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讲义.pptx,共(36)页,139.954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73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SY/T5858-2004《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858-2004代替:SY5858-93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2004-07-03发布2004-11-01实施标准的
构成:◼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章:总则◼第5章:工业动火等级划分◼第6章: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第7章:动火条件◼第8章:动火作业要求第1章:范围1.标准规定了:1)动火的
基本原则;2)动火的技术要求;3)动火的分类等级;4)动火管理内容与要求。◼2.标准适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1)勘探;2)开发;3)储运;4)油田基本建设;5)其他易燃易爆区域。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1)◼
标准中引用的是:GBJ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现行有效的标准是: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注:GBJ---表示为建筑行业国家标准。◼GB----表示为国家强制性标准适用于所用行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共6项,它们分别是:◼1)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2)GB50255-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
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
收规范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2)◼GB50257-96标准主要内容是:◼1)按设计进行施工是现场施工的基本要求。◼2)电器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在爆炸危险区域安装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GB50257-96与施工作业队伍和生产场站有关。◼一
般规定:◼1)防爆电气在出厂合格证编号后加有特殊标志“X”。为指定使用环境规定:◼W—为户外环境用产品;◼TH-为温热带环境用产品;◼FI-为中等腐蚀环境用产品等。◼2)生产防爆电气的生产厂必须取得资质证才
能生产。外壳上的“EX”标志是防爆电气的重要特征。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3)◼3)固定电气设备安装支架时,应采用:◼a)预埋;◼b)膨胀螺栓;◼c)尼龙塞;◼d)塑料塞;◼e)焊接法等方法。使用焊接法时,应实施点焊。◼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电气设备的安装规
定:◼a)根据火灾危险区域等级和使用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施工时,应检查安装的电气设备是否与设计相符。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4)b)安装的开关使用时,有火花或温度较高时,首先,应远离(最小距离>3m)可
燃物,其次,用金属材料制作防雨罩,切忌用木箱制作。注:在SY/T5858-968.1条规定,清除施工作业区5m内的可燃物。◼C)移动式和便携式照明灯,必须用金属网罩保护,防止火灾。◼d)露天安装的变压器或
配电装置距火灾危险区域建筑物的外墙>10m,若<10m,应符合下列要求:◼a)外墙一侧应采用非燃烧体;◼b)在变压器或配电装置周边3m以上或以外安装非燃烧体。◼电气线路安装(该内容是SY/T5858-96中7.4条引用的内容)
◼a)火灾危险区的电力、照明线路不得低于500V。◼b)移动式或便携式电气设备的线路应采用移动电缆或橡套软线。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5)◼c)火灾危险区安装的裸铜、裸铝母线,应符合下列要求:◼⑴连接
处采用焊接;◼⑵螺栓连接采用防松装置;◼⑶母线宜装金属网保护罩,网眼视危险区域而定。◼d)电缆引入电气设备进线口应密封。◼e)钢管与电气设备、接线盒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⑴螺纹连接进线口应紧密;非螺纹连接进线口应设锁紧螺母。◼⑵与电动机、振动筛连接的电气设备应装金属挠
性连接管。◼f)10k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火灾危险区;架空线与火灾危险区距离应大于架空线高度1.5倍。◼接地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6)◼保护接地◼a)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非带电裸露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b)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接地
或接零处不得少于2处。◼c)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接地线宜采用多股软线绞连,面积应大于4mm2。◼防静电接地爆炸危险区的设备及管道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当设计中有防静电要求时,必须满足设计,接地应可靠,为防止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事故。第3章:术语和定义◼1.工业动火:◼1)在油气区域
内使用焊、切割工具,能直接和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2)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内使用焊、切割工具,能直接和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2.置换:◼用清水、蒸汽、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将作业管道、设备内可燃气体替换出来的一种方法。◼3.现场监督:◼动火作业中,按动火措施进行施工
现场检查监督。第4章:总则(1)◼4.1规定了◼1)工业动火实行“申请报告书制度”。◼2)规定了“报告书”填写的要求:◼a)动火作业范围;◼b)风险的识别;◼c)安全评估(可采用各种评价方法,如SL法,PHA法等);◼d)交叉作业防范措施。◼4.2规定了:◼1)一份“报告书”只
能用于一个场所、一个作业班次。◼2)一级动火“报告书”的有效时间为8h,本班不能完成时,应进行:◼a)技术交底;◼b)交接班相关人员应签字确认后“报告书”才持续有效。第4章:总则(2)◼3)二级动火“报告书”的有效期时间为3天。4)三、四级动火“报告书”的有效期时间为5天
。4.3规定了:1)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限制动火;2)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若要动火,应把设备、管道移动到安全区域。4.4规定了:1)油气集输泵站进行多处动火时,应:a)相连通的动火部位禁止同时动火;b)动火必须一处完后,另一处才能进行。4.5规定了:第4章:总则(3)◼动
火前的准备,施工单位和生产单位应相互沟通,内容应包括:◼1)风险、危害因素识别;◼2)制定动火方案;◼3)变更程序的确定;◼4)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推荐模式,内容应包括:◼1)基本情况描述;◼2)危险源、危险特征以及对
周边环境的影响;◼3)危险源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设备、器材及其分布;◼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利用和职责划分;◼5)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第4章:总则(5)◼6)人员紧急疏散、撤离;◼7)危险区域的隔离
;◼8)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9)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的治疗;◼10)现场保护与现场清理;◼11)应急救援保障。◼4.6规定了:◼1)生产单位指定动火作业监督人。◼2)施工单位指定动火作业监护人。◼其职责是:◼a)动火现场的协调
;第4章:总则(6)◼b)动火现场管理;◼c)动火现场检查;◼d)确认动火措施的落实。◼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动火作业:◼1)没有办理动火手续;◼2)没有落实安全措施;◼3)没有设置现场监护人。◼4.7规定了:◼动
火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车配备要求,应根据:◼a)动火级别;◼b)应急预案要求。第4章:总则(7)◼4.8规定了:◼动火作业时,出现异常情况处理办法:◼立即停止动火作业!第5章:工业动火分类等级划分(1)◼根据动火部位、爆炸危险区域的危险
程度及影响范围,把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分为:◼一级动火;◼二级动火;◼三级动火;◼四级动火。第5章:工业动火分类等级划分(2)◼一级动火◼1)原油储量≥10000m³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的在用管线、带压容器的动火;◼2)容量≥5000m³储罐(包括:原油罐、污油罐、含油
污水罐、含天然气的水罐)、容器本体及附件的动火;◼3)天然气气柜和容量≥400m³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4)容量≥1000m³成品油罐、轻烃储罐的动火;◼5)直径≥426mm的长输管线,在输油(气)干线上停输动火或带压不停输更换管线设备的动火;◼6)天然气净化装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
溶剂塔、分离器罐、换热设备的动火;◼7)天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件和仪表处动火。◼8)天然气井口无井控装置的动火。第5章:工业动火分类等级划分(3)◼二级动火◼1)原油储量在1000m³~10000m³的油库、联合站,围墙
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2)容量小于5000m³的储罐、容器本体及附件的动火;◼3)容量小于400m³的石油液化气储罐的动火;◼4)容量小于1000m³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的动火;◼5)容量在1000m³~10000m³原油库的原油计量标
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动火;◼6)铁路槽车油料装卸栈桥,汽车罐车油料罐装油台及卸油台、输油码头及油轮码头内外设备及管线上的动火;◼7)输油(气)站、石油液化气站站内外设备及管线上以及液化气充装间、气瓶库、残液回收库等的动火。第5章:工业动火分类等级划
分(4)◼三级动火◼1)原油储量≤1000m³的油库、集输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动火;◼2)容量≤1000m³的油罐和原油库的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污油泵房的动火;◼3)在油气
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补漏动火;◼4)采油井单井联头和采油井井口处动火;◼5)钻穿油气层时发生井涌、气侵条件下的井口处动火;◼6)输油(气)干线穿孔微正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固的动火。◼7)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为稀释剂的桶、箱、槽、瓶等处动火;◼8)制作和防腐作业中,使用
有挥发性易燃介质的为稀释剂的容器、槽、罐等处的动火。第5章:工业动火分类等级划分(5)◼四级动火◼1)在天然气集输站(场)、输油泵站、计量站、接转站等生产区域内非油气工艺系统的动火;◼2)钻井、试油作业中未打开油气层时,距井口50m内的井场动火;◼3)
除一、二、三级动火外,其他非重要油气区和在禁止烟火区域的生产动火。第6章: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1)◼一级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6.1规定了:◼1)动火前,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格式见图A.1);◼2)二
级生产单位主管安全技术的领导或授权人组织有关部门审查后上报;◼3)局级安全部门审查,报主管安全技术的领导或授权人批准。◼从图A.1可见《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该附录的性质为:资料性◼标准附录分为两类:1)规范
性附录;2)资料性附录◼两类附录的区别:1)规范性附录与标准正文有同等的效力,是强制的;2)资料性附录在标准中是推荐使用的,在没有其他规定的前提下,也是必须采用的。第6章: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2)◼这里说的“其他规定”是指:
在满足资料性附录内容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增加《报告书》的内容,但绝不能随意删掉《报告书》的内容。◼1)填写《报告书》一式四份,施工单位、生产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各留一份;另一份交施工现场保留;◼2)“动火部位示意图”应标出东南西北方向;◼3)动
火管道、容器的尺寸;◼4)管道、容器中介质的成分;◼5)工艺流程走向;◼6)新建部分应以虚线标明;◼7)动火点用红线圈表示;第6章: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3)◼8)在动火前,应用可燃气体报警器、氧气浓度报警器测定施工作业点的气体浓度,测定后的
数值应填写在《动火气体分析单》上,并把《分析单》粘贴在《报告书》背面,备查。◼动火安全措施应包括:◼1)动火方案;◼2)应急预案。◼二级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6.2规定了:◼1)动火前,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格式见图A.2);◼2)二级生产单位生产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查;◼3
)主管安全技术的领导或其他授权人批准。第6章: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4)◼三级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6.3规定了:◼1)动火前,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格式见图A.3);◼2)二级生产单位生产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查;◼
3)二级生产单位安全部门批准。◼四级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6.4规定了:◼1)动火前,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格式见图A.4);◼2)生产单位上一级安全部门组织审查;◼3)生产单位上一级安全部门批准。第7章动火条件(1)◼7.1规定了动火作业人员要求◼1)动火作业的焊工、电工
、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资质证书才能上岗。◼2)作业人员应遵守生产单位的动火作业安全制度。◼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动火:◼a)动火申请报告书没有批准的;◼b)监护人不在场的;◼c)防火措施没有落实的。◼4)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7.2规定
了动火监护人要求◼1)有责任守护动火作业人的安全;◼2)动火监护人应培训,通过考试,取得资质才能上岗;第7章动火条件(2)◼3)动火监护人应具备:◼a)熟悉并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b)具备消防知识;◼c)会
熟练使用消防器材;◼d)熟悉应急预案。◼4)对照《报告书》,动火监护人应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5)发生异常情况,通知动火人员停止作业,并采取补救措施。◼6)动火完工后,动火监护人要检查现场,确认无火灾才可撤离。第7章动火条件(2)◼7.3规定了动
火监督人的要求◼1)监督人应培训,通过考试,取得资质才能上岗。◼2)动火监督时,监督人应佩戴标志。◼3)监督人应具备:◼a)熟悉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b)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对照《报告书》,动火监督人应逐项检查、落实防火
措施。◼5)动火部位与动火申请报告书不符时;或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有权制止动火作业。◼6)发生异常有权制止动火作业。◼7)动火人不执行“三不动火”又听劝阻时,有权收回《报告书》,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第7章动火条件(3)◼8)动火过程,监督人不能离开现场。◼9)动火完工后,动火
监督人要检查现场,确认无火灾才可撤离。◼7.4规定了施工作业机具要求◼1)电焊机要接地,接地电阻值<10欧姆;◼2)电气线路布局应符合GBJ50257的要求;◼3)电气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4)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及消防器材应放在指定的安全区内。二、基本要求2、动土方案应考虑的内容交
通状况附近的振动源隐蔽电气、管网等设施的分布邻近的建筑结构及其状况土质类型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壤和水的污柒架空的公用设施挖出物及施工材料的存放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排放(泄漏)使用的工器具其它气候第8章动火作业要求(1)◼8.1规定了动火作业隔离要求◼1)动火前,应
:◼a)切断物料来源,并加盲板。◼b)吹扫、清洗、置换容器、管道。◼c)通风换气。◼d)用可燃气体报警器和氧气检测仪检测,合格后才能动火。◼e)动火作业超过1小时,施工作业环境条件应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动火。◼2)动火施工设备、设
施和与动火有关的阀门,生产单位应安排专人操作,施工未结束不能离开岗位。◼3)清除施工作业区5m内的可燃物或用阻燃物隔离。第8章动火作业要求(2)◼注: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它物质燃烧的物质等;种类很多在此不一
一列举。◼4)动火区域应设警戒,与动火作业无关的人员、车辆不得进入施工作业区。◼5)作业人员应在上风方进行作业,应避免油气流可能喷射的方位。◼6)特殊情况,可采用隔离作业或控制火花飞溅。◼8.2规定了动火
作业气体测试要求◼1)动火前,应分析:◼a)储罐、容器内部的气体;◼b)储罐、容器周围的气体。第8章动火作业要求(3)◼分析的气体包括:◼a)可燃气体浓度;◼b)有毒有害气体浓度;◼c)氧气浓度;◼d)氮气浓度。◼2)分析报告
单应附在《报告书》上。◼3)施工中,动火点、操作区域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LEL的25%。◼4)采取强制通风措施时,风向应于自然风风向一致。◼5)施工中,全过程检测可燃气体浓度。◼8.3规定了动火作业有限空间要求◼1)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设备、设施应进行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内。第8章动火作
业要求(4)2)可能影响施工的物料来源应切断。3)制定应急预案,并有专人监护。8.4规定了高空作业动火要求监护◼1)应有固定的操作平台。2)佩带安全带,使用自动锁定连接、人造纤维绳索;◼3)设立防落物设施;◼4)架空管线及脚手架施工人员要佩带安全带。◼5)在≥5级以上的风力高空作业应停
止作业,遇≥6级大风应停止地面施工作业。◼8.5规定了动火作业动土作业要求◼1)动土作业应完成:第8章动火作业要求(5)◼作业危险分析:◼a)确定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的方位;◼b)防止滑坡应控制地面推土、堆物。◼2)埋地管线动火施工时,应:◼a)确
定操作坑大小应根据管径、埋深来;◼b)确定操作坑深度、坡道应考虑施工的方便性和不影响作业人员的逃生路线。◼3)在埋地管线操作坑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系好不燃的安全绳。◼8.6规定了带压不置换动火要求◼带压
不置换动火作业时,管道内的可燃气体遇明火形成火焰时,如不是特别危险,不宜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