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护士岗前培训(核心制度)

PPT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9 页
  • 大小 738.158 KB
  • 2023-07-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XXXX护士岗前培训(核心制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XXXX护士岗前培训(核心制度)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XXXX护士岗前培训(核心制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XXXX护士岗前培训(核心制度)
XXXX护士岗前培训(核心制度)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XXXX护士岗前培训(核心制度).pptx,共(49)页,738.158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68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LOGO护士岗前培训(二)护理部2012年10月※护理核心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病历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的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2、会诊制度3、三级医师查房制度4、手术分级管理制度5、技术准入制度6、疑难病例讨论

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分级护理制度10、查对制度11、接班制度12、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14、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5、医患沟通制度一、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

、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的概念: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规定临床护理要求,在护理工作中达到明确重点,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人力,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以

医嘱形式下达级别,特级护理病危病重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黄色,三级护理为蓝色或可不设标记)。分级护理制度•护理重点内容:1、病情观察2、医嘱执行3、基础护理4、专科护理5、健康宣教分级护理制度(一)特级护理•分级标准:⑴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⑵重症监护患者

;⑶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⑷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⑸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⑹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⑺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分级护理制度(一)特级护理•护理标准:

(护理要点)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⑵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⑶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⑷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有近及远)⑸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⑹实施床旁交

接班。分级护理制度(二)一级护理•分级标准:⑴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⑵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⑷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分级护理制度(二)一级护理•护理标准

:(护理要点)⑴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⑵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⑶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⑷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三短”(头发、指甲、胡须)“六洁”(头发、皮肤、手、足、会阴、

口腔)⑸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分级护理制度(三)二级护理•分级标准:⑴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⑵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护理标准:⑴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⑵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⑶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⑷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

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⑸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分级护理制度(四)三级护理•分级标准:⑴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⑵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护理标准:⑴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⑵根据患者病

情,测量生命体征;⑶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⑷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查对制度•给药查对•医嘱查对•输血查对•手术查对•灌肠查对•供应室查对•饮食查对查对制度(一)给药查对1、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1)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

、注射、处置后查。(2)七对: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3)一注意:注意用药反应。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

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氯化钾≠甲强龙、多巴酚丁胺、甘露醇、安定沐舒坦≠菌必治、速尿维生素K1≠维生素C查对制度•(二)医嘱查对1、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核对,每天执行1~2次总查对,医嘱核对后核对者签全名。2、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

执行,如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规范不得执行。3、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安瓿,两人核对后再弃去。查对制度•(三)输血查对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

制品的申请单,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含Rh因子),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2、采集血样原则上应有两人核对后同时到达病人床边,一人采集,一人核对。严禁一人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血标

本。3、取血查对:到血库取血时,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查对科别、床号、性别、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袋号、采血日期、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袋须放入专用冷藏容器内取回。查对制度•(三)输血查对4、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三查十二对)并2名核对者均应在“输血监测记录单”上签

名。无误后,方可输入。注:三查十二对内容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二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⑤血型、血液成份、用血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④编号、采血日期、有效期。③

查对制度•(三)输血查对5、输血时查对,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到病人床旁,查看床头卡和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成分、及血袋上的血型、编号及血液有效期;同时让患者自述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经核对无误后双方在医嘱

单上签名,开始进行输注。6、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4小时之内输完,不得自行贮血。7、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查对制度•(三)输血查对8、输血过程中实行三步曲:(1)第一步双人至床边执行“三查十二对”制度后方可输入血液,速度不超过20滴/分;(2)第二步观察15-20分钟后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并记

录;(3)第三步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结束后记录。查对制度•(三)输血查对9、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血液有效期。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交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10、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立

即停输,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治疗抢救。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送至血库查明原因。查对制度输血反应: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大量输血反应5、细菌感染反应6、疾病感染输血反应(过敏反应)♦症状和体征(1)轻度:痛痒、局部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关节

痛。血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2)重度:支气管痉挛,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有喘鸣、胸骨下痛、胸部压迫感、脉快、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有的患者易伴有发热、寒战、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护理措施1、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2

、中、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3、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行气管切开。4、循环衰竭给予抗休克治疗。输血反应(过敏反应)♦症状和体征(1)轻度:痛痒、局部红斑、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和关节痛。血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2)重度:支气管痉挛,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有喘鸣、胸骨下痛、胸部压迫感、脉快、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有的患者易伴有发热、寒战、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

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类型。血管性水肿与荨麻疹一样,是龟头对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所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输血反应(溶血反应)♦原因:1、输入了异型血。2、输入了变质血。3、RH因子所致溶血。♦症状和体征

(1)典型临床表现为输入异型血l0~20ml后病人即感头痛、胸痛、心前区压迫感、全身不适、腰背酸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急迫、脉搏细速,甚至休克;随后出现血红蛋白尿及异常出血。(2)若未能及时有效地纠正休克,则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还

可发生广泛渗血及凝血障碍而一步引起DIC。(3)迟发性溶血反应:主要属于血管外溶血。常见于Rh血型不合,偶见于其他血型系。在经产妇或有输血史者,输血后数天或周发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黄疸,症状轻微,网织红细胞增多,球形红细胞增多,结体球蛋白降低,可有肝脾肿大,血

红蛋白尿少见。输血反应(溶血反应)♦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2、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3、将余血、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4、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痉挛,保

护肾脏。5、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溶液。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插入导尿管,检测每小时尿量,做好记录。7、若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8、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输血反应(溶血反应)•预防1、主要在于加强责任心

,加强输血、配血过程中的核查工作,加强采血、保存等管理,若发现血液有溶血及颜色改变应废弃不用。2、应掌握①输入红细胞应与供受双方血浆相容;②输入血浆应与供受双方的红细胞相容的两大原则。尽量采用同型输血3、严格按输血的规程操作,不输有缺陷的红细胞

。输血反应•比较记忆:3种易混淆的输血反应出现症状的时间主要表现基本处理原则发热反应15分钟~2小时寒战、高热,血压一般无变化较轻才减慢输血速度重者停止输血过敏反应数分钟后皮肤局限或全身荨麻疹严重者休克局限性荨麻疹:先暂停止输血,用抗组胺药物后观察30分钟。反

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溶血反应立即出现或是7~14d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血压下降、休克、少尿和无尿;血红蛋白和溶血性黄疸立即停查对制度(四)手术室查对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拟手术名称、术前用药、术前准备完成情况、术中用药。2、麻醉前,必须查对

病人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点清所有敷料和器械数。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5、当家属面取下假牙和贵重物品(

戒指、项链、耳环等),并交由家属保管。6、术前停顿5分钟,?查对制度•(五)灌肠查对1、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即配制灌肠液前查、配制中查、配制后查;对床号、姓名、灌肠液名称、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配制灌肠液前要检查溶液或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有效期和批号。3、灌肠液配制中要查对溶液名称、剂量、浓度和温度。4、灌肠液配制后再次核对确认并在灌肠袋标签上签字。5、进行灌肠操作前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必要时),对手术、昏迷、新生儿及

儿童必须核对腕带。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时方可执行,并在执行单上签字。(三)值班、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内容:1、病房日志:包括住院病人总人数及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2、对于新病人、重危病人、手术前后病人、特

殊处置病人(检查、操作、治疗)及其他有病情变化的病人,须把病人的诊断、病情、治疗、药物、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交接清楚。3、各种检查、标本采集的准备。4、常备贵重、毒、麻、抢救、普通药品及物品、仪器等的数量;抢救仪器和器械要保持功能状态。5、交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检查是

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要求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值班、交接班制度•床边交接班内容:(要求)1、病情;2、专科需特殊观察的内容;3、输液及滴数、穿刺周围有无渗漏、红肿;4、查看全身皮肤,有无发红、皮疹、破损、褥疮、烫伤等;5、

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及有无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6、检查敷料包扎、渗出情况;7、床单位是否整洁、干燥;值班、交接班制度•十个不交不接:1、交接班双方工作衣帽不整洁不交接;2、治疗室、办公室不整洁不交不接;3、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不接;4、为下班准备

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5、病人输血,输液不通畅不交不接;6、病人引流管不通畅不交不接;7、医疗器械及药品帐物不符不交不接;8、医嘱未查对不交不接;9、抢救物品不完全不交不接;10、危重病人床褥不平整不干燥不交不接;(四)医嘱执行制度1、执行医嘱要正确、及时、执行医嘱后在相应的医

疗文件上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2、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相应的医疗文件上注明。3、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4、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诊疗技术规范规定,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生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

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5、转科、手术或分娩后停止执行专科前、手术前、产前医嘱。6、一般情况下,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不得给病人做治疗处理,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医生不在场时,护士可针对病情给予必要处理,但必须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并做好记录,及时向医师汇

报。7、除抢救病人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须复诵一遍,经医师确认后方可执行。(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2、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准备:

3、一切抢救物品、器械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备用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物品准备)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人员准备)5、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技术准备)(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抢救6、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

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之前)(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

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之中)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10、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之后)11、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并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终末处理)二、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离开工作区域、院内餐厅就餐、开会时要脱去工作服。2、诊疗处

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医务人员)二、消毒隔离制度3、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地面用湿拖把擦洗,床头柜及椅子每日擦洗,抹布应专用,定期消毒。4、

病人被服每周至少换洗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换下的脏被服应放于指定处,不可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消毒按有关规定执行。5、出院病人的床单元、要做好终末处理,床、桌、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病

房)二、消毒隔离制度6、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有烈性传染性的病人,应安置在单独病室,病房事先应进行消毒。7、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按要求隔离,用过的器械、敷料、被服、病室按规定消毒处理。(特殊传染病人)8、传染病人按常

规隔离;二级以上医院设感染性疾病科,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有明显标识,消毒后清洗。(一般传染病人)9、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

接触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10、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活动,不得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进行终末消毒。二、消毒隔离制度11、

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私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各项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2、治疗室、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物品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换药室)13、治疗室的抹布、拖把

等用具应专用。14、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换药用具按规定处理。15、凡进入人体组织及无菌器官的物品须灭菌,凡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物品须消毒。16、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17、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按规定处理。三、护理文件管理制度1、

病区护士须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病例管理制度》,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记录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文字工整,简明扼要,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得涂改。2、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

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他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病人)3、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可携带病历摘要。4、病人或家属须复印病历,护理人员要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按医院规定执行。患者有权复印或者

复制病历: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病理资料、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三、护理文件管

理制度5、住院期间的护理文件要求定点有数,各种表格均应排列整齐,用后必须归还原处。(护理人员)6、病房交班报告本须按要求记录,全部用完后必须妥善保存一年,以备查阅。7、病区护理文件由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

主班护士负责管理。各班护理人员均须按不得泄露患者隐私的要求执行。8、护士长定期查阅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等的书写是否符合要求。(护士长)四、药品管理制度1、毒麻药,精神类药2、高危药3、外用药4、口服药5、注射类药药品管理制度(一)毒麻药,精神类药•1、定义

:它是指国家依法管制的反复连续使用后能使人形成瘾癖的药品。包括麻醉、一类精神药。目前临床上常备的有:(哌替啶、吗啡、盐酸吗啡片、)(芬太尼、芬太尼贴、)(利他林、可待因、阿桔片、布桂嗪等。•2、管理要求:(1)标签颜色

:白底黑框黑字。(2)专人负责保管,专册(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登记,专柜存放、上锁,钥匙随身携带,班班交接,双签名。(3)每次使用时应在专册登记本上记录使用日期、时间、病人姓名、药名、剂量等。(4)使

用后空安瓶及时送回药房,使用不到一支的,剩余药液留在安瓶中交药房回收或在2人在场的前提下,将剩余药液丢弃,空安瓶返回药房,不得给他人使用,一旦发现按相关条例处理。哌替啶药品管理制度(二)高危药品管理1、定义:它是指误用后可产生严重不良反

应或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药品。2、种类:(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等(2)血管活性药: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硝酸甘油肌肉、硝普钠等。(3)松弛剂:万可松、

司可林等(4)细胞毒化药品(5)其他类:胰岛素、肝素3、管理要求:(1)标签颜色:红底白字。(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警示提示牌提醒注

意。(4)高危药品使用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胰岛素药品管理制度(三)外用药物管理1.定义:指不能进入静脉等血液系统的,用于皮肤、粘膜表面的药物。2.种类:(1)无菌溶液类。(生理盐水、呋喃西林等

)(2)消毒剂类。(酒精、碘酒、碘伏等)(3)防腐、剧类。(福尔马林等)?(4)其他。(松节油)3.管理要求:(1)标签颜色:白底红框红字。(2)标识醒目,分类、定位放置。防腐类外用药应单柜存放上锁。(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

量、有效期,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品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应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4)使用时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对防腐、剧类药物应用应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75%酒精药品管理制度(四)口服药物管理1.定义:药物经口服被胃肠道吸收和利用,达到治疗的目的。2.管理要求:(

1)标签颜色:白底蓝框蓝字。(2)每种药物应单独存放在防潮、防湿的容器内(瓶、塑料袋)加盖密闭保存,标识清楚,注明有效期。(3)每次领用不能与原来同种基数药混放,应独立包装,【要求同第(2)条】,并按有效先后顺序排

列,做到先领先用,防止过期。(4)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有效期,防止变质、变色、过期等。戴芬药品管理制度(五)注射类药物管理1.定义:无菌药物经静脉、动脉、肌肉、皮下、皮内注入体内,达到的治疗目的。包括各类大输液、各类针剂。2.管理要求:(1)标签颜色:白底蓝框蓝字。(2)标识醒目,

分类、定位放置。(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有效期,防止变质、沉淀、过期、药品(4)需冷藏的药品应根据要求按序存放于冰箱,并定期检查。(5)凡抢救车内的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专人管理,每班检查、记录、签名(封存的

抢救药物每周检查),保证随时应用。(6)使用时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维生素C谢谢聆听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