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制度培训讲义.pptx,共(93)页,221.148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71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制度培训朝阳区统计局经济科2006年11月一、2006年统计年报和2007年定期统计报表总说明一、总说明对同期数填报的规定:◼对于由规模以下升为规模以上和由于改制、重组、拆分等变更登记的企业,不得缺报同期数。二、主要修订内容二、主要修订内容1、统计范围:从2007年定期报表开
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二、主要修订内容2、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2表)的“请填写开业时间”改为“请填写正式投产时间”。二、主要修订内容3.《工业财务状况定报表》(B203表)更名为《工业财务状
况》调查时间改为1-2月、1-5月、1-8月、1-11月。二、主要修订内容4.《主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销售与库存》(B202-1表)更名为《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二、主要修订内容5.《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
录》中:增加33个品种取消14个品种二、主要修订内容6、增加《企业物流情况》(B109-2表)填报范围: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法人工业企业报送时间:2月9日前以CAB包形式上报三、报表目录1、综合表2、基层表3、大中型联网直报(包括临
时调查任务,如问卷调查等)四、报表和指标解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表)101表:◼行业分类◼经济类型◼企业年末生产经营用占地面积:指报告期末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占地面积。包括生产经营用、原材料、设备、产品堆积场的
占地面积。不包括办公用的建筑物、销售机构、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设施的占地面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库维护的办法1、实施即时管理。2、对单位新增、变更、注销、改制等信息做好记录。3、确保单位名录库的上下一致。4、按照新的名录范围及时报送专业的相
关报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库维护的办法5、对迁出、变更企业要手续完整明确企业迁出去向,需提供企业到迁入区县办理的统计登记证复印件。区内变更专业的企业,需提供朝阳区投资服务大厅统计服务窗口开具的行业变更证明。变更材料须每月26日前报经济科生产、销售、库存
、订货统计指标(B103表、B202表、B202-1表、B202-2表)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2、最终产品的原则3、“
工厂法”原则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成品价值2、对外加工费收入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1、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
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
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某种产品的销售额之和除以该产品销售量之和,求出的是加权平均单价。用公式表示为
:∑产品销售收入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产品销售量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2、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本年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
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有关资料取得。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对外加工费收入: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工业总产值
的内容包括: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等于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为零处理。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①凡自备原材料,不论其加工繁简程度
如何,一律按全价,即包括自备原材料的价值,计算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②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一律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即不包括定货者来料的价值。一般分两种情况:a、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即承包单位)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
产值;委托加工的企业(即发包单位)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b、工业企业与非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当工业企业作为加工企业时一律按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原则上应计入工业总产值,但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不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
不计入工业总产值;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则计入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本年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工业销售产值包括的内容为:1、销售成品价值2、对外加工费收入工业销售产值
包括:1、销售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销售(包括本期生产和非本期生产)的全部成品、半成品的总价值,即按报告期产品的实际销售数量乘以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销售成品价值包括为本企业在建工程,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成品和自制设备价值,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
的成品和半成品价值。工业销售产值包括:2、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可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工业销
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1)工业销售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工业产品的销售总量,不管是否为本期生产,只要是在本期销售的都应计算。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工业产品的生产总量,只要是在本期生产的不论是否已经销售,都应计算。
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2)工业销售产值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包括这部分价值。新产品产值: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本报表中的新产品产
值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出口交货值:指工业企业交给外贸部门或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用外
汇价格结算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在计算出口交货值时,要把外汇价格按交易时的汇率折成人民币计算。产值数据审核要点:◼企业单位数(不含小国有)1-3月月报以2006年12月月报规模以上
单位数(不含小国有)为准。4月份以后应以2006年财务年报确定的限额以上单位为准。产值数据审核要点:◼一般情况下,产值不得出现负数。◼新产品产值不能大于现价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不能大于销售产值。产值数据审核要点:◼兼并、重组企业,当年产值计算口径发生变化,应特别注意去年同期数的同口径计算。产值数
据审核要点:◼《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2表)现价总产值总计应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总产值》(B202-2表)、《工业财务状况》(B203表)中的现价总产值相等。产值数据审核要点:◼当期数据调整应在累计中进行调整。◼同期
数要与去年上报的实际数核对。◼同期数一般情况下(除合并、撤销外)不允许出现调整值。出现调整值的要查明具体原因并及时写说明。产品产量:本年生产量: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包括商品量和自用量两部分。产品生产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产品质量标准:◼统计时间:
◼准确度量:产品生产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1、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才可统计生产量。工业产品质量标准一律按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产品,应按企业主管机关的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标准或降低标准
,不合格的产品不能计算生产量。产品生产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2、统计时间:本年生产量反映的是本年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凡本年内生产的产品都应计算在内,即截止本年最后一天检验合格并办理了入库手续的产品,其中规定要求包装的产品必须包装好才能计算其生产量。至于本年最后一天以哪一个班次作为截止计算产
量的班次则由企业主管机关规定,并应与会计核算的结算时间一致。结算时间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提前或移后。产品生产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3、准确度量:准确度量是计算产品产量的重要一环,企业应配备必要的计量设备,对产量进行实际度量,不得随意估算
,对确有困难不得不推算的某些产品,一定要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推算方法计算,使之尽量接近实际。产品生产量包括的内容:1、企业各车间(主要车间、辅助车间、附属品车间及副产品车间)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全部产品产量,不论
是要销售的商品量还是本企业的自用量,均应统计生产量。2、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如果订货者是境内非工业企业和境外企业,其产品生产量由加工企业统计;如果订货者是境内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量由委托企业(即发包企业)统计,加工企业(即承包企业)不统计。产品生产量包括的内容:3、经正式鉴定合格的新产品、
自产自用的生产设备、未正式投入生产以前试生产的合格品以及基本建设附产的合格品,都应包括在产品生产量中。4、用进口原材料或关键零件生产的产品,或用进口整套散装零件及用进口组装件加工、装配的产品,不论是在国内销售还是外商经销,生产量均统计在国内同种产品生产量
中。产品生产量包括的内容:5、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其生产量全部统计在国内同种产品生产量中。产品生产量不应包括的内容:1、在生产工业产品的同时,产生的下脚余料或废料,如冶金工业的氧化铁、汤道、中心注管、钢材切头、切尾,机械工业的切屑,木材工业的锯末,粮食
加工工业的糠、麸,酿酒工业的酒糟等,一般做下脚料出售,不应统计为产品生产量。产品生产量不应包括的内容:2、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没有完全消耗掉,而加以回收、提浓,再供本企业自用的,如机械工业回收的润滑油,合成洗
涤剂厂回收的盐酸、硫酸等都不计算产品生产量。3、★企业从外购进的工业品,未经本企业任何加工的,不得作为本企业的产品生产量统计。产品生产量不应包括的内容:4、某些产品在检验产品质量时,需做破坏性试验(如试验灯泡的使用寿命,手
电池的间歇放电时间等),这些用作试验的产品,不计算在产品生产量中。产品产量数据审核要点:1、凡是列入目录内的产品,不论是本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次要产品,成批生产或少量生产,企业均应严格按产品目录规定的产品分类、包括范围、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品代码填报。产品产量数据审核要点:2、产
品产量的归类、包括范围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对于新产品和不宜把握的产品应与相关部门核定后再上报。产品产量数据审核要点:3、即使出现退货等现象,工业产品产量也不得出现负数。如果发生计算错误应该在累计数中进行调整,不允许调整报告期当本月实际的数据。产
品产量数据审核要点:4、注重总计项与分类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类项之和应当小于或等于总计项。为避免漏填产品的总计项和分类项,在填报产品产量时应严格按照统计制度中提供的产品目录执行。产品产量数据审核要点:5、准确使用产
品产量计量单位。凡是目录规定的产品计量单位与本企业惯用的计量单位不一致时,要进行折算后按规定的计量单位填报;对“万吨”、“万件”等以“万”为计量单位的产品要注意审核。多色印刷品的计量单位“对开色令”是
指以对开纸1000张印一色为“1对开色令”,其他规格按对开折合。产品产量数据审核要点:6、注意工业产品产量与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匹配。工业产品产量是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二者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关系,一般来说,产量增加,产值增大,反之亦然。本年销售量:指本年内工业企业实际销售的由本企业生
产(包括上年生产和本年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或定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的工业产品的实物数量。★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如果订货者是境内非工业企业和境外企业,其产品销售量由加工企业(即承包企业)统计;如果订货者是境内工业
企业,产品销售量由委托企业(即发包企业)统计,加工企业不统计。产品销售量的核算原则:产品销售量以产品销售实现为核算原则,即在产品已发出,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得到了收取货款的凭据时作为销售实现,统计产品销售量。按照企业销售方式的不同,产品销售量统计遵从以下几种规定:产品销售量统计遵从以下几种
规定:1、采用送货制销售的,产品如由本企业运输部门发运,以产品出库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如委托专业运输部门发运,则以运输部门的承运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2、采用提货制销售的,以给用户开具的发票和提货单上的数量、日期为准。产品销售量统计遵从以下几种规定:3
、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产品,以企业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为准。4、采用预收货款销售的,在发出产品时作为销售。产品尚未生产出来,已预收货款或预开提货单的,不应算作销售。产品销售量统计遵从以下几种规定:5、企业出口销售的产品,陆运以取
得承运货物收据或铁路运单,海运以取得出口装船提单,空运以取得空运运单,并向银行办理出口交单的数量、日期为准。企业自营出口的产品,在委托外贸部门代理出口(实行代理制)的情况下,以收到外贸部门代办的运单和银行交单凭证的数量、日期为准。统计产品销售量应注
意以下几点:1、只有企业销售的合格产品才能统计其销售量,销售的次品不能计入产品销售量。2、★企业直接从外购进产成品,只是更换了标签或包装的,不能作为销售量统计。统计产品销售量应注意以下几点:3、分清产品
销售和预售的界限:预售指产品还没有生产出来以前,用户为了购买这种产品事先向工厂支付货款。预售不能算作销售。相反,有些产品采用了分期付款的形式,只要是用户拿到了这个商品,不管货款是否已付清,作为企业已经取得了收取货款的凭证就应作
为销售。售出产品退货的处理遵从以下规定:1、退回本年内销售的合格品,应从本年销售量中扣除,同时计入库存量;退回本年内销售的不合格品,要在本年销售量中扣除,还要同时扣除本年生产量。售出产品退货的处理遵从以下规定:2、退回本年以前售出的合格品,本年销售量
不变,计入产品库存量中;退回本年以前售出的不合格品,本年销售量和本年生产量均不变。3、退回修理的产品,修理后仍交原用户的,不作为退货处理,在统计报表上不做反映。年初、年末库存量:指工业企业在年初、年末时点上,尚存在企业产成品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产品
的实物数量。产品库存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1、产品库存必须是处于“实际库存”状态的产品,即产品生产出来经过检验合格并办了入库手续的产品。有的产品虽已结束了生产过程,但还没有验收合格,还没有办理入库手续,不能作为产品库存统计。产品库存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2、计入产品库存量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有权销售的产品,对于已经销售并已办妥各项手续,但尚未提货的产品,本企业无权支配,这种产品虽然仍存在本企业仓库中,但不应统计为库存量。凡企业有权销售的产品,不论存放在什么地方,均应统计。产品库存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3、产品库存量不能出现负数。如果产品还没有入
库就已售出,应将售出的这部分产品补填入库和出库凭证,并相应计入产品产量中。产品库存量包括的内容:①本企业生产的,报告期内经检验合格入库的产品。②库存产品虽有销售对象,但尚未发货的。③非工业企业和境外订货者来料加工产品尚未拨出的。④盘点中的帐外产品。⑤产品
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的产品。产品库存量不应包括的内容①属于提货制销售的产品,已办理货款结算和开出提货单,但用户尚未提走的产品。②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③已结束生产过程但尚未办理入库存手续的产品。累计订货量:是指本企业(供货企业)自年初到报告期末止根据正式签订的订、供货合同计算出的产
品累计订货的数量。下面三种类型的企业在填报订货指标时,具体处理如下:累计订货量:(1)自建销售网点的企业,订货量要包括各销售网点向企业生产总部申请的要货量。(2)由代销商负责销售产品的企业,以双方商订的本期将要向代售商发送的下一期供货量为本期订货量。但代售商本期要货,企业本期已
发送的不作为订货量填报,只填报本期商订的且在本期末止还没有发货的合同供货数量。累计订货量:(3)采取来料加工或提出技术要求进行定制产品生产的企业,以最初签订加工合同的时间作为订货量填报。如上期签定的加工合同,本期只是生产,则订货量应填在上期中,本期不填。累计订货量:
本期累计订货量=上期累计订货量+本期新增订货量累计订货额:是指本企业(供货企业)自年初到报告期末止根据正式签订的订、供货合同计算出的累计订货总金额。与订货量的口径是一致的,凡是计算了订货量的产品,都应该计算其订货额。如果企业收到的订单上只有
订货量而没有订货额,则要按照该批产品的预期销售价格(或以前的订货单价)计算出订货额来填报。累计订货额:本期累计订货额=上期累计订货额+本期新增订货额现有订货量:是指企业报告期末止累计现存的产品订货数量,也就是说到报告期末止企业仍未兑现的订货数量,即所有订货量扣除已执行完的订货数量和
中途取消的订货合同的订货量,还有多少没有执行的订货数量。现有订货额:是指企业报告期末止与累计现存的产品订货数量相对应的未兑现订货金额,即扣除已执行完的订货合同和中途取消的订货合同后未兑现的合同金额。企业累计自用及其他:企业累计自用又称企业自产自量,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已作本企业产量统
计的、又作为本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使用的产品的数量。如钢铁企业用本企业生产的生铁炼钢,其计算了生铁产量又用于炼钢的生铁数量,应作为企业自用量统计。但是,由本企业验收合格后,作为商品出售给本企业生活用、在建工程
用或行政部门用的产品数量,不能作为自用量统计,而应作为销售量统计。如钢铁企业将本企业生产的钢材出售给本企业房屋维修用的数量应作为销售量而不是自用量统计。其他: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将产品用于展览、捐赠、借出以及报废等方面的产品数量。企业以促销手段搭售的产品不能视为捐赠,而应作为销
售对待。产销存审核要点:◼平衡关系的审核:期末库存量=年初库存量+累计收入量-累计销售量-企业累计自用量及其他±盘盈盘亏累计收入量包括生产量和购入量◼表间审核(口径、生产量)生产能力统计指标(B106表)生产能力:一般指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但也有些产品指其主要设备的能力。
在填报时分为两种情况:1、产品年末生产能力:2、设备能力:生产能力:1、产品年末生产能力:指在一个企业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综合平衡能力,是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包括主要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动力设
备及有关的厂房和生产用建筑物等)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充分,劳动力配备合理,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年生产量。产品年末生产能力分以下三种情况:(1)原有设计能力未经重大技术改造的用设计能力填报;经过技术改造后,有技术改造后设计能力的,填报技术改造后的设
计能力。(2)原有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有核定能力的,按核定能力填报。(3)既没有设计能力也没有核定能力,或原设计能力(或核定能力)已与实际生产水平相差很大,按查定能力填报。生产能力:2、设备能力:指某种设备的单位时间内可能生产的产品数量,也就是
说,某种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即一般所称的设备效率,或设备生产率,它不考虑与其他设备的平衡问题。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与实际产量的区别:1、实际产量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超过也可能达不到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的计算是不考虑这些因素,是设计能力。2、产品产量与生产能力在统计范围上不同,人
力、手工生产的产品不计算生产能力,但要计算产品产量。生产能力数据审核要点:◼相同产品与月报产量核对,数据相差大的要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