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共(49)页,604.096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43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概述Introduction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指由志贺菌属(Shigella)(又称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播,以直肠及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变。主要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有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和(或)中毒性
脑病。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病原学痢疾杆菌:又叫志贺菌,1897年,志贺在一次日本的痢疾大流行中分离出痢疾杆菌。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G-)的无鞭毛杆菌;普通培养基良好生长;外界环境生存能力较强;对
各种化学消毒剂敏感。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1、抗原结构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47型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宋内志贺菌(D群)我国以B、D占优势。2、抵抗力室温下:水果10-20天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53、毒素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
生内毒素(endotoxin,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性侧链组成),是引起发热、全身毒血症及休克的主要原因;痢疾志贺菌(A群)还产生外毒素(exotoxin),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从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6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流行情况:一些国家有较大流行。我国发病率下降不明显。我国以福氏菌群占优势。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病人(急性、慢性)及带菌者。非典型病人:易误诊漏诊,管理困难慢性病人:长期排菌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健康带菌者)健康带
菌者:一般居民中1%--2%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7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消化道传播。通过手、生活接触、苍蝇、食物和水等。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易重复感染或复发。多见幼儿和青壮年。流行特征:终
年散发,夏秋季多发,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8洪水、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易引起菌痢的爆发流行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9发病机制痢疾杆菌致病必须具备3个条件:1.吸附:介导细菌吸附的光滑型脂多糖O抗原2.繁殖:侵袭上
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的能力3.毒素:侵袭、繁殖后可产生毒素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0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1痢疾杆菌消化道胃酸正常菌群肠粘膜分泌型IgA细菌清除营养不良暴饮暴食胃酸缺乏细菌侵入结肠上皮细胞、基底膜及固有层繁殖、产毒素病理变
化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2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细胞毒素:粘膜的破坏、坏死、脱落溃疡形成粘液脓血便肠毒素:肠壁通透性增加病初的水样腹泻神经毒素:肠壁植物神经、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强腹痛和里急后重内毒素: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微血管痉挛、缺血缺氧、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加
瘀血性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回心血流减少发热、休克、DIC、多脏器功能衰竭外毒素毒素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3病理学Pathology病变部位: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急性期基本病理变化为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粘膜弥漫性充血、
水肿,分泌大量粘液脓性渗出物。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表浅溃疡,很少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4中毒型则结肠局部病变轻,但全身可有多脏器的微血管痉挛及通透性增加。慢性期则肠粘膜水肿、肠壁增厚、溃疡不断形成与修复、引起疤痕与息肉,甚至
肠腔狭窄。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5急性菌痢病理变化灰白色纤维伪膜:坏死的上皮细胞、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志贺菌等形成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6临床表现Clinicalfeatures潜伏期多数为1-4天;与病人的年龄、抵抗力、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及菌型有关A群引起者症状重,表现
典型;D群引起者症状较轻,不典型;B群感染排菌时间长,易转变为慢性。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7临床分型普通型急性菌痢轻型重型休克型中毒型脑型混合型慢性迁延型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8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症状:起病急,畏寒(甚至寒战)、发热;继之出现腹
痛、腹泻、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20次,初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呈粘液脓血便,量少;体征:发热、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活跃。一般1-2周内逐渐恢复或转为慢性。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19急性菌痢轻型(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腹痛不显著,腹泻次数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
,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里急后重感也不明显。3-6天后可自愈,少数可转为慢性。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0急性菌痢重型:有基础疾病,病情危重。中毒型: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肠道症状较轻
,甚至开始时无腹痛及腹泻等症状,可于数小时后方出现痢疾样大便。易漏诊、误诊。注意:往往需经灌肠或肛拭子检查发现大便中白细胞、红细胞确诊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1中毒型菌痢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主要表现为皮肤花斑,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及口唇青紫,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伴不同程度意
识障碍,少尿或无尿。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2中毒型菌痢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临床表现主要为惊厥、烦躁不安或昏迷、瞳孔不等大和呼吸衰竭。混合型:具有两型之表现,此型最凶险。细菌性痢疾医学
知识讲座23慢性菌痢慢性菌痢:指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者。菌痢慢性化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人体因素:营养不良、胃肠道慢性疾患、肠道SIgA缺乏及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等。细菌因素:耐药菌感染;福氏菌感染。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4慢性菌痢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后,
病情长期迁延不愈,长期反复腹痛、腹泻,可有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可长期间歇排菌。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5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病史,各种诱因如饮食不当、受凉、劳累等均可导致急性发作,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和粘液脓血便。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6慢性菌痢慢性隐匿型: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近期临床无明显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镜检肠粘膜有炎症甚至溃疡等病变。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7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血常规:急性菌痢表现为感染性血象,慢性病人可有轻度贫血。大便常规:肉眼观:典型痢疾粪便中无粪质,量少,粘液脓血便,无臭味。镜下观:可见大量脓细胞、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病原学检查大便培养:确诊依据。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
28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29⚫急性期可见肠粘膜明显充血、高度水肿、点片状出血、糜烂、溃疡,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附着以及肠管痉挛等改变。⚫慢性期的肠粘膜多呈颗粒状,血管纹理不清,呈苍白肥厚状,有时可见息肉或瘢痕等改变。
乙状结肠镜检查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0并发症Complications1、志贺菌血行感染主要见于营养不良儿童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重,病死率高(可达46%),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可降低病死率。细菌性痢疾
医学知识讲座31原因不明,可能与内毒血症、细胞毒素、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有关。常因突然出现血红蛋白尿而被发现,表现为进行性溶血性贫血;高氮质血症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及血小板减少等。皮质激素治疗有效。2、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细
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2菌痢并发关节炎较少见。主要在病程2周左右,累及大关节引起红肿和渗出。关节液培养无菌生长,而志贺菌凝集抗体可为阳性,血清抗“O”值正常,可视为一种变态反应所致,激素治疗可缓解。3、关节炎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3诊断Diag
nosis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5急性菌痢(普通型)与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后者主要特点: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潜伏期短,同进食者短期内集体发病。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6急性菌痢(普通型)与急性阿米巴痢
疾1、病原及流行病学2、全身症状3、胃肠道症状4、腹部压痛部位5、粪便检查6、乙状结肠镜检查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7急性菌痢(普通型)与小儿肠套叠后者四大主要表现:1、腹痛(阵发性哭闹)2、呕吐3、腹部包块4、血便(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8慢性菌痢需要与结肠癌及直
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血吸虫病等疾病相鉴别。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39要点慢性菌痢结肠癌、直肠癌伴随症状抗菌治疗肛指检查结肠镜检大便培养癌胚抗原CEA可有贫血有效可有质软肿块息肉状粘膜、增厚、水肿多阳性正常贫血、进行性消瘦开始有效久治无效菜花状肿物菜花状肿块阴性升高
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0中毒型菌痢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后者特点:有更严格的季节性和流行性;起病不如前者急骤,进展相对较缓;休克极少见,以意识障碍为主,;脑脊液异常,蛋白与白细胞增加;脑脊液中乙型脑炎的特异性IgM阳性;大便无异常。高热惊厥:6月—3岁。细菌性痢疾医学知
识讲座41治疗Therapy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2急性菌痢的治疗一般疗法和对症疗法1、消化道隔离2、卧床休息、少渣易消化饮食;3、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4、适当降温及解痉。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3病原治疗疗程3-5天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细菌性痢
疾医学知识讲座44喹诺酮类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干扰DNA合成。较强杀菌活性,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副作用大轻微,成人菌痢的首选。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5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更强大的抗菌活性;对ß-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副作用少,基本无肾毒性;主要经静脉使用,可发生过敏反应。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6中毒型菌痢一、病原治疗:抗生素应用二、对症治疗1、休克型治疗①扩容纠酸:低右、5%碳酸氢钠②血管活性药(改善微循环):654-2、酚妥拉明③保护重要脏器:升压药、吸氧等④
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脑型的治疗①降颅压:20%甘露醇、地塞米松②防治呼衰:吸氧、呼吸兴奋剂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7慢性菌痢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局部灌肠疗法肠道紊乱的处理肠道菌群失调的处理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8预防Prophylaxis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
人群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49病例分析患者,男性,24岁,四川南部县人,因发热、腹痛、腹泻2天于2013年6月25日来诊。患者于前天中午感全身不适,发热,自测体温为38.9℃;并感腹痛,呈阵发性,便前腹痛严重,便后缓解。初2次排稀便,以后为粘液便,伴有小量
血液,有排不尽感,日解20次左右,量不多,无粪质。自服“日夜百服宁”2片,热退后再发;今日上午出现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患者因腹泻不止、发热不退而来我院就诊。病后食欲差,无腹胀,无头痛。既往无腹泻史,病前2天从蜀剩火车来
穗,沿途多次吃在各火车站购买的盒饭。一起来穗的一朋友有相似的病症,已“自愈”。体检:T38.5℃,R23次/分,P102次/分,BP118/76mmHg。皮肤无异常,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均未触及,下腹及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神经
系统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粪常规:少量黏液,带血丝及小血块。镜检:每高倍镜下WBC50~60、RBC20~30。提问:1:最可能的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2:如何确诊?须与哪些疾病鉴别?3.如何合理治疗?细菌性痢疾医学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