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件

PPT
  • 阅读 2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1.008 MB
  • 2023-06-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件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件.ppt,共(26)页,1.008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81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武帝魏晋隋唐宋明明清孔子创造孟、荀继承遭到打击董仲舒新儒学“独尊”正统思想佛道挑战儒学危机三教合一体系更新新体系理学形成批判继承时代特色新体系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贽明末

清初明代晚期我归纳,我收获一、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出现的背景图一图二军机处内景苏州全晋会馆戏台施复夫妇成为机户贞节牌坊徐光启与利玛窦我归纳,我收获1、政治上:2、经济上:3、思想文化上:一、明清之际出现进步思潮的背景君

主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根本原因)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但西学东渐中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使一些知识分子视野开阔。明清开始,科举制度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恶制”,这主要就是因为八股

文的存在。它不仅形式被规定死了,而且在思想内容上,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出题,还必须是以朱熹等人对经书的阐释为主,要求“代圣贤立言”,绝不允许有自己的发挥。这自然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的学说完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至于如何再使儒家的学说发展,根本无人

关心。况且,朱熹等人的学说核心“忠君”,科举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在使读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八股文是思想的毒药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背景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明末“异端”

思想家李贽李贽异端:是指某些少数的宗教团体,他们的信仰不是正统的,离弃了已经广被接受的信条。笔记1.生平2.代表作:3.思想主张:《焚书》与《藏书》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害致死否定孔孟权威

批判程朱理学追求物质享受倡导个性自由主张男女平等(1)反对程朱理学将孔孟权威化,认为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2)反对理是万物的本原,认为万物生于两即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动摇了理学的基础(3)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反对道学

虚伪,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提倡个性自由(4)提倡男女平等评价: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权威的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促进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

1692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明夷待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读通鉴论》、《船山遗书》都有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类似经历。1、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1)世界

本原“理在气中”。理:客观规律气:物质实体。即天地万物的规律存在物质世界中。:“气”形,感觉器官;神,思维活动;物,外界客观事物。三者相结合才能产生知觉和认识。即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2)认识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充分肯定人的欲望和私利。(3)伦

理观“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王夫之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完成下列表格。程朱理学王夫之世界本原方法论天理与人欲的关系理在气先理在气中“格物”唯心主义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存天理,灭人欲。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背景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异端”思想家李贽(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黄宗羲①批判君主专制,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②倡导言论自由,提倡“法治”取代“人治”

。③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④提出工商皆本限制君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背景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1、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3、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经世致用

者,……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恰同学少年》——电视剧中湖南一师校长孔昭绶语顾炎武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一)“异端”思想家李贽(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背景二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1、“异端”思想家李贽2、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4、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顾炎武③进行实地考察,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①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经世致用的思想在顾炎武的身上有哪些体现?△

经世致用的思想有何影响?②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3、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1、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2、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思想源泉。△经世致用的思想有何影响?归纳三大思想家批判思想各自则重点共同点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倡“人民为主”。经济:主张“工商皆本”思想:批判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批判宋明理学,提出朴素的唯物主义反对专制暴君,限制君权强调社会责任,提倡经世致用三、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评价1、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

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3、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4、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因此,宋明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

的地位。四、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实质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代的(都处在17世纪中期),为什么中国的进步思潮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呢?1、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

,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4、民众方面: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

础。1、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产生有关的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C近代科学传入中国d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A、abcdB、adcC、acdD、abdA2、某校举行《儒学是进步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的辩论赛,在陈述环节中有一方出现了知识性错

误,请你指出它是哪一项?A.早期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D3、关于明清进步思潮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放思想B、

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D4、(2011·天津文综·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

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5.(2008·广东)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6.(2010·海南单科·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CD7、(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

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C形成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的历程及特点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宋明儒学危

机唐宋三教合一明清之际新发展—理学批判与继承,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儒学不断继承发展创新,且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使其地位有所变化。特点: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