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物流师教材基础知识汇总

PPT
  • 阅读 8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9 页
  • 大小 1.397 MB
  • 2023-07-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助理物流师教材基础知识汇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助理物流师教材基础知识汇总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助理物流师教材基础知识汇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助理物流师教材基础知识汇总
助理物流师教材基础知识汇总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3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助理物流师教材基础知识汇总.pptx,共(139)页,1.397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47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物流师基础助理物流师培训课程1本课程内容安排:助理物流师介绍物流师基础考试说明重要考点讲解2助理物流师介绍3助理物流师培训课程什么是物流师?职业名称:“物流师”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颁布的全新职业职业定义: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从事采购、储运、配送、

运货代理、信息服务等操作和管理的人员。4助理物流师培训课程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四个等级物流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56物流师基础考试

说明7考试说明:理论考试部分理论考试中各知识点占的比重基础知识物流英语物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物流信息管理10%10%10%15%10%10%10%15%10%8鉴定要点与重点复习提示鉴定

要点:一体化概念与物流功能运作(重点)P29供应链基本概念P25供应链类型(重点)P26物流基本服务与增值服务P48物流信息技术(重点)P83物流成本控制(重点)P54物流质量指标P56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P599鉴定要点与重点复习提示重点复习提示:物流一体

化概念与物流功能运作:物流一体化是将传统的人为垂直式管理转化为以信息技术控制的横向平衡管理,以发挥管理要素的最大积极作用。物流一体化以信息控制为手段,将传统的垂直功能整合为横向的功能平衡管理,以一定成本获得物流系统整体最大效益。供应链类型:供应链根据市场状况分为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根据

供应链容量和用户需求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的物理功能与市场中介功能分为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包括以条码为基础的信息采集技术,以GPS为主导的货物跟踪系统,以EDI为核心的物流信息传递

技术和信息集合的数据库技术。物流成本控制:与其他经济活动成本控制相同,物流成本也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不同的是,物流成本支出与服务水平呈现非线性关系;当物流服务水平较低时物流成本作用大;当物流服务水平较高时物流成本作用小,

甚至无作用。10重要考点讲解11第一章、职业道德知识考核重点:职业道德概念、物流职业道德基本内容。一、职业道德概念所谓职业道德,是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

质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是现代商业伦理规范和价值观的表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2二、物流职业道德内容第一章、职业道德知识在我国职业

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结合物流行业特点,形成物流职业道德特定规范。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高度诚信原则良好的行为规范高效率的团队精神持续的竞争能力物流从业人员职业守则是现代4C营销理念的核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包括:

礼貌接待客户、为客户制定物流方案和计划、与客户保持沟通与协商、维系客户,规划与支持客户服务活动。诚信对物流行业十分重要,物流是贸易正常进行的物质保证。必须严格按照物流法律法规执行物流作业、忠诚于客户利益。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代表着物流企业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

展。包括语言规范、文件规范。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力量所在;规模化是物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理解、合作及完善的制度是高效率团队精神得以形成的前提和保证。物流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业务技能。物流全球化发展趋势,要求物流从业

人员具备较高英文、软件及网络操作能力。忠于职守,诚信待人;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爱岗敬业,遵纪守法;钻研业务,讲究效率;保守秘密,保证安全;勇于开拓,善于创新。13第2章物流概述第一节物流概念第二节物流分类第三节物流系统第四节物流管理概念第五节现代物流产业与物流企业第六节供应链

管理14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念第三利润源◼第一利润源--资源领域◼第二利润源--人力领域◼第三利润源--物流领域物流概念的产生与演变◼Physicialdistribution◼logisti

cs151、物流的基本概念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念2001年8月1日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物流中的“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

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和物流服务。物质资料包括物资、物料和货物,物流服务包括货物代理和物流网络服务。物流中的“流”是物的实体位移,包括短距离搬运、长距离运输和全球物流。一、物流概念162、物流的经济价值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

念物流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价值来源,是通过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加工附加价值得以体现;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加工附加价值是指改变“物品”从供-需之间的时间差,而创造的价值。包括: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从集中产地流入分散需求所创造价值➢从分散产地流入集中需求所创造价值➢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价值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现代特点,是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补充性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的主要实体,形成商品的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

,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流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17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念3、物流的功能要素物流的功能要素是为了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加工附加价值而进行的物流作业活动,包括:信

息包装仓储装卸搬运运输流通加工配送181、物流与商流的关系物流和商流是从商品流通职能中引申和分解出来。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念二、物流与商流、生产和传统物流的关系流通首先是从商流开始,通过商品所有权转移来实现商品的价值效用,将生产与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流通活动就是通常的市场买卖活

动。物流是一种商品物理位移过程,创造了流通的场所价值和时间价值。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19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念商流和物流是同一个生产资料流通过程中相伴发生的两个方面,表现在流通过程中生产资料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运动,两者是相互依

存的关系。通常,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流是物流的前提,而物流是商流的继续和完成。通过商流,实现产品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转移;在商流基础上,通过物流才能实现产品空间位置的运动。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作为商品供-需双方之外的物流服务提供者,物流企业并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与商品供-需双方之

间不存在商流关系。20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念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商品流通的要素。商流物流物流物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通过程示意21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念综上所述,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情况:有

商流而无物流,如产权交易。有物流而无商流,如企业内部调拨物流。有商流和输入物流(采购物流)无输出物流(销售物流),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服务企业。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时间上不同步,如商品信用交易。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流转路径不同,如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商流、物流合一,如商品配送。222

、物流与生产的关系企业生产过程中,被加工对象每经过一道工序,其性状、尺寸或性质将发生一次变化。加工设备或加工场所位置一般相对固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供应、半成品在加工点之间的流转、成品的运出,均依赖物流完成,物流为生产连续性提

供了保障。附属—高效—柔性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概念3、物流与储运的关系储运指物品出厂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各环节分散且单一经营,而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称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23三、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1、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的发展。第2章物流概述

——物流概念电子商务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运作方式电子商务将促进物流基础建设,提高物流管理水平2、物流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保障。电子商务和物流相辅相成。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4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分类一、按物流在社

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宏观物流微观物流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和全局性。指在一个小地域范围内发生的具体物流活动。微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

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25二、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类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分类国际物流区域物流是伴随和支撑国际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他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相对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

、一个城市、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都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制度之下,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因而具其独特的区域特点。26三、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分类社会物流企业物流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物流活动。是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

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27四、按物流过程分类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分类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28一、物流系统概念物流系统是指按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各要素的统一体。是具有包装

、装卸、搬运、运送、储存保管、流通加工、废弃物回收处理,以及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等功能的整体。二、物流系统构成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系统1、物流系统构成作业系统信息系统包括: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活动。是将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系统。

29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系统三、物流系统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物质基础要素和物流系统的支持要素。——一般要素由人、财、物构成。——功能要素由包装、搬运装卸、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控

制等构成。——物质基础要素由物流设施、装备、工具、信息技术、网络组织和网络管理构成。——支持要素由体制制度、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等构成。30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管理概念一、现代物流管理目标宏观目标微观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物流活动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最佳经济效益,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运用计划、组织、控制三大管理职能,供助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技术

,通过物流基本活动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组织的优化配置,解决物流系统中供需之间存在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为物流系统各类客户提供物流服务。31现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服务目标快捷目标节约目标规模优化目标库存控

制目标安全性目标32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管理概念二、现代物流管理范围现代物流管理的三个层次:物流战略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物流作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内容:物流基本活动管理、物流基本职能管理与物流基本要素管理。33第2章物流概述——物流管理概念三、

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社会化341、服务化物流⑴消费者物流机能的扩大⑵零售业物流机能的扩大⑶提供多样化的物流服务2、互联网物流3、绿色物流第2章物流概述

——物流管理概念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35第2章物流概述——现代物流产业与物流企业1、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⑴物流基础业⑵物流装备制造业◼⑶物流信息业2、现代物流产业的基本性质◼⑴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⑵物流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一、现代物流产业构成与性质36二、物流企业

类型1、物流行业主体构成⑴铁路货运业⑵汽车货运业⑶远洋货运业⑷沿海船运业⑸内河船运业⑹航空货运业⑺集装箱联运业⑻仓库业⑼储运业⑽托运业⑾货代业⑿起重装卸业⒀传递业⒁第三方物流业第2章物流概述——现代物流产业与物流企业372、物流企业分类⑴第三方物流①长期合同②专业化

③充分信息④规模化经营⑵第四方物流①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供应链的集成者,整合者和管理者,通过对物流资源,设施和技术的整合,提出物流全过程的方案设计,实施办法和解决途径,形成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方案,根据方案将所有的物流运作及管理业务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公司.第2章物流概述——现代物流产业与物流企业38②第四方物流的功能:㈠供应链管理;㈡运输一体化;㈢供应链再造③第四方物流的服务内容㈠再造㈡转型㈢执行㈣实践④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方式◼㈠协同运作模式㈡方案集成商模式◼㈢行业创新者模式⑶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第

三方物流建立在物流业务外包基础上,第四方物流建立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第四方物流提供比第三方物流更广的服务◼第四方物流是物流软件的运营者,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硬件服务供应商第2章物流概述——现代物流产业与物流企业39一、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Supplychain)是指围绕核心企

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计划和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形成最终产品并销售送达消费者手中,所涉及的由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组成,用整合的思想来满足所有客户需求,获得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链状供需网络。第2章物流概述——供应链管理★40二、供应链的结构模型第2章物流概述——供应链

管理供应商需求源物流/服务流资金流供应商→制造→装配→分销→零售→用户信息流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核心企业用户用户的用户41二、供应链的类型第2章物流概述——供应链管理1、按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稳定供应链稳定的供应链是基于相对稳定、单一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具有较

强稳定性。一般成熟产品、垄断市场相对稳定。动态供应链竞争激烈、产品处于更新换代时期的产品,其需求市场变动频繁,基于这种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市场供应链,表现出较高动态性,这种供应链就是动态供应链。42二、供应链的类型第2章物流概述——供应链管理2

、按供应链容量与客户需求的关系划分平衡供应链非平衡供应链平衡供应链当供应链的生产能力与客户需求达到平衡时,该供应链就处于平衡状态,就种供应链被称为平衡供应链。平衡供应链可实现各主要职能(低采购成本、规模效益、低运输成本、产品多样化和资金运转快)之间的平衡。供应链容

量客户需求市场需求新产品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43二、供应链的类型第2章物流概述——供应链管理2、按供应链容量与客户需求的关系划分非平衡供应链当市场变化加剧,引起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等现象,导致各主要节点企业无法有效地发挥其职能,此时

的供应链变成了倾斜供应链。供应链容量客户需求市场需求新产品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44二、供应链的类型第2章物流概述——供应链管理3、按供应链的功能模式划分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45第2章物流概述——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46第3

章物流运行系统第一节物流一体化第二节供应物流第三节生产物流第四节销售物流第五节逆向物流★473.1、物流一体化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一、传统物料管理与效益背反1、传统制造企业与销售企业的物流管理物流活动单个功能运行有效,但缺乏整体计划、控

制和协调。不同物流功能相互制约,功能效益可能局部抵消,形成物流系统内部的效益背反。2、传统储运企业的物流管理传统储运企业以储运管理作为运营的核心,很少考虑物流其他功能要素的作用。储运型企业单纯追求储运能力管理是物流外部功能效益背反的表现。分割了储运企业间的功能

整合,使储运型企业间产生恶性竞争。48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二、现代物流管理与物流一体化现代物流管理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今经济全球化如下:1、制造业结构变化传统制造业集产销一体,现代制造业使市场营销与生产加工分离。在市场开发基本确定后,制造商将生产加工的订单下达给加工合同商,由后者专营

生产加工。制造商承担了市场开发与销售,以及原材料供应的全部外在风险。制造商与加工合同商分离,推动了原料、半成品、产成品物流市场的发展。49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制造商

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委托加工产品制造原材料供应传统制造业结构现代制造业结构50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二、现代物流管理与物流一体化2、全球经济一体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贸易迅速扩大,寻求低成本以增加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制造业,产品返回发达国家

,由此使国际商品交易巨量化,推动全球物流在段时间内以极高的增长比例发展。3、信息处理商业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快速的物流反应,高度集中的物流信息管理成为可能。现代物流管理的结果导致企业内部物流功能重新定位,形

成物流一体化,以及企业外部的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51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三、一体化物流功能运作1、物流一体化概念物流一体化是将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到物流领域,以信息控制为手段,在物流系统输入端为供应商提供低成本服

务,在输出端为顾客提供快速优质、低货损率的服务。信息控制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顾客供应商物流一体化横向关系52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三、一体化物流功能运作2、物流功能要素经济性分析一体化物流功能定位物流系统成本控制(低)物流系统动作效率(高)包装装卸搬

运运输储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功能要素成本平衡53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三、一体化物流功能运作2、物流功能要素经济性分析(1)包装:是物流过程中为保护物品、便于销售,采用包装技术和包装操作对物品进行封装并配以相应包装标识的作业。分为物流包装和商业包装.——包装作用:保护物品、方便

物流作业、促进销售、便于物品识别。——包装模数化:物流设施和设备空间利用率是物流经济性指标之一;以集装箱为中心将物流模数化后,有利于物流装备空间利用率的提高。——包装功能要求:在物流质量和有利物流作业要求下,相当比

例物流包装不能以包装自身成本作为核算基础,必须以物流整体成本与效益为根据。54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三、一体化物流功能运作——包装模数化示意图40060012001000托盘货物高1000托盘货物高1000托盘厚度200集装箱宽2438高

2591托盘宽1200每个集装箱船舱装载标准数量集装箱集装箱倍数分割物流基础模数物流模数55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三、一体化物流功能运作2、物流功能要素经济性分析(2)装卸搬运:是物流隐性成本的主要表现。装卸搬运是物流活动中最频繁的活动,它平均消耗了物流总成本的10%,却不产生物流

的新效用和新价值。因为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尽量减少装卸搬运成本。56①提高物品搬运活性②尽量减少无效装卸作业㈠减少装卸搬运作业次数㈡缩短移动距离㈢降低无效物装卸搬运的比例——降低或减少装卸和搬运成本措施: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三、一体化物流功能运作57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三、一体化物流功能运

作2、物流功能要素经济性分析(3)运输:是物流空间价值的主要来源;是物流系统中投资回报最大的作业过程。其成本占总物流成本的38~60%。——指导运输管理,控制运输成本的两大原理①规模经济原理②距离经济原理——运输方式的选择:①航空运输,②铁路运输,

③公路运输,④河运,⑤海运58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三、一体化物流功能运作2、物流功能要素经济性分析(4)保管:包括物品静态储存和物品库存过程流动性管理;是物流时间价值的主要来源。是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调节阀,占总

物流成本的15%。——仓储保管理成本的主要方法:①规模经济性,②地点灵活性,③作业灵活性;(5)流通加工:对物流作业过程中的物品进行外形和包装加工,获得物品的附加价值。(6)配送:是物流的特殊形式,是“配”和“送”的有机组合;根据客户订单,优化资

源以完成物品的配货,以最经济的送货路径实现客户利益需求。59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四、物流功能一体化与企业物流根据企业内部作业过程,将物流的功能与具体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运行平台。物流过程供应物流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来材料半成品成品产成品服务产品退货再生资源废料物流对象603.2、供应物流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一、供应物流概念供应物流是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物质要素的输入,包括采购、库存及运

输到生产场所三个阶段。供应物流的作用:节省成本、保障供给;二、供应物流运行内容——采购:采购计划-确认供应商-采购合同-采购运输-检验入库物品采购的基本经济指标:①适质②适量③适价④适时供应商管理:①新供应商②合同供应商③战略供应商61第3章

物流运行系统——原材料库存管理:经济订货批量物料需求计划——物品供给:根据原材料消耗与供应计划,配合生产流程作业对生产线和生产场所供应物料。准时采购和准时供应。3.2、供应物流623.3、生产物流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一、生产物流概念生产物流是指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

、产成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工艺流程在各生产加工地之间的流动。生产物流的作用:保障生产连续进行、降低生产成本;二、生产物流主要环节原材料库存转换生产过程产成品库存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的特点:伴生性、稳定性、时间性;633.3、生产物流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一、生产物流合

理化——存储功能合理化——装卸搬运功能合理化:线路、设备、物品搬运活性、作业工序设计仓库形式、规模、位置仓储面积、空间人力配备643.4、销售物流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一、销售物流概念销售物流是指商品销售过程中供-需方的实体流动。销售渠道:直接渠道、间接渠道二、销售物流工作流程产成品

存货——包装——订单处理——销售产品运送三、销售物流服务要素时间、可靠性、沟通、方便性653.5、逆向物流第3章物流运行系统一、逆向物流概念是通过计划、实施与控制物品从消费地向生产地的经济性流动过程,以实现对

逆向物品的适当处置和价值回收的目的。包括废料,退货,回收,废弃物处理.作用:提高顾客价值、节省资源成本、保护环境二、逆向物流工作内容——回收物流:退货、包装物——再生资源物流:回收,分类处理,加工,重新进入市场——废弃

物物流:掩埋、焚烧、净化处理加工66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第一节物流管理内容第二节物流客户管理第三节物流服务管理第四节物流信息管理第五节物流成本管理第六节物流质量管理第七节物流组织管理第八节物流战略管理67第4章物流管

理系统4.1、物流管理内容一、物流管理的演变1、产品物流阶段物流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是指实物配送(PhysicalDistribution,简称为PD),主要指与产品销售有关的输出物流,不包括物料供应。2、一体

化物流阶段20世纪初,随着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美国经济衰退、产品滞销、企业利润下降,在此背景下,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演变为输入物流和输出物流一体化物流管理,称为ModernLogistics(现代物流)。68第4

章物流管理系统——4.1、物流管理内容3、供应链管理阶段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

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工作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分销商、供应商、制造商和服务商连成完整链状结构,形成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69二、物流管理的系统划分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1、物流管理内容物

流决策管理层物流职能管理层物流执行管理层物流作业管理层通过作业执行物流功能要素的最优化操作。物流作业管理包括物流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如入库作业管理、仓储作业管理、配货与补货作业管理、配送作业管理、运输作业管理等。按照高级管理层下达

的目标和计划,制定相应的执行计划,安排下达给各个具体作业部门和作业人员,保证本部门具体物流任务的执行。负责制定物流运营计划、物流运营信息支持和财务管理,确定执行管理层人员的职责权限、物流人事、薪酬以及行政后勤支持。制定物流运营目

标,修订与完善物流运作规章制度,统一指挥和协调整个机构的运作,确定职能管理人员的职费权限,并直接指挥重大物流业务。70一、物流客户价值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2、物流客户管理——客户的概念:现代客户管理的对象包括公司外部的顾客,及公司内

部上下流程的工作人员。71一、物流客户价值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2、物流客户管理——客户价值:客户价值是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与所获得价值的比较。针对具体客户来讲,客户价值是客户接受某一产品或服务时获得的满足感与支付的货币、时

间和精力的差额;针对具体企业来讲,客户价值是企业为客户创造的实物价值和服务效用与成本构成的差额。客户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品牌价值)-(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72二、开拓物流客户途径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2、物流客户管理——建立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包括

物流服务设施和物流服务作业体系。——进行准确的物流市场定位:物流市场细分、物流目标市场选择策略。——推进客户忠诚的物流市场营销:塑造品牌、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开展多样的物流促销活动:可以通过公共关系、广告、人员推销和示范服务等多种形式促销活动,来达到开拓物流客户

的目的。73一、物流服务概念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3、物流服务管理物流服务本身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面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成本有效范围内,向物流需求方及时有效地供应物品和服

务。现代物流管理以客户满意为首要目标,在物流企业经营战略中确立客户服务标准,通过物流服务差异化途径保证物流服务的高水平。二、物流的基本服务物流基本服务实现物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流通加工效用提供可靠性和及时性。74三、物流的增值服务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3、物流服务

管理增值服务是针对特定客户或特定物流活动的定制化服务,它是超出基本服务范围之外的附加性服务。物流增值服务的内容包括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以制造为核心的服务和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75一、物流信息系统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

息系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技术与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物流运作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和传递,对物流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功能——市场交易功能——业务控制与协调功能——决策支持与战略规划功能★76二

、物流信息技术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4、物流信息管理按照对物流信息系统作用的不同,将物流信息技术分为4类:物流信息标志与采集技术、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物流信息存储技术、物流信息处理技术。1、物流信息标志与采集技术物流信息标志是对物流过程中的物品按照标准化

规则制定统一的代码,以便快速准确采集。在整个流通范围内,物流信息标志代码是生产商、经销商、物流商和最终使用者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共享数据,贯穿全部流通过程,并通过对物流标志数据的收集、处理、反馈,控制与

调整物流运行系统。77二、物流信息技术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4、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标志与采集的特点物品及货运单元标志的唯一性自动快速采集——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是使用最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光电效应,条形码代表的商品通用

信息快速准确输入计算机系统,成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初始数据。条形码技术是目前物流信息系统中优先采用的信息技术。78二、物流信息技术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4、物流信息管理——条形码的组成①通用商品条形码:用于标志国际通用商

品,由于13位数字的标准版商品码(EAN-13)为主,附加8位数字的缩短版商品码(EAN-8)组成。②储运单元条形码:是专门表示储运单元编码的条码,它包含了通用商品条码内容,并附加储运状况。③贸易单元128码(EAN-l28):EAN-

128码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控制、物流中的仓储管理、车辆调配、货物跟踪等方面。79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4、物流信息管理2、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所谓EDI,是英文Elec

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缩写,按1994年联合国权威性定义:EDI是使用一种商定标准来处理所涉及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商业或行政交易事项,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递。通常也称“无纸化贸易”。企业A企业BEDI服务器EDI服务器ED

I应用系统EDI应用系统EDI网络80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4、物流信息管理2、物流信息传输技术——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传输平台——GPS和GIS的综合应用所谓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

em的缩写,即全球定位系统,是指利用全天候卫星信号实现对地面物体实施精确定位和电子导航的技术。所谓GIS,即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

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81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4、物流信息管理3、物流信息存储管理技术信息存储管理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库技术,它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模型组织存储在磁盘或存储器上的数据集合,使这些数据能以最佳方式得到保存、共享和应用。数据库

的数据是根据客户的业务活动和组织结构需要而设计的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数据通过数据库有效存储和管理,为客户的业务与管理人员以不同的应用程序方式所共享。82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与物流成

本管理物流成本是物品在物流过程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物流成本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物流成本隐匿性物流成本的隐匿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内部物流成本和费用与其他成本费用混在一起,不易区分。(2)装卸、搬运

成本难以计算。(3)物流活动本身难以控制成本,如紧急运输和即时配送产生的额外费用。★83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5、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的关系物流成本是物品在物流过程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物流成本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支出0x1x2y2y184二、物流成本控制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5、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控制是对物流活动前成本的预测和计划,物流运行中成本的

监督巧调整,物流作业结束后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实质上就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运输成本控制保管成本控制配送成本控制装卸搬运成本核算控制订单与客户服务成本控制★85一、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6、物流质量管理物流质量管理,按全面质量观理解,指

物流业务活动过程中各功能要素的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包括对象质量、物流手段质量、物流方法质量和工作质量等。二、物流质量管理指标衡量物流质量的主要指标是根据物流服务的最终目标确定的,即“目标质量”的具体构成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各

项工程又可制订实现相应的分目标,从而构成一个质量评价体系。86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6、物流质量管理二、物流质量管理指标——服务质量指标:货损率、货损货差赔偿率、缺货率——仓储质量指标:仓库利用率——运输质量指标:车辆满载率、运力利用率、正常运输率——设备

质量指标: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87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7、物流组织管理一、物流组织管理定义物流组织是物流功能运作和管理的固定机构。在制造与销售企业中,物流组织是专营物流活动的内部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则是整体

的物流组织。二、物流组织演变物流组织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功能集合型物流组织第二阶段——功能独立型物流组织第三阶段——一体化物流组织88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7、物流组织管理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

由其资源状况决定,通常有以下3种组织形式:独立资源型外包资源型综合资源型★89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8、物流战略管理一、物流战略管理定义物流战略管理是企业在物流系统的运营过程中,通过物流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等环节,调整物流资源和组织结构,实现物流系统战略目

标的一系列运作过程。——物流战略的目标:提高投资收益降低运营成本改进服务水平90第4章物流管理系统——4.8、物流战略管理二、物流战略管理内容——设施选址战略:区域性物流基地选址物流中心选地配送中心选址——运营战略:客户服务战略存货战略运输战略91第4章物流管

理系统——4.8、物流战略管理二、物流战略管理内容——组织战略:以物流功能过程为基础的组织构造以客户群为基础的组织构造管理职能与运营职能分离的组织构造92第一节物流装备第二节物流信息技术装备第三节物流

标准化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93阁楼式货架驶入式货架悬臂式货架托盘货架移动式货架重力货架94自动化立体仓库95巷道堆垛起重机96普通货车牵引车厢式货车挂车97滚装船集装箱船散装货船98电力机车内燃机车敞车棚车99托

盘集装箱冷藏式集装箱散货集装箱100叉车吊具拣选式叉车电动叉车内燃机叉车集装箱叉车集装箱叉车集装箱吊钩前移式叉车旋转式叉具101胶带输送机电子捡货系统辊子输送机102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1

03固定式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1045.1、物流装备一、仓储装备货架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仓库库内辅助设备——货架货架是指用支架、隔板或托架组成的立体储存货物的设施。105——货架的功能与作用可充分利用仓库的立体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和仓库的储存能力。保证货物的储存质量,货物在

货架中存储,相互不会产生积压现象,可完整地保证物资本身的性能,减少货物的损失。货物在货架存储,存取方便,便于清点及脊梁,也便于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组织出入库。便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第5章物流装备

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06——常用的货架类型货架的分类方法很多,在现代化的仓库中,常用的货架结构形式有:单元货格式货架贯通式货架旋转式货架移动式货架悬臂式货架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07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

.1、物流装备重力货架示意图水平旋转式货架示意图108重力货架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09梭式小车式货架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10移动货架示意图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11悬臂式货架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

流装备112——托盘托盘是指用于集装、堆放货物以便于装卸货物搬运和运输的水平平台装置。其主要特点是装卸速度快、货损货差少。托盘的分类托盘按其基本形态分为:用叉车、手推平板车装卸的平托盘、柱式托盘、箱式托盘;用人力推动的滚轮箱式托盘、滚轮保冷箱式托盘;采用板状托盘,用设有推换附件的特殊叉车进

行装卸作业的滑板,或装有滚轮的托盘卡车中使货物移动的从动托盘;其他还有装运桶、罐等专用托盘之类的与货物形状吻合的特殊构造托盘。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13平托盘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14网箱托盘箱式托盘箱式托盘是在一个平

托盘上部安装上平板状、网状等构造制成的箱型设备,可将形式不规则的货物集装,多用于散件或散状物料的集装。箱式托盘有固定式、可卸式和折叠式三种,一般下部可叉装,上部可吊装,并可进行堆码(一般为四层)。金属箱式托盘还用热加工车间集装熟料。第5章物流装

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15柱式托盘柱式托盘是平托盘上装有四个立柱的托盘,其目的是在多层堆码保管时,保护好最下层托盘货物。托盘上的立柱大多采用可卸式的,高度多为1200㎜左右,立柱的材料多为钢制,耐荷重3吨,自重30㎏左右。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

5.1、物流装备116滚轮箱式托盘和滚轮保冷箱式托盘滚轮箱式托盘是在箱式托盘下部安装脚轮的箱型设备,按上部结构的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和折叠式三种。滚轮保冷箱式托盘在滚轮箱式托盘上部安装有保冷装置的托盘,其保冷功能根据物品温度管理范围划分成一类(-18℃以下)和二类(0~10℃)两种。滑动板

滑动板是瓦楞纸、板纸或塑料制的板状托盘,也叫薄板托盘,具有清、薄、价廉的特点,但需要带有特殊附件的叉车进行装卸。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17——托盘的使用托盘联运托盘联运是托盘的重要使用方式。托盘联运又称为一贯托盘运输,其含

义是将载货托盘货体,从发货人开始,通过装卸、运输、转运、保管、配送等物流环节,将托盘原封地送达收货人的一种“门到门”运输方法。托盘专用各仓库内部都有提高工效、追求物流合理化问题,因此,专用托盘也是托盘使

用的宽广领域是不可忽视的。托盘专用适用于某一领域的要求,这一领域的各个环节,采用托盘作为贯通一气的手段。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18一、仓库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仓库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用来存放货物包括商品、生产资料、工具和其他财产,及对其数量

和价值进行保管的场所或建筑物等设施,还包括用于防止减少或损伤货物而进行作业的土地或水面。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仓库的功能119仓库作为物流服务的据点,在物流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储存、保管等传统功能,而

且还具有拣选、配货、检验、分类、信息传递等功能并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小批量等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2.配送和加工的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4.信息传递的功

能——仓库的功能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20——仓库的保管方式1、地面平放式2、托盘平放式3、直接堆放式4、托盘堆码式5、货架存放式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21——仓库的

分类1、按运营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营业仓库自备仓库公用仓库2、按保管类型的不同可分为:1、普通仓库2、冷藏仓库3、恒温仓库4、露天仓库5、储藏仓库6、危险品仓库7、水上仓库8、简易仓库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22——自动化立体仓库一、概念自动化立体仓

库简称高架仓库,一般是指采用几层、十几层乃至几十层的货架来储存单元货物,并用相同的搬运设备进行货物入、出库作业的仓库。由于这类仓库能充分利用空间储存货物,故常形象地将其称为“立体仓库”。根据国际自动化仓库会议的定义,所谓自动化立体仓库就是采用高层货架存放

货物,以巷道堆垛起重机为主,结合入库出库周边设备来进行作业的一种仓库。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23——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空间利用率2、先进的物流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3、加快货物存取,减轻劳

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4、减少库存资金积压5、现代化企业的标志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24——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立体仓库的高度分类低层立体仓库中层立体仓库高层立体仓库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

物流装备2、按照货架结构进行分类货格式立体仓库贯通式立体仓库自动化柜式立体仓库125三、叉车叉车又称铲车、叉式装卸车,是装卸搬运机械中最常见的具有装卸、搬运双重功能的机械。它以货叉作为主要的取货装置,依靠液压起升机构升降货物,由轮胎式行驶系统实现货物的水平搬运。叉车除了使用货叉以外,还

可以更换各类装置以适应多种货物的装卸、搬运和作业。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26——叉车的特点叉车将装卸和搬运两种作业合二为一,加快作业效率。在仓库、车站、码头和港口等货物搬运装卸的场所都要应用叉车进行作业,有很强的通用性。与大型起重机械相比,它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

。与汽车相比较,它的轮距小,外形尺寸小,重量轻,能在作业区域内任意调动适应货物数量及货流方向的改变,可机动地与其他起重运输配合工作。叉车可以应用于许多机具难以使用的领域作业。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27四、集装箱集装箱等集装设施的出现

给储存带来了新观念,集装箱本身便是一栋仓库,不需要再有传统意义的库房。在仓储过程中,以集装箱存放货物,形成集装箱货场,可以直接以集装箱作为媒介,使用机械装卸、搬运,可以从一种运输工具直接方便地换装到另一种运输工具,或从发货方的仓库经由海陆空等不同运输

方式,无需开箱检验,也无需接触和移动箱内货物,直接运到收货人的仓库,省去了入库、验收、清点、堆垛、保管、出库等一系列储存作业。这样不仅装卸快、效率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减少包装费用。因而,对改变传统储存作业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储运合理化的一种有效方式。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

.1、物流装备128——集装箱化的优点促使装卸合理化。使包装合理化。由于集装的大型化和防护能力有所增强,包装强度也大大提高,有利于保护货物。集装的最大效果还是以其为核心所形成的集装系统,将原来分离的物流各环节有效地联合为一个整体,使整个物流系统实现合理化。物流的现

代化进展是离不开集装的,可以说集装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用集装箱分别堆存,避免箱子的随意摆放,而且减少倒箱。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1、物流装备129一、物流条形码与射频技术装备条形码结构通用商品条

形码(EAN-13)前缀码3位数为国籍代码或地区代码,中前4位数为厂商代码,中后5位数为商品代码,最后一位是校验码。例:6901234567898储运单元条形码(ITF-14&ITF-14/ITF-16)贸易单元条形码(EAN-128)条形码识

读装备手持式、固定式、激光自动、便携式射频识别技术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2、物流信息技术装备130固定式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2、物流信息技术装备131二、货运跟踪系统三、EDI技术四、数据库技术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

准化——5.2、物流信息技术装备132一、物流标准化概述⒈物流标准化的概念⒉物流标准化涉及的内容设施标准化: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搬运标准化、运输作业标准化、存储标准化信息标准化:EDI/XML标准电子报文标准化、物流单

元编码标准化、物流节点编码标准化、物流单证编码标准化、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化、物流作业编码标准化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2、物流标准化133⒊现有的物流标准托盘标准、集装箱标准、包装标准、装卸/搬运标准、存储作业标准、条码技术标准、物流单元编码标

准、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二、物流模数系列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mm×400mm以1200mm×1000mm为主允许使用1200mm×800mm和1100mm×1100mm三、托盘标准化我国国家标准

规定托盘规格:800mm×1000mm、800mm×1200mm和1000mm×1200mm,重量为1t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2、物流标准化134ISO制定了4种托盘规格:1200mm×800mm、1200mm×1000mm、1219mm×1016mm

、1100mm×1100mm四、集装箱标准化⒈国际标准集装箱现行的国际标准集装箱为第1系列共13种:宽度均为2438mm的,长度有12192mm、9125mm、6058mm、2911mm即40英尺、30英尺、20英尺、10英尺共4种;高度为2896mm、2591mm、243

8mm、<2438mm共4种,其中2591mm应用普通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2、物流标准化135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2、物流标准化136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内部尺寸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2、物流标准化13720英尺的集

装箱=国际标准集装箱换算单位(换算箱TEU)(Twenty-footEquivalentUnit)40英尺的集装箱=1FEU=2TEU(Forty-footEquivalentUnit)⒉集装箱的使用标准化⑴集装箱的起吊方法⑵集装箱起吊注意事项⑶集装箱装卸注意事项⑷集

装箱的固定第5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5.2、物流标准化138第六章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物流相关国内法规第二节物流相关国际法规第三节保险与索赔139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