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脱位复位手法医学课件.ppt,共(35)页,787.598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9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历史沿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的口腔内复位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了肩关节脱位椅背复位法。清•胡延光《伤科汇纂》记载了“上髎歌诀”。2手法注意事项1、全面掌握病情,认真检查
,明确诊断。2、整复前要做好充分准备。3、做好患者思想工作。3手法注意事项4、选择有效的复位方法。5、手法要熟悉、灵活,动作要轻巧。6、脱位伴有骨折者,先整复脱位,后整复骨折。4通过手法触摸伤部,可进一步辨明关节脱位的程度和方向复位手法1、手摸心会5复位手法1、手摸心会手摸
心会可以辩明是否脱位,是半脱位还是全脱位,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是新鲜脱位还是陈旧性脱位等,术者作到心中有数,施法时才能有的放矢。62、拔伸牵引整复脱位的基本手法,起到“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作用;可克服关节周围肌肉因解剖异常与疼痛而引起的痉挛性收缩。复位手法7关节脱
位后,由于周围肌肉痉挛,脱位的骨端被弹性固定在关节外的某个位置上,如不施以牵引则脱位难以纠正。2、拔伸牵引复位手法8在牵引过程中,可同时施行屈曲、伸直、内收、外展及旋转等手法。2、拔伸牵引复位手法9一助手固定脱位关节的近端肢体,另一助手握住伤肢远段进行对抗牵引,牵引力量
和方向根据病情而定,只有充分牵引才能克服肌肉痉挛,有利脱位的整复。2、拔伸牵引复位手法10在整复时一般先顺伤肢畸形方向牵引,然后逆伤力方向牵引复位。在牵引过程中,可同时施行屈曲、伸直、内收、外展及旋转等手法。2、拔伸牵引复位手法1112牵引回旋法操作要点
患者仰卧,助手用宽布带绕过腋下向上牵引,术者握住肘部持续向下牵引,1~2分钟后将肩外展外旋,再逐渐内收,使肘部紧贴胸壁并移向中线,再内旋,将患肢手掌搭于对侧肩部。当有入臼声响,复位即告成功。13在牵引过程中,可同时施行屈曲、伸直、内收、外展及旋转等手
法。2、拔伸牵引复位手法14复位手法3、屈伸回旋关节脱位后骨端被撕裂的关节囊、韧带或肌腱组织卡住或锁住,如单纯施以拔伸牵引,则越是牵引脱位越是不易纠正,应采用此法。15复位手法3、屈伸回旋例:髋关节脱位操作时须在屈
髋屈膝位牵引,同时内收屈曲大腿,再外展、外旋伸直患肢。内收屈曲16复位手法外展外旋伸直3、屈伸回旋17复位手法3、屈伸回旋18复位手法3、屈伸回旋采用本手法前要仔细分析受伤机制,手法逆创伤机制而施。对骨质疏松者,施法时要小心,可能引起骨折。19复位手法3、屈伸回旋20复位手法4、
端提捺正本手法主要用于纠正骨端的侧方移位。本手法是联合手法,可以综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21肩关节脱位,用手端托肱骨头使其复位。4、端提捺正复位手法224、端提捺正复位手法下颌关节脱位,两手四指上提下颌关节。23复位手法5.足蹬膝顶法顾名思
义,用足蹬,用膝顶,力量较大,主要用于肩、膝或肘等大关节脱位的整复。24复位手法5.足蹬膝顶法在充分对抗牵引的基础上进行。否则非但不能整复脱位,反而容易引起其他损伤。要注意对主要受力部位软组织的保护。25复位手法足蹬法:通常一人操作,以肩关节为例,患者仰卧于床上,术者立
于患侧,双手握住伤肢腕部,将患肢伸直并外展;术者脱去鞋子,用足底蹬于患者腋下(左侧脱位用左足,右侧脱位用右足),足蹬手拉,缓慢用力拔伸牵引,然后在牵引的基础上,使患肢外旋、内收,同时足跟轻轻用力向外支撑肱骨头,即可复位。5.足蹬
膝顶法26复位手法5.足蹬膝顶法275.足蹬膝顶法复位手法28拔伸足蹬法操作要点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侧,将一足跟置于病人腋窝内,两手握住患肢腕部在肩外旋、稍外展位持续牵引患肢,并逐渐内收、内旋,如有弹跳感,说明已复位。29膝顶法:也是一人操作,以肘关节脱位为例,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
患肢上臂,一手握腕部,膝关节屈曲,足蹬在患者坐的椅子上,将膝放在患肘前,顶压肱骨下端,握腕之手顺前臂方向用力牵引并屈曲,即可复位。5.足蹬膝顶法复位手法30膝顶复位法操作要点患者坐于蹬上,术者与患者同一方向
立于患侧,一足踏于凳上,膝部顶于腋窝,将患肢外展80~90度,以拦腰状绕过术者身后,术者一手握其腕,另一手握住患者肩峰,膝顶腋窝部肱骨头,一手推一手拉,同时徐徐转身,即可复位。316.杠杆支撑法复位手法本法利用杠杆为支撑点,力量较大,适用于难以整复的肩关节脱位或陈旧性脱位。32复位手法6.杠杆
支撑法整复前一定要拍摄X光片,了解骨质情况。对骨质疏松或关节周围严重粘连者,禁用本手法。使用本手法时要随时注意病人反应,有疑问即刻停止,或改用他法。336.杠杆支撑法复位手法操作方法:采用一长1m,直径为4~5cm圆木棒,中间部位以棉垫裹好,置于患者腋窝,两助手上
抬,术者双手握住腕部,并外展40度向下牵引,解除肌肉痉挛,使肱骨头摆脱盂下的阻挡。34综合各种脱位复位手法的机理,一是解除软组织的紧张痉挛,使脱位的骨端关节摆脱在异常位置的阻挡;二是利用杠杆原理,以医者手足或器具为支点,通过屈
伸回旋、端提捺正等法使脱位关节得以复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