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PPT
  • 阅读 28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2 页
  • 大小 9.439 MB
  • 2023-06-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ppt,共(42)页,9.43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80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课件★★热点专题四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是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80周年,是两极格局解体30周年)热点链接:《人民日报》(2020年05

月09日01版)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8日晚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就5月9日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向普京和俄罗斯人民致以热烈的节日祝贺。习近平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中俄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付出巨大民族牺牲,为

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胜利、挽救人类危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段历史值得永远铭记。中俄两国人民并肩战斗,构筑起伟大的友谊,为中俄关系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提供了不竭的强劲动力。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特殊使命。中方

愿同俄方一道,坚定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设问:依据材料,谈谈中国和苏联(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贡献。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肩负着维护世

界和平和安全、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特殊使命。中俄两国应该怎么做?答案:中俄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付出巨大民族牺牲,为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胜利、挽救人类危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做法:坚定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

序的维护者。线索一两次世界大战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1939年9月—1945年9月爆发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导火索)。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德、日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和轴心国集团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战场欧洲战场(主战场)、亚洲、非洲、太平洋亚洲(中国为东方主战场)、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及太平洋等主战场性质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在停战

协定上签字。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影响对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对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的发展(“短暂的春天”)。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中国参战结果战胜国之一,但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遭

宰割(1919年爆发五四爱国运动)。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二战中参加了开罗会议,并通过了有利于中国的决议。线索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线索三世界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时期一战后二战后当今原因一战打破原

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影响对世界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但该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一

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影响对

中国由于中国综合国力薄弱,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国际地位依然低下,任人宰割。中国取得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五大常

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有所上升;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美处于敌对状态,70年代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建立国际新

秩序的重要力量。线索四国家关系影响世界和平与格局国家关系对世界和平与格局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与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的对抗。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22年,以英法美为首

的一战战胜国相继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40年,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法西斯同盟侵略他国;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二战爆发,在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抵抗下,法西斯同盟走向灭亡;欧洲走向衰落,世界中心转移;在二战结束前夕,确立了以美苏均势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均欲建立世界霸权。美苏开始“冷战”,后形成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中日俄欧盟等国家或国家联盟迅速发展。世界政治格

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线索五四个重要国际组织名称创立时间参与国主张/宗旨特点意义/影响国际联盟1920年美国倡导但没有参加,英法主导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第一个政治性的世界组织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二战全面爆发后打破并解散。联合国1945年五大常任理事国与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欧洲联盟1993年德、法、英、意等欧洲国

家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世界上最大经济体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市场开放、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最有影

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角度一:措施类1.中国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

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竞争力。(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角度二:原因类2.两极格局下为什么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1)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2)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对法西斯残余势力也进行了处置。(3)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反

对战争。(4)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5)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亚非拉国家的崛起,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角度三:核心素养类3.(唯物史观)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有哪些?(1)国际经济关系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2)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

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3)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4)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1.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不断考验着人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

、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罗伯特·E·勒纳《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阶段时间概况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2年末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

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1942年末至1943年同盟国开始反攻第三阶段1944年至1945年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摘编自阿德勒等著《世界文明史(下册)》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

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问题,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1)材料一中召开的两次国际会

议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而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的签订,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

局面。(2)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列举第三阶段同盟国在政治、军事上加速战争胜利的举措。原因: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举措:政治: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军事: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等。(3)材料三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怎样的趋势?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趋势:经济全球化。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4)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尽力用和平手段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2.(2020·

南京)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航路发现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世界通史》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

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世界史·现代卷》请回答:(1)材料一中,发现欧洲和美洲之间航路的航海家是谁?根据材料,概括“新航路发现”的

意义。人物:哥伦布。意义:世界市场扩大;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转移。(2)据材料二,列举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表现: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世界外交的中心在欧洲。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3)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根据材料三,

归纳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交战双方:协约国;同盟国。影响: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4)综上所述,概括19世纪以来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因素。市场;科技;战争。3.近代以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变迁,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不断转移。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被称为“荣光女王”,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开始确立,……1689年,议会宣布威廉为英国国王,玛丽为女王,双王统治持续到1694年(玛丽二世去世),“生而自由”的精神一直得以保留和传承,

“王在法下”的传统也逐渐成为英国人的共识。从荣光女王到双王统治,英国霸权时代呼之欲出。——摘编自徐明月《大国崛起——英国》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

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美

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材料三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在开发的顶峰,势

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惟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王诗成《中国21世纪海洋战略构想》(1)概括材料一中推动“英国霸权时代呼之欲出”的有利因素,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霸权带来的影响。有利因素:完成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殖民霸权;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或宗教改革(思想文化运动);近代科技的发展。影响: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国家统一;发展科学技术;大发战争财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大西洋时代”向“

太平洋时代”转变论断的合理性。政治上,两级格局解体后,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太平洋沿岸的美、日、中、俄均跻身其中;经济上:二战后美国保持经济第一,日本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等。(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变迁的认识。大

批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步发展,并加强了经济联合,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促进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新生力量。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