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试题分析及教学思考课件.pptx,共(31)页,431.511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73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2011年中考试题的特点❖1.试卷结构特点①题型:本次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四种。试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37题)、探究性、体验性和创新性(第36题辨析式简答题)。②考试内容比例:
《课程标准》的内容(含民族团结教育12%)占80%,《湖南省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占10%,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占10%。考查知识的覆盖面要求达到80%。③题型比例:选择题和判断正误题分值占46%,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占54%。④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
7:1.5:1.5。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0左右。①紧扣考纲要求,没有超纲超标现象,没有偏题、怪题;试题难度与考纲要求吻合,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比梯度明显,但整体较去年要容易一些。(去年全长沙市平均分72.5,今年全长沙市平均分78.3。②试题知识覆盖学科内容六大板块(心理
健康教育约17分,道德教育约19分,法制教育约18分,国情教育约30分,时事约9分,生命与健康教约7分),三学段(初一约22分,初二约33分,初三约30分),分值分布比较合理,确保生命健康教育和时政教育在试题中分值比重,突出了国情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对“树立和巩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
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重点考查。2.2011年中考试题亮点④坚持以“生”为本,思想导向性强。本套试题坚持“以人为本”为主线,强化思想品德教育。从试题的呈现形式来看,材料选择
、情境创设、问题设置、语言表达更贴近学生年龄、心理、认知水平,体现“以生为本”的试题设计理念;试题设计相应的答题提示;主观题的答案设置多角度、多层次,没有固定死板的标准答案,而是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主观题都
采用了比较温馨的语言创设优美的答题情景。这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试题不仅具有人文情趣,也体现了思想品德作为德育学科的人文价值。③题型与考纲要求相符,主观题答题语言源于教材,答案完整,科学性强。试题能全面反映本届初中学生真实水平,试题信度、效度高,梯
度强。(分析说明题要求学生适当的对材料进行概括)⑥试题在对社会热点问题考查时,十分注意从正面引导。如第3题关于利比亚大撤侨的考查,从维护生命安全权利等方面进行立意。第11题考查“十一五”规划部分主要指标的实现情况(图表),重在理解我
国的科教兴战略、公平与正义的考查。第38题关于四川灾后重建的考查,则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角度进行立意。第39题关于读书的考查,则从陶冶情操锻炼个性心理品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角度进行立意。在对时政热点
的考查注意了显性材料与隐性材料的结合、现时热点和长效热点的结合。⑤从考查知识和德育导向来看,试题考查了考生对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国情国策、权利与义务、生命健康权利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意在引导考生自觉增强国家意识、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关注自身健康成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等。⑦关注
学生生活和地方特色,立意深远。试题对湖南本土全民读书的热潮进行了重点考查。部分试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让考生感到亲切,营造了温馨的考试氛围。如:37题,发生在浏阳市梅花小区的一个温情故事;39题,长沙掀起了一股全民读书的热
潮。⑧试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关注考生身边的生活、关注考生自身的成长。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发展方面:如第38题第(1)问:阅读上述材料,请谈谈,短短三年我国灾后重建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引导考生关注
社会进步方面:第37题:这则温情故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文明生活需要做些什么?第39题(1)问:请问,我市举办“读书达人”大型学习竞赛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生活方面:第35题:请问,我们应如何架起理解的桥梁,主动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化解矛盾?第36题:请对消费者小
刘的维权途径进行简要评析。第39题第(2)问:针对上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请你向市民提出两点解决问题的建议。⑨试题形式灵活、创新成果多。本卷试题语言简洁精美,表述准确无误,试题结构严谨,思维缜密,十分注重细节。试题创设情境优美,角度新颖、设问形式灵活多样。第一、试题采取了诗词、漫画、图表数据、时政热
点等多种形式的题材,采取了开放、探究、归纳、演绎等多种设问方式,注重能力考查。能促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本卷第38题以汶川地震三周年和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内容涉及
社会主义优越性、党的英明决策、十一五成就、民族团结、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艰苦奋斗精神等多个方面与层次。试题很巧妙地将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和十一五成就有机糅合,意境优美,立意深远、大气恢弘,图文并茂,是一道师生普遍叫好的压轴大题。第三、试题在设问上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又不是无限制的开放,
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来进行回答。如第37题:这则温情故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文明生活需要做些什么?就要求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但也不是无限制的发散,而是结合三段材料进行有效的作答。还如第39题第(2)问:针对上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请你向市民提出两点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样要求学生根据
材料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开放式答题。⑩试题对考生进行了辩证思维能力(第37题:请对消费者小刘的维权途径进行简要评析);合理提取信息能力(第37题:这则温情故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文明生活需要做些什么?还如第39题第(2)问:针对上述调查中发现
的问题,请你向市民提出两点解决问题的建议);有效调动知识的能力(第36题:请问,我们应如何架起理解的桥梁,主动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分析问题能力(第38题第1问:(1)阅读上述材料,请谈谈,短短三年我国灾后重建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合理的探究问题能力(第38题
第2问: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为什么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地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第39题第1问:请问,我市举办“读书达人”大型学习竞赛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等的考查;采取了开放、探究、归纳、演绎等多种设问方式,注重能力考查,培养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2011年中考考生答
题情况分析一.答题时不能依据考标和教材去组织答案,而依据某种复习资料很多考生在考试作答时,不能以考纲和教材为根本,不能运用考纲中的有些观点作答,不能依据教材,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来作答,而是依据某种复习资料或者是老师先前准备的复习资料机械的作答。二.基础知识不扎实,连
最基础的知识也要翻书去找答案很多考生基础知识很不扎实,从考试开始就翻书,连最基础的选择题也是如此,这就大大降低了答题的速度。如:选择题第四、五、九、十一题等。三.答题时不能很好的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处理和整合如:第35题:请问,我们应如何架起理解的桥梁,主动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化解矛盾?答案:①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主动走近父母、亲近父母(2分);②冷静下来,与父母商量(2分);③掌握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尊重、理解(2分);做到换位思考、求同存异(2分)。很多学生缺乏应有的知识整合能力,在答题时只能从掌握与父母有效沟通的
基本要领这一方面进行思考。对于第一、第二两个要点就没有考虑得到。四.读题和审题能力不强,不能合理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能力,不能从材料中去归纳、整理答案考生在答题时不能紧扣材料对设问进行分析,而是要么凭借老师平时的归纳整理的资料,要么凭借某种
复习资料,要么就凭借自己的想象来作答。如:第37题:这则温情故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文明生活需要做些什么?答案:①需要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2分);②需要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2分);③需要体谅、礼让和宽容(2分);④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2
分)。很多学生在答题时不能结合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而是泛泛而谈,不能根据镜头一、二、三,从勇于承担责任、相互帮助、体谅、礼让和宽容等方面作答。特别是对“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这一要点,不能归纳
得出结论。还如:第38题:(1)阅读上述材料,请谈谈,短短三年我国灾后重建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答案: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2分);②党
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2分);③灾区人民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2分);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2分);⑤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2分)(第一点必答,后四点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总分不超过8分)很多学生在答题时不能结
合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而是泛泛而谈。五.辩证思维能力不强,在辩证思考问题时不能深入分析原因所在,更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于辨析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如:第36题:请对消费者小刘的维权途径进行简要
评析。答案:小刘通过与商家协商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正确的(2分);小刘一气之下将该商场的几个柜台砸烂,是错误的(2分)。因为①任何公民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分);②公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
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1分)。③小刘在与商家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应该通过调解、申诉、仲裁、诉讼等其他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分)。很多学生在答题时不能对问题进行辨证的分析,要么只分析对的观点,要么只分析错误的观点,对问题的分
析缺乏全面性。同时对于辨析式的问答题也缺乏一定的答题方法与技巧。不能按照先进行判断,后进行分析原因,再讲述改进的措施来答题。六.答题时思维很不开阔、知识面很窄,对于热点和现实生活关注不够如:第39题第1问:请问,我市举办
“读书达人”大型学习竞赛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答案:①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市民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陶冶高尚情操,提高文明素质(2分);②有利于推进长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长沙精神文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建设)(2分);③有利于促进长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长沙文化产业的发展)(2分);④有利于营造我市全民学习的氛围,推进长沙和谐社会建设(2分)。很多学生的思维很不开阔、知识面很窄,不能很好的结合当前长沙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从长沙的文化繁荣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七.答题时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层次性不清
晰,不能要点化、序号化,特别是不能根据每题分值的设置情况来确定答案的要点(三).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及中考备考的思考一.加强研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高效性1.加强对教材、考标、考题的研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加强对
学情的研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加强对教法的研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甚至高效性。二.立足教材、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夯实基础“考标”是中考命题的指挥棒,教材是中考答案的“主源”,中考命题主要的依据就是“考标和“教材”。因此,中考复习应以“考标”为准绳,抓住重点(特别是
运用层次考点),以点带面;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按课、节、框的顺序,逐一复习,不放一个知识点;一是通读教材,二是逐课、逐节拟出提纲,并按“课标”要求明确每一知识点是识记,或是理解,或是运用要求,再按其要求去记忆、理解、掌
握;并重视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体系。1.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是指《说明》中最基本、最重要以及与当年重大热点问题密切联系的概念和原理。(主要是运用层次和重要的理解层次的考点)2.加强对教材知识的整合,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构建知识网络(1).微观上:全
面梳理考点知识,绘制微观核心概念、基本原理辐射图如:第35题:请问,我们应如何架起理解的桥梁,主动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化解矛盾?答案:①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主动走近父母、亲近父母(2分);②冷静下来,与父母商量(2分);③
掌握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尊重、理解(2分);做到换位思考、求同存异(2分)。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考生从微观上(怎么办)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2).中观上:构建中观知识体系,实现单元知识的有序整合第三层次:怎么办:如何做到民
族平等,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如何推进民族的共同繁荣。运用图表法进行理论知识整合。如:国情教育模块中民族问题第二层次:为什么: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的共同繁荣;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层次:是什么:我国民族的现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运用归类法进行相关知识和易混知识的整理。如:对青少年的保护(国家社会保护、家庭保护、自我保护),自立、自信、自强、正确面对挫折、自卑;具有坚强意志,就能获得成功;未成年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
处罚;自立就是拒绝他人帮助;做诚信的人就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撒谎等。(3).宏观上:绘制宏观知识体系图,实现考点知识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一大中心:形成健康的心理;三大主体:自我(正确认识)、他人(正确交往)、社会(积极适应)。法律教育模块:一大中心:增强法律
意识;三大主体:自身(懂法、用法)、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依法治国)。国情教育模块:一大核心:科学发展;两大环境:国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际(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三大主体:国家、社会、公民;几大国策、战略:对外开放、计划生
育与环境保护、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与国家稳定。道德教育模块:一大中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三大主体:自己(自尊、自强)、他人(理解和尊重)、社会(承担责任)。三.研究考标、整合考点、提高备考的针对性(1).各种题型对各能力层次
的要求。主观题含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重点是对运用层次的考查;选择题和判断题重点是对理解层次和识记层次的考查。1.加强考标中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点研究和把握。(2).把握2011年中考试题考查能力层级与考纲要求对照。2011年中考试题中共涉及25个考点中,识
记层次3题,理解层次11题,运用层次11题(各占考标能力各能力层次的20%、36%,92%);而考标中要求要运用层次的,后来试题中降低要求做理解层次进行考查的还有1个考点,实际上在2011年中考中运用
层次12个考点全部都考到(占100%)。3.加强对考标中考点的研究、挖掘与探讨。2.加强考点的梳理和整合,特别是运用层次,以及重要的理解层次的考点。考标中有些考点本身就可能是答题时组织答案的要点,如:“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
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这一考点中“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克服‘逆反’心理”,就是答题中答案的要点;还如:“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
重”,这一考点中“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帮助”也就是答题中答案的要点。四.把握中考能力要求,加强考生能力培养(1).这一能力的要求:获取信息即从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中发现有用信息,提取、解读信息即是对上述信息的理解。1.加强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能力的培养。(2).提升这种能力的对策:这一能力决定着答题方向和答案质量,不管在选择题还是在问答题中,都隐含有答案中需要的信息(图表、文字),问题在于要会利用这些信息。①对于文字材料题,根据标点符号(分号和句号),把文字材料分成若干个层次,在分层逐一去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基
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字材料的中心和主旨,特别注意关键词、中心句;②对于图表中数据和文字信息要从横向或纵向进行比较,看出图表中体现的发展趋势,通过现象把握本质,要很好的把握注解中的有效信息;③对于画面材料要很好的把握标题、画面中的文字以及画面的内涵等有效信息。如:第
37题:这则温情故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文明生活需要做些什么?还如第39题第(2)问:针对上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请你向市民提出两点解决问题的建议)这两道题都是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仔细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有用信息,提取、解读信息,归纳总结形成答案。2.加强读题和
审题能力培养(1).这一能力的要求:依据对材料的解读和有效信息的获取,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书本知识和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组成答案的要点,就是踩点能力。调动和运用哪些教材知识,试题都有暗示或者明确规定。(2).提升这种能力的对策
:①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明范围、把方向、抓中心);②夯实基础、特别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宏观、中观、微观);③注重教材语言、时政语言、材料语言的有机结合;④加大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如:第36题:请问,我们应如何架起理解的桥梁,主
动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化解矛盾。这道题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书本知识和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并对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组成答案的要点。❖3.加强辩证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1).这一能力的要求:考生能正确判断和表述事
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一分为二的探究、分析事物,并详细分析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2).考生在这一能力要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①答
非所问,答案脱离材料的意思,答不到点子上;②不能通过对现象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③不能辩证对材料进行分析,角度单一,不全面;④不能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3).提升这种
能力的对策:①事先对要分析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判断;②描述和阐述事物时应先从现象入手,通过现象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要辩证对材料进行分析,做到一分为二,力求全面;④对存在的问题应如何正确解决应提出正确的解决途径和办法。❖如:(第37题:请对消费者小刘的维权途径进行简要评析)❖五.拓展学
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热点、关爱社会、关心生活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考查都是以生活典例、社会热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关爱社会、关心生活如:第36题如何正确维权的问题,第37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第38题汶川地震三周年,第39题长沙市
精神文明建设、读书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热点、关心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本土气息比较浓厚的社会热点和生活典型案例。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到答题层次性清晰,要点化、序号化,特别是能根
据每题分值的设置情况来确定答案的要点。(四)今年下学期几项主要工作一、浏阳市初三教学研讨会(十月中旬)二、湖南省高、初中政治课堂风采大赛(十月底)三、长沙市初三教学研讨会(十一月中旬)五、长沙市中学生政治小论文、教师论文评选、教师教学设计(课件)评选(在
12月10号前将论文、小论文、课件送交长沙市教科院,优秀小论文送省参评)四、长沙市初三时事知识竞赛(十一月底笔试、十二初抢答赛、城区五所中学参加)六、期末考试时间及范围(元月10号左右,九年级前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