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奖励制度

PPT
  • 阅读 3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65.647 KB
  • 2023-07-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科学奖励制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奖励制度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奖励制度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奖励制度
科学奖励制度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科学奖励制度.pptx,共(18)页,65.647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49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科学奖励制度•一项事业不被人尊崇就不会兴旺,这是不足为奇的。一、优先权之争•1.优先权概论•1)优先权:科学家对其某一发现的所有权,是荣誉性的、象征性的,表达了科学同行对其角色表现的承认。•2)优先权争夺:争的是隐藏在科学荣誉背后的社会承认。•3)优先权争夺的客观基础

科学中没有第二但多重独立发现可以分享(并列第一)•2.著名案例•1)17世纪•(1)伽利略•在“对巴兰德•卡帕的诽谤和欺诈的答辩”一文中,伽利略说明卡帕的几何图形和军用罗盘的发明实际是从他那里拿去的。在“试金石”一文驳斥了四个对手:格拉西神甫,他反对把望远镜在天

文学中应用的发明荣誉归于伽利略;舍纳,他声称自己首先看到了太阳黑子(其实二人都不知道,在他们之前法布利已经公布了有关的观察结果);一个没有指明的乡下人(可能是法国人让•塔德),他说自己在没有读•到伽利略的著作之前就完成了许

多相同的发现;西蒙•迈尔,说自己在伽利略之前就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2)牛顿•牛顿---虎克之争•牛顿---莱布尼兹之争•2)18世纪•(1)关于水的争论,即卡文迪许、瓦特、拉瓦锡的三角论战;•(2)对于海王星的发现,英国人亚当斯与法国人勒维烈;•(3)对于

牛痘接种的发明,詹纳与皮尔森。•3)19世纪•(1)消毒法,李斯特与勒梅尔;•(2)发电机原理,法拉第与武拉斯顿、戴维;•(3)在数学界,有拉普拉斯、伯努利家族的几个成员、高斯和柯西;•(4)法国的罗朗和杜马。•4)20世纪•(1)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2)超导

转变温度的研究•1986年1月27日,IBM公司在瑞士苏黎世研究所的谬勒(瑞士)和柏诺兹(德)发现了转变温度是30K的超导材料。•发表论文时的顾虑:(1)同行在后续研究中超过自己;(2)如果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媒体会跟踪。结果他们在一个不出名的德文期刊上发表。•当代优先权争论的特点•◆科研过程(交流日益重要)•◆科研成果的发表3.优先权争论的原因1)表面原因(1)客观科学史上存在着大量的同时发现(2)主观A.科学家自私本性B.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及民族主义情绪但为什么存在:(1)达尔文没

有与华莱士争夺;(2)卡文迪许其人典型的不自私却也与人争夺;(3)在亚当斯和勒维烈争夺的过程中非科学发现当事者所在国的科学家的热心介入等现象?•2)本质原因•实质是科学体制本身的规范要求造成的:•(1)科学家要创

造知识•(2)成果还要追求承认•(3)只承认第一•(4)承认是科学王国中的硬通货(默顿)•4.结论•1)科学同行对科学成就的承认是对科学家的最高奖励;•2)优先权争论是实现科学体制目标的重要机制(默顿)。二、科学奖励制度•1.科学奖励•1)科学奖励的内容•(1)精神奖励

(社会承认)•(2)物质奖励•2)奖励的原则•(1)稀缺性•稀缺造就竞争。•“只有少数科学家获得过荣誉奖励,这并不令人惊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奖励就会失去其许多社会意义。”•(2)客观性•奖励应以科学产出为基础,而禁止按知识生产

者的性别、出身、地位、名望、政治态度等作为附加条件来评价。•(3)适时性•法拉第:“它们不再像当年那样对我有很大吸引力了”。•斯宾塞:在晚年几乎谢绝一切荣誉。•凡勃伦:当他很晚才被邀请出任美国经济协会主席时,其答复是:“当我需要它时他们并未给与我”。•赫胥黎(26岁入皇家学会):荣誉的唯一

用途作为治疗沮丧的一剂解毒药。•3)功能•是科学体制本身的规范的补充和强化。•(1)对科学家创造知识具有激励作用•(2)增加科学家的知名度•A.为其他科学家建立角色模式•B.有助于研究资源的最佳配置•C.有助于研究成果迅速扩散•(3)与重要研究成果相联系的奖励

有助于增加授予机构的声望和知名度•“如同货币使市场运动起来一样,奖励系统使科学‘运行’起来了。”——巴伯•2.社会承认的形式•1)学术职称(有形)•2)学术声望(无形)•(1)所在机构(实体、荣誉)的知名度•(2)发表的论文及被引证的次数•(3)所获奖励的声望•◆以名字命名科

学发现,如:哥白尼日心说、虎克定律、哈雷彗星、普朗克常数。“命名而不是匿名,可以使科学家的贡献不致淹没,使科学集体记住这些知识的源起。”•◆影响更大的学说和理论,如:牛顿时代、达尔文时期。•◆各学科做出重大贡献者,如:居维叶古生物学之

父、法拉第电工学之父、伯努利数学物理学之父、列文虎克原生动物学和细菌学之父、冯特实验心理学之父•◆其它荣誉性奖励,如:皇家学会会员、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国家科学奖章、国家科学技术大奖。•3.科学的社会分层•1)社会分层:由社会承认不同而形成有形或无形的等级体系。•

2)社会分层的结果•出现权威•科学界的金字塔结构•1:诺贝尔奖获得者•13:美国科学院院士•2400: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2600:列入《美国男女科学家》的科学家•4300:载入《科技人员登记册》的科学家•6800:自称的科学工作者四、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

有余;没有的,连他仅有的,也要夺去。”——《新旧约全书·马太福音》1.含义科学奖励中的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有声望的科学家得到了与贡献不成比例的更大的荣誉和奖励(受惠者),而不出名的科学家则得到了与他们贡献相比也不相称的更少

的荣誉和奖励(受害者)。其实是一种优势积累效应。(论文的署名)•2.表现形式•1)回溯效应:出名后追溯过去的工作;•2)光环效应:名人的著作易被引用;•3)波敦克效应:著名机构中的人易被承认;•4)棘轮效应:出名的人永远是名人,地位不会逆转

;•5)时间效应:一项成果反复受益,一身享用;•6)楼台效应:与名人近的人也易得到承认。•3.实质•荣誉背景的增强作用•4.作用•1)积极•(1)激励有名的科学家,鞭策无名的科学家;•(2)提高名人的能见度,加速科学知识的传播;•(3)优秀的单位更易集中人才

、得到资源,从而容易成为超一流的学术机构。•2)消极•体现了科学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公正•物理学家的能见度•诺贝尔获得者85分•国家科学院成员72分•声誉较低的奖励38分•无任何奖励的人员17分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