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近三年对比与分析课件

PPT
  • 阅读 6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8 页
  • 大小 4.639 MB
  • 2023-06-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数学近三年对比与分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数学近三年对比与分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数学近三年对比与分析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数学近三年对比与分析课件
中考数学近三年对比与分析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数学近三年对比与分析课件.ppt,共(58)页,4.63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75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东省三年中考数学试题研究与考点考点分析东莞龙文教育初中数学组第一部分试题分析近三年的试题特点:1、突出基础;2、突出主干;3、重视通性通法和基本数学方法思想的考查(如: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化归、整体

代换、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补形、分类等);4、在重视知识覆盖的基础上,重视对各部分能力要求的分层考查,针对不同能力层次对考生知识掌握、应用及发展状况进行考查。三年的试题遵循“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例如:对于“图形的变换”的考查一直没有改变,10、11年考查旋转变换,12年考查翻折变换;

对于动态中的最值问题,只是改变载体,10年以几何图形为载体,11、12年以抛物线为载体;去掉了几何规律探索题,保留了代数规律探索题。第二部分考点分析第一单元数与式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相反数2010选择计算3倒数2011选择计算3绝对值2012选择计算3

科学记数法2010填空由表示法到实际数42011选择表示法32012选择表示法3零指数20106分解答计算1.5/620116分解答计算2/620126分解答计算1.5/6负指数20106分解答计算1.5/620126分解答计算1.5/6第二部分考

点分析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幂的运算20116分解答计算2/62012填空计算1/4乘法公式2010选择整式的混合运算320126分解答整式的混合运算3/6因式分解2012填空提取公因式4列代数式及求值20106分解答分式化简求值62011填空计

算机程序420126分解答化简求值3/6方根与二次根式20106分解答算术平方根1.5/62010填空求取值范围420116分解答计算1/62012填空算术平方根+非负数3/420126分解答计算1.5/6第二部分考点分析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数字的变化20109分

解答探究规律920119分解答探究规律920127分解答探究规律7第二部分考点分析第二单元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分式方程2010填空解法320117分解答应用题7二元二次方程组20126分解答解法6一元一次方程20129分解答解法2/9一元二次方程2010填空增长率问

题420109分解答求解3/920127分解答增长率问题的应用题7第二部分考点分析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不等式组20116分解答计算620107分解答应用题7不等式2012填空解法4第二部分考点分析第三单元函数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20129分解答二次函数1

/9反比例函数2011填空求系数420106分解答求系数+图象交点3/620119分解答求解析式3/920127分解答综合应用5/7一次函数20106分解答求点的坐标2/62010分解答求系数+图象交点3/620116分解答直线经过的象限3/6

20119分解答求解析式3/920127分解答求交点坐标2/7第二部分考点分析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二次函数20109分解答解析式与最值4/920107分解答解析式、取值范围720116分解答求系数的取值范围3/6

20119分解答解析式3/920129分解答解析式、最值5/9第二部分考点分析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角度计算2011选择计算3平行线2010选择性质320116分解答性质1/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012选择计算3三角形中位线

20129分解答计算3/9全等三角形20107分解答判定+性质2/720116分解答判定+性质5/620126分解答判定3/620129分解答判定+性质2/9第五单元三角形第二部分考点分析第二部分考点分析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相似三角形20109分解答判

定3/920119分解答判定2/920129分解答判定及应用3/9三角函数2010填空计算420106分解答特殊值计算1.5/620116分解答特殊角三角函数值1/620126分解答特殊角三角函数值1.5/6解直角三角形20117

分解答计算720127分解答仰角俯角+坡度坡角720129分解答求函数值1/9第二部分考点分析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等腰三角形20109分解答证明4/920119分解答判断3/920117分解答性质1/720126分解答性质3/6直角三角形20117分解答计算5/7

等边三角形20107分解答性质2/72011填空计算与寻找规律4第二部分考点分析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平行四边形20107分解答判定4/72012填空性质2/420126分解答判定3/6矩形20097分

解答性质3/7菱形20119分解答判断、证明3/9正方形2010填空几何图形规律探究4梯形20109分解答计算3/9第六单元四边形第二部分考点分析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圆的性质20106分解答垂径定理3/62012填空圆周角4圆的切线20106分解答切线的性质

1/62011填空切线的性质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0116分解答判断1/6正多边形与圆2011选择计算3扇形20116分解答计算3/62012填空计算2/4第七单元圆第二部分考点分析3152qx=−+第八单元图形与变换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视图2010选择俯视图320

12选择主视图3平移20106分解答画图2/6平移20116分解答画图2/6轴对称20117分解答性质1/720129分解答翻折问题1/9旋转20106分解答画图2/620109分解答计算2/9位似2011选择画图3尺规作图20126

分解答作角平分线3/6第二部分考点分析第九单元统计与概率考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众数2010选择计算1.5/32012选择计算3中位数2010选择计算1.5/3总体20117分解答概念2/7频数、频率20117分解答计算3/7频数分布表、直方图20117分解答计算、画图2/7第二部分考点分析考

点年题型考试内容分值概率20107分解答计算72011选择计算320129分解答计算9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从上图表可以看出,2010-2012三年广东省中考试卷的结构、考查的分值以及基本的考点保持稳定状况。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有很多是

从以前的经典中考试题演变而来的,命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形式没有改变,相信今后的中考试题只会从试卷的结构进行调整,只是在试题命制的细节及试题的背景上做一定的修改。第三部分考法分析第一代数部分一、数与式1、注重数与式的有关概念和运算的考查例如:(2010年)1.-3的相反数是()A

.3B.C.-3D.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C.D.(2011年)1.-2的倒数是()A.2B.-2C.D.(2012年)1.﹣5的绝对值是()A.5B.﹣5C.D.(2010年)2.据中新社北京2010年12月8日电,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00000吨,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为()A.5.464×107吨B.5.464×108吨C.5.464×109吨D.5.464×1010吨13−3121−21abba532=+()baba−=−422()()22bababa−=−+()222baba+=+51−第三部分考

法分析(2010年)11.计算:1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011年)11.计算:(2012年)11.计算:1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2012年)6、分解因式:=()001260cos2214−+−+−()xxxxx224422+

+++2=x20245sin18)12011(−+−()10028145sin22−++−−()()()233−−−+xxxxxx1022−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注重用数或式表示各种情境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的考查例如:(2011年)8.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则输出的答案是____

___.(2012年)9.若x,y为实数,且满足,则的值是.(2012广东)20.有三张正面分别写有数字﹣2,﹣1,1的卡片,它们的背面完全相同,将这三张卡片北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为x的值,放回卡片洗匀,再从三

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为y的值,两次结果记为(x,y).(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x,y)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求使分式+有意义的(x,y)出现的概率;(3)化简分式+,并求使分式的值为整数

的(x,y)出现的概率.输入x立方-x÷2答案033=−+−yx2012yx3、注重以数与式为载体,进行数字类的规律探究,对数学思考和数学学习能力的考查例如(2010年)21.阅读下列材料:由

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各题:(1)(写出过程);(2);(3).112(123012),3123(234123),3134(345234),3=−=−=−11223

34345203++==1223341011++++122334(1)_____nn+++++=123234345789______++++=第三部分考法分

析(2011年)20.如下数表是由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的解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1)表中第

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______________,它是自然数_____________的平方,第8行共有____________个数;(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

一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第n行共有____________个数;(3)求第n行各数之和.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012年)19.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第2个等式:;第3个等式:;第4个等式:;…请解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

出第5个等式:=;(2)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n为正整数);(3)求的值.−==311213111a−==5131215312a−==9171219714a−

==7151217513a1004321aaaaa+++++=na=5a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1、注重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的考查例如(2010年)12.解不等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12年)13.解方程组:.(2010年)7.分式方程的解=.(2012年)7.不等式3x﹣9>0的解集是.−−−+128,312xxx112=+xx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注重对利用方程(组)和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例如(2010年)9.某市200

7年、2009年商品房每平方米平均价格分别为4000元、5760元,假设2007年后的两年内,商品房每平方米平均价格的年增长率都为,试列出关于的方程:.(2010年)19.某学校组织340名师生进行长途考察活动,带有行礼170件,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有10辆.经了解,甲

车每辆最多能载40人和16件行李,乙车每辆最多能载30人和20件行李.⑴请你帮助学校设计所有可行的租车方案;⑵如果甲车的租金为每辆2000元,乙车的租金为每辆1800元,问哪种可行方案使租车费用最省?(2011年)16.某品牌瓶装饮料每箱价格2

6元.某商店对该瓶装饮料进行“买一送三”促销活动,若整箱购买,则买一箱送三瓶,这相当于每瓶比原价便宜了0.6元.问该品牌饮料一箱有多少瓶?(2012年)16.据媒体报道,我国2009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5000万人次,2011年公民出境旅游总

人数约7200万人次,若2010年、2011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逐年递增,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这两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2)如果2012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请你预测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多少万人次?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三、函数1、

注重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考查例如(2010年)15.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2,1).⑴试确定、的值;⑵求B点的坐标.1ykx=−myx=km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012年)17.如图,直线y=2x﹣6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4,

2),与x轴交于点B.(1)求k的值及点B的坐标;(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AC=AB?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注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及其性质的考查例如:(2010年)15.已知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1)求c

的取值范围;(2)试确定直线经过的象限,并说明理由(2011年)6.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1,-2),则____________.(2011)1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

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⑴求出b,c的值,并写出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⑵根据图象,写出函数值y为正数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cxxy++=221=kxky=2yxbxc=−++第三部分考法分析3、注重二次函数的最值与方程、基本的几何图形相

结合的动态问题的考查例如:(2010年)22.如图(1),(2)所示,矩形ABCD的边长AB=6,BC=4,点F在DC上,DF=2.动点M、N分别从点D、B同时出发,沿射线DA、线段BA向点A的方向运动(点M可运动到DA的延长线

上),当动点N运动到点A时,M、N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结FM、MN、FN,当F、N、M不在同一条直线时,可得,过三边的中点作PQW.设动点M、N的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M、N运动的时间为秒.试解答下列问题:(1)说明∽QWP;(2)设0≤≤4(即M从D到A运动的时间段).试问为何值时,PQ

W为直角三角形?当在何范围时,PQW不为直角三角形?(3)问当为何值时,线段MN最短?求此时MN的值.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011年)22.如图,抛物线与y轴交于A点,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B,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点C(3,0).(1)求直线AB的

函数关系式;(2)动点P在线段OC上从原点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向C移动,过点P作PN⊥x轴,交直线AB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MN的长度为s个单位,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3)设在(2)的条件

下(不考虑点P与点O,点C重合的情况),连接CM,BN,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CMN为平行四边形?问对于所求的t值,平行四边形BCMN是否菱形?请说明理由.2517144yxx=−++OxAMNBPC题22图y第三部分考法分析

(2012广东)22.如图,抛物线y=x2﹣x﹣9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AC.(1)求AB和OC的长;(2)点E从点A出发,沿x轴向点B运动(点E与点A、B不重合),过点E作直线l平行BC,交AC于点D.设AE的长为m,△ADE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连接CE,求△CDE面积的最大值;此时,求出以点E为圆心,与BC相切的圆的面积(结果保留π).第三部分考法分析第二几何部分一、相交线与平行线1、注重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考查例如(20

10年)3.如图,已知∠1=70°,如果CD∥BE,那么∠B的度数为()A.70°B.100°C.110°D.120°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注重平行线的性质在其他问题的应用的考查例如:(2011年)13.已知:如图,E,F在AC

上,AD//CB且AD=CB,∠D=∠B.求证:AE=CF.题13图BCDAFE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二、三角形1、注重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考查2、注重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和性质的考查3、注重三角形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考查4、注重对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例如:

(2012广东)5.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B.6C.11D.162012年第21题、2010年第20题、2011年第21题.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三、四边形1、注重对四边形基本性质的考查2、注重四边形与图形变换的综合与应用的考查3、注

重四边形与其他知识点的考查4、注重对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例如:(2012年)10.如图,在▱ABCD中,AD=2,AB=4,∠A=30°,以点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连接C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结果保留π).(2012年)15.已知:如图,在四

边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O=DO.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010年)18.如图,分别以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等边.已知∠BAC=30°

,EF⊥AB,垂足为F,连结DF.⑴试说明AC=EF;⑵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2011年)19.如图,直角梯形纸片ABCD中,AD//BC,∠A=90º,∠C=30º.折叠纸片使BC经过点D,点C落在点E处,BF是折痕,且BF

=CF=8.(1)求∠BDF的度数;(2)求AB的长.(2012年)21.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把△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G;E、F分别是C′D和BD上的点

,线段EF交AD于点H,把△FDE沿EF折叠,使点D落在D′处,点D′恰好与点A重合.(1)求证:△ABG≌△C′DG;(2)求tan∠ABG的值;(3)求EF的长.ACDRtABCABE第三部分考法分析四、圆1、注重圆的基本知识的考查2、注重切线的

判定与性质例如:(2011年)9.如图,AB与⊙O相切于点B,AO的延长线交⊙O于点C.若∠A=40º,则∠C=_____.(2012年)8.如图,A、B、C是⊙O上的三个点,∠ABC=25°,则∠AOC的度数是.(2010年)14.如图,PA与

⊙O相切于A点,AB⊥OP垂足为C,OP与⊙O相交于D点,已知OA=2,OP=4.⑴求∠POA的度数;⑵计算弦AB的长.题9图BCOA第三部分考法分析3、注重以正多边形为载体的图形规律探究的考查(2010年)10.如图(1),已

知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形A1B1C1D1;把正方形A1B1C1D1边长按原法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形A2B2C2D2(如图(2));以此下去…,则正方形A4B4C4D4

的面积为.(2011年)10.如图(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积为1;取△ABC和△DEF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图(2)中阴影部分;取△A1B1C1

和△D1E1F1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如图(3)中阴影部分;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____________.题10图(1)A1BCDAFEBCDAFEBCDAFEB1C1F1D1E1A1B1C1

F1D1E1A2B2C2F2D2E2题10图(2)题10图(3)第三部分考法分析4、注重扇形的面积的考查例如:(2012年)10.如图,在▱ABCD中,AD=2,AB=4,∠A=30°,以点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

画弧交AB于点E,连接C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结果保留π).(2011年)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4,0),⊙P的半径为2,将⊙P沿x轴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P1.(1)画出⊙P1,并

直接判断⊙P与⊙P1的位置关系;(2)设⊙P1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B,求劣弧AB与弦AB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结果保留π).yx-3O123123-3-2-1-1-2-4-5-6题14图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五、视图与投影注重空间观念的考查例如:(2010年)5.左下图为主视方

向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2012年)4.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第三部分考法分析六、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注重变换的性质的考查例如:(2010年)13.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Rt△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点A的坐标为(-6,1),点B的坐标为(-3,1),点C的坐标为(-3,3).(1)将Rt△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Rt△A1B1C1,试在图上画出Rt△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A1的坐标。(2)将原来的Rt△AB

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A2B2C2,试在图上画出Rt△A2B2C2的图形。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注重以图形变换为载体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关系与相关的几何证明的考查例如:(2011年)19.如图,直角梯形纸片ABCD中,A

D//BC,∠A=90º,∠C=30º.折叠纸片使BC经过点D,点C落在点E处,BF是折痕,且BF=CF=8.(1)求∠BDF的度数;(2)求AB的长.(2010年)20.已知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DEF

,如图(1)放置,点B、D重合,点F在BC上,AB与EF交于点G.∠C=∠EFB=90°,∠E=∠ABC=30°,AB=DE=4.(1)求证:是等腰三角形;(2)若纸片DEF不动,问绕点F逆时针旋转最小____度时,四边形ACDE成为以ED为底的梯形(如图(2))

.求此梯形的高.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011年)21.如图(1),△ABC与△E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与DE重合,AB=AC=EF=9,∠BAC=∠DEF=90º,固定△ABC,将△DEF绕点A顺时针旋转,当DF边与AB边

重合时,旋转中止.现不考虑旋转开始和结束时重合的情况,设DE,DF(或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BC(或它的延长线)于G,H点,如图(2)题21图(1)BHFA(D)GCEC(E)BFA(D)题21图(2)(1)问:始终与△AGC相似的三

角形有及;(2)设CG=x,BH=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只要求根据图(2)的情形说明理由)(3)问:当x为何值时,△AGH是等腰三角形.题21图(1)BHFA(D)GCEC(E)BFA(D)题21图(2)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012年)2

1.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把△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G;E、F分别是C′D和BD上的点,线段EF交AD于点H,把△FDE沿EF折叠,使点D落在D′处,点D′恰好与点A重合.(1)求证:△AB

G≌△C′DG;(2)求tan∠ABG的值;(3)求EF的长.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七、相似形1、注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考查2、注重相似三角形在代数与几何综合应用中的工具作用的考查例如:(2010年)T22第一问(2011年)T21第一、

二(2012年)T22第三部分考法分析八、锐角三角函数一、注重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考查例如(2010年)8.如图,已知Rt△ABC中,斜边BC上的高AD=4,cosB=,则AC=.(2011年)T11.(2012年)

T11(2012年)T21的第二问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注重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的考查例如:(2011年)17.如图,小明家在A处,门前有一口池塘,隔着池塘有一条公路l,AB是A到l的小路.现新修一条路AC到公路l.小明测量出∠ACD=30º,∠ABD=45º,BC=50m.请你帮

小明计算他家到公路l的距离AD的长度.第17题图BClDA(2012年)18.如图,小山岗的斜坡AC的坡度是tanα=,在与山脚C距离200米的D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26.6°,求小山岗的高AB(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26.6°=0.45cos2

6.6°=0.89,tan26.6°=0.50).第三部分考法分析第三统计与概率部分一、统计1、注重统计相关概念的考查例如(2010年)4.某学习小组7位同学,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款金额分别为5元、6元、6

元、7元、8元、9元,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为()A.6,6B.7,6C.7,8D.6,8(2012年)3.数据8、8、6、5、6、1、6的众数是()A.1B.5C.6D.8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注重以统计图表为载体,对获取运用数据信息能力的综合考查例如:(2011年)18.李老师为了解

班里学生的作息时间表,调查了班上50名学生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他发现学生所花时间都少于50分钟,然后将调查数据整理,作出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请根据该频数分布直方图

,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调查的总体是什么?(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该班学生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上(含30分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二、概率1、注重概率相关概念理解的考查例如:(2011年)4.在一个不透明的

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3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A.B.C.D.51318583第三部分考法分析2、注重结合具体情境对应用概率的意识的考查例如:(2010年)16.分别把带有指针的圆形转盘A、B分成4等份、3

等份的扇形区域,并在每一个小区域内标上数字(如图所示).欢欢、乐乐两个人玩转盘游戏,游戏规则是: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当转盘停止时,若指针所指两区域的数字之积为奇数,则欢欢胜;若指针所指两区域的数字之积为偶数,则乐乐胜;若有指针落在分割线上,则无效,需重新转动转盘.⑴试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欢欢获

胜的概率;⑵请问这个游戏规则对欢欢、乐乐双方公平吗?试说明理由.2012年T20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九、尺规作图“尺规作图题”是广东省最为常规的题型,虽然在2010年、2011年没有考,但是在2012年又出现了,这需要我们重视。例如:(2012年)14.(2012广

东)如图,在△ABC中,AB=AC,∠ABC=72°.(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中作出∠ABC的平分线BD后,求∠BDC的度数.第三部分考法分析⚫一、试卷结构:⚫1、题型题量:全卷25道题,其中选择题10道题,

共30分,填空题6道题,共24分;解答题(1)3道题,共15分,解答题(2)3道题,共24分,解答题(3)3道题,共27分。⚫2、分值:全卷共120分。⚫3、考试时间:100分钟。2013年考纲变化⚫★数与式:⚫a、对含有大

数字的信息;⚫b、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方程与不等式:⚫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图形的认识:⚫a、圆与圆的位置关系;⚫b、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雪花曲线和英比乌斯带多图形的欣赏;⚫★图形与变换:⚫关于镜面对称要求。⚫★统计:

⚫a、计算极差;b、画频数折线图。2013年考纲变化虽然2013年的试卷结构发生改变,但是考试方式、考试内容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考点考法,确定备考方向,制定备考方案,注重基础训练

,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教学,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学生才能经得起任何形式的考验。2013年考纲变化谢谢!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