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品PPT】工业财务状况表培训.pptx,共(92)页,446.410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13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工业财务状况表培训(2009年年报、2010年定报)宣武区统计局调查队2009年12月2•报送说明•报表变化•数据来源•指标解释2009年年报-B103表3B103报送说明4B103报表变化1取消指标增加指标修订名称修订解释①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①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
旧①社会保险费②财产保险费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③差旅费③现金及银行存款④工会经费②内部往来资产④现金⑤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⑤短期投资⑥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③内部往来负债⑥长期债权投资⑦劳动、失业保险费⑦长期负债合计⑧养老保险费⑧应付工资总额⑨医疗保险费④固定资产净值⑨职工福利费⑩生
育保险费⑾工伤保险费⑿累计境内股市筹资额⒀累计境外股市筹资额5B103数据来源•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会计科目一、年初库存二、年末资产负债四、其他资料六、上市公司填写三、利润及分配五、执行新准则企业填报现金流量表6B1
03数据来源指标归类(77)财务报表摘取会计科目摘取计算生成011、012、013、014、015、016、018337、317、021、316017217、218、019、020、022、024、485036、037、038、450080026、029、030、03
1、032、235、033039、040、041、239340034、035、490、043、134、048、497055、202、201、460050、051、052、053、049、054、062076、078、081、082064、065
、066、067、068、069、070、332、466072、094、075、023095、0717B103数据来源注意的问题:•明确填报口径。•计量单位:财务报表为“元”,统计报表为“千元”,且保留整数。•资产负债表除年初存货外,其他指
标为年末数,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为本年实际数。•审计后年度决算表(3月25日前)。8一、新增指标•固定资产净值(485)取消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减值准备)B103指标解释9一、新增指标•内部往来资产(3
17)•内部往来负债(316)目的:针对北京总部经济特点增加该指标,剔除资产负债数据在企业系统内部的重复,真实反映北京地区总资产。B103指标解释10一、新增指标内部往来:B103指标解释内部往来是指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往来交易。是企业与内部所属各
个独立核算的单位之间,或各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彼此之间,由于工程价款结算、产品、作业和材料销售、提供劳务等作业所发生的各种应收、应付、暂付、暂收的往来款项。内部的往来一般都放在其它应收款、其它应付款当中核算。11内部往来资产:指企业内部往来的各项资产。根据会计“
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的期末数分析填列。内部往来负债:指企业内部往来的各项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的期末数分析填列。12二、修订指标•固定资产折旧(023)固定资产折旧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本指标
由原来的本年折旧更名而来的,是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固定资产折旧”或“折旧”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B103指标解释13(1)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折旧(2)固定资产折旧应(023)与B703表折旧之和(009+048+059)相等(3)不能用
截止到本年的累计折旧-截止到上年的累计折旧倒挤算出本年折旧。B103指标解释•固定资产折旧(023)14二、修订指标•职工福利费(078)“应付福利费总额”改为“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费用。根据企业成本、费用
明细表中“职工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报。B103指标解释15二、修订指标•职工福利费(078)(1)如果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福利费未计入福利费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计入。(2)不包括企业用净利润或福利基金提取的福利费用。B103指标解释16二、修订指标•社会保险
费(094)指企业在报告期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根据会计成本、费用中的相关项目计算填列。指标解释去掉了“不包括‘应付福利费’支付的保险费”。B103指标解释17(1)包含内容: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生育险、失
业险、工伤险以及其他人身险。(2)不包括国家规定的社保之外的商业险。•社会保险费(094)B103指标解释18二、修订指标•现金及银行存款(337)指单位的库存现金及储存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对应科目的期末数填列。补充:执行2
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库存现金”项和“银行存款”项的期末数之和填列。B103指标解释19二、修订指标•现金(213)指单位的库存现金。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现金”科目的期末数填列。补充: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库存现金”项的期
末数填列。B103指标解释二、修订指标科目名称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B103指标解释2009年年报B103现金及银行存款现金21二、修订指标注意:•区分“现金及银行存款”与“货币资金”不要把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填成103表中的“现金
”。•当b103表中“现金(213)”大于50万元时,应再仔细核实。B103指标解释22二、修订指标•短期投资(013)指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并准备随时变现的、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股票、债券和基金,以及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其他投资。补充:执行2006年《企业
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的期末数分析填列。如果从会计科目取数,则要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加上一年到期的长期投资。B103指标解释23二、修订指标短期投资B103指标解释短期投资●013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103表旧准则新准则24二、修订指标•长期债权投资(218)指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的投资。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债权投资”的期末数填列。补充: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的期末数分析填列。B103指标解释25(1)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债权投资”项,是已经扣除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后的余额,可以直接取数填列。(2)如果从会计账簿的“长期债权投资
”科目中取数,则需根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后的数额填列。•长期债权投资(218)B103指标解释26二、修订指标•长期负债合计(032)补充: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
“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负债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B103指标解释指企业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27二、修订指标•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6)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全部工资
,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而不是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工资”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B103指标解释28二、修订指标•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
76)补充: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项下“职工工资”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或直接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职工工资”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B103指标解释29二、修订指标•应付工资总额(贷
方累计发生额)(076)B103指标解释应付工资总额应付工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成本费用“工资”科目旧准则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贷方累计发生额)成本费用“职工工资”科目新准则30(1)如果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工资未计入工资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计入。
(2)不包括企业用净利润或福利基金支付的工资、奖励、福利等费用。(3)不要填成实发工资额。(4)如有退休人员或不在岗人员工资包含在内,不用剔除。B103指标解释•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6)
31二、修订指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095)指单位按照税法的规定,根据支付的个人应税所得,不论其是否属于本单位人员,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补充:“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科目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
B103指标解释32•年初存货(011)存货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销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资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B103指标解释三、难点指标33•年初存
货(011)时点指标,实际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的期末数。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初数填列。如果从会计科目取数,应填报扣除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B103指标解释三、难点指标34•存货(015
)时点指标,实际时点为2009年12月31日的期末数。如果从会计科目取数,应填报扣除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B103指标解释35•产成品(016)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产成品”的期末数填报。•如果“资产负债表”中
没有“产成品”项,则根据会计“库存商品”科目中自产“产成品”期末数填列。存货≥产成品B103指标解释36•应收账款(净额)(014)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款项。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这里的“净额”指的是“应
收账款”减去“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不是用“应收账款”减“应付账款”得出的数。B103指标解释37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计算填列。•流动资产平均余额(017)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至12月各
月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之和÷12或: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至12月各月月初、月末流动资产之和÷24其中:流动资产月平均余额=(月初流动资产合计+月末流动资产合计)÷239•强调该指标的计算方法。•流动资产合计>0,则此项也
应>0,不要漏报。•年度中新成立企业,按实际生产月数计算;已停产企业,按12个月计算。•流动资产平均余额(017)40•流动资产平均余额(017)流动资产合计月初月末月平均余额1月1002002月2002403月240160①3月份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240+160)/2=200②1季度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50+220+200)/3=19041•指企业持有的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债权等性质的投资的可收回金额。•未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对应项期末数填
列。•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暂按本调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相加计入本指标。•是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长期投资合计(018)42指单位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
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合计(019)43未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对应项的期末数填列。执行06年会计准则的企业,将“固定资产净额”、“在建工程”、“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投资性房地产”相加计入本指标。•固定资产合计(019)44•固定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不满足该审核,写清说明)•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
=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合计(019)45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附表”中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的期末数填列,同时还应将“投资性房地
产累计折旧”期末数计入本指标。累计折旧(022)46•所有者权益合计(034)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它等于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
者权益合计”项填列。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47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1)是否漏报,若实收资本为0,核实该单位是否为法人企业(2)实收资本中如有以外币
形式投入的资本,需折合成人民币•实收资本(035)48注意“法人资本”、“个人资本”与“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的区别:“法人资本”中的法人,指的是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港澳台及外商企业没有在中国注册的不算在其中。“个人资本”中的个人,指的是国内的个人,港澳台及国外个人不算在其中。•
国家资本(036)、集体资本(037)、法人资本(038)、个人资本(039)、港澳台资本(040)、外商资本(041)49B103表与101表的关系:◼103表中(036+450)/035≥50%,名录库中填国有控股◼103表中037/
035≥50%,名录库中填集体控股◼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110(国有企业)、141(国有联营)、151(国有独资)时,103表中036>0或038>0或450>0,037、039、040、041同时=050◼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120(集体企业)、142(集
体联营)时,103表中037>0或038>0,036、039、040、041同时=0◼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171(私营独资)、172(私营合伙)、173(私营有限责任)、174(私营股份)时,103表中038或03
9>0,036、037、040、041同时=0◼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143(国有与集体联营)时,103表中036或037或038>0,039、040、041同时=051◼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230(港澳台独资)时,103表中035=040◼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210(港澳
台合资经营企业)220(港澳台合作经营企业)、240(港澳台投资股份)时,103表中040>0◼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330(外资独资)时,103表中035=041◼名录库中注册类型为310(中外合资经营)、320(中外合作经营)、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时,103表中04
1>052•营业收入(490)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未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如果有“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相加记入本指标;
如果没有“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直接将“主营业务收入”记入本指标。•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直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53•主营业务收入(043)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此项目应根据会计的“主营
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等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收入”代替填列。(是减去折扣折让的净额数。)54•直接出口产品销售收入(239)即企业出口自己加工生产的产品和根据有关规定在国内收购货源自行组织出口商品的收入,不
包括交外贸部门出口部分。按离岸价格统计。汇率折算标准按企业确定的记账汇率折算。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分析填列。55•营业成本(134)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未执行
06会计年准则企业,如果有“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相加记入本指标;如果没有“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直接将“主营业务成本”记入本指标。•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直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56•主营业务成本(048)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
成本。此项目应根据会计的“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等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成本”代替填列。57•营业税金及附加(497)指企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应由各项经营业务分担的税金及附加。未执行06会计年准则企业,将“主营
业务税金及附加”记入本指标。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直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58•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050)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根据会计“利
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填列。59•主营业务利润(051)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实现的利润。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按以下公式计算: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
营业务税金及附加60•其他业务收入(052)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归纳填列,或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61•其他业务利润(053)指企业经营除主要业务以外的其它业务实现的利润。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
。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如果没有“其他业务利润”项,但有“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则计算填列: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62•营业费用(049)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目填列
。执行06年会计准则企业,“营业费用”对应“销售费用”。63•税金(055)指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管理费用”下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不要额外多报其他项目。64•营业利润(064)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
2006年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的变化:对投资收益重新分类,作为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将所有资产减值汇集成一个项目,并都属于营业利润的计算范围;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作为营业利润的一部分。65•未执行06年准则企业: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执行06年准则企业: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
益+投资收益66•利润总额(069)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67•应交所得税(070)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
中“所得税费用”指标填列。68•应交增值税(080)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这个指标和会计核算的应交增值税不同,需要统计人员利用有关增值税数据计算填列。①含义不同财务“本年应交增值税”中含了上期留底税额,所以
财务“本年应交增值税”是跨年度连续累加数;而统计“本年应交增值税”是当期发生的应交数。69•应交增值税(080)②处理方法如果应交增值税小于0,在财务上一般按0处理;但统计上要求按实际数据上报,不要以“0”代替70•应交增值税(080)1.为负数的不要漏报
,没有销项只有进项的也要填。2.本年进项税不含期初留抵。3.出口退税是应退数不是实退数。注意:71企业交纳增值税根据纳税人年销售额的大小和会计核算水平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企业计算公式: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出口退税(应退)+进项税额转出-减免
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数据来源:1.应交增值税明细表2.应交税金(增值税)明细账72•小规模纳税企业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全年计税销售额×征收税率小规模纳税企业填列该项目时,应根据企业的“应交税金”科目的明细
科目“应交增值税”的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注意不要填列成余额,该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未交的增值税。73由于小规模纳税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很多人误以为这些企业不交增值税,实际上,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
的单位和个人,除特殊行业,不论规模大小,都要上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将应交增值税全部填为本年销项税。74•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075)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支付的职工住房补贴。(1)不包括一次性住房补贴。(2)支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住房费用和补贴也
包括在内。(3)不包括职工个人交纳部分。75•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40)指报告期内单位每月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人数。(1)什么是从业人员(2)如何计算年平均761、什么是从业人员➢是在报告期内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所
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未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由单位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未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772
、如何计算年平均•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各月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和÷报告期内月数(新建企业,按除以12个月计算)•各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278•应付利润(071)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包含“应
付股利(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利润归还投资”、“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根据“利润分配”科目分析填报。79•境内股市本年筹资额(473)指企业自上市以来通过上海、深圳股票市场募集的资金。(1)包括初次发行、增发、配股
等。(2)境内股市指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3)只填列股票形式筹集的资金。80•境外股市本年筹资额(475)指企业自上市以来通过上海、深圳以外的股票市场募集的资金。(1)包括初次发行、增发、配股等。(2)境外股市指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以外的其它股票交易场所。(3
)只填列股票形式筹集的资金。81四、总结1.五对易混指标年初存货---存货货币资金---现金及银行存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应交所得税法人资本---港澳台、外商资本B103指标解释82四、总结2.六个易忘指标存货-
--减存货跌价准备应收帐款(净额)---减坏账准备短期投资---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一年到期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合计---减长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债权投资---减一年内到期长期债权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减折扣折让B103指标解释83四、总结3.三个计算易错指标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应交增值税B
103指标解释84四、总结4、五个口径易混指标应付工资总额(2个包含,1个不含)职工福利费(1个包含,1个不含)社会保险费(8个包含,1个不含)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1个包含,2个不含)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种情况)B103指标解释85四、总结五.六个新旧准则差异大的指
标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合计长期负债合计营业利润职工福利费B103指标解释86•报送说明•报表变化•指标解释2010年月报–B203表87B203报送说明88•取消指标:“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工业销售产值
(当年价格)”、“累计境内股市筹资额”、“累计境外股市筹资额”、“利息支出(净额)”五个指标。B203报表变化89•增加指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息收入”、“利
息支出”六个指标。•修订指标名称:将“本年折旧”改为“固定资产折旧”,“应付福利费总额”改为“职工福利费”。B203报表变化90•工业中间投入合计(083)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
基础指标。B203指标解释91•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2)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等的转移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即计入了工业中间投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计入了工业总产值的部分。10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