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机械装配工艺-机械装配工艺.pptx,共(43)页,648.759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07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9.1机械装配工艺基本问题概述9.2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提要本章提要任何机械设备或产品都是由若干零件和部件组成。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有关的零件接合成部件,或将有
关的零件和部件接合成机械设备或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本章重点介绍为达到装配精度而采取的四种装配方法、各自优缺点和使用场合以及以装配精度相关的尺寸链求解算法。为了对装配有一个最基本的感性
认识,请先看下面的例子。举例汽车多孔闭式喷油器装配过程9.1机械装配基本问题概述1、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机械装配的生产类型按生产批量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生产类型不同,其装配工作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单件小批生产大批和大量生产成批生产
装配装配工艺主要是互换装配法,只允许少量简单的调整,工艺过程划分较细,即采用分散工序原则,要求有较高的均衡性和严格的节奏性。其组织形式是在高效工艺装备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建立起移动式流水线以至自动装配线。装配方法以修配法及调整法为主,互换件比例
较小,工艺上灵活性较大,工艺文件不详细,多用通用装备,工序集中,组织形式以固定式为主,装配工作的效率一般较低。装配工作特点则介于上面两种生产类型之间。2、零件精度与装配精度的关系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括三
个方面含义:尺寸精度如一定的尺寸要求、一定的配合相互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运动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零件的加工误差在装配时,会产生积累误差,如果超出装配精度指标所规定的允许范围,则将产生不合格品。因此一般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则要求
零件精度也高,但零件的加工精度不但在工艺技术上受到加工条件的限制,而且受到经济性的制约。因此要求达到装配精度,就不能只靠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依赖于装配的工艺技术。在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批量较小时,尤其是这样。
3、装配中的连接方式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活动连接能保证装配好后的相配零件间相互位置不变能保证装配好后的相配零件间有一定的相对运动在装配中,零件的连接方式可分为:3、装配中的连接方式在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中,又根据它们能否拆卸的情况不同,分
为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两种。所谓可拆卸连接是指这类连接不损坏任何零件,拆卸后还能重新装在一起。这样就有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固定不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焊接、镏接、过盈配合、金属镶嵌件铸造、粘接剂粘合、塑性材料的压制
等实现方式固定可拆卸连接实现方式各种过渡配合、螺纹连接、圆锥连接等活动可拆卸连接实现方式可由圆柱面、圆锥面、球面和螺纹面等的间隙配合以及其它各种方法来达到活动不可拆卸连接实现方式这种连接用得较少,如滚珠和滚柱轴承、油封等9.2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互换法调整法选配法修配法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零件按一定公差加工后,装配时不经任何修配和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互换法。按其互换程度,互换法可分为完全互换法和不完全互换法。(1)完全互换法零件加工误差的规定应使各有关零件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可用下式表示:(1)式中——封闭公差(装配公差);——
各有关零件的制造公差;n——包括封闭在内的总环数。1、互换法TTTTTTn13211-n1ii0−=++++=T0Ti(1)完全互换法按式(1)制定零件公差,在装配时零件是可以完全互换的,故称“完全互换法”,其优点是: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对
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便于组织流水装配和自动化装配便于实现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备件供应方便但是,在装配精度要求高,同时组成零件数目又较多时,就难以实现对零件的经济精度要求,有时零件加工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加工。由此可见,完全互换法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
而尺寸链环数很少组合或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多环尺寸链的组合。要做到完全互换装配,必须根据装配精度的要求把各装配零件有关尺寸的制造公差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这就需要进行装配尺寸分析计算。根据零件加工误差的规定原则,从式(1)可以看出,完全互换法是用极大极小法解尺寸链。“相依
尺寸公差法”在装配尺寸链中是经常用到的,而相依尺寸的有关公式可推导如下:(2)式中——组成环(相依尺寸除外)的公差;——相依尺寸的公差;——封闭环的公差。(1)完全互换法−=+=210niijTTTTiTjT0(1)完全互换法同样理由,可得到计算相依基本尺寸及相依尺寸上、下偏差公式:−−=
=−−==−+==1101110AAAA1miimiijiij若相依尺寸Aj为减环时(ξi=1),有:−−==−==+−+=−=1101110AAAA1miijmiiiji当相依尺寸Ai为增环时(ξi=1),有:若相依尺寸是增
环,则上、下偏差分别为:−−==−==+−==11111101miAimiAiAAjiijEIESESES−−==−==+−==11111101miAimiAiAAjiijESEIEIEI若相依尺寸是减环,
则上、下偏差分别为:−−==−==−+−=−=11111101miAimiAiAAjiijESEIEIES−−==−==−+−=−=11111101miAimiAiAAjiijEIESESEI-增环数。环在内的总环数;-包
括相依尺寸和封闭-相依尺寸增减环;、时为减环;时为增环组成环,当-封闭环;-尺寸的下偏差;-尺寸的上偏差;式中:1mAA1;1AAEIES11i0−−==−−==mjjjj例题1:解组成环尺寸、公差及偏差。图1为某双联转子(摆线齿轮)泵的
轴向装配关系图。已知各基本尺寸为:=0,=41mm,==17mm,=7mm。根据要求,冷态下的轴向装配间隙=mm,=0.1mm。求各组成环尺寸的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求解步骤和方法如下:①画出装配尺寸链图,校验各
环基本尺寸。可见各环基本尺寸确定无误。A0A1A2A4A3A000.150.05++T00721741(AAAAA43210)=+-()=-=++图1双联转子的轴向装配关系图观看动画1-机体;2-外转子;3-隔板;4-内转子;5-壳体为了满足封闭环公差=0.1m
m的要求,各组成环公差的总和不得超过0.1mm,即:在具体确定各值的过程中,首先可按各环为“等公差”分配,看一下各环所能分配到的平均公差的数值,即:由所得数值可以看出,零件制造加工精度要求是不高的,能加工出来,
因此用极值解法的完全互换法装配是可行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按加工难易程度和设计要求等方面考虑过各环的公差进行调整。②确定各组成环尺寸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T0TjTi0.1mm432141ii+++==TTTTTTiTM0.025mm40
.11-n0av==TT=③确定相依尺寸的公差和偏差很明显,相依尺寸环的公差值应根据(9.2)求得:(相当于8级精度公差)两相依尺寸的上、下偏差可根据式(4)和式(5)计算。由于的公差已确实为0.049mm,故上下偏差中只要求出一个即可得解。具体计算如下:根据式(
5):求得A1T10.049mm0.015)(2x0.018-0.143201=+)=++-(=TTTTTA1T1−==−−===+−=+−==1111110050.000050.01mtmiAiAiAAjiijmmESEIEIEImmAESmmEI
AjAjESEIAjAj099.0050.0141099.0049.005.005.0++==+=+=(2)不完全互换法T0Ti1-n不完全互换法又称部分互换法,其实质是将尺寸链中的各组成环公差比用完全互换法时放宽,以使加工容易,成本降低。当
各组成环按正态分布时,用概率法求得的组成环平均公差比极值法扩大倍,这仅适用于大批、大量的生产类型。当各组成环和封闭环的尺寸按正态分布时,用概率法求解尺寸链的基本公式有:①装配公差(封闭环公差)与各有关零件公差之间的关系式:(8)②各环算术平均值之间的
关系式:(9)TTTTTT21-n2322211-n1i2i0++++==−==−==−=1111110m-ξiiavmξiiavavjjAAA(2)不完全互换法③各环中间偏差之间的关系式:(10)在计算出有关一半的平均尺寸(或)及公差(或)后,
各环的公差应对平均尺寸注成双向对称分布,即写成(或)的形式,然后根据需要,可再改注为具有基本尺寸及相应的上、下偏差的形式。用概率法之所以能扩大公差,是因为在正态分布中取,并没有包括工件尺寸出现的全部概率,而是总体的99.73%,这样做,可能能0.27%的部件装配后不合格,其不合格率常常可以
忽略,或者进行调配,故称“不完全互换法”或“部分互换法”,此法在生产上则是经济的。AavAav0TiT02AavT200ATav−==−==−=1111110m-ξiavAimξiavAiavAjj(2)不完全互换法用概
率法计算时,可先按下式估算公差的平均值:(11)式中n——包括封闭环在内的总环数。若基本上满足经济精度要求,就可按各组成环加工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公差。显然,在概率法中试凑各组成环的公差,经在极值法中要麻烦得多,为此更应
该利用“相依尺寸公差法”,由式可得到(12)TTT0001-n1-n1n=-=T0Tav=+1-n1i2i2j0TTT===2-n1i2i20jTTT-(2)不完全互换法例题2:在图2所示的尺寸链中,用不完全互换法来估算实际生产的间隙的分布范围,实际
上这是一个正计算问题。已知:mm)20.049mm(41.074541A099.0050.01++=mm)20.018mm(16.99117A0018.0-2=mm)20.015mm(6.99257A0018.0-3=mm)20.018mm(16.99117A0018.0-4=
图2极值法与概率按式(8)可得mm058.02015.0018.0049.0222242322210++++=)()(+=TTTTT(2)不完全互换法按式(9)求封闭环平均尺寸和实际分布范围的上、下偏差,得:及这证明,在实际上尺寸的
波动范围要比按极值法计算的范围小一些,如图9.3所示。也就是说,若按概率法计算,尺寸、、的、的公差可以放大些。若与极值法相同,预先确定,,,则作为相依尺寸的公差可按式(12)求出:mm1.0991.169925.16991.160745.4143210)=++-()=++-(=AAAAAa
vavavavavmm29.01.020AT129.0071.0000++===TavT0A1A2A3A4mm17AA018.042-==mm7A015.03-=mm1.00=Tmm096.02015.0018.01.022224232
2201=--=)++-()()()(=TTTTT(2)不完全互换法即尺寸的公差比按极值法计算扩大了近一倍。用前面的极值法算出来的为了验算结果的正确性,可将上面的结果作正计算:即说明上面的计算是正确的。mm
048.00745.14241AA123.0027.011av1++===Tmm41A099.0050.01++=()()()mm1.02051.0018.0096.0222242322210=+
+=+++=TTTTT0.1)(05.01.02AAA0000===avavT计算过mm0A15.005.00++=2、选配法选配法的实质是将相互配合的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即把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
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封闭环的精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采用选配法,能达到很高的装配精度要求,而又不增加零件机械加工费用和困难,它适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时组成的零件不太多而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1)选配法的种类选配法分为三种
:选配法直接选配法分组选配法复合选配法2、选配法(1)选配法的种类①、直接选配法由装配工人从许多待装配零件中,挑选合适零件装在一起。可以省去零件分组工作,但是要想选择合适的零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并且装配
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工人的技术水平。②、分组选配法将组成环的公差按完全互换法求得的值,加大倍数(一般为2至4倍),使其能按经济精度加工,然后将加工后零件按测量尺寸分组,再按对应组分别进行装配,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1)选配法
的种类③、复合选配法就是这述两种方法的复合使用,即把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测量分组,装配时再在各对应组中直接选配。上述三种方法,由于直接选配和复合选配方法,在生产节拍要求严格的大批、大量流水线装配中使用有困难,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分组选配法。下面着重讨论分组选配
法。(2)分组选配的一般要求要保证分组后各组的配合精度性质与原来的要求相同。为此,要求配合件的公差范围应相等,公差的增加要向同一方向,增大的倍数相同,增大的倍数就是分组数。要保证零件分组后在装配时能够配套。分组数不宜太多。尺寸公差放大到经济加工
精度就行,否则由于零件的测量、分组、保管的工作复杂化容易造成生产紊乱。配合件的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误差必须保持原设计要求,决不能随着公差的放大而降低粗糙度要求和放大形状及位置误差。应严格组织对零件的测量、分组、标记、保管和运送工作。(3)分组选配应用举例图3活塞与活塞销组件图
活塞销活塞销活塞某种发动机的活塞销与活塞销孔的装配如图3所示,采用分组装配法。假设活塞销与销孔的基本尺寸d、D均为28mm,装配技术要求规定冷态装配时销与销孔间应有0.0025~0.0075mm过盈量,即:则可求得若销与销孔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其公差按“等公差法”分配,则它们的公差为:m
m00750.0.0025mmDdDdminmaxmaxmin=-=-mm0025.0dD==TT(3)分组选配应用举例按基轴制原则标注偏差,则其尺寸为:很明显,这样精确的销子是难以加工的,制造很不经济,故生产上常采用分组装配法将它们的公差值均按同向(尺寸减小方向
)放大四倍,则活塞销尺寸为,活塞销孔尺寸为。这样,销轴外圆可用无心磨削加工,销孔可用金刚镗加工,然后用精密量具测量,按尺寸大小公成四组,用不同颜色标记,以便进行分组装配。具体分组情况见下表:mmDmmd28280.00500.007500025.
0---==mm28010.0-mm280050.0015.0−−表9.3活塞销和活塞销孔的分组尺寸组号标志颜色活塞销直径分组尺寸范围活塞销孔直径分组尺寸范围最大值最小值1234浅蓝红白黑28.0000~27.997527.9975~27.995027.99
50~27.992527.9925~27.990027.9950~27.992527.9925~27.990027.9900~27.987527.9875~27.98500.00250.00250.00250.00250.00750.00750.00750.00753
、修配法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高而且组成环多时,完全互换法或不完全互换法、选配法均不能采用。此时可将零件经济精度加工,而在装配时通过修配方法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规定的组成环尺寸,使之能满足装配精度要求。这个被预先规定的组成环称为“修配环”,这种装配方法称为修配法。可分
为:按件修配法、合并加工修配法和自身加工修配法。采用修配法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应该正确选择修配对象,首先应该选择那些只与本项装配精度有关而与其它装配精度项目无关的零件作为修配对象(在尺寸链关系中不是公共环)。然后再考虑其中易于拆装,且面积不大的零件作为修配件。(2)应该通过装配尺
寸链计算,合理确定修配件的尺寸公差,既保证它具有足够的修配量,又不要使修配量过大。4、调整法在调整法中,一种是用一个可调整的零件来调整它在装备中的位置以达到装配精度,另一种是增加一个定尺寸零件(如垫片、垫圈、套筒)以达到装配精度。前者称为移动调整法,后者称为固定调整法。两种零件都起
到补偿装配累积误差作用,故称为补偿件。(1)移动调整法所谓移动调整法,就是用改变补偿件的位置(移动、旋转或移动和旋转二者兼用)以达到装配精度的,调整过程中不需拆卸零件,故比较方便。如图4所示的结构是靠转动螺钉来调整轴承外环相对于内环的位置以取得合适的间隙或过盈。
图4轴向间隙的调整观看动画外环内环(1)移动调整法又如图5,为了保证装配间隙,加工一个可移动的套筒(补偿件)来调整装配间隙。还有在机床导轨结构中常用锲铁调整来得到合适的间隙;自动机械分配轴上的凸轮是用调整法装配并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再用销钉固定在已调好的位置上的。AA2A3A套筒图5
齿轮与轴承间隙的调整(2)固定调整法这种装配方法,是在尺寸链中选定一个或加入一个零件作为调整环。作调整环的零件是按一定的尺寸间隔级别制成的一组专门零件,根据装配需要,选用其中某一级别的零件来作补偿从而保证所需要的装配精度。常用
的补偿有垫圈、垫片、轴套等。采用固定调整法时,为了保证所需要的装配精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补偿件的尺寸的计算方法。9.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1、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①制定出经济合理的装配顺序,并根据所设计的结构特点和要求,
确定机械各部分的装配方法;②选择和设计装配中需用的工艺装备,并根据产品的生产批量确定其复杂程度;③规定部分装配技术要求,使之达到整机的技术要求和使用性能;④规定产品的部件装配和总装配的质量检验方法及使用工具;⑤确定装配中的工时定
额;⑥其它需要提出的注意事项及要求。2、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和方法(1)产品分析①研究产品图纸和装配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②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装配尺寸链分析、计算和结构装配工艺分析;③装配单元的划分。对复杂的机械,为了
组织装配工作的平行流水作业,在制订装配工艺中,划分装配单元是一项重要工作,装配单元一般分为五种等级:零件、合件、组件、部件和机器。装配单元系统示意图合件1组件1部件1机器组件2合件2部件2部件3组件3组件4合件3合件4合件5零件(1)产品分析零件――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一般零件都是预先装成合件、组
件或部件才进入总装,直接装入机器的零件不太多。合件――合件可以是若干零件永久连接或者是连接在一个“基准零件”上的少数零件的组合。合件组合后,有可能还要加工。图6即属于合件,其中蜗轮属于“基准件”。组件――组件是指一个或几个合件与几个零件的组合。图7即属于组
件,其中蜗轮与齿轮的组合是事先装好的一个合件,阶梯轴即为“基准件”。部件――一个或几个组件、合件和零件的组合。机器――也称产品,它是由上述全部装配单元结合而成的整体。图6合件图7组件(2)装配组织形式的确定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
装配可直接在地面上进行和在装配台架上分工进行。移动式装配又分为连续移动式和间隙移动式。可在小车上或输送带上进行。装配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特点(尺寸或重量大小)和生产批量。(3)装配工艺过程的确定<1>装配顺序的确定装配顺序主要根据装配
单元的划分来确定,即根据单元系统图画出装配工艺流程示意图,此项工作是制订装配工艺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图9.16(a)为一个部件装配工艺流程示意图。检验2零件检验1组件合件基准件部件零件钻孔攻丝合件零件基准件零件基准件基准件图9.16(a)装配工艺流程示意图<1>装配顺
序的确定无论哪一等级的装配单元的装配,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以下的装配单元作为基准件,首先进入装配工作;然后根据结构具体情况和装配技术要求考虑其它零件或装配单元装入的先后次序。总之,要有利于保证装配精度以及使装配连接、校正等工作能顺利进行。一般次序是: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
后易,先重大后轻小,先精密后一般。装配工艺过程举例(1)(2)(3)(4)(5)(6)下面以汽车多孔闭式喷油器的装配过程为例说明:<2>装配工作基本内容的确定①清洗。进入装配的零件必须进行清洗,清洗工作对保证和提高机器装配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②刮削。用刮
削方法可以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和提高接触刚度;装饰性刮削的刀花可美化外观。③平衡。旋转体的平衡是装配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转速高且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械,尤其应该严格要求回转零件的平衡,并要求总装后在工作转速下进行整机平衡
。④边盈连接。在机器中过盈连接采用较多,大多数都是轴与孔的过盈连接。⑤螺纹连接。这种连接在机械结构中应用也较广泛。螺纹连接的质量除与螺纹加工精度有关外,还与装配技术有很大关系。⑥校正。校正是指各零部件间相互位置的找正、找平及相应的调整工作。在校正时常采用平
尺、角尺、水平仪、拉钢丝、光学、激光等校正方法。除上述装配工作外,部件或总装后的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一般也属于装配工作。<3>装配工艺设备的确定由以上所述可知,根据机械结构及其装配技术要求便可确定工作内
容。为完成这些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配工艺及相应的设备及工、夹、量具。有必要使用专用工具或设备时,则需要提出设计任务书。本章小结本章重点介绍为达到装配精度而采取的四种装配方法(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各自优缺点和使
用场合以及以装配精度相关的尺寸链求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