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课件.pptx,共(25)页,8.005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9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浅谈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杨小波2017年8月23日1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1.什么是吞咽障碍?◼2.谁有吞咽困难?◼3.吞咽障碍临床症状?◼4.吞咽过程?◼5.吞咽障碍的评定?◼6.吞咽困难的处理(治疗)?2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一:什么是吞咽障碍
?(一)定义◼吞咽:是指人体从外界经口摄人食物并经食管传输到达胃的过程。根据食物通过的部位一般可分为口腔期、咽期、食管期。也有学者在口腔期前加入先行期和口腔准备期而将吞咽分为五期。◼吞咽障碍(dysphagia,d
eglutitiondisorders,swallowingdisorders):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广义的吞咽障碍概念应包含认知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行为和行动异常导致
的吞咽和进食问题,即摄食吞咽障碍。此次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吞咽障碍,行为和行动异常导致的摄食障碍暂不列入本共识讨论范围。3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二:谁有吞咽困难?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4引起口咽部吞咽障碍的疾病:(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放射性脑病、脑外伤、第四脑室肿瘤、脑干或小脑病变(卒中,外伤,炎症或肿瘤)、脑瘫、手足口病后脑干脑炎、舞蹈病、脊髓灰质炎累及球部、严重认知障碍或痴呆等。(2)颅神经病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运动性神经元病、吉兰一巴雷综合征等。(3)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
肌无力、肉毒中毒、Eaton—Lambert综合征。(4)肌肉疾病:多发性肌炎、硬皮病、代谢性肌病、张力性肌营养不良、眼咽营养不良、环咽肌痉挛、口颜面或颈部肌张力障碍、脊髓灰质炎后肌萎缩等。(5)、口咽部器质性疾病:①舌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等感染性疾病;②甲状腺肿;③淋巴结病;④肌肉顺应性降低(肌
炎、纤维化);⑤口腔及头颈部恶性肿瘤或赘生物;⑥颈部骨赘;⑦口腔、鼻咽及头颈部放疗或化疗后;⑧颈椎、口腔或咽喉部手术后;⑨先天性腭裂以及舌、下颌、咽、颈部的外伤或手术切除。(6)其他: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症、癔病、神经性厌食症;牙列不齐或缺齿、口腔溃疡、口腔干燥;气管插管或切开;减少唾液分
泌或影响精神状态的药物等。二:谁有吞咽困难?引起食管性吞咽障碍的疾病(1)神经肌肉疾病:影响平滑肌及其神经支配,破坏食管蠕动或下端食管括约肌的松弛,或使两者皆受影响。如贲门失迟缓症、硬皮病、其它运动障碍、胃食管反流病、弥漫性食管痉挛、食管憩室。(2)食管器质性病变:由于炎症、纤维
化或增生使食管管腔变窄,包括继发于胃食管返流病的溃疡性狭窄、食管肌炎(缺铁性吞咽困难和Plummer—Vinson综合征)、食管瘤、化学损伤(如摄人腐蚀剂、药物性食管炎、对曲张静脉行硬化剂治疗)、放射性损伤、感染
性食管炎、嗜酸细胞性食管炎、食管手术后(胃底折叠术或抗返流术)。(3)外源性纵隔疾病:通过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肿大阻塞血管,包括肿瘤(如肺癌和淋巴瘤)、感染(如结核和组织胞浆菌病)、心血管因素(心耳扩张和血管受压)。5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三:吞咽障碍临床症状5/21/2023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61.常见的临床表现:①流涎;②饮水呛咳,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③进食时发生哽噎;④吞咽后口腔食物残留,⑤频发的清嗓动作,进食费力、进食量减少、进食时间延长;⑥有口、鼻返流,进食后呕吐;⑦说话声音沙哑,变湿;⑧反复发热、肺部感染;⑨隐性误吸。四、吞咽过程1.口
腔期触发咽反射。(舌头不灵活,吞咽时舌头往前推食物留在唇沟,双夹侧沟食物留在口腔底部,舌头前后移动程度不足,舌根无力吞咽启动延迟).2.咽期口咽处到食管入口段的快速短暂的反射运动通常不到1秒。(吞咽反应迟缓/无反应,软腭咽闭合不足,喉部上抬不足,呼吸道入口闭合不全,会厌有残余物,梨状窦有残
余物,咽收缩肌不足).3.食管期推动食团或液体由食管入口移动到胃。(咽食道括约肌打不开/太紧/太松弛,食道狭窄,胃液逆流)7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控制吞咽的肌肉和神经1.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运动纤维支配颞肌、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主要司咀嚼运动和张口运动。
2.面神经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运动同时管理味觉和唾液分泌。3.舌咽、迷走神经共同支配软腭、咽、喉和食管上部的横纹肌共同完成吞咽动作。4.舌下神经支配舌肌运动。9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五、吞咽障碍的评定评定目的:1.明确吞咽困难是否存在。2.找出引起吞咽困难的原因。3.分析吞咽
功能的障碍程度,判断代偿能力。4.提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制定康复目标。10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一)筛查1.EAT一10:有10项吞咽障碍相关问题,每项评分分为4个等级,0分无障碍,4分严重障碍,一般总分在3分以上视为吞咽功能异常;EAT一10有助于识别误吸的征兆和隐性误吸以及异常
吞咽的体征;与饮水试验合用,可提高筛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是一种评估反复吞咽的能力、与误咽的相关性高、较为安全的筛查检查¨1。”1。3.洼田饮水试验:由日本人洼田俊夫在1982年设计,通过饮用30ml水来筛查患者有
无吞咽障碍,并可反映其严重程度,安全快捷。4.染料测试: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可以利用蓝色染料(一种无毒的蓝色食物色素)测试,是筛检有无误吸的一种方法。11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EAT一10:12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二)
临床功能评估:1.非进食状态的评估:①与吞咽相关的临床情况,包括对患者的主诉、病史、服药史等一般情况的评估;②营养状况,包括患者的体重变化、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食物的摄入量;用何种营养方式,如经口、管饲或其它方
式;③口颜面功能评估,主要包括唇、下颌、软腭、舌等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力量及感觉检查;④吞咽相关反射功能,包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咳嗽反射等检查;⑤喉功能评估,包括音质或音量的变化、发音控制或范围、主动的咳嗽或喉部的清理、吞唾液时
喉部的处理、喉上抬能力等5大方面;⑥一般运动功能的评估,与吞咽相关的姿势保持、与平衡能力、吞咽食物时相关的上肢功能、耐力等方面的评估;⑦气道状况,是否有插管、气管套管、呼吸机的使用等。⑧高级脑功能评估,严格上来说,高级脑功能在非摄食
状态和进食时均需要涉及;重点在于评估患者有无吞咽失用、有无半侧空间忽略症、能否集中注意进食、能否听懂指令并执行指令。13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三)临床功能评估:2.进食时的评估:在患者进食时,通过观察和测量最直接地评
估患者吞咽功能。以下几个方面应该重点评估:①进食姿势——正常的姿势是进食的前提条件,应观察患者采取何种姿势,是否能保持坐位,进食时躯干是否能保持平衡,姿势的调整是否对进食会产生影响;②对食物的认知,也称先行期的评估,主要观察患者对食物的认知情况,是否有意识地进食;③放入口的位置——患者是否
能将食物正常的送入1:3中,张口是否正常,食物入口的顺畅性,是否有食物漏出等;④一口量——评估患者一次安全进食和吞咽的食物量,建议从2~4m1开始;⑤进食吞咽时间,包括一次吞咽的时间和一餐的进食时问;⑥呼吸情况——
正常吞咽需要瞬问暂停呼吸(喉人口关闭0.3~0.5S),让食物通过咽腔,咀嚼时,用鼻呼吸;如果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呼吸急促,咀嚼时用口呼吸或吞咽时瞬问呼吸,容易引起误吸¨“,应避免此类情况发生;⑦适合患者安全吞咽的食物性状—
—食物的黏稠度、松散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吞咽的难易程度,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应评估其适合什么样的食物,或者在何种食物时出现呛咳等问题;⑧分泌物的情况,主要是唾液和痰液,观察唾液分泌量是否正常、可否与食物充分搅匀形成食团;进食后痰液是否增多、咳
出的痰液是否有食物;及时清理口腔及咽的唾液和痰液(有时含有食物)可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⑨口服药物评估——吞咽障碍的患者是否可安全吞咽El服药物(如药片、胶囊或药水),有无直接导致误吸或窒息的风险?患者是否可以正常服药;某些缓释药物,并不适合切分或嚼碎服用,应观察可否直接吞下服用;药物是否可引起或
加重吞咽障碍?如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剂(镇静药、阿片类药物和巴比妥类药物)有抑制保护性咳嗽、吞咽反射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气道风险。这对医师及治疗师应选择适宜的替代剂型或治疗方案十分重要⋯。14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三)仪器评估1.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ideonuoroscopicswallowingstudy,VFSS)纤维内镜吞咽功能检查(fibreopticendoscopicevaluationofswallowing,FEES)两种临床上成熟的方法
2.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测定随意引发吞咽反射的方法3.饮水试验患者取坐位让患者饮水30ml,观察饮水经过并纪录时间结果评分。4.X线造影录像。5.其他评定方法肌电图检查、咽下内压测定、声门电图检查、内镜检查。15吞
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入院后进第一口食物及饮水之前吞咽困难筛选无有专业人员全面评估临床(床旁)评估仪器评估处理经口进食胃肠营养同时康复方法同时康复鼻饲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普食每周再评估吞咽障碍管理流程16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六:吞咽障碍的治疗17吞
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一)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方法(此类方法旨在通过改善生理功能来提高吞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提高吞咽肌肉力量、速率和肌肉的协调能力来进行安全有效的吞咽。):◼目前推荐使用的训练和治疗手段:
◼(一).口腔感觉运动训练(适应证包括唇闭合障碍、张口障碍、舌无力无法伸出唇外、软腭上抬幅度不足等运动障碍,以及口腔感觉障碍,流涎、食物在口腔弥散不能形成食团、食物无法被运送到咽部等口腔期吞咽障碍。)(1)舌压抗阻反馈训练;(2)舌肌主被动康复训练;(3)K点刺激;(4)口面
部震动刺激;(5)气脉冲感觉刺激;(6)冰酸刺激;(二)Shaker训练:又称抬头训练,目的是提高食管上段括◼约肌开放的时问和宽度,促进吞咽后因食管上段括约肌开◼放不全而引起的咽部残留食物的清除。◼(三)asako训练:又称舌前方保持吞咽训练,是一种在舌◼根部
水平改善咽闭合的技术,通过咽后壁的更大运动发挥◼他的作用。18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一)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方法◼(四)Mendelsohn0训练:该法通过被动抬升喉,可以增加环咽肌开放的时间与宽度,避免
误吸,改善整体吞咽的协调性。◼(五)低频电刺激:频率<1000Hz的电流刺激,称为低频◼电刺激。目前较多使用的有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电针灸等。(1)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NMES),(2)经皮神经电刺
激疗法(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六)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球囊扩张术、针刺治疗、通气吞咽说话瓣膜的应用等。◼(七)食管扩张术(1)改良的导管球囊扩张术:窦祖林教授等将导尿管率先创新性地应用于
环咽肌失弛缓症,通过牵拉与刺激脑干反射弧和大脑皮质控制系统达到扩张治疗作用。现已发展经口、经鼻两种途径扩张,有主动和被动扩张之分。(2)其它扩张术:①内镜下直接扩张术◼②胃咽橡胶梭子扩张术。③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扩张术19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一)促进吞
咽功能恢复的方法◼8.针刺治疗:这是中国传统治疗方法,在吞咽障碍中广◼泛应用。电针除了常规的中医穴位作用之外,还有低频电◼刺激作用,国内大量的文献报道有效。◼9.通气吞咽说话瓣膜:长期留置气管套管的患者。
20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二)代偿手段:旨在用一定方式代偿口咽功能,改善食团摄入,而并不会改变潜在吞咽生理的治疗技术。下列代偿技术优先推荐。1)进食体位躯干与地面成45度或以上30度半坐位健侧卧位2)进食器具勺子吸管杯子⚫3)食物形态⚫先易后难⚫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密度均一–有
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果冻、布丁、蛋羹、豆腐–罐头桃⚫稠的食物较为安全21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康复护理◼1.口腔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2次/日的口腔护理;能够经口进食的,餐前、餐后
要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使用柔软的牙刷或者婴儿牙刷用清水有效地湿润和清洁口腔,此方法效果最佳。◼2.饮食的管理: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参照营养师建议的饮食处方,根据造影结果,给患者配制适宜形状的食物,原则先易后难。◼3.气管切开的管理:◼4.服药的管理:22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管理(吞咽障
碍的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此处介绍处理的优先原则、风险管理、团队协作等)◼(一)吞咽障碍症状的优先处理程序◼需优先处理的情况:有潜在呼吸困难和误吸风险的◼初诊患者;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或儿科吞咽或喂养障碍患者;◼无肠内或静脉营养补液支持的禁食患者;◼(二)风险管理◼1.知情同意:专业人员在进行评
估和治疗前应充分向◼患者说明检查或治疗的目的、可能存在的风险,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专业人员要熟知各项评估和治疗的禁忌证、◼存在的风险,对于风险较高或有潜在损伤的检查或治疗前◼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2.预防和处理紧急情况:特别是常见误吸、窒息时的处◼理,突发癫痫的处理、预防跌倒等
。各单位应根据本病区特◼点制订相应的预案,建立与其它科室协作的快速通道,并进◼行人员培训。23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管理◼(三)团队协作◼1.组成人员: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需要一个多专业人员参与并密切合作的团队。这个团队的组成人员包括患者本人及康复、神经内外科、营养科等临床相关科室的医生、言语
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放射科技师、耳鼻喉科技师、护士、社会工作者、陪护、家属等共同协作完成。24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25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谢谢!26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