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312课件

PPT
  • 阅读 10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9 页
  • 大小 822.186 KB
  • 2023-05-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312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312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312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312课件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312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312课件.pptx,共(39)页,822.186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65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语言文字应用第一部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三第1讲语言表达连贯之选择题课时2句子复位题——“6处着眼”句子复位题是定位选句,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在语段中合适的位置上,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因4个选项

区分度较小,干扰性较强,在确定选项和验证选项时,要从以下6个方面全盘考虑。着眼点一话题是否统一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所讲述内

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1.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例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A

.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但首先是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解析]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

“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B项,在承认“才能”重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寂寞”。C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D项,强调了“才能”,没有突出“寂寞”。只有B项和语段主旨一

致。[答案]B2.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例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___,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B

.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解析]语段前后的主语都是小明。A、D两项主语换成了“妈妈”,与后句不连贯。C项前句与语段前两句的主语“小明”协调一致,

但后句“终于把他找到”与主语“小明”不一致。[答案]B着眼点二事理是否相承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实虚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

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例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承志堂坐落于祁邵边境。________,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记忆着承志堂的沧桑岁月和悲欢离合。A.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

相连。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B.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恢宏的气势,逶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C.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

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D.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剌天,栋角相连。祁邵古驿

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解析]本题按照由实到虚、由远到近的顺序,依次应该是眺望所见、眺望所感、登临承志堂。如由虚到实,不符合认知规律;由近及远的话,远景和下文“一砖一

瓦、一石一木”接不上。[答案]C着眼点三前后是否呼应前后呼应,指句子间要做到连贯,就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做到先“起”后“承”。【例4】(2015·湖南卷)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说着,进入石洞来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

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解析]文段开头从游踪说起,先是“进入石洞来”记所看景象。接下来,又有景象映入眼帘,此句用“再进数步”开头,就与前一句“进入石

洞来”形成前后呼应。横线后面,是“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所以横线的最后是“雕甍绣槛”,才能与之衔接紧密。[答案]C着眼点四意境是否协调文段的画面、色彩、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

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能感染读者。【例5】与前后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夜色浓了,灯亮了起来。环绕在海湾沿岸山坡上的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了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_______

_,和那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A.像散落在蓝色天鹅绒上的颗颗钻石B.像一串流动的珍珠C.像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D.像无数个在水面舞动的小精灵[解析]要注意以下两条重要信息:一是“环绕在海湾沿岸”,隐含“串”“线”之意,从这一角度来看,A、C、D三项皆描写“面”“片”(天鹅绒、

夜空、水面)之景象,皆与“环绕在海湾沿岸”不协调;二是“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显示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而A项描写的是一种静态的景象,显然不合适。[答案]B着眼点五句式是否恰当句式的恰当有两重含义:一是句式的一致性,二是句式的最佳表意。1.句式的“一致性”“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

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贵在找出照应点。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照应,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例6】(2018·湖南衡阳质检)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发觉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

的。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时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________。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

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A.看落英缤纷,看蝴蝶漫天飞舞B.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C.静观草长蝶飞,莺鸣水潺D.观蝴蝶高飞,闻鸟声低唱[解析]解答本题要观照句式的一致性。文段语句的句式较为

整齐,根据横线后文的句式“请你在冬天……看看……看看……”分析,横线处也应该采用此句式,所以选择B项。[答案]B2.句式的最佳表意句式的最佳表意是指语段在表情达意时,为强调突出某一方面,要采用最佳的句式,如: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或肯定句、否定句等。【

例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________。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

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A.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B.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C.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D.胜任如此繁

重的任务使人必须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解析]这段文字介绍的是消防员训练时需要具备的诸多条件。为了强调这些条件的重要性,最好使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比较之下,C项是最合适的。[答案]C着眼点六音节是否和谐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

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例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季节,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__;近看小河流水,茶院葱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

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1)“每逢”为六字句,若选①,“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槐榆丹枫”又是六字句,显然参差杂乱,极不整齐;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

览”也押韵。(2)“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则成了“抱”“绕”“水”“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好。[答案]D【针对训练】1.(2018·浙江杭州期中考试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不止一位先贤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一个人无论遇到怎样的不幸,如果有向心爱的人倾诉的机会,他的痛苦自然会减轻。________。没有任何人倾听,绝对的孤独,快乐会成为失望,痛苦会变成绝望。A.没

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B.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C.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快乐没有人分享绝非真正的快乐D.快乐没有人分

享绝非真正的快乐,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解析]本题从连贯性上讲,“有……没有……”是一致的句式表达;从意思和结构上讲,先说“快乐”再说“痛苦”是对前文的自然衔接和对下文的提示。故选B。[答案]B2.填入下列短文中,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华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2000多年前诸子百家的许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________。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人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从中国国

情和时代要求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中国人民对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犹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B.深重的灾难使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守卫和平C.和平来之不易,一段段深重而难忘的记忆使得中国人民倍珍和平D.中国人民对民族自信心的重拾,对战争的摒弃加深[解

析]首先浏览所给的句子,把握中心;再依据关联词、指示代词或前后的照应看句间的关系。本题主要看横线前后的内容,后面说“中国人民希望……”,从语句连贯的角度来看,前一句的主语也应是“中国人民”,故排除B、C两项;前面说“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从语义连贯的角度来讲,后面应说对这一历史的记忆,然

后再说对今天的珍惜。[答案]A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一个精心制作的新节目,只要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播放,初期的观众是不用愁的,如果节目质量过得去,就会形成一股社会风潮。而如果这样的节目在视频网站播放,________,观众的数量自然难以保证。A

.网站将想方设法培养用户,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控制负面评论。B.网站将面临是花时间培养用户还是采取措施控制负面评论的选择C.虽然网站初期的用户不用愁,但节目难以掀起大规模的社会风潮D.网站要花很长时间培养用户,还

要冒着无法控制负面评论的风险[解析]由语段末句“自然难以保证”可知,横线处内容应交代相关原因。D项,交代了视频网站观众的数量难以保证的两个原因,与上下文衔接紧密。A项,交代了视频网站应采取的积极措施,与语段末句不能自然衔接。B项,交代视频网站面临的两种选择,没有正面交代“自然难

以保证”的原因。C项,将“节目难以掀起大规模的社会风潮”作为观众的数量难以保证的原因,不符合事实逻辑。按照一般逻辑,观众数量少才是“节目难以掀起大规模的社会风潮”的原因。[答案]D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