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秘书长报告.pptx,共(71)页,356.542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44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05~2006年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2006年2月18日目录一、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二、2005年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三、2006年电力供需形势预测四、对当前影响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的一些问题的认识与建议一、20
05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一、2005年宏观经济◼初步核算,GDP18.2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11.4%和9.6%◼一至四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较平稳二、2005年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总体供需形
势分析◼总趋势:前紧后松、逐步缓和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缺电◼最大电力缺口:2500万千瓦左右分季度供需形势分析◼一季度全国缺电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负荷居高不下,电力需求旺盛,新增装机不足◼二季度整体缓和
。异常气候因素、机组检修安排较多等因素,供电能力仍然不足◼三季度情况较好,拉限电范围未扩大◼四季度进一步缓解。原因是大量机组陆续投产和用电需求减缓(一)电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1、全社会电量消费◼全社会电量消费2468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3.45%,增速回落1.7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长率7.64%◼第二产业增长率13.37%◼第三产业增长率12.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率16.19%2、工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1805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率:12.48%增速回落4.27个百分点◼轻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93%◼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5%◼各月增长趋势:“低开、高走、低收”◼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03年:72.83%04年:73.85%05年:73.13%2、工业用电量3、城乡居民生
活用电量◼用电量2838亿千瓦时◼增长率16.19%◼增幅增加了6.07个百分点2005年居民用电月增长率0510152025月增长率(%)居民用电增长率居民用电增长率12.6518.8918.7520.3719.1119.9718.9716.7
417.1216.9916.1923456789101112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均居住面积增大,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和舒适度要求提高◼各地实行峰谷分时电价促使居民多用低谷时段电量◼全国城农网改造使得对
居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原来被抑制的部分需求得到释放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各地区用电量增长快的省份:海南、云南、江苏、内蒙古、浙江、重庆、新疆、河北、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各地区用电量增长慢的省份:吉林(1.6
7%)、黑龙江(2.67%)、贵州(3.12%)、西藏(3.68%)4、最高用电负荷地区统调最高用电负荷(万千瓦)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增长率(%)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全国3322016.9714.04北京105412.1210.1天津60920.2412.61上海166811.209.904
、最高用电负荷最高用电负荷增速高于用电量增速,说明:◼部分在高峰时段被抑制的负荷得以释放出来◼总体供需紧张形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另一方面,电网峰谷差增大,对电力的合理备用和电网调度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投资效益风险4、最高用电负荷(二)电力供应能力快速增
长1、发电装机装机类型总装机(万千瓦)增长率合计5084114.9%水电1165210.7%火电3841316.6%核电6850.1%200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增加情况:装机类型增加装机(万千瓦)比重合计6602水电112817.09
%火电546582.78%1、发电装机各区域发电装机容量比例图10500,21%4437,9%12303,24%10792,21%9095,18%3714,7%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南方西北1、发电装机装机类型发电量(亿千瓦时)增长率合计2474712.8%水电395219.4%火电2018011
.5%核电5233.7%2、发电量水电增长率高的原因分析:◼2005年来水情况好于往年◼2004年来水情况较常年偏枯也是使2005年增长率偏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南方电网区域来水不充足使得该地区枯水期水电发电量受到较大影响2、发电量3、发
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各月累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增长量趋势图-150-100-50050月利用小时数增量(h)火电累计利用小时数-20-10-8-15-13-29-35-70-109-115累计利用小时数8159253028296-2-29-44234567
89101112分地区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利用小时数超过6000小时的省份有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宁夏◼利用小时数同比增长超过300小时的省份有河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海南、青海3、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火电机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
西、广西、陕西、甘肃下降在300小时以上◼内蒙古、福建、江西、广西、甘肃下降幅度在600小时以上下降原因:新增机组大量投产、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减缓和水电出力增加3、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三)电网输送能力有所提高,西电东送规模增加1、电网建设◼投产220kV及以上输电
线路23372公里,变电容量12807万千伏安◼跨区送电量共完成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1%◼省间共送出电量3354.78亿千瓦时,受进电量3187.65亿千瓦时,全国净送出167.13亿千瓦时2、跨区跨省送电及进出口◼净送出电量比较大的省份主要依次有湖北(送出
量为501.65亿kWh,占本省发电总量38.9%,以下同)、广西(375.77亿kWh,84.4%)、山西(365.64亿kWh,28%,)、内蒙古(355.49亿kWh,38%)、贵州(192.25亿kWh,23.8%)2、跨区跨省送电及进出口◼净受进电量比较大的省份依次有广东(净受进
量为394.97亿kWh,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14.8%,以下同)、北京(356.88亿kWh,63.2%,)、天津(314.55亿kWh,82.1%)、上海(181.02亿kWh,20%)2、跨区跨省送电及进出口◼进出口电量总额166.87亿千
瓦时,同比增长24.19%◼进口电量4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24%,出口电量11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8%2、跨区跨省送电及进出口3、西电东送输电能力通道线路数输送容量(万千瓦)北通道1
1回500千伏1200中通道3回500千伏750南通道“六交三直”1300(四)一次能源供应喜忧参半,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1、电煤供应◼总趋势:从一季度的全面紧张向年底的趋缓态势发展◼电煤库存:发电耗用原煤9.84亿吨◼年末电煤库存2800万
吨,同比增加1400万吨,平均可用天数为17天◼电煤价格基本走势是:一季度涨幅较大,二季度平稳,三季度略有下降,四季度价格平稳部分地区有小幅上升。总体上电煤价格上涨势头趋缓,但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1、电煤供应◼电煤运力:山西、陕西煤炭的运力增加,基本满足了电煤运力的需求◼
电煤质量下降:综合燃料发热值同比降低127大卡/公斤,相当于发电企业因此增支电煤价格7.6元/吨左右1、电煤供应◼粤电集团所属黄埔电厂仅燃料成本就亏损14.8分/千瓦时◼华东地区有400万千瓦的燃气机组不能投入生
产运行,无法参与当地电力电量平衡2、油气供应年份煤耗同比变化量2005374克/千瓦时降低2克/千瓦时年份线损率同比变化量20057.18%减少0.39%3、能源利用效率(五)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亏损的情况有一定好转(五)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时段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全年1038亿元21.
41%1-4月-25.87%时段亏损面全年27.12%1-4月43.05%◼火力发电企业利润全年仅增长2%(六)典型发电企业指标对比典型发电企业指标对比2005年2004年集团名称装机容量发电量供电煤耗装机容量发电量供电煤耗万千瓦亿千瓦时克/千瓦时万千瓦万千瓦时克/千瓦时全国代表企业小
计21840114823552114010840356典型中央企业小计186649605357150668053359华能4321256434633541948337大唐4166209835833531734363华电3725160136329891384367国电35
06190436129301681366中电投29461438367243913063682005年2004年集团名称装机容量发电量供电煤耗装机容量发电量供电煤耗万千瓦万千瓦时克/千瓦时万千瓦万千瓦时克/千瓦时全国代表企业小计21840114823552114010834356典型地方企
业小计3175187734127731667345浙能1080650332863555332申能302190319302131325粤电11726853481118665350山西国际273153383202140380河北建投3481993612881
76359典型发电企业指标对比综上所述,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中央发电企业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规模优势继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更加明显;典型发电企业指标对比◼地方发电企业也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对当地电力和经济发展
也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但是发展并不均衡,如浙能、山西国际、河北建投装机增长率都在20%以上,而粤电集团装机增长率为4.83%,申能全年未增加装机。典型发电企业指标对比◼市场环境下,各家发电企业加大了经营管
理力度,供电煤耗水平在不断降低,但是发电机组的参数、结构、运行方式、发电辅机的节能技术应用等因素是发电煤耗下降的关键,而且企业通过成本管理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也尚有空间。典型发电企业指标对比三、2006年电力供需形势
预测2006年供需形势综合判断◼综合判断:2006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将在12%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7500亿千瓦时左右。(一)电力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但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1、新增发电装机新增发电装机:7500万千瓦左右2、电网建设◼电网投资:2000亿◼220千伏及以上
输电线路:30000公里◼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5000万千伏安3、电煤供应◼煤炭需求将达到21.7亿吨,出口8000万吨,总计需求22.5亿吨,煤炭核定生产能力为22.6亿吨,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可以平衡◼2006年电煤供应总量充足,但是电煤价格、质量和电煤运输将仍然
是影响电力供应的主要不确定因素3、电煤供应运力情况:◼大秦、侯月线充足◼华东、华南下水电煤供应相对宽松,但是中路及南路铁路运力基本没有增长空间◼华中、华北、东北等地区的电煤供应不稳定因素较多3、电煤供应◼从全国来说,2006年全国主要河流总体上仍然按平水年进行预测,南方电网
特别是云南、广西地区来水情况为多年偏枯,水电出力受到一定影响。4、水电站来水情况(二)全国各地区电力供需形势预测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总特点:供需形势将进一步缓解,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缺电依然存在;◼一季度缺口:约800-1000万千瓦;◼三季
度缺口:约500-700万千瓦◼华北电网地区极大缓解,部分地区仍然会缺电◼东北电网地区基本平衡◼华东电网地区高峰负荷缺口400万千瓦各地区电力供需形势预测◼华中电网地区电力最大缺口430万千瓦◼西北电网地区供大于求◼南方电网地区最大电力缺口540万千瓦各地区电力供需形
势预测四、对当前电力工业一些问题的认识与建议(一)坚持电力发展适度超前原则,正确看待电力发展阶段性特征◼电力的适度超前发展是由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电力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建议广大电力企业、政府抓住这一极好的机遇(二)坚持完善煤电联动机制,保持煤电运协调稳定平衡◼问题:电煤价
格仍然在高位运行,补偿不足。◼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进一步完善煤电联动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电煤调控力度(三)坚持加快加强电网建设,实现电网电源协调发展◼问题:电网投资不足、建设滞后◼建议国家加强电网电源的
统一规划,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四)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电力企业节能降耗◼“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措施:(五)坚持推进电价改革,为电力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经营环境◼问题:合
理的电价机制没有形成,科学的电价体系没有建立,电价结构也不尽合理◼建议:建立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的合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