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工业B103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表.pptx,共(73)页,469.077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16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崇文区统计局内容提要总说明表中各指标的数据来源表中的重点、难点指标表中的审核要点2005年财务年报的主要问题1.1.B103表的总说明✓填报范围: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法人工业企业1.1.B103表的总说明✓报送时间为2
007年2月10日前✓报送方式:网上直报和纸质报表1.1.B103表的总说明报表变化:“工业财务状况年报表”改为“工业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用”改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1.1.B103表的总说明➢取消括号中的“产品销售收入”“产
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利润”➢“转作资本(股本)的股利”改为“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1.1.B103表的总说明➢“本年应付工资总额”改为“应付工资总额”➢“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改为“应付福利
费总额”➢“本年进项税额”改为“进项税额”1.1.B103表的总说明➢“本年销项税额”改为“销项税额”➢“劳动、失业保险费”包含的内容有改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改为“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1.2.指标的数据来
源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会计科目1.2.指标的数据来源应注意的问题:➢计量单位:财务报表为“元”、统计报表为“千元”(所有指标数均保留整数)➢资产负债表为年末数,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本年实际数➢年度决算表(要求审计后)1.3.重点、难点指标➢现
金(213):指企业的库存现金。根据“现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银行存款(320):指企业存入银行的各项存款。根据“银行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注: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1.3.重点、难点指标(续)➢应收帐款
(净额)(014):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帐准备金后的净额。填列该指标具体方法:1.3.重点、难点指标(续)➢1.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填列。➢2.执行旧会计制度企业,根据“
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净额”项填列。即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填列。1.3.重点、难点指标(续)注: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应收款项净额=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
帐准备1.3.重点、难点指标(续)➢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017):➢流动资产月平均余额=(月初流动资产余额+月末流动资产余额)÷2➢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至12月各月流动资产月平均余额之和÷12➢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数”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计算填列。1.3.重点、
难点指标(续)注:1、流动资产合计〉0,则此项也应〉0,许多企业漏填此项指标2、核实:流动资产合计大于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的两倍或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大于流动资产合计的两倍。1.3.重点、难点指标(续)➢长期债权投资(018)注:1、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是已经扣除了“一年
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后的余额,可以直接取会计报表中的“长期债权投资”填列在统计表中。1.3.重点、难点指标(续)2、如果从会计帐簿中的“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中取数,则根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扣除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后的数额填列。3、长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1.3.重点、难点指标(续)本年折旧(023):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
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列。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期增加数填列。1.3.重点、难点指标(续)注:1、填报该指标时不能用本年的累计折
旧-上年的累计折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不计提折旧1.3.重点、难点指标(续)➢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025):➢固定资产净值月平均余额=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至12月各月固定资产净值月平均余额之和÷12该指标根据“资产负债表”中“
固定资产净值”指标的期初、期末数计算填列。1.3.重点、难点指标(续)注:1、计算方法2、执行新会计制度的企业注意区分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额两项指标的含义,计算时不要取错指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
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3.重点、难点指标(续)3、核实:固定资产净值大于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的两倍或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大于固定资产净值的两倍。1.3.重点、难点指标(续)➢实收资本(035):实收资本中如有
以外币形式投入的资本,需折合成人民币形式填写。注:1、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2、是否漏报3、若实收资本为0,核实该单位是否为法人企业。1.3.重点、难点指标(续)B103表与B101表的关系:
(1)103表中036大于等于其他任何一项资本,名录库中应填国有控股(2)103表中037大于其他任何一意项资本,名录库中填集体控股1.3.重点、难点指标(续)(3)103表中039大于其他任何一意项资本名录库中应填私人控股(4)
103表中040大于其他任何一意项资本,名录库中应填港澳台控股1.3.重点、难点指标(续)(5)103表中041大于其他任何一意项资本,名录库中应填外商控股(6)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110(国有企业)、141(国有联营)、151(国有独资)时,103表中036>0或038>0
,037、039、040、041同时=01.3.重点、难点指标(续)(7)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120(集体企业)、142(集体联营)时,103表中037>0或038>0;036、039、040、041同时=0(8)名录库中注册类
型为171(私营独资)、172(私营合伙)、173(私营有限责任)、174(私营股份)时,103表中038或039>0;036、037、040、041同时=01.3.重点、难点指标(续)(9)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143(国
有与集体联营)时,103表中036或037或038>0;039、040、041同时=0(10)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230(港澳台独资)时,103表中035=0401.3.重点、难点指标(续)(11)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210(港澳台合资经营企)220(港澳台合作经营企业
)、240(港澳台投资股份)时,103表中040>0(12)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330(外资独资)时,103表中035=041(13)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310、320、340时,103表中041>01.3.重点、难点指标(续)➢研究开发费(360):是指企业支付的
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实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研究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试制、技术研究有
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科研试制的费用以及试制失败损失。1.3.重点、难点指标(续)➢利息支出(财务费用中的)(063):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已减利息收入)。注:1.会计报表中的“利息支出”一般是已减去利息收入后的
净支出,可以直接取数填列。根据“财务费用”明细科目中的发生额分析填报。1.3.重点、难点指标(续)➢主营业务利润(051):指企业从事主要业务活动取得的利润。根据审核公式计算填报。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
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注:执行新会计制度的企业该指标能直接从“利润表”中摘取。1.3.重点、难点指标(续)➢利润总额(069):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反映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十投资收益十补贴收入十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重
点、难点指标(续)➢应付工资总额(076):指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反映的是报告期的发生额,而不是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如果企业不设“应付工资”科目或职工工资不
计入“应付工资”科目,而是直接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其应付工资根据有关成本费用科目填报。1.3.重点、难点指标(续)注:这个指标在会计报表上填列的是应付未付的工资总额,而统计报表要求填列的是报告期内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
资总额,统计人员在填列该指标时,不能从会计报表上直接取数。为了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这个指标要填列“应付工资”科目的贷方累计发生额。1.3.重点、难点指标(续)➢应付福利费总额(078):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累计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总额,
它反映本期应付福利费的全部发生额,而不是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如果企业不设“应付福利费”科目,或不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而是直接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其应付福利费根据有关成本费用科目归纳填报。本科目不包括企业用净利润
、福利基金支付给职工的奖励、福利等费用。1.3.重点、难点指标(续)➢应交增值税(080):指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加值或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该指标可根据会计“应交增值税明细目表”或“应交增值税”科目
归纳计算填列,不含年初未抵扣数。这个指标和会计核算的应交增值税不同,需要统计人员利用有关增值税数据计算填列。注意不包括期初未抵扣数。企业交纳增值税根据纳税人年销售额的大小和会计核算水平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1.3.重点、难点指标(续)一般纳税企
业计算公式: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本年进项税额+本年出口退税(应退)+本年进项税额转出-本年减免税款-本年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本年应交增值税数据来源1、应交增值税纳税申报表2、应交税金(增值税)明细帐小规模纳税企业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全年计税销售额x征收税率1
.3.重点、难点指标(续)小规模纳税企业填列该项目时,应根据企业的“应交税金”科目的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的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注意不要填列成余额,该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未交的增值税。由于小规模纳税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只能开具普通
发票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很多人误以为这些企业不交增值税,实际上,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单位和个人,除特殊行业,不论规模大小,都要上交增值税。1.3.重点、难点指标(续)小规模纳税企业将应交增值税
全部填为本年销项税注:如果应交增值税小于0,则按实际数据上报,不要以“0”代替;销项税>0时,应交增值税一般不能为01.3.重点、难点指标(续)➢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40):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
月末从业人员数)÷2年平均人数=全年各月月平均人数之和÷121.3.重点、难点指标(续)➢注:1.包括聘用的临时工2.包括该企业产业活动单位的从业人员数3.与B101表年末从业人员数的比对1.3.重点、难点指标(续)工业中间投入(083):工业中间投入是指
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工业中间投入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重要基础指标,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差额部分。准确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是准确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和前提。资料来源主要是依据财务明细
帐。1.3.重点、难点指标(续)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原则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是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
相一致,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也必须是计入工业总产值1.3.重点、难点指标(续)中间投入包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和其他直接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1.3.重点、难点指标(续)中间投入的计算方法正算
法:即将制造费用及其他直接费用、管理费用、营业(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1.3.重点、难点指标(续)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和其他直接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
项目,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比较简便易行,建议企业采用倒算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数据来源生产成本明细帐-直接材料制造费
用管理费用明细帐销售费用(借方本期发生额)财务费用直接材料数据来源1、计算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项目计量单位生产量完工进度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期初在产品25000150002200062000本期发生50000300
0050000130000本期完工产品400600004000064000164000期末在产品10050150005000800028000直接材料=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期初在产品)=60000+(15000-250
00)=50000制造费用的构成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保险费(四险);补充医疗、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差旅费(6.4%);水电费;物料消耗(燃料、动力);修理费;差旅费(93.6%);办公费;季节性和修
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管理费用的构成行政管理部门职工的工资;福利;折旧“四小税”;“四险”;补充医疗、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交通、通讯补助;误餐、工作餐费;职工降温、取暖补贴;差旅费(6.4%);独生子女及保健费;工会经费;董事会的50%;劳务费(个人)
;提取的坏帐及存货跌价准备;为职工个人支付的商业保险;绿化费;宣传会;审计费及各种费用;差旅费(93.6%)。销售(营业)费用的构成销售机构职工的工资;福利;折旧;保险费(三险);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差旅费(6.4%);办公费;差旅费(93.6%);广告费及
各种费用等。财务费用汇兑净损失(外币汇率变动)银行手续费(银行汇划款)利息净支出(支出—收入)其他注意的问题1、工业中间投入计算原则之一:直接材料必须用于本期生产并一次性消耗掉。企业财务总分类帐--原材料科目的借方是购进材料数额,贷方是
出库材料数额。材料出库并不一定用于生产,有些单位将材料出售给其他企业也在该科目的贷方反映,所以直接材料的取得不可用财务总分类帐—原材料科目,必须从产品生产成本明细帐中摘取。2、生产工人的工资在产品生产成本中发生(直接人工)
,与其他期间费用不发生关系,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时不应将直接人工作为增加值扣除。3、分清财产保险与个人保险。财产保险如房屋、机器、设备用于生产属于中间投入,个人保险如养老、失业、医疗用于个人属于增加值。4、有关排污费的区分。用于生产的污水处理属于中间投入,上交国家或主管水资源部门用于公共事务的
属于增加值。5、有关取暖费的区分。用于生产车间的取暖属于中间投入,补贴给个人的取暖费属于增加值。6、招待用餐费属于费用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用于个人午餐补助属于补贴,计入增加值。7、辅助材料(水、电费)计入制造费用科目中,直接材料中不应再重复计算。8、
某些单位职工的工资、福利不在费用科目中反映,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时不应将该部分作为增加值扣除。9、不可用分配法增加值倒挤工业中间投入。1.4.B103表审核➢制度中审核公式(制度第16页)➢表间审核➢关联指标审核1.4.B103表审核1、与12月份对比,相同指
标相差多的注意查明原因注意资产负债类指标不应相差太多2、主营业务收入与工业总产值的比较注意相差大于10倍的、数据一样并且产成品不等于0的3、直接出口产品销售收入>0,出口交货值>0;反之不成立1.4.B
103表审核4、工业总产值>0,一般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05、应交增值税与销项税、进项税比较注意出口交货值为0时,一般应交增值税与销项税-进项税相差不应太大1.4.B103表审核6、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营业费用7、人均工资大于20万或小于5000元查明原因8、现金流量指标不要漏报1.4.B103表审核9、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0、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和固定资产净值11、利润总额和相关指标比较。1.4.B103表审核12、其他业务利润不为0,其它业务收入也不为013、工业
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合计的匹配1.5.2005年B103表中的问题◆1、计量单位错按“元”填报◆2、漏报指标:产成品、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本年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实收资本、工业中间投入及分项
、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本年应交增值税、劳动、失业保险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现金流量指标2005年B103表中的问题◆3、错报指标:现金、本年折旧、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本年应交增值税◆
4、录入错误:报表录一半的、漏录指标的、录串行的、多录一位、少录一位的、负号漏录、数字错录的等等内容提要总说明表中的审核要点定报中的主要问题B203表的总说明✓调查时期为1-2月、1-5月、1-8月、1-11月,报送时间为3、6、9、12月
的11日前✓报送方式为网上直报B203表的总说明(续)报表变化:“主营业务利润”含义、计算方法改变“本期应付工资总额”改为“应付工资总额”“本期应付福利费总额”改为“应付福利费总额”B203表的审核要点及主要问题财务月报中的主要问题1、同期数漏报
、错报2、与上月数据相差过大如:本期折旧、应交增值税3、工业中间投入合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