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共(68)页,1.21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46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脏的自律传导系统◼心脏的生理特性◼心电向量的基本知识◼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及生理意义◼常见心律失常2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脏的自律传导系统◼心脏的自律传导系统主要由窦房结、结
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氏纤维组成。3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4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窦房结◼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可自动产生有节律性的冲动,即窦性心律。在一定条件下为适应体内外环境变化,可自动调
节其节律,如迷走神经兴奋可使节律减慢。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节律加快。◼窦房结产生激动频率最高每分钟60~100次。◼一级起搏点5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结间束◼结间束位于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将窦房结冲动传至房室结,包括前、中、后三条支状传导通道。传导速度为每秒1000毫米。
6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室结◼房室结是连接心房和心室的枢纽,其传导速度较慢约每秒200毫米。产生激动的频率为每分钟40~60次。◼功能:传导作用可呈双向或双径传导,也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现象。延搁作用传导此处可延搁0.04秒,形成心电图P波后P-R段。起搏作用病理情况下可成为异位起搏
点,二级起搏点。7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室束、左右束支及蒲氏纤维◼房室束起于房室结的前端,起传导作用。◼左右束支有许多纤维组成,呈扇形展开,左束支又分为左前上支和左后下支。◼蒲氏纤维传导最快约每
秒4000毫米。◼三级起搏点8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脏的生理特性◼自律性:指心肌具有没有外界刺激和神经冲动的情况下,心脏传导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自主兴奋的特性。◼兴奋性:指心肌受到刺激后能发生机械性收缩及电生理变化的特性。◼传导性:指心肌能将兴奋向邻近部位扩散的特性
。◼收缩性:指心肌对刺激有收缩反应的能力9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0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2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3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4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5心电图
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6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7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8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19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20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2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及生理意义22心电图的基本
知识医学知识讲座P波◼P波反应左右两心房的电激动过程,也叫心房除极波。其起点表示窦房结开始激动,终点表示两心房激动结束。◼方向:Ⅰ、Ⅱ、AVF、V4~V6各导联波形应直立向上。AVR导联波形应倒置。◼时间:小于0.11秒。◼电压:肢体导联小于0.25毫伏,心前导联小于0.20毫
伏。23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P-R间期◼是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的间隔时间,它表示激动从窦房结发出经结间传导束→房室交界区→心室肌兴奋所需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秒。24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QRS综合波群◼QRS综合波是心室的除极波,代表全部心室肌纤维兴奋
。◼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电压:①Q波:深度小于同导联的1/4R波,时间小于0.04秒。②R波:Rv1小于0.1mv,Rv5小于2.4mv。③S波:V1、V2呈rS或是QS波形。25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
讲座S-T段◼S-T段为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等电位线,代表心室除极完毕到复极开始的一段时间。其正常电压值为:①肢体导联升高小于0.10mv。②右侧胸导联升高小于0.30mv。③左侧胸导联升高小于0.10mv。④任何导联水平降低小于0.05mv。26心电图的基本
知识医学知识讲座T波◼T波为心室的复极波,其方向应与主波方向一致,但正常也可出现下列几种变化:①TaVR倒置,TV1-V2可倒置,TV3偶可倒置。②TⅢ正常可直立、平坦、双向或倒置。③除上述两项导联外,其他
导联R波高于0.5mv时T波应小于1/10R波。④T波在Ⅰ导和Ⅱ导,V4-V6直立。⑤TV5大于TV1,TV1小于0.4mv。27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28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医学知识讲座心率计算方法在心电图上可以测出心率,即每分钟内的心动周期数,可根据60(s)除以每一心动周期的时距(s)(可取P-P或R-R间距)计算出来。29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30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①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且P波形态表明
激动来自窦房结(P波在II、Ⅲ、aVF直立,在aVR倒置);②P-R间期>0.12s;③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规定为60~100次/min。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小于0.16s。3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窦性心律32心电图
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33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QRS波一般不变形,P’-R>0.12s,代偿间歇常不完全。34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35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交界性早搏◼(房室
)交界性早搏QRS波与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异。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产生一个逆行P’波(II、III、aVF的P’直立)。P’波可以出现在QRS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但P’-R<0.12s,R-P’<0.20s。不能上传者可以无P’波。交界性早搏
往往有完全性代偿间歇。36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室交界性早搏呈三联心律37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提早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波群,QRS时限常>0.12s,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
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早搏的QRS波前无P波,窦性P波可巧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38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室性早搏39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动过速40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辩,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心电图表现为:QRS波与窦性者相同(仅当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因差异传导时可增宽变形),频率范围为150~240次/分,绝
对匀齐。4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2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呈室性波形增宽>0.12s,并有继发性ST-T改变),心室律基本
匀齐,频率为140~200次/分,有时可以见到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波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位。遇合适机会可发生心室夺获。43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4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扑动与颤动(一)心房扑动(房扑):心电图特点是:无正
常P波,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扑动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为250~350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传,而以2:1或1: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45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房扑动(呈2∶1下传)46心电
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扑动与颤动(二)心房颤动(房颤):心电图特点是各导联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纤颤波),心房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QRS波一般不增宽,若是前一个R
-R间距偏长而与下一个QRS波相距较近之处,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波,是房颤伴有室内差异传导47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房颤动48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扑动与颤动㈢心室扑动与颤动(室扑、室颤):室扑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
200~250次分,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室扑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而死亡。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电图上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达200~500次分。49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心室扑动与颤动50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
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就阻滞程度可分为I度(传导延缓)、II度(部分激动发生漏搏)、III度(传导完全中断)。就变化过程,可分为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及渐进性。5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普
通心电图机尚不能直接描记出窦房结电位,故I度窦房阻滞不能观察到,III度窦房阻滞难与窦性静止相鉴别。只有II度窦房阻滞出现心房、心室漏搏间歇,这一长间歇恰等于正常窦性P-P的倍数。此称MorbizII型,较易诊断。52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II度窦房传导阻滞53心电图的
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室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P-R≥0.20s,则可诊断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55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7s)56心电图的基本知
识医学知识讲座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分两种类型。I型,亦称Morbiz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的绝对增加数多是递减的)。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漏搏后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
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57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II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58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室传导阻滞II型,又称MorbizII型,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59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型)6
0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QRS波群脱漏者,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3∶1、4∶1房室传导阻滞等。6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房率高于室率,常伴有交界性(多见)或室性逸搏。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也应该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III度房室传导阻滞。62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I
II度房室传导阻滞63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故传导阻滞多见。心电图表示如下:(1)QRS波群时限≥0.12s;(2)QRS波前半部接
近正常,后半部在多数导联,如I、II、aVL、aVF、V4、V6等表现为具有宽而有切迹的S波其时限≥0.04s;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最有特征性变化的是V1导联,呈rsR’型的M波形;(3)V1,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64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
滞65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心电图表现:①QRS时限≥0.12s;②I、V5、
V6导联q波减小或消失,V1,2导联常呈QS形,或有一极小r波,主波(R或S波)增宽,顶峰粗纯或有切迹,后支较前支为迟缓,I、V5,6导联常无S波,心电轴有不同程度的左偏趋势;③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66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7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谢谢68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医学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