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定位方法课件

PPT
  • 阅读 3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934.243 KB
  • 2023-05-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定位方法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定位方法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定位方法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定位方法课件
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定位方法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定位方法课件.ppt,共(22)页,934.243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40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简易三维立体定位方法——“331”法•基底节区出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70%以上,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随着微创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如何能快速、准确的定位,一直是基层医院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初学者。•目前,临床上定位的方法较多,如应用立体

定向仪或CT扫描下定位等,这些方法要么操作较繁琐,要么不易掌握,而且,增加了病人的搬动次数,尤其对危重病人不利。本院将采用更简便、准确的根据CT片的定位方法,简称“331定位法”。•1简易三维立体定位法•所谓“三维立体”:是按三维坐标(X、Y、Z轴)方法,确定血肿穿

刺靶点在颅内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即指①X轴:靶点到外侧头皮距离;②Y轴:靶点到前冠状线的距离;③Z轴:靶点到基线的距离。•见图1、图2。•1.1所需工具:直角筛板定位尺或直角尺和龙胆紫。•1.2具体方法:“331”—即三条线三段距离一

个垂直。•1.2.1三段距离:在血肿最大的层面上,利用CT片上的标尺测量。•第一段距离(a):由颅中线(正中矢状线)测量到最外侧矢状线的距离,做为固定直角筛板定位尺或直角尺的位置。•第二段距离(b):垂直于前冠状线,测量到靶点的距离(Y轴),在第三条线上标出,即为穿刺点。•第三段距离(c):垂直于

颅中线,测量靶点到头皮的距离,作为选择穿刺针长度的依据(X轴)。•1.2.2三条线•第一条线:为正中矢状线,由眉心到头顶,做为参照线和参照平面。•第二条线:为基线(OM线、EM线或RB线),但大多数情况下要根据所摄CT片来确定。•第三条线:是在血

肿最大的层面,标出平行于基线的一条线(Z轴)。•1.2.3一个垂直:即穿刺方向垂直于矢状面。•2注意事项•2.1掌握颅脑CT知识,熟悉颅底解剖关系:因为本定位法关键的是基线的确定,往往由于病情危急,所做CT检查的基线,并不是标准的眶耳线(OM线)、眉听线(E

M线)或瑞氏线(RB线),应根据实际CT片的结果,以颅底骨性结构和眼球为参照物,确定基线。OM断面•1、筛窦•4、眼球•7、颞叶•8、乳突小房•10、脑桥•13、小脑•21、晶状体•22、内听道OM-1断面•12、小脑•13、延髓•14、乳突小房•15、外耳道

•21、眼球OM+1断面•2、眼球•7、颞叶•9、中脑•19、眶脂体•22、蝶鞍•23、后床突•24、环池标准眶耳线OM线标准眉听线EM线标准瑞氏基底线(RB线)•2.2确定血肿最大层面位置:一般每一

层CT的间距为1cm,考虑到CT成像的容积效应,确定基线后,应以基线为1,如血肿最大层面在第五层,即由基线向上4cm。•2.3注意CT片的主要骨性结构是否对称,如果由于扫描时头位不正,造成CT层面倾斜,穿刺时的方向,不应过分强

调垂直矢状面,而应根据倾斜的情况,向顶侧或底侧取<10度角,为穿刺方向(如双侧不对称≤1cm,穿刺方向<5度角;不对称≤2cm,穿刺方向<10度角)。•2.4测量第三段距离时,同时测出头皮到血肿外缘的距离,作为在血肿内操作的依据,但要考虑到穿刺针侧孔的位置(侧孔距针头0.

5cm)•2.5本定位法也适用于丘脑出血。对于脑叶出血、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不必强调垂直于矢状面。本方法不适用于小脑出血。•由浅到深的血管有:①颞浅动脉:由于在体表可以触及,容易避开;②脑膜中动脉分支:对于针钻一体的穿刺针来说,即使伤及,穿刺针本身就能压迫止血;③大脑中动脉及主要分支:由于在

穿刺针上装有颅骨限位器,穿透颅骨后,去除限位器,拔除钻头,换上圆头塑料针芯,缓慢推入脑内,即使遇到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分支,也能滑过。对于功能区,由于基底节出血,穿刺的途径主要通过颞叶(如颞上回),一般不会损伤顶叶功能

区,即使不能避免,穿刺针造成的点状损伤较之血肿压迫的直接大面积损伤要轻微的多。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一:前言•神经外科近10年有着飞速发展的过程,从过去的大体神经外科到今天的显微神经外科,是这一领域一大进步,现正朝着微创、无创神经外科方向迈

进。近10年以来,全国很多医院采用YR-1型系列针具,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简称微创术),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微创术是神经外科领域内又一重大突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微创术治疗颅内血肿与传统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方法相比较,具有快、微、易、好、省五大特点:(

一)快快速建立清除血肿的硬通道,清除液态和半固态血肿,颅压缓解,立即解除或减轻对受压脑组织及脑干的继发性损害,从而为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赢得了保贵的时间。(二)微血肿清除的全过程只有一个直径仅3毫米的针道的轻微损伤,这样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手术本身对脑组织所造成的医源性创伤,从而大大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三)易微创术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只要有CT设备的基层医院外科医师均可开展。(四)好疗效确实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统计使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外科治疗死亡率从原来的40%--75%下降到15%--25%左右,国内微创术开展好的单位可下降到12

%左右,医务人员乐于开展。(五)省微创术不用开颅,简化了手术过程,省了全麻费;简化了术后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省了医疗费,患者乐于接受。谢谢!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