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秋审?其历史渊源是什么?(2)试分别说明秋审案件的五种处理方式。(3)清朝秋审制度的主要作用
体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7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70.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法律监督的现实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