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PPT
  • 阅读 2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5 页
  • 大小 151.726 KB
  • 2023-07-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x,共(45)页,151.726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65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开发一部2006年02月HUALING培训主要内容本次培训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标准化的基本术语⚫二.标准化发展史⚫三.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四.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五.标准知识问答标准化的基本术语1、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

对活动或其要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定,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的。2、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注

: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制定、发布及贯彻标准的过程。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用。标准化的基本术语3、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4、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

,以及ISO所出版的国际标准题目关键词索引(KWICIndex)中收录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等。5、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的标准。6、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有关行政标准化的基本术语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标

准。7、地方标准没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8、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而需要在企业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事项,由企业制定并经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的

标准9、产品标准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以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其标准化的基本术语范围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藏、运输。10、方法标准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

定、作业等各种方法对象制定的标准。11、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识、方法、模数、公差与配合、优先数系、基本参数系列、产品系列型谱、产品环境条件、可靠性要求等

。12、标准体系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的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标准化的基本术语13、标准体系表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相互关系绘制成的,能够反映标准体系特性的图表。14、标准样品(实物标准)具有准确的标准值、均匀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特征,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

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证书和标志的实行标准。标准化发展史一、古代标准化标准化是人类由自然人进入社会共同生活实践的必然产物,它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生、发展,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人类从原始

的自然人开始,在与自然的生存搏斗中为了交流感情和传达信息的需要,逐步出现了原始的语言、符号、记号、象形文字和数字,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陶钵口上刻划的符号可以说明它们的萌芽状态。元谋、蓝田、北京出土的石制工具说明原始人类开始制造工具,样式和形状从多样

走向统一,建筑洞穴和房舍对方圆高矮提出的要求。从第一次人类社会的农业、畜牧业分工中,由于物资交换的需要,要求公平交换、等价交换的原则,决定度、量、衡单位和器具标准统一,逐步从用人体的特定部位或自然物到标准化的器物。当人类社会第二次标准化发展史产业大分工,即农业、手工业分化时,为了提高生产

率,对工具和技术规范化就成了迫切要求,从遗世的青铜器、铁器上可以看到那时科学技术和标准化水平的发展,如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就有青铜冶炼配方和30项生产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要求,如用规校准轮子圆周;用平整的圆盘基面检验轮子的平直性

;用垂线校验幅条的直线性;用水的浮力观察轮子的平衡,同时对用材、轴的坚固灵活、结构的坚固和适用等都作出了规定,不失为严密而科学的车辆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上,如我国宋代李诫《营造法式》都对建筑材料和结构作出了规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药物、特性、制备工艺等可视为标准。秦统一中国之后

,用政令对度量衡、文字、货币、道路、兵器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用律令如《工律》、《金布律》、《田律》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长短必等“是集古代工标准化发展史业标准化之大成。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标准化原则,更是古代标准化里程碑。二、

近代标准化进入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科学技术适应工业的发展,为标准化提供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也为之提供了系统实验手段,摆脱了凭直观和零散的形式对现象的表述和总结经验的阶段,从而使标准化活动进入了定量地以实验数据科学阶段,并开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

在广阔的领域推行工业标准化体系,作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如1789年美国艾利·惠特尼在武器工业中用互换性原理以批量制备零部件,制定了相应的公差与配合标准;1834年英国制定了惠物沃思"螺纹型标准",并于1904年以英国标准BS

84颁布;1897年英国斯开尔顿建议在标准化发展史钢梁生产中实现生产规格和图纸统一,并促成建立了工程标准委员会;1901年英国标准化学会正式成立;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制定了公差和配合方面的公司标准—“极限

表“,这是最早出现的公差制,后正式成为英国标准BS27;19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1911美国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标准化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和”作业“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标准化管理,提高了

生产率,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运用标准化原理把生产过程的时空统一起来创造了连续生产流水线;1927年美国总统胡佛就得出了“标准化对工业化极端重要”的论断。此后,荷兰(1916年)、菲律宾(1916年)、德国(

1917年)、美国(1981年)、瑞士(1918年)、法国(1918年)、瑞典(1919年)、比利时(1919年)、奥地利(1920年)、日本(1921年)等,到1932年已有25个国家相标准化发展史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在这基础上19

26年在国际上成立了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标准化活动由企业行为步入国家管理,进而成为全球的事业,活动范围从机电行业扩展到各行各业,标准化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分散的组织到各个工业部门,扩散到全球经济的的各个领域,由保障互换性的手段,发展成为保障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贸易壁垒和提高生产力的

重要手段。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成立,现在,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自已的国家的标准化组织。三、现代标准化工业现代进程中,由于生产和管理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综合化、这就使现代产品或工程、服务具有明确的系统性和社会化,一项产品或工程、过程和服务,往往涉及几十个行业和几万

个组织及许多门的科学技术,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标准化发展史、“曼哈顿计划”,从而使标准化活动更具有现代化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过程,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市场全球化的需要,要求标准化摆脱传统的方式和观念,不仅要以系统的理念处理问题,而且要尽快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

,不仅工业标准化要适应产品多样化、中间(半成品)简单化(标准化)乃至零部件及要素标准化的辩证关系的需求,而且随着生产全球化和虚拟化的发展以及信息全球化的需要,组合化和接口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综合标准化、超前标准化的概念和活动

将应运而生;标准化的特点从个体水平评价发展整体、系统评价;标准化的对象从静态演变为动态、从局部联系发展到综合复杂的系统。现代标准化更需要运用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指导,以标准化参数最优化为目的,以系统最优化为方法,运用数字方法和电子标准化发展史计算技术等手段,建立与全

球经济一体化、技术现代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目前,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要求,加强诸如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等方面以及能源利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包装运输、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为全球经

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持。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一、标准的分类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为适应不同的要求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便于研究和应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属性将标准进行分类,这里我们从我国标准化法实施中提出以下分类方法。(一)根据适用范围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类。1、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需要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称为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在全国某个行业范

围内统一的技术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准,称为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

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称为地方标准。4、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由企业制定的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的相应的企业标准,或在企业内制定适用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主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由企业自行组织

制定的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不含内控标准)的标准,称为企业标准。这四类标准主要是适用范围不同,不是标准技术水平高低的分级。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二).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分1、强制性标准强制标准范围主要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对不

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根据《标准化法》之规定,企业和有关部门对涉及其经营、生产、服务、管理有关的强制性标准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而造成不良后果以至重大事故者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

直至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它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关于“技术法规”定义,即“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技术法规也可包括或专门规

定用于产品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为使我国强制性标准与WTO/TBT规定衔接,其范围要严格限制在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与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等五个方面。2、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导性

标准,基本上与WTO/TBT对标准的定义接轨,即“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准或标签要求”。推荐性标准是自愿性文件。

推荐性标准由于是协调一致文件,不受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利益干预,能更科学地规定特性或指导生产,《标准化法》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为了防止企业利用标准欺诈消费者,要求采用低于推荐性标准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的企业向消费者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明示其产品标准水平。3、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

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为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符合下列情况可判定指导性技术文件:(1)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

或具有标准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2)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并负责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

、发布。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三)根据标准的性质分1、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而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事物的技术性内容。2、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规定人们在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号由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顺序号和年号构成。标准的

分类和标准体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过程方法、程序文件以及资源分配等事宜,它是合理组织国民经济,正确处理各种生产关系,正确实现合理分配,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依据。3、工作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

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是针对具体岗位而规定人员和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职责、权限,对各种过程的定定性要求以及活动程序和考核评价要求。⚫(四)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1、基础标准在

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通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志、方法等标准;计量单位制、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形状与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及齿轮模数标准;优先数系、基本参数系列、系列型谱等标准

;图形符号和工程制图;产品环境条件及可靠性要求等。2、产品标准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特性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等。

3、方法标准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4、安全标准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5、卫生标准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6

、环境保护标准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振动、电磁波等环境质量、污染管理、监测方法及其他事项而制定的标准。这四种标准分类法的关系如下图。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适用范围标准的性质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一)国家标准的代

号和编号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标准发布年代号(四位数组成),示例如下: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的代号和编号推荐性国家标准标准的代号和编号国家实物标准(

样品),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号,编号方法为国家实物标准代号(为汉字拼音大写字母“GSB")加《标准文献分类法》的一级类目、二级类目的代号及二级类目范围内的顺序、四位数年代号相结合的办法,如: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二)

行业标准的代号和编号1、代号和编号行业标准代号由汉字拼音大写字母组成。行业标准的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及标准发布年代号(四位数)组成,示例如下:(1)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标准的代号和编号(2)推荐性行

业标准编号2、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的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正式公布该行业标准代号。已正式公布的行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业代号有57个,部分行业标准及其代号如下:序号行业标准名称行业标

准代号序号行业标准名称行业标准代号1化工HG10物资管理WB2石油天然气SY11电力DL3有色冶金YS12航空HB4电子SJ13航天QJ5机械JB14商业SB6轻工QB15商检SN7劳动和劳动安全LD16包装BB8环境保护HJ17卫生WS9文化WH18海关HS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三)地方标准的代

号和编号1、地方标准的代号由汉字“地方标准”大字拼音“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子,再加上斜线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不加斜线T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如:强制性地方标准:DB××推荐性地方标准:DB××/T

2、地方标准的编号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地方标准发布顺序号、标准发布年代号(四位数)三部分组成。示列如下:标准的代号和编号标准的代号和编号3、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见下表(部分)。名称代码名称代

码北京市110000湖北省420000天津市120000湖南省430000河北省130000广东省440000山西省14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450000内蒙古自治区150000海南省460000辽宁省210000四

川省510000吉林省220000贵州省520000黑龙江省230000云南省530000上海市310000西藏自治区540000江苏省320000重庆省550000浙江省330000陕西省610000安徽省340000甘肃省620000福建省350000青海省630000江西省360000宁夏

回族自治区640000标准的代号和编号⚫(四)企业标准的代号和编号1、企业标准的代号企业标准的代号由汉字“企”大写拼音字母“Q”加斜线再加企业代号组成,企业代号可用大写拼音字母或阿拉数字或两者兼用所组成。企业代号按中央所属企业和地方企业分别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加以规定。示例:Q/。企业标准一经制定颁布,即对整个企业具有约束性,是企业法规性文件,没有强制性企业标准和推荐企业标准之分。2、企业标准的编号企业标准的编号由企业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标准发布年

代号(四位数)组成。示例如下:标准的代号和编号标准知识问答⚫什么是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

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

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标准化的实质和目的是什么?"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标准知识问答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标准化的对象是什么?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

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标准化的基

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下面分别作一介绍: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标准知识问答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统

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①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②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③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

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简化原理就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简化原理包含以下几

个要点:标准知识问答①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②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所谓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满足全面需要的能力;③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

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练出高效能的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环节;④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练化,其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协调原理就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

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协调原理包含以下要点:①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②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

因素的关系;标准知识问答③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连接尺寸),相互适应关系(供需交换条件),相互平衡关系(技术经济招标平衡,有关各方利益矛盾的平衡),为此必须确立条件;④协调的有效方式有: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盾的综合平衡等。按照特定的目标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标准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标准

知识问答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

;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③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标准化可使新

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这就必须通过制定标准知识问答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

行;所以,我们说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⑤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⑥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⑦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⑧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

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⑨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标准知识问答⑩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

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制定标准的原则是什么?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是:①要从全局利益出发,认真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②充分满足使用要求;③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制定标准

的目的是什么?“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最佳效益,就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最佳秩序,则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功能。标准知识问答⚫GB/T中的"T"表示什么意思?国家标准(G

B)中的“T”是推荐的意思。例如:GB/T13387-1992《电子材料晶片参考面长度测量方法》系指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值得注意的是“T”的读音为汉语拼音中的“tui”。⚫什么是标准有效期?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标

准有效期也不同。以ISO标准每5年复审一次,平均标龄为4.92年。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内要进行复审,即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标准知识问答⚫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

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①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②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③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④环境保护和环

境质量方面的标准;⑤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