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试记叙文阅读满分套路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5.991 KB
  • 2023-06-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初中语文考试记叙文阅读满分套路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语文考试记叙文阅读满分套路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7.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初中语文考试记叙文阅读满分套路.docx,共(5)页,15.991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95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概况文章主要内容▶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题提示,给出具体范围的锁定具体段落,没有的就从全文出发。▶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1)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

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2)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照四要素补充增添,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3)段意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法,即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4)摘录句段法。

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第三步: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列序号,力求规范▶第四步:根据题干,赋分验证答案要点是否全面如果赋分是奇数,如1分、3分等,答案很可能是一点或三点,如果赋分是2分或4分,答案很可能是一点、两点或四点。二、语言赏析赏析

句子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从修辞方面入手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详见本专题文体知识梳理。(2)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

①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②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③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的情感。(3)从句子的表现手法入手

衬托、象征、对比、照应、渲染、烘托、伏笔、铺垫、情景交融等。(4)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5)从句子的句式特点入手陈述句语气平缓,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6

)从句子所蕴含的哲理入手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那就可以从启迪的角度品味。所谓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爱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感悟。三、段落作用分析段落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着手:▶结构(1)开头:①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②照应标题;③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④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⑤设置伏笔,照应后文;⑥渲染气氛,奠定全文基调;⑦开篇点明主旨;⑧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中间:注重分析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比如:①承上启下或引

出下文;②为下文作铺垫;③丰富文章内涵;④照应前文;⑤具体展示、深化主题。(3)结尾:可从3个角度分析:①情节角度:a.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b.与题目或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②主题角度:深化或升华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③手法角度

: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内容概括段意,联系主旨情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段落,如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②表现

(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③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⑤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四、标题作用文章标题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人物为题的作用: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全文线索的作用。②以形象特征为题的作用: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③以物象为题的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主题。④以事件为题的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⑤以时间、地

点、环境为题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具有隐含象征含义。五、人物形象(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品析作者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为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2)

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托人物的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3)分析情节发

展,概括人物性格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4)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

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答题步骤:①审清题干:看题干要求,是只写出人物的形象,还是要写出对应分析。②梳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或描写。③具体概括。④增加序号,使答案条理化。▶答题格式:人物性格或人物特点+

具体依据。六、写作手法对写作手法的考查主要有两种题型:(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解答此类试题,入手的角度有:(1)理解各种写作

手法的内涵,把握各自的作用。(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联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探究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构思之妙。(3)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

分析写作技巧。在写文章时,有些作者会别具匠心地选用一些写作手法,委婉曲折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细心揣摩,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判断作者所用的写作技巧。(4)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全文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

应;看是否做到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等。(5)从选材组材角度入手。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明写法———述内容——析效果”,组织答案时,忌停留在文章表面作浅层次的分析。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