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审计职业规范与道德培训课件.pptx,共(33)页,1.100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68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模块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31模块一审计准则模块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了解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了解并掌握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内涵、种类及规避措施。1.能够区别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及其提供的
其他服务;2.能够结合实际判断出符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小何接受本市一家小型工艺品厂委托的验资业务,约定书约定工作时间在1个月后开始。但没过几天,工艺品厂陈经理愁眉苦脸地来到事务所,请小何帮忙销售产品。经询问,得悉该厂产品没有稳
定的销路,近来产品大量积压,资金紧张,特别是银行存款不足,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陈经理跑了几家银行商议借款发工资未果,心急如焚,于是发动职工找销路,并许诺谁能使企业摆脱困境就给予重奖。小何想到她有个同学小李是做外贸的,不妨试一试。小何费了一番周折才联
系上小李,小李拿走几件产品作为样品。一星期后,该厂接到订单,积压产品大部分发出,货款逐渐收回。陈经理高兴得宴请小何,并聘请小何为该厂顾问,小何欣然应允。随后,陈经理欲请小何到某风景区观光几日,小何说快到验资时间了,等验资结束后再说。请结合案例分析,注册会计师小何帮助该工艺品厂及接受聘任是否影
响验资的客观公正性?验资结束后如果王经理邀请小何观光,他应该接受吗?为什么?验资之前如果时间充裕,小李可以接受邀请吗?为什么?对于任何行业而言,服务质量都关乎其生存与发展。同样,审计服务质量如果达不到要求,也将难以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甚至导致相关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研究审计职业规范
与法律责任,是摆在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业务中一般公认的惯例加以归纳而形成的,由国家审计部门或会计职业团体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必备的素质和专业资格、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审计准则能够促进国际审计的交流。1.2.3.4
.审计准则可以为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审计准则有助于维护审计组织及其人员的正当权益。审计准则有助于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美国审计总署为政府审计颁布了《政府审计准则》,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定了《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说明书》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为内部审计制定了《内部审计专业实务准则》。1.2.3.国家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我国自1989年开始着手国家审计准则的制定工
作,并于1996年12月6日颁布了第一部正式的审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010年9月,审计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并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审计准则》正文分为七章,即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
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共200条。同时,《国家审计准则》在吸收原有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中能够继续适用的内容后,废止了审计署以前发布的28项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并在附则中列明了废止的规
定名称。2.内部审计具体规则3.内部审计实务指南1.内部审计基本规则内部审计准则1.鉴证业务准则(1)鉴证业务基本准则(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2.相关服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除鉴证业务以外的其他相关服务业务,如执行商定程序
、代编财务信息等。我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有2项,即《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01号——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11号——代编财务信息》。3.质量控制准则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共有2项质量控制准则,即《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
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前者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上进行规范,适用于实施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后者从执行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层面上
进行规范,适用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这两项准则联系紧密,前者是后者的制定依据。1.鉴证业务准则3.2.审计准则审阅准则1.独立性。2专业胜任能力3保密。4收费与佣金。5与执业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6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7广告、业务招揽的宣传(一)《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第1号——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3号——提供专业服务的具体要求》1.诚信2.独立性3.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6.良好职业行为5.保密1.专业服务委托2.利益冲突3.应客户要求提供二次意见4.收费5.专业服务营销6.礼品和款待7.保管客户资产8
.对客观和公正原则的要求Diagram2接受客户关系Diagram2123客户变更委托承接业务4.因果关系2.过错或违法行为3.造成损害的事实1.行为主体的职责1.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1.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
会计师事务所,对由于自身违反合同或民事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由法院判决,主要是对受害者所承担的赔偿损失的责任,它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诉讼案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法律责任形式。以下列举民事责任的有关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注册会计
师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
违反法律法规,发生舞弊或因过失而给有关方面造成经济或其他损失后,由政府部门或自律组织对其所追究的具有行政性质的责任。对注册会计师来说,行政责任包括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行政责任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等。(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证券法》(3)《公司法》(1)《注册会计师法》1.创建良好的外部条件(4)加强行业内部管理,注重职业道德教育。(3)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完善独立审计准则。(2)加强沟通,消除期望差距。(1)制定合理收费标准,减轻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压力。2.注册会计师
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应作的努力(1)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2)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3)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4)取得管理层声明书和律师声明函。(5)遵循职业道德和执业标准。(6)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7)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8)聘请或培养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学习情境二主要介绍了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进一步认识注册会计师及其职业的基础。学习时,应了解审计准则的含义、作用及发展,明确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体系内容
,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掌握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内涵、种类和应采取的规避措施,这对于全面认识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小结知识巩固1.了解国际结算工具的种类、概念、内容和特点;2.理解汇款和托收的操作流程;3.掌握信用证的特点、内容和支付程序;
4.熟悉《UCP600》、《托收统一规则》中对国际支付规则的规定。1.什么是审计准则?其作用有哪些?2.简述《指导意见》对注册会计师的具体要求。3.构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要件是什么?4.什么是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5.简述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
规避措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钟涛是某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2011年1月该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10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假设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钟涛2008年曾在甲公司任总经理。(2)钟涛的妻子持有
甲公司数额不大的股票。(3)钟涛的妻子在甲公司担任财务人员。(4)钟涛的好朋友孙骏是甲公司的董事长。(5)钟涛协助编制甲公司2010年度会计报表。问题:1.什么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2.上述各种情况下,钟涛的独立性是否受到损害?应否回避?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