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六章秘书工作起源与发展1.pptx,共(58)页,737.831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40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章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查找我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秘书陈布雷、田家英的一些相关资料。撇开两人的政治背景,思考两位作为秘书都有哪些共同之处。分析两位著名秘书的得与失。陈布雷田家英第一节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古代官职的职责范围、官僚机构设置与现代有所不同,把某个职位比为秘书职
位,某个机构比为秘书机构,有时可能不完全准确。•同一官名,同一机构,朝代不同其职掌权限也有变化。如“尚书”为了限制秘书弄权,历代帝王往往不断设立新的秘书机构,于是数千年封建社会中重复出现一现象:某一时期大权在握的官员,往往是前一时期皇帝秘书的较低的内廷官,到下一时期
,又逐渐被新起来的皇帝秘书取代。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古代秘书名与实不符,主要从现代秘书的基本职能去考察。▪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仓颉造字,任黄帝的史官。《汉书.古今人表》•“龙……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联命”--《尚书.尧典》“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
上,受上言宣于下。”--《尚书》孔氏传•“古代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汉书.文帝本纪》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随着国家职能的发展,秘书工作逐步完善、成型早期“巫”、“史”不分后逐步有了专门的机构及官员配置商末周初:秘书机构--太
史寮天府太史,左、右、内、外四史,椽史,掌节,守藏史等▪出现了一些处理行政事务的专门文书,形成了最初的文书工作如:典志、诰、命、谕等最早的政治文件汇编《尚书》典:上古帝王分布政令、法典的文书。命:下达文武百官的文书。诰:君王对臣下的命令。谕:君王对臣下
的训示。▪逐步形成了一些秘书工作制度西周至春秋时期:正副本制度、保密制度、用印制度等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一)秘书人员、机构秦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郡、县)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秘书队伍,主要有:御史尚书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郎)、博士、主玺令史、谒者令、
中书令(中书监、中书侍郎、中书舍人)、黄门侍郎、翰林学士长史、主簿、记室令史、掌书记、令史、书吏特殊现象:宦官秘书非官方秘书:门客、幕僚清末幕僚兴盛及幕学产生:绍兴师爷,幕馆,《幕学举要》、《入幕须知》等•秘书机构主要有:西汉成帝“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魏文帝“中书省”、“门下省”隋唐
“中书省”、“门下省”、“学士院”(翰林院)宋“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元“中书省”、“行中书省”、“行枢密院”明“内阁”(设中书科、诰敕房、制敕房)、“通政使司”、“司务厅”、“尚宝司”清“内阁”、“翰林院”、“军机处”(设方略馆、内翻书房)、“通政使司”、“奏事处”(二)主要秘
书工作•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参谋言谏•上下信息传递沟通工作•社会调查(了解民情)•信访工作如:匦使院•会务工作(典礼活动组织)(三)秘书工作制度❑文书工作制度:保密制度行文制度三省制度请示类公文一文一事制文书立卷制限期承办制贴黄、引黄制(公文摘要制度)
批红、票拟制(条旨制)行移勘合制度催办制等◼战国主官签发制度▪秦汉:•对公文的名称、用途,甚至用语都作了严格的规定。《秦律》“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文避讳制度(秦始皇)“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为陛下,其言曰‘制诏’”--蔡邕《独断》•有专门的文书传递制度“
邮”、“亭”后代改为“驿”、“驿站”◼魏晋南北朝:请示类公文一文一事制度▪唐:•对公文的用纸、撰制用语、折叠、誊写、用印、封存装、收发、登记、移交有明确的细则“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贴黄制度:贴黄,公文如有变动,可另写小块黄纸补贴。•保密制度:唐
对中书舍人有四禁“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误忘。”凡泄密者轻则杖责,重则绞刑。▪宋元•宋保密制度:枢密院专管机要文书的官员不准私出访问,也不准接见客人。•引黄(公文摘要制度):章奏文书须将内容要点、呈递日月写于黄纸,贴于封面或正文之前,称为“引黄”
•催办制度:专事催办、限期催办。宋:催驱房,元:急传铺五百里内十五日一催,一千里内三十日一催,三千里内七十一催,如三催不报,主管官员则解京问罪。•元公文照刷、磨勘,文书立卷等制度▪明:批红:根据皇帝亲批字样或奉旨由司礼监太监
替皇帝批答章奏。票拟(条旨):百官奏章先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纸条写上初步处理意见,贴在文书上供皇帝参考。限期承办制度:小事5日,中事10日,大事20日,限期内完成,误期受罚。行移勘合制提倡公文“辞尚简要”、“直言简易”,三令五申禁止浮文妨要,
要求“删去烦文,务从简要”◼清:统一奏本格式,限定题奏本章及贴黄的字数,书写规则❑秘书的选拔、使用、考核、监察制度隋唐、宋元、明清都有严格的秘书选拔、选拔、使用、考核、监察制度•唐:官吏铨选标准:身、言、书、判。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书,文笔流畅,文字楷法遒美;判,文理
优长和实际工作能力强考核制度:德、行德的标准是“四善”,德、慎、公、勤行的考核标准有27条•明:明朝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员,九年任满时自我鉴定,由皇帝亲自考核裁决优劣。五品以下的在一考、再考、通考后,由吏部、都察院
再出题考核,之后再鉴定工作成绩。考试内容有三项:文理粗晓、行移得当、书札不谬。“当执奏者无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四)公文写作和理论研究•陈寿《三国志》中提到“公文”一词•曹
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刘勰《文心雕龙》第二节近现代中国的秘书工作一、晚清时期的秘书工作❑政府秘书工作开始参照外国制度▪1911年5月《内阁属官制》规定内阁设“承宣厅、制诰局”,负责秘书工作。陆军部首先设置“承政司”,下设“秘书
科”等四科。▪地方总督、巡抚等大员身边设“秘书员”▪近代技术在文书档案中得到应用❑适应洋务运动的发展,一些厂矿企业中也设有文书档案机构。如:文案处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总统府下设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总揽各项文秘事务和日常工作),设秘书若干。各省都督府设秘书厅(处、局)、文书局(部)
–贯彻反封建的思想,文书工作进行了各种改革《公文程式条例》–出现私人秘书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秘书工作•为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国务院设有各种专门的外事秘书,如英文秘书、日文秘书。•建立常任文官制度•培养官吏的学校里设置了公文
课程。《公文程式》(直隶法政专门学校编制)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秘书工作•政府、军队设立了一整套秘书机构,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秘书工作机构文官处秘书处(总务、机要、撰拟)秘书室待从室(蒋介石亲信秘书机构,处于蒋介石与政府各部之间的枢纽位置)副官处、机要科文官长秘
书长秘书录事事务员书记官文书•1927-1945年进行了三次“文书改革”运动。“公文改良法”“文书档案连锁法”•提出了秘书的任职资格问题《国民政府秘书及科员任用规则》:国民党党员;国内外大学或专门学校以上毕业的学历;具备任
文职三至四年的资历,有特殊的学识经验;由国民党委员二人推荐或主管长官保准。蒋介石对于自己的“待从室”官员提出一些特别条件:黄埔军校毕业或在国民政府中任职数年;必须是有经验、有能力、有充沛精力、能严守秘密者;必须经过蒋介石本人直接审查,亲自召见面视。•大中型企业也设有秘书机构和秘
书人员,聘用私人秘书的也逐渐多了起来。第三节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秘书工作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秘书工作的特点•老一辈革命家非常重视秘书工作•秘书机构和秘书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灵活多样•秘书工作条
件极其艰苦•善于总结经验,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一、建党初期的秘书工作❑1923年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建立秘书制,大会选出中央秘书为毛泽东“秘书负责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的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执行委员会的一切会议,须由委员长与秘书召集之。--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1926年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设秘书处,下设五科(文书、会计、交通、翻译、出版)。各省委也分别设秘书处或秘书科。二、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秘书厅秘书科秘书处总务处(文书、收发、印刷、交通)❑建立机要科长征中仅保留机要科和中央秘书长一职❑建立文书工作规
范1931年瞿秋白为党中央起草《文件处置办法》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1937年,党中央重设了秘书处,下设“机要、文书、材料、会计”四科。(组建中央办公厅)⚫1938年后,边区政府均设秘书处或秘书室,配主任秘书、秘书、文书、庶务和收发等人员,承担各项秘书工作。“管理边区政府委
员会会议通知及记录,撰拟、保存及收发文件,管理边区政府会计杂务,编制统计及报告,登记边区政府各厅、部、处职员进退,典守印信及不属于各厅、部、处的各种事务。”--《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秘书处不仅负责文书工作,还包括会计、统计、人事及其他各种事务。⚫建立了新的秘书工作制度。▪颁布了《陕
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践》等文件▪签批电报制度、传阅文件制度、文件登记、批办制度等▪加强了会议组织工作,制定会场规则。四、解放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逐步形成以后各省、市秘书机构的架构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秘
书长秘书厅(后改为办公厅):秘书处、行政处、人事处、新闻处、交际处、调查研究室等确定了“秘书长领导办公厅,统管政策研究工作、秘书与行政工作、机关事务工作”模式❑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文书工作。发布《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和《办事通则》等文件。公文种类有所增加,
实行“一事一报”制度,完善了电报的承办和归档制度,建立报告制度。五、新中国的秘书工作❑建国初总结秘书工作经验,改革国民党统治区秘书工作,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国家的秘书工作机构与制度。▪完善秘书工作组织▪规范秘书工作▪提高秘书工作效率《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关于各级政府机关秘书长和不设秘书长的办公
厅主任的工作任务和秘书工作机构的决定》秘书长-办公厅《简化公文公约》《关于文电处理工作的决定》《关于统一文件纸形与格式的规定》《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的指示》《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关于加强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决定》《关于
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规定》《关于机要秘书工作的暂行规定》《关于秘密文件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文革”时期的秘书工作秘书机构和秘书工作受到严重冲击秘书队伍素质下降公文形式主义泛滥、弄虚作假❑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秘书工作呈现新的局面。1981年开始,十多年间党中央召开多次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1985年1月,党中央召开第三次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提出秘书工作的“四转变”,“三服务”。“从偏重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从收发传递信息
转变为综合处理信息;从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从被动服务转变为力争主动服务”•“三个服务”:为本机关领导和上级机关服务;为本机关其他平级的职能部门服务;为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服务。–秘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秘
书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秘书工作的现代化、自动化–秘书工作内容发生一些转变–秘书从业者逐渐增多,新秘书种类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