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管理][财务]公司财务分析.pptx,共(63)页,281.880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10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公司財務分析框架◼----理論層面◼----操作層面第四章財務資料閱讀◼第一節會計資料閱讀◼一、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閱讀◼1、基本資訊和結構◼(1)資產負債表◼(2)損益表以及附表◼2、表尾資料閱讀◼會計政策和方法◼明細資料◼變動較大的項目的原因說明◼重大事
項◼關聯交易◼◼返回◼二、現金流量表閱讀◼1、功能◼2、結構◼3、表尾資料現金流量表的結構一、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1、現金流入◼2、現金流出二、投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1、現金流入◼2、現金流出三、融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
流◼1、現金流入◼2、現金流出◼合併報表編制的前期準備:◼1、統一母子公司的會計報表決算日以及會計期間◼2、統一母子公司會計政策◼3、對子公司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4、對子公司外幣表示的會計報表進行折算◼1、合併資產負債表◼抵消處
理專案◼長期股權投資專案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專案抵消◼內部債權債務抵消◼存貨中包含為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的抵消◼借:主營業務收入◼貸: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中包含的未實現銷售利潤的抵消◼盈餘公積抵消
◼2、合併損益表◼(1)內部銷售收入和內部銷售成本的抵消◼購買企業內部購進的商品當其全部實現銷售時的抵消處理◼母公司子公司◼收入3500收入5000◼成本3000成本3500◼購買企業內部購進的商品未實現對外銷售時的抵消處理◼購買企業內部購進的商品作為固定資產使用時的抵消處理◼(
2)內部應收賬款集體的壞賬準備的抵消◼(3)內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抵消◼借:投資收益◼貸:財務費用◼(4)內部投資收益合資公司利潤分配有關專案的抵消◼(5)內部提取盈餘公積的抵消◼三、會計資料的複雜性◼1、會計政策和方法的誤區◼2、管理人員選擇會計政策
和方法的誤區◼3、外部審計的誤區四、近年來中國會計政策和方法的變化以及問題◼1、會計資訊數量和品質存在的問題◼2、相關變化◼3、對會計報表的影響◼損益表:利潤◼資產負債表:資產◼4、報表的粉飾行為◼(1)、目的◼改變資本市場的態度,減少稅收◼(2)、會計方法和政策的變更◼存
貨計價◼折舊方法◼長期投資的核算方法(權益法和成本法)◼(3)、不適當的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委託貸款◼(4)高估利潤的途徑◼高估期末資產◼採用低估成本的會計方法◼收入與成本的不
配比◼不適當地少計提費用◼費用遞延◼(5)這些行為的後果◼法律後果◼信用等級◼債務市場的態度◼股權市場的態度◼理論層面:◼行業分析---會計分析---財務分析----前景分析◼操作層面:◼財務資料閱讀---分析方法----應
用◼返回◼數量:現金流、明細資料等◼品質:可靠性(忠實表達、可核性和中立性)和相關性◼資產負債、盈利性以結構◼返回◼會計靈活性:八項計提等◼會計資訊數量和品質的變化:現金流量表、損益表附表◼返回第二節非會計資料閱讀一、行業情況二、審計報告三、
行業標準第五章比率分析法◼第一節財務分析目的和主要比率◼一、財務分析目的◼1、償債能力測試◼2、盈利能力測試◼3、市場號召力測試◼二、償債能力測試比率◼1、償債能力測試依據◼債務保障程度◼資產效率◼支付能力◼2、短期償
債能力分析◼債務保障程度:◼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2.88,2.09,2.14)◼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資產(2.45,1.74,1.75)◼資產效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年賒銷淨額/年均應收帳款(13.76,14.45)◼
存貨周轉率=年銷售成本/年均存貨(16.5,16.5)◼支付能力:◼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收到的現金/年銷售收入(0.519,0.58)◼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所支付的現金/年銷售成本(0.43,0.55)3、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債務保障
程度: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總資產03年底:20.8%,02年底:22.7%,01年底:23.3%利息倍數=EBIT/I03年:21.17倍,資產效率: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年均總資產03年:1.59:02:1.62,01:
2.1000年:1.235◼三、盈利能力分析◼1、幾個重要比率:◼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年均股東權益◼03年:6.9%,02年:7.80%,01年:13.09%,00年:15.62%◼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年均總資產◼0
3年:5.02%,02年:5.54%,02年:01年:11.36%00年:10.85%◼銷售利潤率=淨利潤/年銷售收入◼03年:3.16%=1-0.0085-0.9517◼02年:3.43%=1-0.0093-0.9485◼01年:5
.39%=1-0.017-0.9292,◼00年:8.78%=1-0.0098-0.9024第二節綜合分析一、比率分析法的缺陷二、比率的趨勢分析98年99年00年流動比率4.22.61.8速動比率1.90.90.5資產負債率23
%33%47%存貨周轉率6.9次/年5.1次/年3.4次/年平均收帳期30天38天50天總資產周轉率3.3次/年2.5次/年2次/年銷售利潤率3.8%2.5%2%資產利潤率12.1%6.5%2.8%股東權益收益率9.7%5.7%5.4%◼三、杜邦分析法◼淨資產收益率(6.9%,7
.80%)◼資產利潤率權益乘數◼(5.02%,5.54%)(1.37,1.41)◼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3.16%,3.43%)(1.59:02:1.62)◼缺乏內在邏輯關係◼缺乏動態◼缺乏行業標準返回◼四、雷達圖表法◼1、指標分類◼收
益性:資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安全性:流動(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金融利息負擔率◼流動性:流動資金周轉率、全部資金周轉率◼生產性:全員勞生產率、人均利潤率◼成長性:總資產增長率、利潤增長率、銷售增長率◼2、繪製雷達圖◼用+、-表示
好于或壞於行業標準◼3、分析◼(1)穩定理想型◼均為(+),大規模投資、研發新產品,擴大公司規模◼(2)保守型◼收益、安全和流動性為(+),生產和成長性為(-)◼老企業常出現此情況,應該注意市場動向、探討銷售策略、開發新產品和市場。可能轉向穩
定理想型或消極保守型◼(3)成長型◼僅安全性為(-)◼應該注意調度資金◼(4)特殊型◼收益、流動和生產性為(+)◼擁有特殊技術的企業常出現此狀態。應該致力於增加銷售、積累資金。◼可能轉向成長型◼(5)積極擴大型◼安全、生產和成長性為(+)◼公司擴大經營範圍或開發新產品市場出現這種狀態◼
根據預算擴大經營範圍、投產高利潤產品、注意壓縮和節約成本。◼防止轉向活動型◼(6)消極安全型◼僅僅安全性為(+)◼財力雄厚但消極經營。◼應該充分利用資源,發開新產品◼(7)活動型◼生產和成長性為(+)◼恢復期,銷售急劇增長時
的狀態◼應該補充資金、制定長期的利潤計畫、提高流動性和收益性◼(8)均衡縮小型◼無性均為(-)◼應該全面整頓、努力向成長型轉型第六章現金流量分析法◼第一節總量分析法◼一、總量分析法的目標◼1、一些悖論◼2、盈利
品質和支付能力分析◼二、總量分析模式◼1、企業內源自己產生能力有多強?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淨流◼量是否為負數?如果是,則是否意味著企業沒利潤可言,或企◼業正處於成長過程中?公司的流動資金管理是否存在問題?◼2、公司是否有能力通過營業現金流來履行其短期財務責任?
在不降低經◼營靈活性的情況下,公司是否能夠繼續履行短期財務責任?◼3、企業為增長投資了多少資金?是否符合企業整體經營策略?是內源還◼是外源資金?◼4、扣除資金投資後是否有盈餘的現金流?是長期趨勢?◼5、在支付現金股利時,主要運用內源還是外源資金?◼如果是外源資
金,則是否持續?是否符合公司整體的經營風險?◼NI310,638,893◼加:少數股東權益38,763,040◼計提壞賬或轉銷的壞賬–4,137,713◼固定資產折舊97,179,752◼無形資產攤銷6,786,183◼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58
2,327◼財務費用9,347,051◼投資損失(減:收益)-43,883,563◼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流動資金投資前的CFO◼存貨減少(減:增加)-26,024,550◼經營性應收項目減少(減:增加)112,970,305◼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減:減少)-52
1,273,544◼增值稅增加淨額-44,946,975◼流動資金投資後的CFO-63,998,793◼加:利息收入◼減:利息費用◼支付利息後的現金流◼長期資產投資對現金流量的影響◼支付股利的影響◼外部融資活動對現金
流的影響◼三、分析◼1、流動資金投資前現金流分析◼2、流動資金投資後現金流分析◼應收賬款政策◼付款政策◼銷售預期(存貨)返回◼NI368952845◼加:少數股東權益25699395◼計提資產簡直準備-103887◼固定資產折舊
183431375◼無形資產攤銷7525880◼長期待攤費用攤銷228810◼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1536598◼處置固定、悟性和其他長期資產損失(減:收益)-441542◼財務費用23229366◼投資損失(減:收益)119528409◼遞延稅款貸項
(減:借項)◼流動資金投資前的CFO729337250◼存貨減少(減:增加)56222695◼經營性應收項目減少(減:增加)-249900999◼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減:減少)-112112677◼其它◼
流動資金投資後的CFO423546270◼加:利息收入(稅後淨額)6543680X(1-33%)=43842656◼減:利息費用(稅後淨額)-23229366X(1-33%)=-15563675◼支付利息後的現金流451
825251◼長期資產投資對現金流量的影響◼固定、無形和其他資產購買和銷售198329469◼投資(購買)和銷售627649◼其他7315665◼支付股利和外援融資前的活動現金流量(自由現金流量)658098034◼支付股利的影響◼241620053◼支付股利後的活動現金流
416477981◼外部融資活動對現金流的影響◼四、一些啟示◼1、計算自由現金流,檢驗企業是否創造了營業現金盈餘;◼2、流動資金投資後的營業現金流量,評估企業如何管理流動資金;◼3、利息支付後的營業現金流量,評估企業償還利息的能力;◼4、股利支付前的現金流量,評估企業內部資助長期投資的金融
靈活性;◼5、股利支付後現金流量,檢驗股利政策是否可持續;◼6、外部融資後的現金流量,檢驗企業的財務政策。第二節結構分析法◼一、結構表的構造◼1、現金流入結構表◼2、先進流出結構表◼3、現金淨流量結構表◼二、現金流入結構分析項目第一年第
二年第三年經營活動81%82%83%投資活動1%1%1%融資活動8%7%6%◼三、現金流出結構分析項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經營活動84%83%82%投資活動1%1%1%融資活動6%7%8%四、現金淨流量結構表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1+-+2+++3++-4+--5-++6-+-7--+8---
第七章信用分析第一節信用評級◼一、主要綜合性信用評級機構◼國外:◼國內:◼◼二、國外的新特點◼4、企業債券的信用等級下降明顯◼5、不可提前贖回的企業債券變得越來越流行◼◼◼1、主要機構:◼穆迪、標準普爾、菲奇◼2、評估對象:◼主權、企業評級、金融企業評級、保險公司、基
金評級、結構融資評級◼3、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返回◼1、早期隸屬於銀行的諮詢公司,1988年上海遠東資信評估公司,1997年,央行確定9家綜合性評估公司。◼2、主要針對企業債券和基金評級,但基金評級不規範◼。◼3、方法的技術含量不高。返回◼三、我國企業
債券的信用評級制度框架以及問題◼框架◼1、發行債券者需要申請信用評級◼2、企業債券信用評級機構的資格認定◼3、企業債券信用等級的披露◼4、面向全國發行的債券的信用等級最低為A級◼5、評級機構對評級的責任◼存在的問題◼1、企業債券信用評級指標體系為達成共識◼產
業分析、企業分析、財務分析、債務保護條款分析◼2、關於企業債券信用評級的方法◼◼四、影響債務等級評定的因素◼1、規模大◼2、利潤高而穩定◼3、杠杆作用小◼五、我國信用評級的方法◼1、五方面:企業狀況、還債能力、盈利能力、成長性和前景◼2、計分◼3、專家法第二節信用分析
◼一、信貸供給者◼1、商業銀行◼2、其他金融機構◼3、債券市場◼4、商業信用的授予者◼二、資信分析過程◼1、考察貸款的本質和目的◼2、貸款類型和有效擔保◼3、分析潛在借款人的財務狀況◼4、通過預測來評估還款的可能性
◼5、匯總包括貸款合同條款在內的貸款結構◼貸款目的決定:◼第一,是否貸款◼第二,確定貸款結構◼比如:流動資金、並購返回◼貸款類型:◼開口的信用額度◼周轉迴圈額度◼流動資金貸款◼定期貸款◼抵押貸款◼擔保:◼應收賬款◼存貨◼機器和設備◼不動產返回◼第一、經營策略分析◼第二,會計資料分析
◼財務報表是否良好地反映基本經濟狀況?企業經營狀況比獲利能力報告所顯示的狀況是強還是弱?有相當大的影響潛在借款人還款能力的資產負債表外負債?◼第三,財務報表分析◼獲利能力?持續時間有多長?與主營利潤相關
的風險?◼第四,財務杠杆作用有多大?企業資金流轉狀況如何?資金來龍去脈?與要求的債務清償相比,資金流量預計有多大?返回第八章長期投資及其財務分析◼第一節並購以及財務分析◼一、程式:◼確定財務顧問(契約檔:義務、費用、免責)◼物色獵物
公司(商業因素、財務因素、規模因素)◼接洽◼定價◼支付方式(普通股、優先股、其他有價證券、現金)◼接洽◼資金融通◼二、並購目標以及財務分析◼1、目標:◼規模經濟效益◼取得稅收減免◼多元化◼資金◼技術◼管理者私利
◼稅負◼新企業進入壁壘◼體現政府意圖◼2、財務分析◼(1)收購方或被收購方向公眾披露消息可能帶來的好處◼(2)比較收購方與被收購方的產業特徵。是橫向還是縱向?之間的業務聯繫緊密程度如何?如果兩個企業分屬互不相關的行業或產業部門
,收購方是否有大量現金餘額,而不願將活動現金歸還股東?◼(3)評價兩方經營關鍵優勢,這些優勢是否互補?◼(4)對比兩個企業合併前之前的業績。評價被收購方是否是行業中效益不佳的企業?如果是,是否意味著存在改善管理的機會?收購方是否屬於“夕陽產業”中的企業尋求投資轉向?◼(5)評價雙方應稅收益
狀況。收購方是否存在前期結轉的稅收抵扣?被收購方是否存在應稅收益?◼三、定價以及財務分析◼要求:收購價格與目標企業為收購方帶來的預期收益之間進行比較◼1、收益倍數法;◼(1)預測收益狀況◼第一步:確定目標企業收購前收入
模型◼銷售額(1+歷史銷售增長率)X銷售利潤率X(1-平均稅率)◼第二步:預期目標企業並購後取得的績效改善,比如,規模經濟和市場佔有率提升後的利潤率上升;研發、銷售的合併節省了費用,營業虧損的結轉抵消了稅收。將改善情況填加到以上模型中。◼(2)
確定價格/收益倍數◼第一,對上市公司而言,應該使用具有可比增長和風險特徵的企業的倍數;◼第二,對未上市公司而言,一上市公司為可比者。◼第三,如果使用並購前的價格-收益倍數,則一定確保是在並購首次宣佈之前求得的。因為溢價收購目標
企業股票的預期會使股價上揚。◼2、貼現現金流量法◼(1)在有限的預測時間範圍內(通常5至10年)預測債務和產權所有者可以得到的自由現金流。時限的最後一年為“終年”。◼第一,目前建立的品牌基礎上的超常利潤率達到什麼程度,相關的價格能維持多久?如何
避免關鍵供應商的影響?◼第二,超常利潤率作為成本優勢的一種功能程度如何?這些優勢能夠保持多久?◼第三,銷售額超過行業平均速度增長能夠持續多久?主要產品的生命週期中處於何位置?新的市場機會有多少?◼(2)預測超過終年的自由現金流量◼競爭均衡假設:長期銷售增長與企業
當前價值無關,在競爭面前,人們不能指望超額利潤年復一年被保持下去。◼終年之後的增長和長期通脹:假設銷售增長只與通脹同步時。◼終年現值=終年後第一年的自由現金流/(資本成本-增長率)◼終年的選擇:根據競爭均衡假設,收益達到均衡時◼(3)確定加權資本成本◼(4)得到估計的產權價值(折現現金流量
減去估計債務的當前市場價值)◼四、融資安排和財務分析◼1、融資方式對目標企業股東的影響◼(1)不同支付方式對稅收的影響◼(2)交易成本和融資方式◼2、融資方式對收購方股東的影響◼融資方式對資本結構的影
響◼財務杠杆過大的問題分析◼第一,評估預期的財務風險(資產負債率、利息倍數、未來的現金流),企業並購後上述比率是否表明財務風險增加?◼第二,在分析過程中,檢查是否存在表外債務?◼3、融資安排◼(1)融資結構多元化◼(2)金融衍生工具大量使用◼(3)大量的表外處理◼第二節產權證券分析◼一、分析順序◼
1、分析物件的選擇◼2、推斷市場預期◼3、證券分析的最終產品◼二、分析物件的選擇及其財務分析◼1、問題提出◼這家企業具有成長股的特徵嗎?這家企業具有想要的“收益基金”嗎?◼2、財務特徵的描述◼(1)銷售和收益增長類型、收益再投資比例、融資結構。◼(2)是否為成熟企業、股利政
策◼三、推斷市場預期與財務分析◼1、目的:確認價格背離價值的股票◼2、手段:內在價值計算◼3、財務分析:◼企業盈利性如何?持續性如何(可持續增長比率)?◼企業有哪些增長機會?企業面臨何種風險?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對宏觀經
濟衰退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