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03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pptx,共(43)页,142.391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52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练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B.阶段性➢“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答案:C.青年期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A.内发论➢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B.不平衡性3➢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C.不稳定性➢答案:B.阶段性➢➢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
生理和心理的特征➢答案: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4➢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答案:D.可能性➢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是()➢A.决定作用B.导向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答案:A.决定作用➢影响人的身心发
展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以上三点均正确➢答案:D.以上三点均正确5➢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答案:B.不起
决定作用6➢“孟母三迁”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答案:B.环境➢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B.必然性C.可能性D.方向性➢答案:C.可能性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
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社会活动➢答案:B.环境➢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D.个别差异性8➢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
身心发展()➢A.不起决定作用B.起向导作用➢C.起决定作用D.起一般作用➢答案:A.不起决定作用➢➢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A.顺序性9➢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素质B.教育➢C
.环境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B.教育➢心理断乳期是()➢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答案:C.少年期➢心理危险期主要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答案:C.少年期10➢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
,即()。➢A.教育教学要求不能超越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B.教育教学内容要浅显,易于为学生接受➢C.教育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D.教育教学只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不能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答案:C.教育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11➢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指()
。➢A.人的任何发展都通过教育起作用➢B.教育是唯一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C.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D.促进学生发展尽快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答案:D.促进学生发展尽快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12➢就客观条件而言,人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是由于()➢A.遗传素质的差异➢B.环
境影响的不同➢C.教育起主导作用➢D.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答案:D.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13➢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A.心理发展特点➢B.生理发展特点➢C.知识、能力基础➢D.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答案:D.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教育对人的身心
发展起着()。➢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C.辅助作用D.主体作用➢答案:B.主导作用14➢()提出了“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A.赞可夫B.巴班斯基➢C.凯洛夫D.布鲁纳➢答案:A.赞可夫15二、填空题➢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答案:社会实践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答案:个体活动1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和个体实践活动等。➢答案:遗传、环境、教育➢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或。➢答案:危险期、心理断乳期17➢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的时期➢答案:成熟➢环境为个
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答案:机遇、条件、对象1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答案:物质前提、可能性➢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的作用。➢答案:决定➢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答案:
教育19➢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答案:顺序性➢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答案:差异性20➢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的特征。➢答案:生理和心理;一般
的、典型的、本质的。21三、判断题➢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答案:错➢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答案:对2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答案:对➢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教育切忌走
在儿童发展的前面。()➢答案:错➢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答案:错23➢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答案:错➢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称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答案:错➢➢只要教育得法,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画家、诗人或科学家等等。()➢答案:错24四、简答题➢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25➢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2)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2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①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③青少年身心发展
具有不均衡性。➢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⑤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27➢身心发展的涵义:➢1.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本质的增强两部分。➢2.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8➢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
的一般规律: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2.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华生➢5.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
的施太伦29➢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的孟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30➢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1)顺序性→循序渐进➢(2)阶段性→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4)互补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3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遗传素质的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3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素质➢(2)成熟➢(3)环境➢(4)教育➢(5)个体主观能动性33➢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
中的作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1、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34➢成熟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
的机制就是成熟➢1、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2、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5➢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1、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3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7➢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
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38➢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
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39➢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P57➢总体上:➢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具体讲:➢(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40➢高中阶段的发展与教育➢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
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条件。为此,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这是高中阶
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人个抱负的现实道路。41五、案例分析➢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42➢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
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