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企业财务表》(PPT 45页)

PPT
  • 阅读 3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5 页
  • 大小 353.432 KB
  • 2023-07-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服务业企业财务表》(PPT 45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服务业企业财务表》(PPT 45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服务业企业财务表》(PPT 45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服务业企业财务表》(PPT 45页)
《服务业企业财务表》(PPT 45页)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服务业企业财务表》(PPT 45页).pptx,共(45)页,353.432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13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服务业企业财务表荣昌县统计局2008年12月主要内容◆服务业的统计概况◆填报说明◆数据审核◆调查方法服务业的统计概况➢行业范围✓F交通运输(除大类51铁路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J715典当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服务业的统计概况(续1)➢调查对象上述行业中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法人企业和事业单位(

实行企业化管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601表执行会计制度类别规定)。服务业的统计概况(续2)➢执行会计制度的种类✓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颁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的会计制度✓非企业会

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科学、教育、卫生、测绘、地质勘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填报说明➢新旧会计制度: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01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

计制度》与“新会计准则”并存。填报说明(续1)➢新旧会计制度的主要差异•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原价(旧);固定资产(净值)(新);•应付工资(旧);应付职工薪酬)(新);•利润表-名称“营业费用”(旧);“销售费用”)(新);-主营业务收入、支出和其它业务的收入

、支出(旧);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新);-投资收益在营业利润之后(旧);投资收益在营业利润之前)(新)。原“营业费用”名称调整为“销售费用”等将主营业务和其它业务的收、支均合并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投资收益由营业利润之后调整到营业利润之前企业普查表•603-6表.doc填报说明(续2)➢组织机

构代码(01):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

不变的法定代码。尚未领到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码段中赋予代码。已经领取了组织机构代码的法人单位必须使用该法定代码,不得使用临时代码。法人单位代码均由8位无属性的数字和1位

校验码组成。在填写时,要按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601表规定,与601表中的代码一致。填报说明(续3)➢法人单位名称(02):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行政、事业

单位的详细名称按编制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详细名称按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

明其余的单位名称。•601表规定,与601表中的法人单位名称一致。填报说明(续4)➢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10):如果本单位执行的是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则在后边方框中填写1;否则,

则在后边方框中填写2。•不得为空,不得取1和2以外的数值。填报说明(续5)➢存货(11、15):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销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资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

品、产成品等。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填列。•“年初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初数填列;“年末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填报说明(续6)➢固定资产原价(20):固定资产指使用期超过一年的房屋及建

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超过两年的也包括在内。固定资产原价是指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

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支出总额。•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净值)”项的期末数加上“累计折旧”和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或根据“资产负债表附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列。填报说明(续7)➢固定资产折旧(23):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本年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列。•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填报说明(续8)➢所有者权益合计(34):所有者权益是指

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它等于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允许小于0,并用“-”号

表示。填报说明(续9)➢实收资本(35):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六种。•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项的期末数填列。实收资本中如有以外币形式投入的资本,需折合成人

民币形式填写。•实收资本≥0•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可强行通过)填报说明(续10)➢国家资本(36):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不论企业的资本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的,只要

是以国家资金进行投资的,均作为国家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国家资本≥0集体资本(37):指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实际投人企业形成的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填列。•集体资本≥0➢法人资本(38):指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

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可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填列。•法人资本≥0填报说明(续11)➢个人资本(39):指我国公民以其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填列。•个人资本≥0➢港澳台资本(40):

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将所有的资产实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填列。•港澳台商资本≥0➢外商资本(41):指外国投资者(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将所有的资产实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外商资本≥0•实

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填报说明(续12)➢营业收入(99):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

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计算填列。•营业收入≥0➢主营业务收入(43):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执行2

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此项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填报说明(续13)➢营业成本(100):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计算填

列。主营业务成本(48):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该项以营业成本代替填列。•营业成本≥主营业务

成本填报说明(续14)➢营业税金及附加(106):指企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应由各项经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本年累计数填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9):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

加。•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此项以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填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填报说明(续15)➢主营业务利润(5

0):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实现的利润。•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

业,该项以营业利润发生额代替填列。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允许小于0,并用“-”号表示➢其他业务利润(52):指企业经营除主要业务以外的其它业务实现的利润。•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

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该项填0。•允许小于0,并用“-”号表示。填报说明(续16)➢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95):指企业报告期内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的合计。•营业费用(53):指企

业在经营主要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本年累计数”填列。管理费用(54):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董事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的“本年累计数”填

列。•财务费用(62):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已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填报说明(续17)➢税金(55):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

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中相关项目归纳填列。➢利息支出(63):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

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根据会计“财务费用明细资料”中的利息支出项目填列。•允许小于0,并用“-”号表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税金+利息支出(可强行通过)填报说明(续18)➢营业利润(64):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

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

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允许小于0,并用“-”号表示。填报说明(续19)➢职工工资和福利费(98):职工工资和福利费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福利费两部分,是企业为获得职工

提供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反映的是报告期的发生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或根据企业成本和费用

明细表中“工资”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报;•应付工资总额不包括企业用净利润、福利基金支付的工资、奖励、福利等费用。填报说明(续20)✓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支出。•劳动、失业保险:指企业向社会保障部门

和保险公司为本单位职工支付的劳动保险、待业保险的费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企业为职工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从成本费用中

列支的集体福利补贴、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上下班交通补贴、冬季取暖费,以及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它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实际发生的各项福利费用。•根据企业成本和费用明细表中“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报。•职工福利费不包括企业用净利润

、福利基金支付的工资、奖励、福利等费用。填报说明(续21)✓新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费,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应从“职工薪酬”科目中归纳计算填报。•或根据

企业成本和费用明细表中相关科目归纳填报。填报说明(续22)➢本年应交增值税(80):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指企业在报告期应交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

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根据企业会计“应交增值税明细表”计算填列。填报说明(续23)➢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94):指企业单位年内各月平均拥有的人数。✓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在本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

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本单位的不在岗职工。其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121221月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2月末从业人员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平均人数+=填报说明(续24)以下三个指标限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填写:

资产减值损失(96):是指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根据“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7):指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根据“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填列,如为损失以“-”号记。•允

许小于0,并用“-”号表示。投资收益(65):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根据“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填列。若为投资损失,应在本项目金额前加“-”号。•允许小于0,并用“-”号表示。填报说明(续25)➢人均实现营业收入在1千元~1千万元之间以外的企业,提示审

核;➢人均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在100元~100万元之间以外的企业,提示审核;月人均工资和福利费在400~20000元之间以外的企业,提示审核;➢人均实现营业利润大于100万元的企业,提示审核。填报说明(续26)注意:➢填写的指标以会计制度为基础的,所以7411管理机构,

会计制度营业收入是0,则填写0,不要将投资收益填为营业收入。➢多级法人单位填报的各项指标只包括本级法人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数据。➢调查表中指标尽量不空项,如本企业不涉及某指标,则划“—”;如某项指标值不发生(会计相关科目为零)则填

“0”,如果空白,则视为数据空缺。数据审核➢审核➢录入前,收表时(普查员)首先审核调查表的完整性,(调查表中指标尽量不空项,如本企业不涉及某指标,则划“—”;如某项指标值不发生(会计相关科目为零)则填“0”,如果空白,则视为数据空缺。),然后进行一致性审核,检

查指标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逻辑关系与经验);➢录入中按审核关系审核(县区),对不通过审核关系项进行说明;服务业企业单位信息化指标填报说明➢填报范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所有法人单位。✓法人企业✓非企业法人指标解释➢年末在用计算机数:是指年末在用的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数量。反映计算机的普

及程度。✓按2008年12月31日的时点数填报。✓不包括本单位生产、购买用于转卖的计算机、长期弃置不用待处理的计算机。在类型上,不包括大、中、小型计算机、服务器、工业用计算机、单板机,以及各类信息终端机、银行用自动存取款机、计算器、掌上电脑(PDA)、电子快译通、电子记事本、电子词典等。

✓年末人均在用计算机数一般不超过两台,也即: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提示审核;指标解释➢年末拥有网站数:是指单位拥有和维护的,在互联网上可浏览的网站数。网站是指企业(单位)用于对外服务的站点。为反映网络化的普及程度。

✓只计算年末拥有的外网数目。按2008年12月31日的时点数填报。✓不包括内网、办公自动化网络,也不包括上级法人网站。对于不同IP地址但域名相同的外网,不同域名但内容相同的外网,只计算一次。✓年末企业单位拥有网站数一般不超过30个,即:年

末拥有网站数≤30,提示审核;指标解释•电子商务:是指在企业、家庭、个人、政府以及其他机构之间在以互联网为主的计算机网络上所进行的,以签订电子合同(订单)为前提的各种类型的商业交易。•这里的“商业交易”一般包括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服务交易指因

进行各种无形、有形产品等的所有权转让所产生的服务行为的交易),可以分为电子商务合同签署、款项支付和商品物流配送三个主要阶段。三个阶段中,在互联网为主的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电子商务合同(订单)的签署是判定一个交易属于电子商务的必要前提条件

。指标解释•基于内网、局域网进行的交易活动也应纳入电子商务范畴。在网上购买书籍或CD、DVD等;在网上预订机票、旅馆房间或租车;利用类似于800之类的销售方免费互动电话系统订购商品;通过电子拍卖或在网上购买办公用品;零售商利用EDI网络或供应商的外网进行订货;企业集团中的一个企业

利用集团的局域网向集团内的另一个企业定购产品零件;供应链电子商务等,都属于电子商务的活动范畴。指标解释•不属于电子商务的活动:—不产生商务行为(买或卖)的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资金转账(EFT)

类的单纯的金融交易活动中,转账额不能计算,但是转账的服务费属于电子商务活动;—通过传统电话、电报、电视或传真机进行的商务活动,商场、超市收银员利用POS机完成的货款收取,火车票销售网点业务员联网售票等。指标解释➢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是指报告期内借助网络订单而采购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借助

网络订单是指通过网络发送订单。付款可以是网上,也可以是网下进行。反映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按2008年全年数填报。✓企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603表):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主营业务成本;✓行政事业单位(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604表)

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本年支出合计;✓社团及其他单位(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604表):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本年费用合计指标解释➢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是指报告期内借助网络订单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借助网络订单是指通过网络接受订单。付款可以是网上,也可以是网下进行。

反映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按2008年全年数填报。✓企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603表):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主营业务收入;✓行政事业单位(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604表):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本年收入合计;✓社团及其他单位(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制度604表):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本年收入合计。谢谢!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