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河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新辨析解题思路课件.ppt,共(24)页,275.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79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辨析题解题技巧专题复习河南省中招十年辨析题•2010改革开放钱包鼓,是否低碳我作主。低碳生活意义大,践行需要你我他!•2010承担责任付代价,不尽职责受惩罚。承担责任增才干,尽职尽责做奉献。•2011穿着打扮要时尚,文明礼仪
树形象。朴素大方人赞赏,内在品质不能忘。•2011书中自有营养源,开卷有益千古传。三俗文化危害大,高雅情趣来净化。•2012国家检测有新标,空气质量定提高。防治污染最重要,全民行动才有效。•2012家有儿女可尽孝,不需社会要
养老。儿女赡养不重要,社会保障是依靠。•2013人生在世当自强,白手起家创业忙。天之骄子勇担当,农田岂能铸辉煌?•2013经济发展要先行,文物保护可放松。华夏文明要传承,科学发展最为重。•2014民族文化难出彩,洋名高雅又气派。命名求洋不自信,继承创新是
根本。•2014人生需要有梦想,圆梦就要烧高香。愚昧无知烧高香,艰苦奋斗圆梦想。•2015学成报国任务重,校外活动有何用?求知有赖多途径,学用结合重践行。•2015情趣多元助成长,自养宠物有何妨?高雅情趣重培养,价值追求明方向。•2016高声叫卖理当然,他人感受无需管。噪音扰民成污染
,公德法规记心间。•2016价值观念趋多样,网红崇拜理应当。是非美丑须辨清,慎重选择勿盲从。•2017公共设施日益增,快乐享有任我行!道德法律记心上,点滴做起树形象。•2017出人头地上名校,全力支持助提高。成
长道路千万条,健康成长最重要。•2018志愿选报关前程,父母意见应顺从。志存高远勇追梦,合理规划助成功!•2019记得牢固,考出高分,就是学好了道德与法治课;•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才能学好道德与法治课。辨析辨别分析意义重要性影响地位作用危害辩析
新式样(形式)•2020年辩析更活:•一、单口相声,•二、双口相声,•三、多口相声。一、单口相声式样•1.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垃圾总量也在连年增加;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垃圾围城问题亟待
破解!2019年7月1日,上海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12月1日,郑州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据此,有人认为:强制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就能破解垃圾围城难题。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检测124页】【思路点拨】•第(1)层答出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作用、重要性或者意义即可。•
第(2)层答出人人行动的原因或者重要性、意义即可。•第(3)层答出仅仅依靠垃圾分类来破解垃圾围城是不够的原因即可。•第(4)层答出我们应该怎么做即可。•答:①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促进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为
破解垃圾围城提供有利条件。•②城市环境与居民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人行动,积极承担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有利于破解垃圾围城问题。•③造成垃圾围城的原因除了垃圾混装混运不分类,还有过度包装、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不力等问题,所以仅仅依靠垃圾分类来破解垃圾围城是不够的。
•④绿色发展理念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我们应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同时深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做到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创建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对应训练•一直以来,我们习慣共同进食即合餐,互相夹菜被认为是热情有礼的体现。2020年4月2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
进条例》提倡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据此,有人认为,“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不符合“待人礼为先”的原则,应该反对”,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中牟一模】【思路点拨】•第(1)层答出以礼待人的重要性即可给2分。•第(2)层答出合餐制的危害即可给3分。•
第(3)层答出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即可给3分。•第(4)层答出对待合餐、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的正确态度即可给2分。•(1)(2分)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以礼待人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交往与沟
通,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幸福。•(2)(3分)国人吃饭习惯合餐,相互夹菜,共吃一盘菜、共饮一碗汤,在主人看来,这是以示友好;在宾客看来,这是以表亲密。但合餐有可能会为病毒传播创造良机,增加了感染、传播细菌和病毒的风险。•(3)(3分)人类的文明
和进步就在于是否能做到趋利避害。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相对于合餐而言,要更健康、更安全,更科学、更文明,既不会造成食物的大量浪费,也不会给自己和亲朋好友带来困扰(或:分餐不是分隔爱,而是分享健康、共享文明;公筷公勺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武器”,而是守护人们健康的“利器”)。•(4)(2分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行动起来,坚持移风易俗,改变传统的合餐习惯,用餐坚持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二、双口相声式样•1.(南阳宛城期末)在公交车上,面对行凶作恶的歹徒或者小偷,很多人选择抽手旁观
;面对公众场合他人的呼救,很多人选择袖手旁观;面对大街上不慎摔倒的老人,很多人选择抽手旁观……这些场景,近年来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也将当下人性的冷漠暴露无遗,互帮互助、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被一些人遗忘。对于这种现象,一些网友有不同的看
法,请你辨别分析。•网友“超然”:我认为这些人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事不关己,为什么自己要给自己找麻烦。•网友“豪侠”:人们的冷漠,必然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奋不顾身,见义勇为。思路
分析•总的来说:辩点是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理解。通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答案从是什么(评析)、为什么、怎么办组织。•①守护正义的原因、意义;•②评超然:非正义行为(冷漠、见义不为)的危害;•③评豪侠:见义勇为的方法;•④怎样守
护正义(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做),总结升华。•答:①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维护正义,也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②网友“超然”的观点表现了一种消极的态度。如果失掉维护正义的勇气,就是对非正
义行为的纵容,只会助长非正义者的气焰,终有一天我们自己会成为非正义行为的受害者和牺牲品。•③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④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如果人人都行正义之举,抵制非正义之事,一个社会才会拥有公平和正义,才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拒绝冷漠,树立公共意识,责任意识,维
护社会公正,提升社会文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你我共同努力。)第二种答案:•①生活中,当遇到一些非正义行为或他人身处困境时,有些人处于自私、恐惧等心理而选择袖手旁观,这是一种缺乏维护正义勇气的表现,是一种消极的态度。•②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可能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③人性的冷漠是一种逃避责任、缺乏担当的表现。人性的冷漠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利于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会助长更多的非正义行为的滋生。•④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需要拥有勇气和智慧去守护正义。我们要有正义感,并敢于与之作斗争,但要注意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对应
训练去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学英语、做奥数、练书法,基础功课门门紧凑;弹钢琴、跳舞蹈、下围棋,兴趣才艺全面开花……这种不断给孩子安排兴趣班、不停给孩子“打鸡血”的教育方式在网络上有了专门的指代词——“鸡娃”。如今,“鸡娃”不仅正在成为家长圈中的“流行病”,在舆论场上也引发了阵阵
热议。甲:学好语数外,练好琴棋书画,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乙:“三观”正,人品好,个性成熟,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思路点拨】•第①层答出“鸡娃”的现状或者出现的原因即可。•第②答出对学好语数外,练
好琴棋书画的评价即可。•第③层答出三观正,人品好,个性成熟的重要性、意义或者作用即可。•第④层答出家长的正确做法即可。①“鸡娃”辈出的时代,既源于家长对教育的焦虑,也源于对未来社会竞争的焦虑。②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学习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习成绩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但
在选择兴趣班时,往往无视孩子的兴趣、特长。很多孩子疲于应付,完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③教育应当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只有“三观”正,人品好,个性成熟等,才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有利于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④家长应该尊重教育规律,选择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学习和培训方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塑造孩子健全人格,提升孩子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三、多口相声式样•疫情防控,重点在基层,基础在社区。从值守路口、出入登记、测
量体温,到入户排查、宣传防控、消毒杀菌……全国各地基层社区快速行动,勇担重任,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有人认为新冠肺炎不可怕,抱着侥幸心理,拒绝出具有效证件,拒不实名登记测温;有人认为社区防控浪费时间、限制出入自由,辱骂防疫人员,强行出入小区;有人出于恶
作剧心态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故意引起恐慌,这些行为不一而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辨别与分析。•【许昌一模】【思路点拨】•第①层答出社区防线在有效切断疫情作用。(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第②答出有人认为新冠肺炎不可怕,抱着侥幸心理。(
新冠疫情防控的必要性)•第③层答出有人认为社区防控浪费时间、限制出入自由,辱骂防疫人员,强行出入小区。(疫情期间坚持权利义务的统一)•第④层答出有人出于恶作剧心态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散布谣言的危害及阻止谣言的必要性)•(5)作为公民,应该怎么做。(做法
)•(1)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筑牢社区防线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守住城市,守护人民群众。(2分)•(2)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危害大,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导致经济社会停摆,给我
国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2分)•(3)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出入自由的权利,同时,我们也有履行服从社会管理的义务。(2分)•(4)编造散布谣言,渲染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人心惶惶,给疫情防控工作带
来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法律和道德来阻止谣言传播。(2分)•(5)作为公民,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服从社区管理,配合防疫人员工作,出门戴口罩,接受测温登记,不造谣不信谣不
传谣等。(2分)辨析题解题重点•找辨点:找准辨点是关键。辨析题口诀辨析题并不难,找准辨点是关键;一辨二析三总结,遇到缺项要补全;原因建议和关系,灵活运用依题意;轻判断、重分析,判断只在分析里;逐步辨析当简答,正误全析要牢记。格式要求:1、辨析题答案要求写四段
(五段),每段大约两行,答案一般为8-10行;2、要求用黑色笔作答,字体工整,字迹清晰,不允许出现乱涂乱画现象。3、每段前面都要写序号,力争做到有条理,逻辑性强。4、答题时要使用所学知识做理论支撑,注意用词的专业化。河南省中招辨析题命题
特点•辨析题是我省中招必考题型,也是难度相对较大且失分较多的题型。2019年试题形式更加灵活。辨別与分析题是对基本事实、基本理论进行判断辨别分析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既要“辨”,又要“析”,主要考察学生的辨别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基本事实、基本理论进行判断分析,做出正确判断、科学解释和合理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最近几年我省的辨析题考试逐渐变得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常以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素材、社会现象、重大社会热点等为背景材料,设计两种(或四
种)观点相互混淆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回答此类问题时要求辨别准确、原理完整、观点正确,论点扼要、表达清晰。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注意多思考,多留心日常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留意社会现象,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