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医学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演讲比赛课件.ppt,共(28)页,4.41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71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yhx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体会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在15岁以下年龄组中居第2位在15-34岁年龄组中居第4位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至60-80岁发病率达高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肿瘤肿瘤名称WHO分级ICD-O分级1星形
细胞来源的肿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9421/1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II9425/3*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I9384/1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II9424/3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纤维型/肥胖型/原浆型)II9400/3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II9401/3胶质母细胞瘤IV
9440/3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IV9441/3胶质肉瘤IV9442/3大脑胶质瘤病III9381/3少突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II9450/3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III9451/3少突星形细胞来源的肿瘤少突
星形细胞瘤II9382/3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III9382/3第4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胶质瘤按组织来源分为9类以胶质母细胞瘤为代表的高级别胶质瘤占60%以上致残率、致死率高、青少年居多尽管III期临床试验EORTC-26981确立了新诊断恶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但复发不可避
免StuppR,etal.NEnglJMed2005;352:987-96.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并不乐观中位总生存期:放疗+TMZ组14.6月VS放疗组12.1月5年总生存率:放疗+TMZ组9.8%VS放疗组1.9%病例1一患者2011年8
月“癫痫”就诊,8月29日我科手术术前影像:肿位瘤于左侧顶枕叶,最大径约3cm,未跨中线,内部无坏死。T2相见瘤周水肿。术后病理:左侧顶枕叶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Ⅲ级免疫组化:MGMT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MGMT(-)、Ki-67(+,少量)综合治疗:2011年9月局部适形放
疗,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行替莫唑胺常规方案六周期化疗术前(2011-08-09)T1相轴位T1相增强8T1相增强六周期化疗后第1次复查(2012-03-01)T2相T1相冠状位9患者于2012年3月下旬停止治疗,要求随访观察。两月后
,于2012年4月底再次复查。T1相轴位T1相增强T1相增强矢状位再次复查2012-4-27T2相患者于2012年6月中旬发生命名困难、部分汉字书写困难。偶伴头痛。患者即于2012年6月29日再次复查。再次复查(20
12-06-29)T1增强相(冠状位)T2相问题:诊断考虑复发怎么办?高级别胶质瘤高度表达(VEGF):与肿瘤侵袭、转移及对放/化疗的抵抗相关。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阻断由VEGF介导的下游信号传导通路。2009年美国FDA批准贝伐单
抗治疗在常规治疗条件下病情仍继续恶化的多形性胶质细胞瘤2011NCCN指南对贝伐珠单抗的推荐2012《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T1相增强(轴位)(2012-06-29)T1相增强(轴位)
(2012-08-02)贝伐珠单抗+TMZ两周期治疗后复查疗效评价为:CR(2012-08-02)(2012-08-02)2012年ASCO对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的最新研究,结论:在≥6个月以上的应用贝伐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GBM或AG时,其PFS是显著改善的,但是只有GBM的亚
组显示了OS的改善。进展MohamedAliHamza,etc,2012ASCO,generalpostersession,#2064Impactofdurationofbevacizumab(Bev)trea
tmentintheprognosisofadultswithrecurrentmalignantgliomas➢RTOG0825➢AVAglio(均为初治GBM一线治疗)◆方案贝伐+TMZ+RTVSTMZ+RT(PFS、OS预计2014年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
我科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体会1方案执行情况12例患者共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47次,中位3.8次(3-9次)。联合化疗方案:贝伐珠+TMZ21d方案10例贝伐珠+TMZ5d方案2例2010.10-2
012.9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12例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客观疗效和PFSCR1例(8.3%),PR8例(66.7%),SD2例(16.6%)PD1例(8.3%),疾病控制率(CR+PR+SD)91.7%随
访截至2012年9月止,14例患者中12例肿瘤已进展,3例死亡。中位PFS4个月(95%CI:0.7-7.3),6个月的PFS率30.6%。不良事件贝伐单抗+替莫唑胺所有例次(发生率:%)腹泻-8(17.1)疲劳-5(10.7)高血压-2(4.3)
Ⅲ度白细胞减少-1(2.2)Ⅲ度粒细胞减少-1(2.2)深静脉血栓-0(0)失语-0(0)肺炎-0(0)锥体束综合症-0(0)嗜睡-0(0)低钾血症-0(0)精神混乱-0(0)淋巴细胞减少-0(0)惊厥-0(0)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优势❖抑制肿瘤生长及浸润、转移❖肿瘤血管正常化,提高放化疗疗效❖
破外肿瘤细胞外基质,提高瘤体内药物浓度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优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能使患者获益针对中国人群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需进一步探索,任重道远总结26❖耐药❖肿瘤压力选择下的适应性改变及进化挑战与对策❖多靶点抗血管生成抑制❖再程序化肿瘤干细胞❖重新认识肿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