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9第九章会计报表.pptx,共(102)页,223.035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14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基础会计》主编王贤斌教授第九章会计报表•第一节•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第三节利润表•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五节现金流量表•第六节第一节会计报表概述一、会计报表的作用(一)帮助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分析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考核企业资
金、成本、利润等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分析评价经营管理中的成绩和缺点,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运用会计报表的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分析,为编制下期计划提供依据。(二)单位主管部门利用会计报表,考核所属单位的业绩以及各项经济政策
贯彻执行情况,并通过各单位同类指标的对比分析,可及时总结成绩,推广先进经验;对所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克服薄弱环节;•(三)财政、税务、银行和审计部门•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是否合理、检查企业
税收、利润计划的完成与解缴情况以及有无违反税法和财经纪律的现象,更好地发挥财政、税收的监督职能;•银行部门可以考查企业流动资金的利用情况,分析企业银行借款的物资保证程度;审计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财务状
况和经营情况及财经政策、法令和纪律执行情况。(四)企业的投资、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群体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作为投资、贷款和交易的决策依据。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会计报表,可以总括反映预算资金收支情况和预算执行的结果,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
工作,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为编制下期预算提供必要的资料。(四)企业的投资、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群体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作为投资、贷款和交易的决策依据。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会计报表,可以总括反映预算资金收支情况和预算执行的结果,以便
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为编制下期预算提供必要的资料。二、会计报表的种类•不同性质的经济单位由于会计核算的内容不一样,经济管理的要求及其所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就企业而言,其所编制的会计报表也可按不同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一)按照会计报表所反映的
经济内容1.反映一定日期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2.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如利润表。3.反映一定时期企业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反映一
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如现金流量表。以上四类报表可以划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前者为资产负债表,后者为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二)一类是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另一
类是对内报送的财务报表。(三)按照会计报表编报的编制分类•按会计报表编报的编制不同,可将其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两类。(四)•按照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不同,可将其分为定期会计报表和不定期会计报表,其中定期会计报表又可分为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和月份会计报表三类。(五)•按
照会计报表编制单位不同,可将其分为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两类。财务状况说明书的主要内容12、企业在报告期内盈亏情况及利润分配情况;3、企业在报告期内资金周转及其增减变动情;45、企业在报告期内的主要税、费的计算及缴纳67、企业在报告期内会计核算方法的变
更情况;8、其他有必要说明的情况;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一)(二)内容完整(三)计算正确(四)第二节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一)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
源及其分布的情况,经营者可据此分析企业资产分布是否合理,以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二)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投资者和债权人可据此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监督企业合理使用资金。(三)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投资者和债权人
可据此做出投资和贷款的正确(四)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可据此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负债表是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
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设置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右方反映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根据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左方的资产总额等于右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一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基本格式•如图表9-1所示。(一)1、流动资产包括
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内可以变现或耗用、售出的全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2、非流动资产包括变现能力在一年或超过
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资产。可以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
所得税资产等。(二)1、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全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2、非
流动负债包括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债务。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三)所有者权益的排列顺序•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排列顺序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
公积和未分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中“年初余额”栏各项的数字,应按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期末余额”栏中的数字填列。“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会计期末各总帐帐户及所属明细帐户余额填列。若本年度资产负债表中规定的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度不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
项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入表中的“年初余额”栏。(二)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举例1、根据总帐科目余额直接填列。•如:“短期借款”、“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等项目都是根据总帐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2、根据总帐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要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3、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帐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帐款”、“预付帐款”科目所属相关明
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4、根据总帐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帐科目期末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反映的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分析计算填列;“固定资产”项目需要根据“固
定资产”总帐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例9-1】华树股份有限公司年末有关科目资料,如图表9-2所示:第三节利润表•一、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份)内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利润
(或亏损)的实际情况。(一)利润表的作用1、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2、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费用和支出,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3、全部收入与支出相抵后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可以了解企业利润(或亏损)的
形成情况,据以分析、考核企业经营目标及利润计划的执行结果,分析企业利润增减变动的原因,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可以评比对企业投资的价值和报酬,判断企业的资本是否保全;•可以预测企业在未来期间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趋势。
(二)利润表的结构•利润表一般包括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概括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正表示利润表的主体,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正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
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指标,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利润表的格式如图表9-4所示。(三)1、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利润表中的各个项目,都是根据有
关会计科目记录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和累计发生数分别填列的。•如“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2、每股收益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1)基本每股收益企业应当按照属
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2)稀释每股收益企业存在稀释性
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
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3、利润表编制方法举例利润表的填列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两种:(1)根据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利润表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可以根据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
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2)根据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计算填列。利润表中的某些项目需要根据项目之间的关系计算填列,如营业利润、利润一般企业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举例说明。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指
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示。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该单独
列示反映下列信息:(1)净利润;(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3)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4)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5)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6)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
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如图表9-8所示:第五节现金流量表一、现金及现金流量表的定义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
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有关信息,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及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应注意的是,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中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应作为现金,而
应列作投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应包括在现金范围内。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化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化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较短一般
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例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三个月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等。现金流量•指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应该注意的是,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同样,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也
不属于现金流量,比如,企业用现金购买将于三个月到期的国库券。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现金净流量=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第一部分为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第二部分为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第三部分为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各部分又分别按收入项目和支
出项目列示,以反映各类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来展示各类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如图表9-9所示。(一)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所导致的现金收入和
支出。•(1)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入,包括出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取得的现金收入。•(2)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支出,包括购买材料、商品及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发生的现金支出、各项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支出、税
款等支出。(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所导致的现金收入和支出。(1)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入,包括收回投资、出售固定资产净收入等。(2)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支出,包括对外投资、购买固定资产等。(三)筹资
活动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所导致的现金收入和(1)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入,包括发行债券、取得借款、增加股本(增发股票)(2)筹资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支出,包括偿还借款、清偿债务、支付现金股利等。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两种
列示方法:•一为直接法•二为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活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
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企业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同时要求在补充资料中用间接法来计算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填列第一,直接根据企业有关账户的企会计记录分析填列。第二,对当期
业务进行分析并对有关项目进行调整:①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成本和费用转换为现金基础。②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投资、筹资项目,调整为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③将利润中有关投资和筹资方面的收入和费用调整为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
、筹资的现金流量。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般包括当期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收入(包括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收到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当期的预收账款;当期因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或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当前收到的货款和应
收、应付账款,原规定不包括应收增值税销项税款,现为简化手续,将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款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现金”及“应收”、“应付”项目中,并对报表有关项目作相应修改。•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一般包括当期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前期的购货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均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预付的账款,以及购货退回所收到的现金。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反映企业
的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为人民币时,所采用的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平均汇率折算人民币金额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按期末汇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三项之
和。第六节会计报表分析•一、会计报表分析的意义•会计报表分析,是以会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能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内部提供该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概括
性资料。二、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内容(一)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会计报表分析,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会计报表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进行的分析研究。(二)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1、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和构成的变动情
况,以及企业负债经营的情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2、分析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盈利水平的变动趋势,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3、分析企业现金流动增减变动的原因,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及付现能力。4、分析企业资金保全和增值情况,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等。三、会计
报表的分析方法•(一)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经济指标不同数量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数量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1、实际与计划比较。•2、本期实际与前期实际比较。•3、本期实际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二)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比较经济指标的比率,来确定相对数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
•1、相关指标比率。•2、构成比率。•3、动态比率。(三)因素替代法•因素替代法,又称连环代替法,是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四、主要的财务分析指标(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100%3、负债对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对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4、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三)营运能力分析1、资产周转能力分析(1)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应收帐款期末余额)÷2(2)存货周转率存货
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3)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2、企业资产结构分析(1)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资
产总额÷资产总额×100%(2)资产构成比率资产构成比率=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总额(3)固定比率固定比率=固定资产净值÷所有者权益(四)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运用各项资产获取利润或取得报酬之
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以销售为基础的获利能力,经营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是以总资产或净资产为基础的获利能力即投资收益能力。1、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销售净利率=本期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100%•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平均总额×100%•资本收益率=净利润÷资本平均总额×100%•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2、社会贡献能力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是通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指标进行的。•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资产平均总额×
100%•社会积累率=上缴国家财政总额÷社会贡献总额×100%3、资本保值增值能力分析•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4、上市公司税后利润分析(1)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2)每股股利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流通股数(3)市盈
率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五)财务综合评价•财务综合评价由综合财务指数评价系统和杜邦财务指标分析系统构成。综合财务指数评价系统是通过计算综合财务指数,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杜邦财务指标分析系统是利用各种主要财务比率之间
的相互关系,来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的。1、综合财务指数评价系统一般程序和方法是:(1)正确选择财务指标(2)确定财务指标的标准值(3)计算财务指标的个别指数(4)确定财务指标的权数(5)计算综合财务指数(6)进行综合财务评价。2、杜邦财务指标分析系统•杜邦财务指标分析系统是利用各种主
要财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最早采用的,所以又称为杜邦分析法。几组重要的财务比率关系:•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其中:•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权益乘数•权益乘数
又称股本乘数,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高。•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称为权益乘数,即资产总额是股东权益的多少倍。该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比重越小。它用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权益乘数=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即=1/(1-资产负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